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情说历代非常女性:才女卷
11552400000027

第27章 萧观音,由艳诗引发的冤案(1)

皇宫平整的甬道上,风风火火来了一伙人,为首的是一个锦衣太监,手中擎着一个玉盘,里面盛着一抹皓洁如雪的白绫。他们脸上挂满邪恶的笑,脚下迈着噔噔的健步,恨不能一下子飞到皇后宫中,宣布凝着血色的诏令。

皇后的宫殿近在咫尺,几步之遥便到了。这伙人凶神恶煞般闯了进去,冷酷绝情的站到早已颤抖着拜伏在地的皇后萧观音面前。萧皇后花容失色,花钿委地,预感大祸将至,心情极度沉痛。面对死亡的召唤,她尽管心里有所准备,还是忍不住哆嗦。

锦衣太监面无表情,再不是以往阿谀谄媚的嘴脸,眼睛乜斜着,嘴角歪歪着,看也不看皇后,展开圣旨开始宣读,语气中泄露出一丝快意和落井下石的痛快。

萧观音,身为皇后,凤德不彰,私爱伶官,几度幽期密会,置天子于何地?置大辽国礼于何地?今敕令自缢,以正风气,以肃伦德,以张国本。

宣读完毕,萧皇后心绪纵横,泪雨滂沱,心里尚有一线求生之意,呼喊道,我要见皇帝,我要当面跟他解释!

锦衣太监恶狠狠地说,有什么话去阴间说与阎王老爷听吧!然后从玉盘内扯过白绫,一下掷在萧皇后悲泪横溢的脸上。

萧皇后触到白绫,心里如刀割一般。想想自己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正是圆熟绽放的季节,怎么会走到如今的地步?难道一切的责任都要自己承担么?难道那个高高在上,冷落我许多年的皇帝就能撇清关系么?

想到皇帝,萧皇后的心里猛然一震。他是皇帝,他操着生杀予夺的大权,能要求他什么?我自种下这段孽缘,自食下这枚恶果,也做到没有亏欠。于是,她横下心来,让人将白绫系到春梁上,然后美人投缳,香消玉殒。

萧观音投缳而死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沉静平定,并没有显露出那种令仇者快的恐惧与贪生。她在挣扎的时候,聆听着死神的召唤,脑海却翻涌历历如昨的往事。

她仅仅四岁的时候,就嫁给了当时为燕赵国王的耶律洪基。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太白的这句诗用到他们这对小夫妻身上,倒也相宜贴切。他们从小建立起来的感情,深厚而绵长,长大成人后,夫妻间伉俪情深,非常美满。

耶律洪基即位后,是为辽道宗。此君非常喜欢中原文化,也能吟诗作赋。但做皇帝不怎么地,平庸君主而已。他喜欢田猎,巴不得整天带着亲兵卫队四处打猎游玩。而且他喜欢带着自己的女人一起打猎,或许那样可以展示一下他的雄姿勇略。

有一次,道宗携带萧观音和王公大臣到伏虎林打猎。伏虎林,顾名思义,虎豹熊罴出没之地,古木狼林纵横之处,最适合打猎的地方。当天,道宗兴致高昂,亲自上阵,降龙伏虎,斩获颇丰。

玩累了,命随军的御厨摆了一桌丰盛的筵席,以资庆贺。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道宗雅兴又起,让在座的王公大臣,以伏虎林行猎为题,应制做诗。大臣们扭捏作态,搜肠刮肚,做出来的东西,非常不入耳。

道宗不悦,怫然作色。此时皇后萧观音站起来,要为皇帝献诗一首。她把酒为祝,意气风发,虽是一身女儿红妆,但难掩飒爽的英姿。只听她信口吟道:

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

灵怪大千俱破胆,哪叫猛虎不投降!

