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情说历代非常女性:才女卷
11552400000030

第30章 朱淑真,断肠人写断肠词

窗外霪雨菲菲,都化作断肠的泪。窗内倚着断肠人,兀自在那里看雨。雨滴晶莹剔透,仿佛装着另一个世界,里面有数不尽的前尘往事,喜乐悲歌。

朱淑真泪眼婆娑,内外的世界全然一片朦胧模糊。她把手脚淋在雨中,感受上天的垂怜与恩赐,今生或许将尽了,但她绝忘不了这场让人感到熨帖、沁入心脾的甘雨。

看一遍雨,哀叹一番。年华老大,纵然是迟钝的情思,也能感觉到流年偷换的残忍与无奈。看看自己的头发,渐渐地花了。看看自己的容颜,渐渐地的失去光彩。再看看周遭的人,爱与不爱的,恨与不恨的,或老或死,都成了年轮的碎纸屑。

朱淑真也渐入此境。身体虽不至于此,但心态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她任凭雨点肆意落在身上,手上,脚上,眼帘上,混着清新的气息,触着滋润的水珠,泪雨交织,所有的往事浮现眼前,好像将死时稍一现露,便永远消逝了的那股大慈悲的光明。

里面有许多故事,可堪回首,不堪回首,那就是人生。

朱淑真,生活在两宋相交的时代,大概略晚于李清照,也是仅次于李清照的宋代女词人。她出生在浙江钱塘一个仕宦家庭,虽说不上诗礼簪缨之族,却也称得起书香门第之家,还有人说她是大理学家朱熹的侄女,史料上无从考证,也只好存疑。

朱淑真拥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在浙西做官,爱好文雅,对她影响很大。她自幼便聪颖灵慧,在父亲的指导下,能博通经史,见解不凡;父亲不惜不菲费用,请来先生坐馆,教授她作文画画,诗词音律。

不过一两年的光景,淑真便小有成就,能文善画,精通音律,尤工诗词。父亲官做得虽然不大,但也为淑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每次文人墨客相聚一起,品题唱和的时候,总免不了让淑真参与,由是她诗名鹊起,渐有才女之名。

朱淑真长大后,有个自号,曰,幽栖居士。

幽,灰暗阴冷,总觉得缺少阳光普照的样子,又是独来独往的,鲜有知音,甚至连堪说知心话的人都没有,终日里孤苦愁闷,纵然时光不催人老,这份幽独的心境,也会把人折磨以老;栖,消歇,委顿,光彩全无,盛妆已褪,盛筵已散,孤独落寞成了心头最牢不可破的主宰,生活在自己构筑的世界中,泪水和叹息声,永为最无奈的表达。

幽栖居士,如此贴切而令人惨痛的一种表达。难道诗有诗谶,词有词谶,自己自号一下,也会一语成谶么?

幽栖,无论是人生境遇,还是心境感触,都是朱淑真一生之写照。

十九岁的时候,朱淑真成婚了,一切不幸由此而始。

之前,过了及笄之年的淑真,成了父母催着完婚的对象。但她好像心不在焉,没有准备结婚的心思。为此,她的母亲一怒之下,焚烧了她不少诗稿,以至于后人编订《断肠集》的时候,感到作品稀缺,成为历代所叹的一大憾事。

后来,经由父母做主,将淑真许配给当地的一个刀笔小吏。此君不学无术,热衷名利,堪堪的一个浮浪子弟。淑真嫁给他,无异于珍珠陷入泥淖之中,虽然难掩其光彩,却也使其蒙尘受污。一辈子的幸福从此而毁。

