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实用口才全书
11494300000033

第33章 职场里的口才艺术(7)

口语的特点是:多用简洁明快的短句,少用冗繁复杂的长句和欧化的倒装句;多用通俗易懂的常用词,少用某些特殊专业或范畴专用的非常用词;多用音节清晰、语调铿锵、易于听懂的词;适当运用一些社会流行的富有生气和活力的新词语。

当然,演讲运用的口语主要是指那些多数人能听懂的口语,而不是那些多数人听不懂的方言土语。

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这就并非"信口开河"能办得到的,而需要付出心血,经过认真学习和实践锤炼,方能"易处见工"。

--运用熟语

口语因为在人们口头长期流传,渐渐固定下来,就成了熟语。熟语具有丰富的内容与精练的形式,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格言和歇后语等。它们虽然字数少,但寓意深厚,言简意赅,若运用得当,可使言语简洁,增强说话效果。

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固定词组,具有稳定的结构和整体性的意义。它是经过千锤百炼而约定俗成的相对固定的语言形式,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丰富的表现力。如果我们在演讲中能,哈当准确地运用成语,会大大提高语言的精练程度。

例如,要表达"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的意思时,可以说"功成不居";要表达"巴结或投靠权势者从而猎取个人名利"的意思时,可以说"攀龙附凤"。

惯用语是口语中定型的习惯用语,它简明生动,含义单纯,通俗有趣。如要表达为某人或某事"提供方便"的意思,可以说"开绿灯";如要表达空许诺言的意思,可以说"放空炮"。恰当地引用惯用语,可以增强演讲和谈话中的幽默感和说服力。

谚语和惯用语一样,也可以为语言增色。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经验经过长期传播在群众口头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它富于理,句式匀称,音调和谐,具体通俗,形象生动,运用得当能大大增强表达效果。如要表达"思乡"的意思,可以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之类的谚语。谚语经历了千百年的长期流传,千锤百炼,因此常为讲演和谈判者使用。

1988年5月,美苏两国领导人会谈。在欢迎仪式上,戈尔巴乔夫说:"总统先生,你很喜欢俄罗斯谚语,我想为你收集的谚语里再补充一条,这就是"百闻不如一见"。"戈尔巴乔夫之意,当然是宣称他们在削减战略武器上有所行动了。

里根也不甘示弱,彬彬有礼地回敬道:"是足月分娩,不是匆忙催生。"

里根的谚语形象地说明了美国政府不急于和前苏联达成削减战略武器等大宗交易的既定政策。

两国领导人经过紧张磋商,在某些问题上缩小了分歧,都表示要继续对话。戈尔巴乔夫担心美国言而无信,于是在讲话中用谚语提醒:"言必信,行必果。"里根也送给戈尔巴乔夫一句谚语:"三圣齐努力,森林就茂密。"

歇后语也是口语的一种,带有隐语的性质,它的前一部分是比喻或说出一个事物,后一部分才是要表达的真意。如你要表达"两面讨好"这个意思,可以说"快刀切豆腐--两面光";如果你要表达"假情假意"的意思,可以引用"下雨出太阳--假晴(情)"这样的歇后语。这样会使你的话生动活泼,饶有趣味,给听众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常言道:"美味不可多用。"作为语言中调味品的歇后语也是如此,用得恰到好处,准确简练,一语千钧,增添力度;用得多了滥了,就会令人生厌,流于肤浅和滑稽。

演讲语言固然要求通俗易懂,但并不拒绝文采,相反,演讲的语言一定要有文采。演讲的语言讲求生动形象,必须调动一切语言技巧,如逻辑技巧、修辞技巧,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为了让你的话悦耳动听,演讲者可以像诗人写诗一样,讲究音韵。这里说的讲究音韵是指在必要时跟写诗一样押点韵,或恰当地选用一些双声叠韵的词语。这样,说起来顺口,听起来也很悦耳。

演讲要有"味儿"--如何达到语言传递的最佳效果

如果老师上课保持"清平调",学生的脑袋瓜子就铁定"猛垂钓";倘若广播员播音"要死不活",听众一定转台,决不留情;如果候选人说话"病恹恹",定会低票落选!演讲也如此,演讲者若不"抑扬顿挫",听众必然迅速逃脱。所以演讲者一定要考虑自己说话的味儿。

演讲语言不仅由演讲词构成,还有演讲的"味儿"。演讲语言的"味儿"是由演讲者的语气、声调等构成的,它们是演讲语言的物质外壳。演讲语言的物质外壳往往显示着演讲人的情绪和感情。

听话听音,听众听的就是说话的味儿和言谈间流露出来的情绪、思想和精神。说话自然大方,味儿正,给人以诚实可靠之感;说话怪声怪气,油腔滑调,一股怪味儿,往往令人难以信任;说话平平淡淡,像老和尚念经一样索然寡味,则令人昏昏欲睡。

有的人说自己天生就是一副破锣嗓子,那么,一定无法作好演讲了。事实并非如此,二战罪魁祸首希特勒的音质也不好,但他的演讲却富有煽动性,鼓动了无数人为他的罪恶事业卖命,所以演讲的成功与否和音质的好坏没有绝对关系。只有利用声音的本质发出灵活有弹性的声音,那才是最真实且魅力十足的好音色。

