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圆融的职场经营课
11595500000007

第7章 做组织最欢迎的人

——圆融做事,通达做人的八方面回报

1、成为最受组织欢迎的人

⊙不把水加热到100℃,你就永远喝不到开水;不付出100%的努力,你就永远只能看着别人成功。你只有成为最受组织欢迎的人,才会被委以重任,才能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组织已成为很多人工作的场所和事业发展的平台。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知识、信息的迅速更替,职场竞争也日益激烈,一个人要想在职场中步步高升,并非易事。因此,每个人都迫切希望成为组织不可或缺的人,成为最受组织欢迎的人。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最受组织欢迎的人呢?怎样才能成为最受组织欢迎的人呢?

事实证明,要想成为最受组织欢迎的人,就必须通达做人,圆融做事,具体来说,要至少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主人翁意识

把自己完完全全当作组织的主人,为组织的发展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2.积极主动,自动自发

在上司没有吩咐应该去做什么事情之前,就能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情,比上司更积极主动。任何一个组织都希望自己的职员能够自动自发地工作,一个在工作中始终能自动自发的职员,永远不会被淘汰,也不会被组织抛弃。

3.全力以赴,追求完美

姚明说过这样一句话:“篮球就是竞争,没有游刃有余的取胜方法,要拼尽全力,连滚带爬地争取胜利。”所以要想成为最受组织欢迎的人,就必须竭尽全力把每一项工作做到最出色。

4.遇到难题,善于思考变通

善于思考变通的人,总能开辟一条新途径,寻找到更好更新的办法,高效、出色地完成任务。

5.做事做到位

任何时候都要把最满意的结果带给上司,而不是在工作中遗留大量的问题。要知道,只有100%才算合格。

王林是某市一家报社的记者,他进报社时报社最薄弱的就是广告业务。

在一次私人聚会中,王林听说自己的一个老同学要到自己所在城市的开发区投资,并计划在当地媒体上投放价值百万元的广告。听到这个消息后,王林认为这是上天给了自己一个在报社出人头地的机会,于是,他积极地向那位老同学争取这项业务,并最终做成了这项业务。

因为业绩突出,报社准备提拔他为副社长。

开发区举行奠基仪式的那天,王林带上了社里最优秀的记者和广告部成员,计划用大幅版面进行宣传。

奠基仪式结束后,那位老朋友邀请他去吃饭。盛情难却,于是他向记者和相关广告人员交代好工作就去了。

那天,他玩到很晚才回家。但是第二天早上,他当副社长的梦就破灭了。原因很简单:这天他们出版的报纸犯了一个最不应该犯的错误。

原来,头版头条的新闻标题本来应该是:“某某开发区昨日奠基。”而摆在他面前的大标题却是:“某某开发区昨日奠墓。”

对一向重视有个好“彩头”的企业来说,把“基”写成“墓”,无异于大触霉头,更何况这还是开发区项目正式启动的第一天。

结果可想而知,老同学一怒之下取消了百万元的广告订单。不仅如此,报社的声誉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一些准备在这家报纸上投放广告的客户,也因此取消了自己的投放计划。

这样大的失误到底是怎样造成的呢?经报社仔细分析:

1.王林自以为派出的是报社最优秀的记者,因此非常放心。不仅如此,他离开之前还特意请副总编一定对稿子严格把关。

2.记者的稿子确实写得很好,但由于当时电脑还不普及,记者手写的稿件字迹很潦草,“基”和“墓”看起来非常相似。

3.当时还是铅字排版,稿子到了排版人员那里,他想当然地把“基”字当成了“墓”字。

4.稿子排完版后,交到副总编那里,正赶上副总编家里有急事,于是他只匆匆看了一眼,也没发现什么问题,就签发了。

错误就这样造成了。

事后,报社对有关人员作出了这样的处理:记者和排版工人被开除,副总编降半级。当然,王林被提拔为副社长的事也泡汤了,原本想在那座城市大展宏图的他,梦想就此化为泡影。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做事不到位,不如不做!从表面上看,这件事情的前期工作王林做得很不错:和客户沟通得很好,报社对此也十分重视,派出的是最优秀的记者,而且从副总编到记者,再到广告人员,都作了安排和交代。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王林的工作没有做到位,不仅给报社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而且还使得自己的升职美梦化为泡影。

6.坚持不懈,善始善终

我们做任何事,首先应打定一个比较完善的主意,一旦主意打定之后,就千万不能再犹豫了,应该遵照已经制定好的计划,按部就班地去做,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正如英特尔总裁格鲁夫所说的那样:只有偏执狂才能够成功。