她的丈夫,不但善于钻营取利,而且花心不专,后来没有征得淑真的同意,竟擅自将小妾纳娶家中,与淑真共处一室。

这段经历成为朱淑真毕生之痛,之耻,使她完全丧失对爱情和生活的希望,满眼满心里全是黯淡落寞,惆怅寂寥的情思。

从宦东西不自由,亲帏千里泪长流。这是她亲自吐露的诗句。她跟随丈夫东西做官,如小鸟随笼而处,毫无自由可言。想起家中老迈双亲,惟有叹息不止,泪流纵横。

恐怕这泪,不单是为了思亲而流,更是为了自己那份无奈的婚姻,深深的寂寥,苦无知音的心迹等种种的不顺心而流。

结婚之前,淑真氤氲于江南的佳山秀水之间,早已是多愁善感,情思翩翩。

淑真情窦初开之际,对春天的感受尤为热烈。少女怀春,春意盎然的世界,眼之所及,目之所触,都是一番伤春探春惜春的情怀。

又是清明时节雨纷纷。和煦的春光播撒在大地。春风也放开了脚步,吹醒了沉睡的河岸,吹绽了卧雪的花枝。大地上千花竞放,姹紫嫣红。还有嫩黄的柳枝,春燕的呢喃,渐薄的春衣,放飞的风筝春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惹人情思。

淑真看在眼里,心中萌动了思春的念头。如此好的春光,却无人与我同赏,只能自坐在朱户长扃之下,胡思乱想。愁闷由此而生,寂寥由此而现。她在一阕《浣溪沙》中写道:

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风和烟暖燕巢成。

小院湘帘闲不卷,曲房朱户闷长扃。恼人光景又清明。

湘帘闲落,朱户长扃。这等寂寞的心情跟外面红红紫紫的鲜艳与莺莺燕燕的喧闹,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位情志初启的小姑娘为什么如此愁闷呢?

呵!恍然有悟。原来是为了心上人。他在哪呢?什么时候能闯入心扉?淑真想到这里,心里面突突直跳,脸上的红霞丝毫不逊色于户外努力绽放的红桃花。

这份怦动的心思,怎一个“恼”字了得!

少女怀春,吉士诱之。后来,淑真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尝试了自己的初恋。这样的爱恋,懵懂而苦涩,却热烈而深刻。

那是一位年轻的后生,大概还在学里读书,长得仪表堂堂,正是花季少女容易产生朦胧爱慕的类型,率性而为,不顾后果。

两人不知因何相识,也许是花前柳下的浅浅邂逅,也许是文雅集会的一次偶然唱和,但彼此心中印象深刻。然后日夜思慕,翘首以盼再度相逢的日子。

接下来是疯狂的约会,双双坠入爱河之中,互相吐露心声。如此度过了无数个激动人心的日子。这段岁月成了淑真心中难以泯灭的真爱记忆。

可惜的是,历史上没有留下任何关于朱淑真这位初恋情人的信息。我们只能从她的诗词作品中粗略勾勒他们当时约会时的情景。她在一阕《生查子》中写道: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词的上半阙写道,元宵佳夜,灯市如昼,她与心上人相约黄昏时分在柳树下见面。当人们乐于赏灯看花的时候,这对小情侣却相依偎着,如痴如醉,忘却天上人间。只有柳树梢头的那轮明月,才可窥知他们的激动与甜蜜。

到了下片,笔锋一转,似乎这段爱情出了状况。

元宵年年都相似,花灯岁岁都照人。但今年与去年不同。那个热情洋溢的小伙子,没能如约而来。淑真翘首以盼,从黄昏至灯市散了,也不见他的人影。心中如急似焚,眼泪也禁不住掉落下来,打湿了春衫。

泪飞如雨并没有唤来意中人,最终她空等一场,只好极不情愿地回家了。

或许那个年龄,还不是谈情说爱的时候。有比谈情说爱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科考。可以想象,朱淑真热恋着的那个小伙子,就是为了博得功名而背井离乡,离开朱淑真。

唐诗中有着一样一句:悔教夫婿觅封侯。淑真一定有深切体会。虽然他们之间尚没有达到谈婚论嫁的地步。但心上人因科考而离去,对热恋中的朱淑真来说,是一次巨大而沉痛的打击。

朱淑真既愁且痛,爱恨交织。

愁的是,以前双双对对,宛如神仙眷侣,如今情郎远去博取功名,留下自己困坐愁城,度日如年,如何挨过岁月;

痛的是,这个没良心的,说走就走了,竟没来向我告别,怎么如此狠心?难道我是个不通情理的么?难道我会阻挡你的功名前程么?也太小看我朱淑真了!

