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情说历代非常女性:艺妓卷
11558500000022

第22章 李师师,谁比她风流(2)

试与更番纵,全没些儿缝,这回风味忒颠犯。动动动,臂儿相兜,唇儿相凑,舌儿相弄。

宋徽宗的一夜风流很快传遍了开封城的大街小巷。

身为樊楼鸨母的李姥一改她往日老练沉着的态势,知道真相后,心乱如麻,面如土灰。

而李师师却一点也不着急,她神色自若的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呢?我料皇上不会怪罪于我们,所谓不知者无罪。何况我感觉的出来,皇上是真心喜欢我的,否则也不会屈尊跑到这种地方来了。再则皇上也不想把这种事闹得满城风雨,这对皇上的威名有什么帮助呢。放心吧,不会有事的。”

话说那日宋徽宗回宫后,就犯了相思病,后宫三千佳丽,竟然没有一个人比得上李师师的。他恨不能脱掉这身龙袍,做一个普通的客人,日日夜夜与李师师缠绵。他想把李师师接进宫,却又觉得不妥,让一个妓女进后宫作妃子,岂不是让天下人笑掉大牙?再说了,满朝文武以及皇后、太后都不会同意的。于是,接李师师进宫的念头就被打消了。

几个月后,宋徽宗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情欲,第二年的春天差人赏给李师师一把珍贵的蛇蚣琴。宋徽宗送琴给李师师,发出的信号是,不久的将来他还会来樊楼。

很快,宋徽宗再一次驾临樊楼,李师师率五大名妓在门口迎驾。李姥不敢面对皇上,吓得躲了起来。

宋徽宗微笑着,走过去,轻轻的把李师师扶起来,眼睛一直也不眨的顶着李师师看,动作尽显温柔、神情。旁边的四位名妓同样也是花枝招展,但宋徽宗却熟视无睹,搞得她们心里妒忌得要死。

这次宋徽宗没有在樊楼呆多久,只听了李师师用他赏赐给她的那驾蛇蚣琴弹奏了一曲《高山流水》就摆驾回宫了。

第二天,宋徽宗亲自画了一幅“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的画赐给了李师师,又赏赐翡翠珠宝十件,绫罗绸缎一箱。不仅如此,樊楼也得到了宋徽宗的赏赐。宋徽宗赏给樊楼藕丝灯、暖雪灯、芳苡灯、大凤衔珠灯各十盏,鸬鹚杯、琥珀杯、琉璃杯、金偏提酒其各十件,月凤团、蒙顶等名茶一百斤。还有名贵食物数盆。又赐给樊楼白银一千两,用以补偿那日李姥装饰樊楼所花的消耗。

宋徽宗看中了李师师,京城里原本那些对李师师有觊觎之心的好色之徒再也不敢来打李师师的主意了,这直接影响到了樊楼的生意,好在宋徽宗的赏赐足够支撑樊楼的开销,李姥也不担心,反落个清闲。

李师师呢,开始也不觉的什么,日子一长,她觉得有点寂寞了。倒不是她思念宋徽宗,对于宋徽宗,她一直抱有的态度是“顺其自然”,她明白自己的身份,没有过多的奢望,皇上太强大,她把握不了。所以,李师师在宋徽宗身上并没有用多少真心。在她看来,这只不过是一场华丽的梦,很快就会成为泡影。

她惦记的是另外一个人,是当时的大才子周邦彦。

宋徽宗之前,李师师就认识了周邦彦,喜欢他的风雅,喜欢他的博学,喜欢他的文采。

不过千万别以为周邦彦是什么青年俊才,认识李师师的时候,周邦彦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龄,年纪虽然大了一点,但风流不减当年,头发胡子雪白雪白的,但脸上红润有光泽,额头上竟不见一丝皱纹,目光如炬,精神矍铄。看来,周邦彦很是懂得养生之道啊。

这个号称清真居士,妙解音律,工于文词的大才子,少年时代凭借一篇《汴京赋》得到宋神宗的赏识,封了一个大乐正的官。歌女们都以唱他的新词为荣。这样的才子少不了与那些名妓往来唱和,很自然的就结识了名满开封的李师师。