对于任何工作,要么不做,要么就持之以恒,绝不轻言放弃,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对比你的工作现状,如果能够与以上几个方面相契合,那么,你就是一个通达做人,圆融做事的职员,也同样是一个最受组织欢迎的人。

职场圆融观

不把水加热到100℃,你就永远喝不到开水;不付出100%的努力,你就永远只能看着别人成功。你只有成为最受组织欢迎的人,才会被委以重任,才能从众多竞争的对手中脱颖而出。只有那些能够做到通达做人,圆融做事的员工,才能成为企业最离不开的人。

2、成为创造最优业绩的人

⊙现实生活中,开展工作也好,服务于组织也好,必须力求让自己成为组织中创造最优业绩的人,把努力的目标放在如何帮助组织赢取利润上。因为只有这样,你才真正有资格被称为一名优秀职员。

很多世界级组织,每到年终就会进行以业绩为主的职员排位,那些业绩好、创造利润高的职员一定是表彰大会的主角,享受鲜花与掌声,当然丰厚的奖金也是少不了的;而排在后面的不但脸面无光,还随时会有被组织解雇的可能。这当然不能怪组织,面对严峻的生存形势,组织只能如此。

所谓“在商言商”,组织不是慈善机构,组织领导也不是具有菩萨心肠的慈善家,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获取利润。组织雇用你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这一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你做好业务,对组织的发展有所贡献。

对职员而言,通过一系列财务数据反映出来的工作业绩,最能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显示自己过人的魄力,体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利润至上”是每个组织的原始推动力,至今仍然是,虽然这让许多人产生了误解,可这的确是组织存在、发展乃至服务社会的根本。因此,领导们都希望职员头脑中有一个简单却至关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每一个组织的成员都有责任尽力帮助组织赚取利润。一旦职员的头脑中拥有这个概念,并习惯基于这个概念行事,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薛刚是一家纺织公司的销售代表,他对自己的销售纪录很自豪。曾有几次,他向他的老板报告工作,说他是如何劝说一位服装制造商向公司订货的,可是,他的老板只是点点头,淡淡地表示赞同。

“我们的业务是销售纺织品,不是吗?”薛刚问道,“难道你不喜欢我的客户?不觉得我的成绩很好吗?”他的老板直视着他答道:“薛刚,你把精力放在一个小小的制造商身上,他耗费了你太多的精力,请把注意力盯在大客户身上!”

薛刚明白了老板的意图,老板要的是为公司赚大钱的客户。于是他把手中较小的客户交给另一位经纪人,自己努力去找主要客户——为公司带来巨大利润的客户。他做到了,为公司赚了比原来多几十倍的利润。

组织作为一个经营实体,必须靠利润维持发展,而要发展,便需要组织中的每个职员都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才智。组织是职员努力证明自己业绩的战场,无论何时何地,如果你没有做出业绩,你迟早是一枚被弃用的棋子。证明自己的唯一法则就是业绩。正如一位房地产销售总监说的:“所有企业的管理者和老板只认一样东西,就是业绩。老板给我高薪,凭什么呢?最根本的就要看我所做的事情能创造多大的利润。”现在,就是一个以业绩论英雄的时代。

如果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做领导的不大会迁就人,但他必定会因为业绩作出各种妥协,因为领导不会跟自己组织的钱包斗气。所以,抱有“我尽忠职守,不浪费组织资源”观念的职员,并不是最聪明的。届时,即使你忠贞不二,永不变心,组织领导也会变心,甘愿舍弃有忠诚无业绩的你,留下业绩更为突出的职员。

不要责怪组织领导薄情寡义。一个组织要想长期发展,必须靠职员的业绩来支撑。一个成功组织的背后,必须有一群能力卓越、忠心耿耿且业绩突出的职员。没有这些圆融的优秀职员,组织的辉煌事业将无法继续下去。不是组织在养职员,而是职员在用自己取得的业绩来养组织。

所以,不管你在组织里的地位如何,不管你长相如何,不管你的学历如何,你想在组织中成长、发展,都需要有业绩来保证你实现你的梦想。只要你能创造业绩,不管在什么组织中,你都能得到上司的器重,得到晋升的机会。因为你创造的业绩是组织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你是拥有最优业绩的人,是最不可替代的人……

职场圆融观

现实生活中,开展工作也好,服务于组织也好,必须力求让自己成为组织中创造最优业绩的人,把努力的目标放在如何帮助组织赢取利润上。因为只有这样,你才真正有资格被称为一名圆融的优秀职员。