爱的是,以往的柔情蜜意,如胶似漆,桩桩件件浮现眼前,仿佛他并没有远去,仍陪在自己的身边。那份情,那份真,如同刻在自己的心上,怎么可能是伪装的呢?

恨的是,去了这些天了,竟不知道寄封纸笺过来,报个平安也好啊,怎忍心让人家寂寞自守,泪水闲抛?真真的没有良心!

她不知哭过多少长夜,哭累了睡,睡醒了哭,可迟迟等不来心上人的这封信。她痛苦而无奈的写道:

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

玉减翠裙交,病怯罗衣薄。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

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

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

眼里的春光,再也不是一片祥和,东风也不再和煦,没有心情踏青了,秋千也无心去荡,只好闲置一旁,无聊的晃来晃去,正如此刻寂寥的心境;春寒犹然料峭,感觉身上冷冷的,缺少情人的怀抱,更不忍卷起湘帘,因为窗外梨花带雨而落,正如此刻寂寞的情怀。

都快一年了,情郎还没有消息,终日以泪洗面,镜里容颜消瘦自损,可叹可怜;酒也不常喝,泪却无尽抛,日夜思念杳无音信的情郎,感到思念的距离远甚天涯。寂寞梨花落,人远天涯近。写得太贴切,太动人,也太伤心。

哭,惟有此,才能消解漫漫长夜,才能宣泄寂寞心扉。

可悲的是,她的心上人始终没能寄来那封对她来说十分重要的信。不但鱼雁全无消息,而且连人也销声匿迹了。朱淑真的心里怅然失落,痛得连泪水也流不出了。

但是,她的内心对这段恋情仍旧依依不舍,仍在强烈的希望延续这段感情。又是来年春天,她写了两首《江城子》,其中可以看出,她对旧情的眷恋和怀念,仍像一位嗜酒者,深深沉醉于已经宣告尾声但犹带着浓烈窖香的醇酒中: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俏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独饮独酌,眼前闪现的是旧爱前欢,为了他,曾对着梨花,把泪哭干。都说梨花带雨的凄美,可跟人的寂寞心怀比起来,恐怕犹有不及。这段只有开头,没有结尾的爱恋,只能徒增悲伤,最终模糊了双眼,望断青山隐隐,绿水迢迢,那人再也不会回来了。

可在梦中,犹与情人相厮相守,云间水中,相依无限。一旦醒来,蜃楼倒塌破碎,梦境归于幻灭,代之以泪水,愁与恨交织的泪水,任它湿透枕衾,浇碎心灵,那魂牵梦绕的人儿,你在哪?你真的抛弃我了么?

又是哭。不如死心。

不能再想他了,因为父母已经在催促自己完婚呢。他们为朱淑真亲自挑选了夫婿,一个势力的小书吏,不懂得风花雪月,不懂得男女情怀,只知道汲汲于名利,钻营弄巧。朱淑真反问自己,真的要嫁给这种人么?跟了他,跟进了地狱有什么区别?

可是,不能再拖了。母亲已然焚烧了她的诗稿,如果再不答应,说不定会做出什么事来。于是,朱淑真一咬牙,一横心,纵然前途未卜,哪怕是火坑,也得跳下去。

婚后,朱淑真过着极不幸福的生活。唯一的希望,就是回忆那段旧爱。

丈夫经常不在家,她独自一人坐在凉亭上,翻想如昨往事。那种失恋的巨痛已经没有了,换成了脉脉的伤感,浅浅的伤痛;爱之深恨之深的感觉已经淡漠,只剩下若有若无似有还无的些许的牵挂和眷念。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闺中少妇的春愁,看起来似乎比少女淡了些,但细咂其中味道,却是更深一层。十二阑干闲倚遍,怎样的无聊落寞才会将人催逼至此?

春色中,风和日暖,本来挺好的,却没心思观赏流连。心田早被那热恋中的无所顾忌的莺莺燕燕搅乱了,暗自慨叹,人还不如这鸟雀呢,它们尚能长相厮守,彼此欢洽,为何我却茕然一身,没有个知心人?