据说周大才子第一次见到李师师时,就自叹相见恨晚,为她的美色气质所倾倒,说他一生游历天下,什么样的青楼没有去过,但再也找不出像李师师这样的绝代佳人。

李师师喜欢儒雅之士,面对周大才子含情脉脉的目光,她终究无法抗拒,小鸟依人般的倒在了他怀里。

李师师喜欢周邦彦除了他的满腹才气之外,还喜欢他的细心体贴,他不像其他的客人不知道怜香惜玉,只图自己的快乐,而周邦彦却常常对她嘘寒问暖,说一些体己的话,像亲人一般呵护她。李师师从小没有爹娘,最需要的就是亲情,也无怪乎,面对周邦彦撒下的情网,李师师毫无反抗之力,任由自己掉了进去。

很显然,李师师有点恋父情结,有时候,她自己也困惑不已,自己到底是真心喜欢周邦彦,还是仅仅需要像他这样的一个父亲?

李师师曾经想过跟周邦彦一起走,想结束风月场上的糜烂生活,但是她不敢向他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身份相差得过于悬殊,她再怎么出名,但出了青楼,什么也不是。

也许,李师师就适合在青楼,也只有在青楼才能显示她的风情万种。

这样的日子倒也平静快乐,可是,自从宋徽宗来了之后,一切都打破了。

平日里光明正大的约会,现在却要偷偷摸摸的了,吃紧的时候,周邦彦不敢靠近樊楼一步。

周邦彦住的地方与樊楼没有多远,咫尺天涯,这种滋味确实不好受。李师师也觉得痛苦难熬,可是她也想不出什么法子,只是希望宋徽宗快点把她忘记,这样她才能脱身。

现在,皇上已经有大半年没有来樊楼了,李师师想,皇上应该把自己忘记了吧?这会儿约会周学士应该比较安全。这样想着,经不住相思的折磨,派丫环去通会周大才子去了。

一切顺利,周邦彦如约而至,好久不见了,两人一见面就互诉衷肠。正当他们甜言蜜语之际,不料,门外突然传来圣上驾临的通报。

这可急坏了周大才子,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情急之中,躲进了李师师的床底下。

这估计是周邦彦最难受最尴尬的时刻了,好在让他更加难受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宋徽宗要与李师师缠绵,李师师说身子不适,婉拒了他。宋徽宗心疼李师师,也就不勉强。闲聊了一会,为宋徽宗弹奏了一曲,宋徽宗才恋恋不舍的起身告辞。

宋徽宗走了好一会了,周邦彦还不敢出来,直到李师师唤他,他才狼狈不堪的从床底下爬出,回想起刚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诗兴大发,当即为李师师填了一首《少年游》: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随后,周邦彦在李师师房中留宿了一晚,第二天才离去。

周邦彦为李师师填的这首《少年游》生动逼真,李师师满心喜欢,不几日就传唱了起来。不料想,一时的忘兴,为自己心爱的人周大才子惹来了祸端。

这天,李师师兴致高涨,在花厅里忘情的弹唱《少年游》。宋徽宗想给李师师一个惊喜,没有让人通报,一个人悄悄的来到李师师的身后,在她后面站了很久,李师师也没有发觉。

宋徽宗突然出现在身后,李师师措手不及,支吾着说《少年游》是周邦彦所作。话一出口,李师师就知道自己闯祸了。如果这首词是周邦彦所做,皇上会怎么想呢?