3、成为最能被托付大事的人

⊙一块大石头往往需要小石头的支撑才能够放稳,面对领导知识和管理上的不足,关键时刻如果你能够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行动和智慧为领导排忧解难,共同应对工作中的难题,领导就会对你委以重任。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年轻人把自己得不到组织重用的原因归咎于组织领导的不公平,他们认为领导目光短浅,不识英才,对像自己这样工作能力超强的职员不但不委以重任,而且还不屑一顾,这是领导在嫉贤妒能。他们还错误地认为在这样的领导手下做事,最终会使自己变成庸才,不但实现不了自身的价值,而且取得成功也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事实上,大多数的领导都是聪明睿智的,他会对每一个新职员进行细心的观察,职员的工作能力、个人品行、生活习惯、人际关系、性格情感等都在他观察之列。观察一段时间后,如果发现一个人没有工作能力,个人品行又恶劣,还有着许多不良习惯的时候,他就会认为这个年轻人不是一个可造之才。当今社会,组织的竞争说到底也就是人才的竞争,拥有了人才,组织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只能被解雇。

一块大石头往往需要小石头的支撑才能够放稳,面对领导知识和管理上的不足,关键时刻如果你能够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行动和智慧为领导排忧解难,共同应对工作中的难题,领导就会对你委以重任。

一位咨询公司的顾问谈起过他曾经服务的一家公司。该公司的总裁精力旺盛,而且对流行趋势反应极其敏锐。他才华横溢,精明干练,但是管理风格却十分独裁。他对下属总是颐指气使,从不给他们独当一面的机会。在公司里,人人都只是奉命行事的小角色,连主管也不例外。

这种作风几乎使所有主管离心离德,大多数职员一有机会便聚集在走廊上大发牢骚。有些抱怨乍听之下,不但言之成理而且用心良苦,仿佛全心全意为公司着想。只可惜他们光说不练,以上司的缺失作为自己工作不力的借口。

然而,有一位叫李为的主管却不愿意向环境低头。他并非不了解总裁的缺点,但他的回应不是批评,而是设法弥补上司的这些缺点。上司颐指气使,他就加以缓冲,减轻下属的压力,又设法配合上司的长处,把努力的重点放在能够着力的范围内。受差遣时,他总尽量多做一步,设身处地体会上司的需要与心意。如果奉命提供资料,他就附上资料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建议。

有一次,总裁外出。在那天半夜里,保安紧急通知几位主管,公司前不久因违纪开除的三个职员纠集一帮“烂仔”打进厂里来了,已打伤了数个保安和职员,砸烂了写字楼的玻璃门。其他几位主管因为对总裁心怀不满又不够负责任,就干脆装作不知道。李为接到通知后立刻赶赴现场,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报警,接着又请求治安员火速增援。为控制局面,他用喇叭喊话,同对方谈判,稳住对方,直到民警和治安队员赶来将这帮肇事者一网打尽。

这件事情过后,李为赢得了其他部门领导的敬佩与认可,总裁也对他极为倚重,组织里的重大决策必经他的参与及认可。

通常,领导都是有着某种技术特长或专业知识的,但是作为一个管理者——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仅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技术特长只能保证做好某一项工作,而管理工作则是千头万绪的。还有一种情况,领导由一个部门调任到另一个工作性质截然不同的部门,他原有的知识结构就可能会派不上用场,显得很“无知”。

要想成为领导眼中的重磅人才,需要会察言观色,替领导排忧解难,在组织出现矛盾时及时调节,而且要站在领导这一方。

领导既然是人不是神,决策就会有失误之时。这时,也许有些人会站在群众一边,同领导对着干,这可就糟透了。这样做无疑是掉进了晋升道路中难以自拔的陷阱。

聪明的做法是,当领导与职员发生矛盾时,你应该大胆地站出来为领导做解释,做协调工作——这样做最终还是有益于职员利益的。对领导来讲,当最需要人支持的时候你支持了他,他也就视你为知己。实际上,上级与下属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它既可以是领导与下属的关系,也可以是朋友关系。诚然,领导与下属身份不同,是有距离的,但身份不同的人,在心理上却不一定有隔阂。一旦你与领导的关系发展到知己这个层次,较之于同僚,你就获得了很大的心理优势。你也可能因此而得到领导的特别关怀与支持,甚至,你们之间可以无话不谈。至此是否就可以预言你的晋升之日已经为期不远了?