这等气势,这等胸襟,丝毫不输于耀武男儿。在座诸公,无不折服。道宗听了,豪气陡然盈满胸际,忍不住击节喝彩。嘴里不住的夸赞,我大辽有如此奇伟皇后,何愁不能扫平南国,一统寰宇!群臣纷纷举酒相贺。

正是由于辽道宗的田猎无度,才招致了一场飞来横祸。

皇太叔耶律重元与其子涅鲁古久蓄谋篡之心,苦于没有良机,这次辽道宗游猎伏虎林,正给他们提供了一次绝好的机会。他们伏兵于归路两旁,伺机发动变乱,欲图杀死辽道宗,自立为帝。这件事,辽道宗毫无觉察。

当游猎的队伍缓缓踏上归程的时候,晚鸦聒噪,林风呼啸,萧观音心惊肉跳,似乎有不祥的预感。她便找到道宗,建议加强防范。道宗不以为意,谁敢偷袭御林军层层保卫下的銮舆?刚才皇后何等的气吞山河,怎么此时反倒胆小了?

萧观音见劝不得,只好回到自己的銮舆内,吩咐卫兵和随侍的彩娥宫女倍加小心。有什么风吹草动,及时禀告,不能延误。

果不其然,队伍刚行至一处山谷,忽听四面呼哨陡起,锣鸣鼓响,再展眼已陷入皇太叔耶律重元的包围圈内。

辽道宗如梦方醒,后悔不听皇后之言。这时悔也无益,只好硬着头皮应战,伏虎林内的耀武扬威的皇帝,顿时像瘪气球一样。他站在车辕上,掣出宝剑,厉声高呼,耶律乙辛何在?耶律乙辛护驾!众儿郎听真,上前杀敌有赏,退后一步,人人可诛之!

耶律乙辛听到皇帝召唤,带领御林军将皇帝銮舆护住,且说,陛下,我与三军抵挡叛军,你与皇后趁机先回国都!然后抽调部分御林军专门护驾。

道宗下了銮舆,飞身上马,此时萧观音也下了车,骑在一批小红战马上,呼喊皇帝。道宗与之会合,趁乱从间道逃回国都。一路也是千难万险,但赖于萧观音的镇定,道宗倒也能平心静气,指挥冲杀,只是有惊无险。

叛乱平息后,道宗皇帝论功行赏,耶律乙辛加封魏王,赐号“平乱功臣”。

不过,耶律乙辛这个人大有问题,其狼子野心,不亚于拥兵反叛的皇太叔耶律重元。他现在只不过处于蛰伏期,以待羽翼丰满后,才会阴谋迭起,毒计百出。日后,萧观音,这位辽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大才女,竟成为耶律乙辛夺权路上的牺牲品。

史书上形容耶律乙辛,美凤仪。可见是个英俊人物,身长八尺,仪表堂堂,但外露忠厚,内藏狡诈,正是典型的大奸巨恶的嘴脸。

兴宗的时候,耶律乙辛就做到了宫廷卫队总指挥的位子,道宗即位后,以其先帝旧臣,加以宠任,官拜副宰相。由于他善于揣摩圣意,很快攀爬到南院枢密使的位置,后又加封赵王,恩宠无以复加。

这次平定皇太叔叛乱中,他又居功至伟,封魏王后不久,又拜太师,不仅政出其门,而且许以便宜行事的特权。自此耶律乙辛把持朝纲,“势震中外,门下馈赂不绝”。他的一贯作风,便是亲小人,远贤人,任人惟亲,做事惟利,把朝堂上下搞得乌烟瘴气。

但不要忘了,宠之极便是辱之始。随着道宗年事渐高,他开始安排太子耶律浚参与政事。耶律浚好学明理,法度修明,一时之间,朝堂风气为之扭转。群臣对这位贤明太子也寄予厚望。但却惹恼了权臣巨奸耶律乙辛。

耶律乙辛受不了大权旁落,况且太子只是参与国事,就跟自己唱对台戏,倘若将来登极御宇,自己恐怕不会有好下场。于是,暗中思谋除掉太子。

他想来想去,终于有了一个粗略的阴谋。他决定在太子生母,皇后萧观音身上做篇文章,毕竟太子为政清明,有口皆碑,不易撼动。如果搞臭萧观音,太子耶律浚便孤掌难鸣,被废被杀也只是耶律乙辛一句话而已。

