书城成功励志思路决定出路(Mbook随身读)
11489400000015

第15章 “会做”更要“敢做”(1)

§§§第一节 你最需要突破的是自己

没有冒险就没有机遇,没有机遇就很难成功。人生就是一场搏击,就是一连串的冒险。没有冒险,我们就不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一个人唯一的限制,就是自己头脑中的那个限制。唯有自己才能挣脱自我设限。西方有句谚语说得好:“上帝只拯救能够自救的人。”也就是说,没有人可以限制你取得成功,除非你自己。如果你不想去突破,挣脱固有想法对你的限制,那么没有人可以帮助你。

科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们把跳蚤放在桌子上,一拍桌子,跳蚤迅即跳起,跳起的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然后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用力跳的时候碰到了玻璃罩顶。连续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的高度。接下来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的起跳高度。最后,玻璃罩顶接近桌面,这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科学家于是把玻璃罩打开,使劲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变成“爬蚤”了。

跳蚤变成“爬蚤”,并非它已丧失了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最可悲之处就在于,它头上的玻璃罩已经不存在了,但它却连“再试一次”的念头都没有了,玻璃罩已经罩在了它的潜意识里,罩在了它的心灵上。跳的欲望和潜能已被它自己扼杀,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自我设限”。

身在职场中的你是否也为自己的将来罩了一个“玻璃罩”呢?实际上,有很多人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遭受了太多的批评、打击和挫折,于是奋发向上的热情、欲望被“自我设限”压制了下去。如果你是这些人中的一员,那么就赶快重新规划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吧!“自我设限”只是你潜意识里的一种想法,只要你肯走出来,你肯向外拓展,那么你的职场生涯肯定会更加精彩。

曾经有一家跨国企业在招聘中出了这样一道题:“就你目前的水平,你认为十年后,自己的月薪应该是多少?你理想的月薪应该是多少?”

结果,那些回答数目奇高的应聘者全部被录用。后来主考官解释说:“一个人认为自己十年后的月薪竟然和现在差不多或者高不了多少,这首先说明他对自己的学习、前进的步伐抱有怀疑的心态,他害怕自己走不出现在的圈子,甚至干得还不如现在好。这种人在工作中往往没什么激情,容易自我设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对自己的未来都没有信心,我们又怎能对他有信心?”

的确,很多人不敢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在心里默认了一个“心理高度”,这个高度常常暗示他们的潜意识:我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个是没有办法做到的。于是,就一次次地降低自己的标准,将本可胜任的成功机会拱手相让。

你要知道,过去并不代表未来,不论你曾经失败过多少次,受过多少挫折,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对未来充满希望。无论你过去怎样,只要你调整心态,明确自己的目标,乐观积极地行动,就能够扭转劣势,取得成功。

张伟是一家保险公司的新职员,他始终忘不了工作第一天打的第一个电话。当他热情地拨通电话,联络自己的第一个客户时,没想到他刚表明自己的身份,对方就非常生硬地打断了他的话,不但拒绝了他的推销,甚至还将他骂了一顿,对方声称自己身体很好,不需要什么保险。

从那以后,再打电话推销时,张伟心中便有了阴影,说话吞吞吐吐,没有底气,这种情况下,自然就没有人愿意向他买保险了。于是在他工作近一年的时间里,他一份单子都没有签成。他开始想:自己或许并不适合这份工作,自己的口才不好,没有打动别人的能力,他灰心极了。经理鼓励他要给自己机会,没有谁是生来就注定成功的,也没有人会一直失败。听了经理的话,张伟深受激励,他鼓足勇气,决定搏一搏。他找出一个曾经联系过却被拒绝的客户资料,仔细研究他的需要,选择了一份适合他的险种。一切准备妥当后,他拨通了对方的电话,他的自信和真诚征服了那个客户,对方买下了他推销的保险。他终于打破了自我设限,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在职场打拼的你,应当及时摆脱自身“心理高度”的限制,打开制约成功的“盖子”,那么你的职业发展空间和事业成功率将会大大增加。

现实中,总有一些有实力的职业人士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求职时,由于受到“心理高度”的限制,常常对一些适合的职业发展机会(如合适的用人单位、升职机会、发展机会等)望而却步,结果痛失良机,甚至导致经常性的职场挫败。

心理高度决定事业高度,一个人若想突破事业的瓶颈,有所作为,就要首先突破心理的瓶颈,不能因为过去的一些失败或者是眼前职位的无关紧要而降低自己的标准,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过早地盖上一个“盖子”。

智慧文摘

心理高度决定事业高度,一个人若想突破事业的瓶颈,有所作为,就要首先突破心理的瓶颈,不能因为过去的一些失败或者是眼前职位的无关紧要而降低自己的标准,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过早地盖上一个“盖子”。

§§§第二节 摆脱你的“约拿情结”

约拿是《圣经》中的人物。据说上帝要约拿到尼尼微城去传话,这本是一种难得的使命和很高的荣誉,也是约拿平素所向往的。但一旦理想即将成为现实,他又感到一种畏惧,感到自己不行,想回避即将到来的成功,想推却突然降临的荣誉。这种成功面前的畏惧心理,心理学家们称之为“约拿情结”。

“约拿情结”是一种看似十分矛盾的心理现象。人害怕自己不成功,这可以理解,因为人人都不愿意正视自己“低能”的一面;但是,人们还会害怕自己会成功,这很难理解。但这的确是事实:人们渴望成功,又害怕成功,尤其害怕争取成功的路上要遇到的失败,害怕成功到来的瞬间所带来的心理冲击,害怕取得成功所要付出的极其艰苦的劳动,也害怕成功所带来的种种社会压力……