某快递公司的部门经理李凌峰由于办事不力受到公司总经理的指责,并扣发了他们部门所有职员的奖金。这样一来,大家很有怨气,认为李凌峰办事不力,造成的责任却由大家来承担,所以一时间怨气冲天,李凌峰处境非常艰难。

这时,秘书刘玲小姐站出来对大家说:“其实李经理在受到批评的时候还为大家据理力争,要求总经理只处分他自己而不要扣大家的奖金。”

听到这些,大家对李凌峰的气消了一半儿。刘玲接着告诉大家,李经理从总经理那里回来后很难过,表示下月一定想办法挣回奖金,把大家的损失通过别的方法补回来。刘玲又对大家讲,其实这次失误除李经理应负主要责任外,大家也有责任。她请大家体谅部门经理的处境,齐心协力,把公司业务搞好。

刘玲的调解工作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按说这并不是秘书职权之内的事,但她的做法却使李凌峰如释重负。接着李凌峰又制订了下一步的方案,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热情,纠纷很快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刘玲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小的,自此李凌峰对她另眼相看。

总之,你要想拥有更多机会,你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要善于为领导排忧解难,这更能让领导认为你可托大事。

所谓孤掌难鸣,独木不成林,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你不完美,他不完美,但如果你们可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一个人在职场中,如果没有他人的帮助,境况会十分糟糕。同样,一个不肯在关键时刻帮助他人的人,也就很难得到他人的认可与提携。普通人如此,一个成就大事业的人更是如此。

职场圆融观

人无完人,组织领导也是一样。除了在性格方面有些不足之外,在某些特定知识上领导也可能会有些不足,这时候职员就应当发挥所长,用自己的特长弥补领导特定知识的不足。

4、成为组织不可替代的人

⊙任何一名职员都应该常常这样问自己:如果组织现在解雇我,对于组织来说是不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我的潜力、我的价值能不能够大到让组织在任何时候都不舍得放弃?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证明你就是组织中不可替代的人,对于组织来说,你至关重要。但如果你的回答是不确定的或者是否定的,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以做到不可替代。

许多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对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认为自己受过多年教育,以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开始工作就应该得到重用,就应该得到相当丰厚的报酬。工资的多少成为他们衡量一切的标准,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如果自己辞职,是否会对组织的正常运转产生影响——自己是不可替代的吗?

其实,理性的职员都会这样想:“我是为我自己活着,只有我自己最在乎自己,我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而不是寄希望于组织能施舍给我什么。所以我在组织工作,就要贡献全部能力,争取到最大利益。怎样做到这一点呢?我要做到组织不能没有我,我要成为不可替代的。”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中国农业大学的一次讲座中对当时就座的年轻人提出了一个忠告:不管你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不管你从事职业的难易程度和薪水的多少,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成为这个职位上不可或缺的人。新东方的徐小平也认为:不管做什么工作,一个人的工作做到别人无可替代的程度,就是成功。

文艺复兴时期,一个画家是否能够出人头地取决于能否找到好的赞助人。米开朗琪罗的赞助人是教皇朱里十二世。一次在修建大理石石碑时,两人产生了分歧。他们激烈地争吵起来,米开朗琪罗一怒之下扬言要离开罗马。

大家都认为教皇一定会怪罪米开朗琪罗,但事实恰恰相反,教皇非但没有惩罚米开朗琪罗,还极力请求他留下来。因为他清楚地知道米开朗琪罗一定能够找到另外的赞助人,而他永远无法找到另一位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身为艺术家,其卓越的才华是他手里的王牌,让他不可替代。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那些不能胜任工作,没有才能的人,都被摈弃在就业的大门之外,只有有能力的人才会被留下来。

现实是残酷的,为了自己的利益,每个组织只保留那些最优秀、最有价值的职员。

正如一位组织领导所说的那样:“我手下有8名销售代表,2名顶尖高手创造的销售增长额高达总数的50%,这两个人我是丢不起的。”这两个“丢不起”的职员,就是组织不可替代的人。

在任何组织中,最受欢迎的永远是那些能够为组织创造巨大利润的职员。所以,任何一名职员都应该常常这样问自己:如果组织现在解雇我,对于组织来说是不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我的潜力、我的价值能不能大到让组织在任何时候都不舍得放弃?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证明你就是组织中不可替代的人,对于组织来说,你至关重要。但如果你的回答是不确定的或者是否定的,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以做到不可替代。

那么怎样才能够做到不可替代呢?