另外,演讲时轻重相宜也是不可忽视的关键。

演讲不是念经,声音应有大小强弱之分,即说某些同或句子时要加大音量和力度,而说另一些词或句子时要控制音量和力度。因此,演讲之前,不妨在声音的大小、语气的轻重、音调的高低和吐词的快慢等方面作一番自我估价和安排,把握好演讲的基调。

在演讲中,为了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有一个简单方法,那就是将音量放大。姑且不论所讲的内容如何,单就声大即有着气势壮阔的优势,因此演讲者应该训练自己如何站上台放"声"一搏,突破声音的习惯领域,间接提高胆识,说话不再"声音细如丝",充分建立舞台自信,强化说服力。

当然,演讲的声音只是大还不行,因为没有人能长时间大声说话。这样轻则因"吼"过头而失真,听众不能领会;重则因"吼"过猛而失声,像是活吞了一个消音器。能放能收、掌控自若才算真功夫,若是收放失调,难以自我拿捏,就很容易出现尴尬。

当要表达急躁、悲愤、豪迈、兴奋等感情时,或叙述紧张、惊险、热烈场面时,可以加大音量和力度;当要表达欣慰、犹豫、体贴、思念等感情时,或描述沉闷、恬静等环境时,就要控制音量和力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轻重相宜。

轻重相宜,实际上是在音量和力度上恰到好处地运用对比度。关键在于如何选择重音区。按照语法和逻辑要求选定重音区,当然是说话时必须遵循的;然而,按照表情达意的要求确定重音区,通常更能体现说话人运用重音的技巧性。如果重音区选择不当或滥用重音,就会产生"虚张声势"的副作用。

你可以将自己选择出来的任何句子或单词突出地表现出来,在说到它们时突然提高或降低声调,直到满意为止。这种方式会令听众愉快,不会有奇怪的感觉。事实上,这正是把某项要点突出地强调出来的最好方法。著名的演说家奥利佛·罗吉爵士、布里安及美国总统罗斯福等人就经常这样。他们都这么做的原因,就在于这是演说中一条千古不变的法则。

林肯在强调某一要点时最喜欢的方法之一就是:他会以很快的速度说出几个字,当到了他要强调的那个单词或句子时,他会拖长他的声音,并一字一句说得很重,然后就像闪电一般,迅速把句子说完。他会把他所要强调的单词或句子的时间尽量拖长,几乎和他说其余五六句不重要的句子的时间一样长。这种方法必然会引起听者的注意。

另外,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最易把握,而又最能表现自己的语言区域,这个区域称为自我语言表现强力区。在演讲过程中,要力求话语形式符合说话人的精神境界、气质、情操、性格等特征,以及在特定处境下的特殊心情。因为这些因素决定了他的语言强力区所在。如果跳出这个强力区,就会导致舌笨口拙或装腔作势,以致失去情真意切的话语形态。

林肯就是一个善于选择语言强力区的人。他没有受过正规的高深的学校教育,靠自学成才。他体态高大而显得笨拙,思想反应也略显迟钝,但他阅历丰富,考虑问题周密,态度和蔼,平易近人。根据自身的这一系列特点,林肯在说话时,总是语出平实,不用艳词丽语,而以洞察幽微见长,且夹杂着幽默诙谐之句,好用比喻,正是这种风格独特的话语使他自己成为一个著名的演说家。

随机应变--灵活机动地把握时间

受听众可接受性的制约,面对听众的独白式发言,演讲往往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所以修改时还须考虑篇幅长短是否符合规定的时限。如果超过规定的时限,应当压缩文字,删减篇幅。倘若不到规定的时限,有必要的话,还要再增加材料、扩充内容。最好是在保持内容完整的前提下,使内容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这样,临场时,可以根据听众的反应随时作出调整,灵活机动地把握时间。

不会删减自己的谈话内容以适应这个时代快速气氛的演说者,将不会受到欢迎,而且,有时还会受到听众的排斥。

一位演说者,是位医生,有天晚上,在布鲁克林的大学俱乐部演讲。那次集会,时间拖得很长,已有很多人上台说过话了。轮到他演讲时,已是凌晨1点钟了。他要是为人机智圆滑一点,或是善解人意一点,应该上台说上十几句,然后让人们回家去。但他没有这样做,反而展开了一场长达45分钟的长篇演说,极力反对活体解剖。他还没讲到一半,听众就希望他从窗口摔出去,并摔断某些部位,任何部位都可以,只要能让他住口就行。

控制好演讲的时间,就必然涉及演讲内容精练的问题,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一般来说,演讲要短,要精粹,长了没人听。精练,是所有著名口才家的共同特色。即使是历史上许多具有重大意见的著名演讲,虽然内容博大精深,却大多以短小精悍制胜。

例如,斯大林在前苏联面临德国法西斯疯狂进攻的紧急关头,在莫斯科红场作动员卫国战争的演说,总共才讲了1700多字,用了不到10分钟;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说,举世瞩目,仅有1200多字,用了五六分钟,却把马克思光辉一生的伟大贡献概括无遗。