简单来说,“约拿情结”就是对成长的恐惧。它来源于心理动力学理论上的一个假设:人不仅害怕失败,也害怕成功。它反映了一种“对自身伟大之处的恐惧”,是一种情绪状态,并导致我们不敢去做自己能做得很好的事,甚至逃避发掘自己的潜力。在日常工作中,约拿情结可能表现为缺乏上进心,或称“伪愚”。

马斯洛在给他的研究生学生上课的时候,曾向他们提出过如下的问题:“你们谁希望写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谁渴望成为一位圣人?”、“谁将成为伟大的领导者?”……根据马斯洛的观察和记录,他的学生们在这种情况下,通常的反应都是“咯咯”地笑,红着脸,显得不安。

马斯洛又问:“你们正在悄悄计划写一本伟大的心理学著作吗?”他们通常也都红着脸,结结巴巴地搪塞过去。马斯洛还问:“你难道不打算成为心理学家吗?”有人小声地回答说:“当然想啦。”马斯洛说:“那么,你是想成为一位沉默寡言、谨小慎微的心理学家吗?那有什么好处?那并不是一条实现自我的理想途径。”

人类中普遍存在某种“约拿情结”,即不是追求高级需求、追求卓越、追求崇高的自我实现,而是相反,逃避高级需求,逃避卓越、崇高的人类品行。人们视天真纯情为幼稚可笑,视诚实为轻信,视坦率为无知,视慷慨为缺乏判断力,视工作中的热情为愚昧,视同情心为廉价和盲目。为了表现“男子”气概,英语中的“cool”也因此成了显示“有派”和“时尚”的赞美之语。在历史长河中曾代表人类美好的、和谐的、崇高的、情感的东西竟成了当代人不自觉的情感禁忌。我们大多数人内心都深藏着“约拿情结”。心理学家们分析,这是因为在我们小时候,由于本身条件的限制和不成熟,心中容易产生“我不行”、“我办不到”等消极的念头,如果周围环境没有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和机会供自己成长的话,这些念头会一直伴随着我们。当成功的机会降临的时候,这些心理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要抓住成功的机会,就意味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面对许多无法预料的变化,并承担可能导致失败的风险。

“约拿情结”的问题还在于,自己怕出名,如果别人出了名,他又会嫉妒,心里巴不得别人倒霉。这种情结会阻碍一个人的成长和自我实现,马斯洛给它取名为“约拿情结”。

毫无疑问,“约拿情结”是我们平衡自己内心心理压力的一种表现。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成功的机会,但是在面临机会的时候,只有少数人敢于打破平衡,认识并摆脱自己的“约拿情结”,勇于承担责任和压力,最终抓住并获得成功的机会。这也就是为什么总是只有少数人成功,而大多数人却平庸一世的重要原因。

智慧文摘

“约拿情结”是我们平衡自己内心心理压力的一种表现。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成功的机会,但是在面临机会的时候,只有少数人敢于打破平衡,认识并摆脱自己的“约拿情结”,勇于承担责任和压力,最终抓住并获得成功的机会。

§§§第三节 敢于冒险才能成就非凡

冒险本是人类的天性。从童年开始,我们就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梦想着在冒险中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发现,童年的梦想很难实现,因而我们渐渐被生活的艰难所吓退。

事实上,没有冒险就没有机遇,没有机遇就很难成功。人生就是一场搏击,就是一连串的冒险。没有冒险,我们就不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那些取得非凡成就的人都有一种征服的欲望、冒险的精神。

卡尔·冯·莫尔特克说:“在战争中,没有伟大的冒险就没有伟大的成功。”

在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要为自己多创造一些机会,是需要有冒险精神的。因为在一个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的前提下,我们不可能有100%的把握做成某事或改变某事。

有一个事实必须摆明:每个人在发现、创造和把握机遇的过程中,都必须要敢于冒险,这样才能创造非凡的业绩。

美国的百货业巨子约翰·甘布士就是一个敢于冒险并善于抓住成功机遇的人。

有一次,由于经济萧条,不少工厂和商店纷纷倒闭,他们被迫贱价抛售他们堆积如山的存货,价钱低到1美元可以买到100双袜子。

那时,约翰·甘布士还是一家织造厂的小技师。他马上把自己积蓄的钱用于收购低价货物,人们见他这股傻劲,都公然嘲笑他是个蠢材!

甘布士对别人的嘲笑漠然置之,依旧收购各个工厂抛售的廉价货物,并租来了一个很大的货仓来贮货。他妻子忧心忡忡地劝告他,不要再购买别人廉价抛售的东西了,家里的积蓄有限,如果此举血本无归,那后果便不堪设想。

甘布士笑着安慰她道:“3个月后,我们就可以靠这些货物发大财了。”

甘布士的“预言”似乎根本无法实现。过了10多天后,那些工厂贱价抛售也找不到买主了,便把所有存货用车运走烧掉,以此稳定市场上的物价。妻子看到别人已经在焚烧货物,不由得焦急万分,抱怨起甘布士来。对妻子的抱怨,甘布士一言不发。

终于,美国政府采取了紧急行动,稳定了物价,并且大力支持厂商复业。这时,由于焚烧的货物过多,存货欠缺,物价一天天飞涨。甘布士马上把自己库存的大量货物抛售出去,一来赚了一大笔,二来使市场物价得以稳定,不致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