1.工作时间不要与同事喋喋不休,这样做只能造成两个结果:一是那个与你喋喋不休的人觉得你也很清闲,二是别人觉得你们俩都很清闲。

2.不要在领导不在的时候偷懒,因为你手头被打了折扣的工作业绩迟早会将你的所作所为暴露无遗。

3.不要将组织的财物带回家,哪怕是一把废弃的尺子或一个鼠标垫。

4.不要仅为赚取更多的钱就为组织的竞争对手做兼职,更不要为了私利就将组织的机密外泄,这是一种职场上的不忠,是职员之大忌。

5.不要每日都是一张苦瓜脸,要试着从工作中找寻乐趣,从你的职业中找出令你感兴趣的工作方式,并尝试多做一点。试着多一点热忱,可能你就只欠这么一点点。

6.不要推掉一些你认为冗长且不重要的工作,要知道,你所有的贡献与努力不会永远被忽略。

7.不要将个人情绪发泄到组织的客户身上,哪怕是在电话里。在拿起电话前,先让自己冷静一下,然后用适当的问候语去接听办公桌上的电话。

8.不要一到下班时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你未能在下班前将问题解决好,那你必须让人知道。如果你不能继续留下来帮忙,那你应于抵家后打电话问问事情是否已得到控制。就算是平常的日子,在离开组织之前,向你的领导打声招呼也是好的。

9.要想成为职场中不可替代的人,除了要有过人的才华之外,还要有挑战高难度工作的勇气。如果总是做着人人都能做的平庸工作,自然难以拥有他人不可替代的卓越能力,也难以使自己的地位变得稳固。只有那些不断挑战高难度工作的职员,才能够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向成为不可替代的核心职员迈进。

职场圆融观

管理专家认为,在升职和加薪时,组织领导考虑最多的人,往往并不是一位职员的本职工作做得多好,甚至也不是职员曾经取得的成绩,而是考虑一位职员对于组织的未来有没有帮助。

5、成为拥有“金饭碗”的人

⊙是否拥有“金饭碗”,并不仅仅取决于你的工作岗位,更取决于你的态度——通达做人,圆融做事。

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作者弗里德曼说:“如果你希望自己和孩子有竞争力——不管你是SOHO族还是企业员工,至少要具备以下四点中的一点:非常特殊、非常专业、非常深耕,或非常会调适。这是给你的良心建议——这年头不可能再有终身雇佣了,只有终身受雇力。”

未来,我们很难靠学历来取得终身受雇的机会,但却可以靠培养“终身受雇力”而存活下来。当你可以不断提升你的“终身受雇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要时,你就一定能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此处所指的“终身受雇力”,其实就是本节所指的“金饭碗”。

提到“金饭碗”,大家可能会想到公务员、银行职员等长期稳定的工作岗位。殊不知,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只要你通达做人,圆融做事,尽职尽责,并长期致力于自身充电工作,那么,即使你就职于私营组织或者从事人力资源流动性大的工作,也同样能拥有人人羡慕的“金饭碗”。由此可见,是否拥有“金饭碗”,并不仅仅取决于你的工作岗位,更取决于你的态度——通达做人,圆融做事。

苏南和汪凤是一家酒店餐饮部的实习生。一天,一位住在酒店的客人到餐厅吃饭,饭菜已经上桌了,他却因一时有急事需要外出,临走前他请为自己服务的汪凤先把菜放在这里,等回来时再吃,说完还让汪凤看了一下自己的房卡。汪凤礼节性地微笑着点了点头,就准备让他离开。

然而,刚才的场景却被做事一向扎实、认真的苏南看在眼里,这事本来与苏南无关,然而强烈的责任感却让她主动走过去,面带微笑诚恳地对那位客人说:“先生,请您放心,我们一定将菜给您留着。不过我们酒店有规定,因为您已经点了菜,所以需要先付账。请您理解我们的做法。”

“那好,我马上去付账。”客人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好的,我带您去。”苏南笑容满面地带着客人到前台结了款。

后来,那位客人直到酒店打烊后很晚才回来。苏南不但没有让自己下班,而且还通知厨房留下人值班。等客人一回来,她马上让厨房的人将热好的饭菜给客人端了上来。她做的这一切让那位客人非常感动,而这些,也被酒店经理看在了眼里。

不仅是这件事,对于工作中的每一件事,苏南都严格要求。于是,从一个小小的实习生开始,她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去做,直到当上酒店的副总。

“通达做人,圆融做事”是一个优秀职员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的基本条件。正是凭借自己的认真、扎实的工作作风,苏南从小小的实习生当上了酒店的副总,获得了人人羡慕的“金饭碗”。