宋徽宗沉默了一会,什么话也没说,就离开了。李师师听得出,宋徽宗的脚步充满了愤怒。

宋徽宗打算处置周邦彦。于是,派人搜集了周邦彦所作的全部艳词,说周邦彦写色情作品毒害老百姓的思想,要贬他出京。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再说,周邦彦心里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他也不好为自己辩解,只好认自倒霉了。

消息传到李师师那里,她悲痛不已,深深的自责,说是自己害了周邦彦。贬周邦彦出京的那一天,李师师去送他,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周邦彦为李师师填了最后一首词《兰陵王》:

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谶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桑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映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侧。恨堆积,渐别浦萦迴,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记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从此以后,宋徽宗就独占了李师师,对李师师的宠爱也越来越多。宠爱的方式之一就是赏赐,宋徽宗总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赏赐李师师。这天,刚以李师师弹奏了一首好曲为由赏赐给李师师辟寒金钿、映月珠环、舞鸶青铙、金虬香鼎等首饰与宝物。第二天,又以她作了一幅好画为由赐给她端溪凤朱砚、李廷桂墨、玉管宣毫笔、剡溪绫纺纸等书画用具。宋徽宗恨不能把皇宫里所有的珠宝全部赏赐给了李师师。

宣和四年三月,宋徽宗来到李师师的房间,又毫无理由的大赏特赏了李师师宫扇、九折五花的床席、鳞纹蓐叶的坐席、湘竹门帘、五彩珊瑚帘够等奢华的生活用品。和李师师下棋,故意输给李师师,又借此赏了李师师用成块玉板制成的围模盘和碧玉、白玉两色棋子。天气冷了,又借此赏赐李师师紫绡绢制成的围幕、五彩流苏、冰蚕神锦被、能避尘的锦褥等。宋徽宗赏给李师师的物品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

宋徽宗对宫外的一个妓女出手如此阔绰,惹得一些妃子不满。其中一个叫韦妃的,在一次游玩中,忍不住抱怨道:“李师师有什么好?能让皇上如此迷恋?皇上身边这么多妃子,难道就没有一个比得上她吗?”

宋徽宗说:“她也没有什么好,就是你们与她站在一起,朕一眼就能认出她,但不一定能认出你们。”

韦妃无话可说。

伴随着宋徽宗对李师师的日益宠爱,则是大宋国力的衰退,而北方的金国日益强大。公元1125年,金朝在灭辽之后驱兵南下,分两路进攻北宋,昏庸无能的宋徽宗听到金兵来犯,惊恐万状,立马把皇位传给了太子赵恒,自称太上皇,躲进了太乙宫,做起了“道君教主”。

此后,宋徽宗与李师师再无往来。

又一年,也就是靖康元年的秋天,金兵攻入开封,宋徽宗、宋钦宗举手投降,金兵掳走后妃、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把北宋的国库席卷一空,北宋就此灭亡。

金兵来袭,李师师把宋徽宗赏赐给她的物品全部捐给了大宋的军队,但依然没有挽回北宋灭亡的结局。攻破开封后,金军主帅大肆搜捕李师师,早就听说李师师的艳名,他要把李师师带回去献给金主。但搜查数日并无结果。

这时候,已经投靠金国的汉奸张邦昌捕捉到了李师师,把她交给了金兵主帅。金兵主帅见李师师美貌绝伦,动了心,想要据为己有,李师师不从,取下头上的金钗刺向自己的咽喉,鲜血溅了一地,可是李师师没有死,于是又用尽最后一力气,把金钗折断,然后吞进了肚子里。李师师就此殉国,如此惨烈,可悲可泣,完全不像一个妓女所为。

也有的人说,李师师并没有自杀。战乱中,李师师随着逃难的百姓一路南下,最后来到杭州,重操旧业,卖艺为生,但次日不同往日,李师师的风光早已不再,举步维艰。

还有的人说,李师师被金兵掳走,虽然心里有一万个不愿意,但为了保全性命,最后还是委身于金主。

这三个结局,纳兰秋最期望看到的当然是第一个,因为这样的结局,李师师才有了风骨,才会让我们扼腕。

不过这仅仅是纳兰秋的一厢情愿而已,据情理分析,似乎以第二种说法可能性更大。金兵攻陷开封之前,经得宋徽宗的允许,李师师当了女道士,说她流落江南一带合乎逻辑。金兵要汉奸提供宋徽宗和宋钦宗嫔妃的名单,别说李师师从来就没有入主过后宫,更何况她还是一个道士,即然是道士就不在金兵索取的范围之内了。

不管怎么说吧,红颜薄命成千古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