她的丈夫终日不着家,不知道在外忙些什么,夫妻之间连说话的机会都少,更奢谈说些知心话语了。最让人痛心的是,他们两个并不相爱,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撮合而成的,彼此毫无了解,也不愿意了解,何谈知音二字。

有一天,朱淑真闲坐凉亭之上,看水池里几只野鸳鸯戏水。丈夫从外面归来,携带一名妖冶女子,声称是新纳的妾。朱淑真看也不看一眼,保持着应有的尊严,可内心中却受到了巨大的伤害。

这就是自己的丈夫,一个要跟自己生活一辈子的人,可这副嘴脸,这种行径,让人如何与之携手共老?

朱淑真彻底绝望了,她不再认为与丈夫能有转机。从今以后,他是他,我是我,纵然共处一檐之下,也不过是路人相看。

她在一首《减字木兰花》中表达了自己的怨怼: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好才女,一口气吐尽五个“独”字!自己是这么的孤苦无依,这么的孤独无助,内心中的愁怨无法排遣,那种压抑的情绪凝固如山,重重的压在心头,使自己喘息困难;谁了解这份苦情?爱情没有了,人世间再也无人懂得欣赏我的容颜了,化妆还有何用?

剔尽寒灯--凄苦的女人,竟然一夜未眠。寂寞如此长久,孤独如此沉重,弱小无依的淑真如何承担得起。她恐怕会有一些举动,施以报复。

朱淑真有这样一首词,词牌曰《清平乐》,是观湖的时候写的: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这阙词,写的是朱淑真与情人一起泛舟游湖时的一件小事。刚下了一场黄梅细雨,湖中水波潋滟,藕花淡淡,远望杨柳堆烟,水雾迷蒙,无限情致。淑真喜得知音,共棹兰舟,一吐心中惆怅,总算稍慰平生。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她定然是好久没有这样在情人面前毫无顾忌了。所以,她的心里充满了感恩,充满了甜蜜。这样子才算得上幸福的女人。

可是,幸福的时光总是易逝,到了分手时候,千般不舍,万分难别,回到家中,落寞的情怀又袭来,顿时重新跌落百无聊赖的境地。

就是这首小词,为朱淑真带来了非议。卫道士们嗤之有失妇德。其实何必呢?我们应该同情朱淑真的处境,而不是讥讽她。她所嫁非人,一辈子都无幸福可言。但她的内心里却强烈的希望能够有一位堪称知音的人,与她共度余生。

这点渺茫的希望,难道是罪恶么?如果这是罪恶的话,真不知道什么才称得上光明!我们不应该谴责追求光明的人。更不应该牺牲他人的幸福,以捍卫吃人的封建礼教。

这段出轨的经历,大概是她一生中除了初恋以外,最最珍贵的经历了。这是很值得庆幸的事情。

婚姻不幸诗人幸。之所以朱淑真能留下为数不多,却很有文学价值的诗词,就是因为她的不幸婚姻,促使她把对爱情与生活的热情献给了诗词。

她的诗,她的词,字里行间浸满了泪水,她的愁与怨铺陈在纸上,成就了一代女词人的风采。后人常把朱淑真、李清照并称,足见朱淑真在诗词史上的地位。

陈廷焯在《词坛丛话》中谈到:“朱淑真词,风致之佳,情词之妙,真不亚于易安。宋妇人能诗词者不少,易安为冠,次则朱淑真,次则魏夫人也。”又说:“淑真词以情胜,凄绝芊绵,除李易安外,无出其右者。”

陈对朱淑真推崇备至。这大概可以算作对她不幸婚姻的弥补。当然,朱淑真宁肯要甜蜜的爱情,幸福的婚姻,也不会要这种虚名。不过,既然未能得偿所愿,这样的补偿也是有益的。

朱淑真所嫁非人,造就了她一辈子的悲剧。

她最终抑郁而亡,死于绝望的婚姻。她死后,除了几篇烈火残生的诗词作品以外,什么都没留下。她的词集,名曰《断肠集》。

据有关人士证实,这个集子里面,“愁”字七十余处,“恨”字二十余处,“断肠”一词出现了十数次。正是朱淑真一生,爱恨交织,愁苦始终,怨闷满腔的真实写照。

正应了标题上的那句话:断肠人写断肠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