由此可见,成功的机会是不会白白降临的,只有通达做人,圆融做事的职员才有获得更多好机会的可能。如果你总是只有在领导注意时才有好的表现,那么你永远也无法取得你想要的成功。如果你能够使做到的比领导期望的还要多,那么你就永远不用担心会没有机会。在任何一个组织里,那些不必领导交代就自己找事做的职员,那些接到任务时不会找借口的职员,那些永远也不问“怎么办”而是自己动手去克服困难的职员,那些主动请命为组织工作的职员就是领导心目中最优秀的人。在有升职机会时,领导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些人。

郑浩曾经是一家大型企业的首席信息官。在成为首席信息官之前,他工作非常卖命,并作出了非常突出的成绩。老板非常赏识他,第一年就提拔他为策划部经理,第二年提拔他为首席信息官。

当上首席信息官后,拿着丰厚的薪水,开着公司配备的专车,住着公司提供的豪宅,郑浩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拥有这一切之后,他以为自己找到了事业上的“金饭碗”,工作热情一落千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享乐上面。

当朋友问他还有什么追求时,他说:“我应该满足了,在这家公司里,我已经到达自己能够到达的顶点了。”郑浩认为公司的CEO是董事长的侄子,自己做CEO已不可能,能够做到首席信息官就到达顶点了。

他在首席信息官的位置上坐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却没有干出多大的业绩。朋友善意地提醒他:“应该上进一点了,没有业绩是危险的。”

没想到,郑浩竟然说:“我是公司的功臣,而且这家公司离不了我郑浩,老板不会把我怎么样的!”他甚至在心里对自己说,丰厚的薪水永远属于我,车子永远属于我,房子永远属于我,没有人可以夺去,因为没有人可以替代我。

的确,公司很多工作都离不开郑浩。但是,他越来越糟糕的表现还是让老板动了换人的念头。终于,在一个清晨,郑浩驾着车和往日一样来到公司,优越感十足地迈着方步踱进办公室,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份辞退通知书。

被辞退了,自己一向被认为是“金饭碗”的工作没了,随之而来的是丰厚的薪水没了,车子不得不还给公司,而且,他还从舒适的房子里搬了出来,不得不去租了一间比原来条件差很多的房子。

而公司呢?不到一个星期,又重新招聘了一位首席信息官。

郑浩以为自己不可替代,以为凭借自己从前的努力就获得了“金饭碗”,结果自己把自己的前程给毁了。郑浩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金饭碗”是不会让你轻易得到的,除非你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即便你有幸曾经拥有,如果你工作不努力,做事不扎实,所谓“金饭碗”也一样会被自己、被别人打碎。

作为一名职员,任何时候都不要有吃老本、满足于现状的思想,这种不良思想会阻碍你取得成功。一个停滞不前、打了折扣的职员,自然不会为组织和领导所需要和重视。只有做事扎实、主动进取,才能成为组织和领导真正需要的优秀职员,才会成为拥有“金饭碗”的人。

在清华大学的座谈会上,有学生问比尔·盖茨:“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比尔·盖茨回答得非常干脆:“才智+毅力+竞争心+进取心。”可见,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唯有不让自己打折、积极进取的人,才能摘到成功的果实。

职场圆融观

每个领导都喜欢圆融、做事扎实的职员,每个人也都愿意和这种人共事。如果你总能保持扎实、认真的工作态度,比自己分内的多做一点,比别人期待的多服务一点,你就可以吸引领导的注意力,得到加薪和升迁的机会。反之,如果你做事不扎实、不上心,甚至站在以前的功劳簿上“等吃等喝”,即使你曾经拥有“金饭碗”,也会有将其打碎的那一天。

6、成为最具晋升潜力的人

⊙在职场,如老黄牛般默默无闻的苦干家为数不少。有人认为“老黄牛”是美称,是温暖的赞扬。其实,这是一种“傻”的表现。当这种“傻”得不到认可和回报的时候,一味地“傻”下去意义何在?

纵观职场,总能发现一些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在埋着头耕耘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有的时候,他们甚至乐呵呵地接过同事强塞的活儿,抱着绝不给老板惹麻烦、什么问题都自己解决的理念加班加点的做事。结果呢?辛苦耕耘,最后却只能埋在人群堆里,很难进入老板的视线。眼瞧着别人风光无限,而自己始终灰头土脸,于是忍不住埋怨老天爷“近视眼”,看不见自己挥洒的汗水,或是暗骂老板有眼无珠,看不到自己的忠诚、勤奋、踏实、敬业和能力……

王丽只是公司里一名默默无闻的小职员,她对自己始终死气沉沉的境地很不甘心,不过,她认为机会是不会自动降临的,只有自己努力创造条件,才能得到机会的青睐。

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王丽买了一些与工作相关的书籍,一边上培训班,一边利用空余时间自学。很快,王丽内在的提高就使她处理问题驾轻就熟,不仅如此,对于自己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她也能提出非常有价值的建议。于是,她就经常主动和领导沟通,把自己有价值的观点汇报给领导,并常常得到领导的赞赏。