可与华盛顿相提并论的美国第十二任总统林肯,在他一生中发表过许多重要演说。但最引人瞩目、评价最高的一次演说,就是在葛提斯堡为纪念一次战役胜利和庆祝国家烈士公墓建成的大会上的演讲。这次演讲不到3分钟,共10句话。当时,新闻记者甚至连拍照都来不及,他却已经讲完了。但他的演讲观点明确,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民有、民活、民享"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而且逻辑严谨,语言精湛深刻,有极大的鼓动力和号召力。3万多听众发出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连在他之前演讲了两个小时的著名演说家埃弗雷特也写信给林肯承认:"如果我在两个小时内所讲的东西,能稍微及你在两分钟内所讲的中心思想的话,那么,我就十分欣慰了。"

那么,怎样才能使演讲的语言精练呢?

首先,要在观察认识事物上下工:夫,只有当你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了如指掌的时候,才可能一语道破。

其次,要学会摒弃无用信息、剩余信息,压缩次要信息,提高传递有效信息的时间利用率。

为此,在演讲中应切实做到"四戒":

一戒空话套话。有些人一开口就"穿靴戴帽",少不了客套、谦虚,一分析问题就按老俗套念空口号,有效信息几乎等于零。

二戒重复累赘。有些有用的信息由说话人发出后,听众便接受并储存起来了;但说话人却说话唆重复,以大同小异的形式多次输出,这些信息就成了不必要的剩余信息:

三戒节外生枝。说话人没有掌握好主题,因此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发挥太多,或意已尽而言不止。这些内容虽然也包含不少信息,但却不是主要信息,而是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次要信息。次要信息太多,不但会降低时间利用率,而且会干扰主要信息的传递和储存,也就会影响主题的表达,必须力戒。

四戒口头禅。有些人讲话脱不了"口头禅",什么"啊"、"这个"、"那个"、"对不对"、"是吗"、"这个问题来说",差不多句句不离口,虽然演讲者并非有意,可对听众来说,不但全是无用信息,而且令人生厌,所以也必须戒掉。

"通情才能达理"--掌握"煽情"的技巧

演讲要达到宣传育人的目的,要使人思想有所触动,首先,必须掀动他的情感,即所谓"通情才能达理"。对于演讲者来说,他(她)要怀着强烈的、带爆发性的情感,实在有话要说,非说不可,不吐不快,才能讲好。激情上来了,往往思想和语言便"浩荡其沛然矣"。

那么,演讲者该如何传达自己充沛的情感呢?

--语意传情

演讲者要抒发的情感,首先饱含在演讲内容之中。从演讲的命题到演讲的观点,从演讲的叙述到演讲的议沦,以至演讲中直抒胸臆之处,都浸透着演讲者的感情,只不过是表达感情的手段不同,有的直接,有的间接罢了。

最直接的语意传情是直抒胸臆,倾泻激情。不少感情浓烈、激越的演讲到了一个高潮时,演讲者往往都会用相对独立的语段,以排比句、反问句、感叹句、重叠句等语言手段,直抒胸臆,压抑在胸中的感情如潮水一泻而出,淋漓痛快,欲止不能。

林肯做律师时,曾在一次诉论中以充沛的情感赢得了胜利。

一天,一位老态龙钟的女人来找林肯,哭诉自己被欺侮的事。这位老妇是独立战争时一位烈士的遗孀,每月靠抚恤金维持生活。不久前,出纳员竟要她交付一笔手续费才准领钱,而这笔手续费等于抚恤金的一半,这分明是勒索。

开庭了,被告矢口否认,因为这个狡猾的出纳员是口头进行勒索的,没有凭据,情况显然对林肯不利。轮到林肯发言了,上百双眼睛紧盯着他,看他有无法子扭转形势。

林肯用抑扬顿挫的嗓音,首先,把听众引入美国独立战争的回忆中,林肯两眼闪着泪光,述说爱国志士是怎样忍饥挨饿在冰天雪地里战斗,为浇灌"自由之树"洒尽最后一滴鲜血。最后,他作出令人怦然心动的结论:

"现在事实已成了陈迹。1776年的英雄,早已长眠地下,可是他那衰老而可怜的遗孀还在我们面前,要求代她申诉。不消说,这位老妇人从前也是位美丽的少女,曾经有过幸福愉快的家庭生活,不过,她已牺牲了一切,变得贫穷无依,他们不得不依靠革命先烈,用革命先烈争取来的自由,向我们请求援助和保护。试问,我们能熟视无睹吗?"

发言至此戛然而止。听众的心早被感动了,有的捶胸顿足,扑过去要撕扯被告;有的眼圈泛红,为老妇人流下同情之泪;还有的当场解囊捐款。在听众的一致要求下,法庭通过了保护烈士遗孀不受勒索的判决。

--语音传情

演讲中传情达意,首先,以意义要素为内容,没有内容,就没有演讲的思想和感情。但是,演讲的语言又是以声音材料为载体的,没有声音,无所谓演讲;虽有声音,但没有感情变化,像和尚念经一样,同样称不上演讲,因为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因此不能感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