做好了算计,耶律乙辛便开始着手实施。

他第一步,要攻道宗这一关。他向道宗建言,皇帝应该子息繁盛,为此宜广纳才女,充实后宫。道宗一听,正中下怀。他倒不是为了子息着想,只是整天与萧观音相处,纵然她貌美多才,也终究会审美疲劳。

广纳美女的后果,便是道宗逐渐冷落萧观音。

耶律乙辛犹不满足,不仅亲自选送美女迷惑道宗,而且还为道宗私通大臣李俨之妻,往来穿梭拉纤。道宗也是下流胚子,不顾皇帝体面,多次与李俨妻私下苟且,最让人难以忍受的,他私爱李妻,竟然打着皇后萧观音的名号,召其入宫。

长此以往,道宗乐此不疲,更加疏远了萧观音。此外还有一件事,使道宗对皇后不仅疏远,而且反感。

道宗长期以来,只以田猎为乐,荒怠政事。萧观音一则不愿意参加这样的激烈活动,二则仰慕唐太宗妃徐惠的贤德--她曾劝谏太宗体恤民力,慎终如始,不要大规模地修治宫室,于是萧观音也效法徐惠,劝谏道宗以史为鉴,停止田猎,留心国事。

道宗表面上虽然嘉纳,但内心里却对这样的劝阻十分反感。后来,索性就不到萧观音宫里去了。

堪堪光阴,似水流年,女人的美丽容颜最怕时光消磨。深宫如海,寂寞如山,这对于感情丰富的萧观音来说,如何消受得起!

漫漫长夜里,望着凄惨宫灯,昏黄月色,她不知流了多少眼泪。而此时的道宗皇帝却游哉乐哉,抱着大臣的老婆,或是年轻稚嫩的少女,饮酒作乐,老死温柔他乡。

夜风习习,吹泪如雨。萧观音忍受寂寞,柔肠寸断,愁肠百结。可是她并不死心,往日恩爱情浓的场景,时常跃入眼帘,让她对道宗的回心转意充满期待。

但道宗哪里顾得上她?只由她旧情未泯,旧爱难忘,道宗却早把她抛到九霄云外。可她不肯相信这样的事实,她在傻傻地等,痴痴地等,等待着她的男人回心转意。

为此,她写下十首回心院词,希望能藉此挽回道宗远去的爱心。她提着笔,思绪陷入深沉的回忆中:

第一首,她回想到,皇后宫中大宴,为了迎接道宗驾临,她与宫娥一道打扫乱堆的蛛网,清除厚积的青苔:

打深殿,闭久金铺暗;游丝络网空作堆,积岁青苔厚阶面。扫深殿,待君宴。

第二首,宴席撤下,独剩君王与臣妾,宛如高唐一梦,神女会襄王。此时月处天心,光辉四溢,正好照拂擦拭牙床:

拂象床,凭梦借高唐;敲坏半边知妾臣,恰当天处月辉光。拂象床,待君王。

第三首,思念君王深切,夜来辗转难眠,枕上难免留有斑斓泪痕,赶快换上云锦香枕,不能让君王觉察伤情:

换香枕,一半无云锦;为使秋来辗转多,更有双双泪痕渗。换香枕,待君寝。

第四首,回想起当初,鸳鸯被内,恩爱情欢,而如今相思魂断,寂寞愁绝,让人何堪!君王啊,臣妾已经铺陈锦被,期待与君共赴前盟:

铺绣被,羞杀鸳鸯对;犹忆当时叫合欢,而今独覆相思魂。铺翠被,待君睡。

第五首,鸳鸯锦被已经铺好,香帐也挂起来,可金钩依然未锁,因为君王尚未来。香帐四角的夜光珠已被臣妾解下,怎好让君王看到我凄惨的愁容:

装香帐,金钩未敢上;解除四角夜光珠,不教照见愁模样。装绣帐,待君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