如此一来,王丽引起了公司众多领导的重视。于是,上司在作决定时,也希望能听听她的意见,然后才做出明确的决定。与领导接触的机会多了,王丽在领导面前的工作就更加卖力了,而且总是寻找各种机会表现自己的才能,由于她的勤奋肯干和突出的能力都被领导看在眼里,所以领导对她越来越重视了。

渐渐地,王丽的名声在业内传播开来,有几家大公司想把她挖走。对王丽的工作表现,公司领导也非常满意,因此给她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并帮助她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困难,以使她能够安心工作。

王丽成功了,她不安于埋头苦干,而是选择了正确的方法更好地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最终成为职场中很有晋升前途的一员。

职场中那些所谓的“红人”,不一定有高人一等的智商、超越常人的交际能力,也不一定有卓越的领导技巧,而是总能善于找方法,他们懂得运用自身拥有的一切资源。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主动运用我们的大脑,找准自己的职场坐标,善于表现自己,既要有实力,又要有表现力。只要有机会就要勇于把握,让自己变得无可替代。掌握了这个技巧,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职场圆融观

在职场,不要认为什么事情自己默默干了,不给老板添麻烦,老板就会喜欢你。更关键的是要让老板知道你的重要性。所以,你就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积极表现自己。不过要注意,积极表现并不等于爱出风头,而是让老板看到自己工作的困难和繁重,看到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而得到其肯定和赏识,为自己的发展添砖加瓦。

7、成为不惧任何困难的人

⊙“每个障碍都激发坚定的决心,盯住恒星的人不会改变主意。”如果人生必须得超越困境才能获得成功的话,那么请让狂风暴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会遭遇各种各样的磨难,但磨难并不可怕,在磨难中拼搏、成长正是提高自身能力的大好机会。圆融做事,通达做人能让我们在各种磨难中不断成长起来。

20世纪50年代,福特公司耗费巨资,经过10年的市场调研和精心策划,于1957年9月推出艾克赛尔中档汽车。上市后,消费者反应冷淡。虽然花费巨资做了大量广告,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促销攻势,但汽车销售量仍是远远落后于预想的数字,不久,公司只好宣布这次策划失败,生产线上不再生产该汽车,该项目损失达一亿多美元。孕育了10年的计划,竟是这样一败涂地,福特公司受到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

在经历痛彻心扉的阵痛之后,福特公司的管理人员并没有一蹶不振,他们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小组分析此次计划失败的原因。他们发现,生产设计与市场的脱钩是造成计划失败的关键原因。他们得到一个认识,那就是市场调查并非万能。用10年前的市场调查指导10年后的市场行为,早已时过境迁。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错误。分析了艾克赛尔项目的失败原因之后,他们立即投入了新的策划。萧条冷落了4年的生产线,终于在1962年又生机勃勃地运转起来了。他们推出了新策划的宠儿——野马汽车,结果一炮打响,取得巨大成功。

面对野马汽车的成功,在惊喜之余,人们回顾走过的坎坷困境,感慨万千。正是因为福特公司员工在困境中毫不气馁、以微笑面对磨难的心态造就了福特公司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的成功。

励志大师奥立森·马登先生认为,一个人内在的潜能,只有在困境中才会得到最大的激发;一个人向上的能力,往往也是在与各种侮辱、痛苦的搏斗的过程中壮大的。在变负为正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持微笑,善于借助磨难激发自己的斗志。

英国科学家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早在自己中学时代,就对科学实验感兴趣。通过别人的介绍,他被允许到一个实验室观察和研究,工作人员都很喜欢他。曾经有一个暑假,他几乎天天都在那里度过。他暗自下定决心,将来要当个出色的物理学家或化学家。

然而,就在暑假结束的前一天,巴克拉遇到投资该实验室的工厂老板的孙子。这家伙不但不让巴克拉再到这里来,还给了他重重的一记耳光。而那些平时对他很好的工作人员,也都换了一副面孔,不但不替他主持公道,居然还要求巴克拉的父亲去向老板的孙子道歉!幼年的巴克拉感到十分委屈,并因此生了一场大病。父母安慰他说:“人家仗势欺人确实不对,但你不要因此丧失了信心。你有超人的理化才能,相信你在任何地方都能做出成绩来!”

