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外经典历史疑案探源
11506800000026

第26章 曾国藩为何不称帝

曾国藩(1811~1872),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个书生入京赴考,28岁便考中了进士,从此之后便一步一阶的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力门生。(图 曾国藩)

在京十多年间,曾国藩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待读,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

曾国藩所处的年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走向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交相煎迫的时代。曾国藩曾因母丧返乡,却恰逢太平天国横扫湖湘大地,清王朝统治岌岌可危,曾国藩因势在家乡组建了一支湘军,为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立下汗马功劳,被清王朝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至一品,死后谥“文正”。

曾国藩一生功过,让人争论不休。他曾被人推许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先哲,建树功业、转移运世的伟人贤者,清朝咸同中兴第一名臣。但是,也有人骂他是民贼、元凶、汉奸、民族罪人、擅权滥杀的“曾剃头”、好名失德的“伪君子”,可谓毁誉参半。

早在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时,就有人责其杀人过多,送其绰号“曾剃头”。到了1870年“天津教案”,不少人又骂他是卖国贼,以致曾国藩也觉得“内咎神明,外咎清议”,甚至有四面楚歌之虑。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说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遗臭万年的汉奸,建国后的史学界斥其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士、地主买办阶级的精神偶像、汉奸、卖国贼、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等等,把他一骂到底。

今人产生疑问的是: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手握重兵,掌握地方大权,有没有过推翻清王朝并取而代之的想法?而事实上,他不但自己不做皇帝,还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主动解散了湘军,并强迫曾国荃离职回家。

曾国藩为何要这么做?一般认为有3点理由:

第一,是他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使然。他深受晚清理学大师唐鉴的影响,起兵的目的相当明确:一是保卫明教,二是保卫地主阶级利益,三是保卫清朝。其个人追求是做一个中兴之臣,封侯拜相,光宗耀祖。曾国藩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浸淫,他学习孜孜不倦,苦读日夜不息,尤其在京参加朝考进入庶常馆学习后,“日以读书为业”。勤于求教,不耻下问,博览历史,重视理学,还读了大量的诗词古文,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由于他博览群书,涉猎文献,故在政治上有自己的独特观点:如要统治者“内圣外王”,要自如地运用儒法思想治理天下。他推崇程朱理学,曾提出治理天下之办法,涉及吏治与廉洁、选材与用材、物质与财用、兵力与兵法等。尽管部将王阁运、曾国荃等屡次劝进,均被他严辞拒绝。(A43)

第二,是他称帝的条件不具备。南有曾国藩,北有僧格林沁,这2个人被清王朝倚为肱股之臣。当时,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最受器重,拥有一支以强大的骑兵为主的庞大队伍,不同于八旗兵,战斗力很强,而且部署在中原河南腹地,虎视东南,也使曾国藩不能轻举妄动。而曾国藩起兵是以保卫明教和忠君保国相号召,一旦称帝,实属不忠不义,大逆不道,人心必失。就湘军内部而言,左宗棠名下者为楚军,李鸿章名下者为淮军,湘、楚、淮虽有关联,但湘军实已分裂。以英国为首的国际在华势力已决定扶持清政府。这些因素,曾国藩不会考虑不到。因此,尽管曾国荃等一再劝其取清王朝而代之,曾国藩打定主意不为所动。

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典型知识分子。他认为“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功成身退,愈急愈好”。他认为古人修身有四端可效:“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求人则人悦,思诚则神钦”。曾国藩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守笃诚,戒机巧,抱道守真,不慕富贵,“人生有穷达,知命而无忧”。(75)

这些也是他成为清朝中兴名臣的思想基础。曾国藩从外表而言,也是典型的知识分子:“貌之过人者,眼作三角形,常如欲睡,身材仅中人,行步则极厚重,言语迟缓。”

曾国藩没有称帝野心,只做中兴之臣,客观上对维护国家统一、抵御外强侵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