巴克拉受到很大的激励,下决心以自己的成就来洗刷这一奇耻大辱。巴克拉25岁时,便出任英国科学院教授。没有想到的是,当年侮辱过他的那位工厂主的孙子,竟然成了他的学生。巴克拉并没有和他计较,但对方却羞愧难当,只听了一堂课,就转学走了。

1917年,巴克拉28岁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著名思想家和作家罗曼·罗兰认为:“只有来自底层的人,才能把信念传到精神的顶峰。只有经过炼狱才能打通走向天堂的道路。”因此,在工作中,我们不应当回避问题,害怕困难,而要以一种平常心态去对待它、克服它,一旦经过这些磨难,再回首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不过如此。

职场圆融观

不论遇到怎样的磨难,我们总是有理由让自己相信,实际的情况比我们设想的要好得多。只要坚持下去,我们就一定能够找到走出困境的方法,这就是成功的秘密。记住:勇敢面对打击,永远不要放弃,积极寻找解决之道,并且在经历磨难之后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这样才能得到飞快的成长。

8、成为不偏离方向的人

⊙在工作中,不少忙碌的人就像走入了雾气弥漫的森林,拼命地想缩短与林外目的地的距离,却因失去了方向感而越走越远。

高尔夫球教练经常说的:方向比距离更重要。因为打高尔夫球需要头脑和全身器官的整体协调。每次击球之前,选手都需要观察和思考,需要靠手、臂、腰、腿、脚、眼睛等各部位的有效配合进行击球。而击球的关键则在于两个“D”,即方向(Direction)和距离(Distance)。初学者中有不少人只想着把球打远,而忽视方向的重要性,其实,把球打直要比打远更重要。工作就像打高尔夫球,如果方向对了,即使走得慢也能一步一步靠近成功;可是如果方向错了,不仅白忙一场,还可能离成功越来越远。

其实,在“百忙”之中抬头看看方向很重要,只有方向正确了,你的忙碌才会有成效。方向感是茫茫森林里的指南针,指引着人们按时到达目的地;方向感是漫漫黑夜里的光亮,指引着人们走出忙碌的八阵图。只有明确了方向,才能缩短与成功的距离,只有明确了方向才能少些无用的忙碌。

“康师傅”的老板是来自中国台湾的魏氏四兄弟。他们1988年到大陆创业时,开发过食用油生意,也推出过“康莱蛋酥卷”。他们的广告打得很好,那句“用顶好清香油,顶有面子”的广告词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之后马上深入人心。但是,以当时老百姓的消费水平,根本还没达到“要面子”的程度。结果,其产品因为犯了方向性的错误而造成滞销。

到1991年,魏氏兄弟带来的1.5亿元新台币血本无归。直到有一次魏应行出差时,由于不习惯火车上的饮食而自带了两箱方便面,没想到这些在台湾岛内非常普通的方便面引起了同车旅客的极大兴趣,有很多人围观甚至询问何处可以买到。魏应行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市场的巨大需求。

当时内地生产的方便面很便宜,几毛钱一袋,但是质量很差。国外进口的方便面质量好,但是要五六块钱一碗,对大多数人而言又太贵了。魏氏兄弟决定生产一种物美价廉的方便面,根据内地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把售价定在1.98元人民币。为了让方便面真正方便,根据消费者反映“向店员开口要筷子很不方便”的情况,他们通过研究改进,在面碗里独创性地放了一根叉子,更加方便周到,此举迅速成为一种潮流……

方向正确了,才能避免走弯路,才能做正确的事,避免瞎忙。从20世纪80年代起,比尔·盖茨每年都要进行两次为期一周的“闭关修炼”。在这一周的时间里,他会把自己关在太平洋西北岸的一处临水别墅中,闭门谢客,拒绝和包括自己家人在内的任何人见面。他通过“闭关”使自己处于完全的封闭状态,完全脱离日常事务的烦扰,静心思考公司的发展方向,让整个微软公司和他自己都能忙在点子上。

我们在工作中不能像老黄牛一样一味埋头拼命拉车,想当然地认为出力越大,车就跑得越快。殊不知,偏离发展的正确道路的时候,车拉得越快距离成功就会越来越远。最聪明、高效的工作就是像比尔·盖茨那样跳出忙碌的快车,随时反省和思索最根本的方向性问题。

职场圆融观

方向固然重要,但并不是方向正确了就一定能够成功。奥利弗·霍姆斯说:“世界上伟大的事情不在于我们站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什么方向前进。为了到达期望的港湾,我们必须航行,不能漂流,也不能抛锚。”这就是说当我们确定了前进的方向之后,不要中途停留,要心无旁骛,集中全部精力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