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古怪的食物传说越多,比如说乌米饭,不仅在江南有,西南也有。
第一次早上上班看见一个老太太卖另类早点:三轮车上有个大大的饭桶,旁边一只竹篮,里面放着油条与一只白糖瓶子。一个时髦的姑娘走过来,说要包油条的。我以为桶里面是煎饼,老太太却先拿起一块叠起的白布,揭开桶,舀出满满一勺子乌黑的东西,倒在白布上摊开来;捡起一根油条折断,放在黑东西上面包裹好,捏起,拧了两下,摊开白布,变戏法一般,只有一个大大的黑黑的“棒槌”散发着热气,油条藏匿在里面了。
什么东西?走近一看,车子木板上写着几个字:乌米饭。哪来的黑米?我问:“饭是用什么染的?”听我是外地口音,老太太笑出了满脸的核桃纹:“这是自然的黑米做的饭,又香又糯,好吃得很。”她揭开桶盖,一股特殊的饭香袭人,有挡不住的诱惑,我点点头。我想着不能让油条窜味,就说不想吃油条。她说行,只放了白糖,依旧捏成两头尖中间粗的棒槌。我接过来,塑料袋裹着,也就付了两块钱。抓着烫手,看得见一粒粒的米粒,只是乌黑发亮,清香扑鼻。为了不受糖的干扰,我特意咬了尖端,品尝后确定不是杂食,不是蔬菜,的的确确是米饭的味道。咬一口糯糯的,有韧性,有嚼头,光滑油润、清香硬韧,好吃耐嚼,始信真有黑米粒。乌米饭既充饥抵饱又滋润,以后也被我作为早餐选择之一。
见多不怪,我熟悉了更多的黑米知识,得知它只是糯米的一种。民间传说是张骞发现的——不,笔者看来,基本上应该算是他种出来的。
据说张骞出身农家,年轻时跟随父亲种田。有一年秋收,他出大力流大汗,把一块稻田割完了。休息时,他坐在田埂上,从第二块稻田边顺手捡起一棵谷穗数谷粒,突然发现全穗与众不同:谷子长长的,壳子麻黑黑的。难道生虫了?剥开一看,米粒全是黑的,比白米硬点。咬开来,没有虫,没有坏,里面也是淡淡的黑,还有特殊的香味儿。世上难道有黑米吗?父亲说是天上掉下来的。张骞却听说过南方产黑米的事,大约雀鸟在啄食黑谷子后,羽毛中夹带了一粒落在田野里了。他于是收集种子,专畦繁育,传播开来,所以至今陕西一带也有黑米。张骞进入西汉宫廷,还将黑米向汉武帝进贡。汉武帝龙颜大悦,早晚必食,敕命“黑珍珠”,还赐予宠臣享用,又发出御令,将黑米列为贡米,每年从民间征收千石专送至京都长安。
根据张骞的说法,黑米的祖籍还是在南方,我有些怀疑。江南吃黑米的方法更多,但那是在当代,古代少数民族吃的黑米,都是用植物染黑的。张骞看见的黑米,可能是稻谷变异,经他培植繁衍,才有可能流传到南方吧。
江南的黑米,首当其冲是熬粥:百合黑米粥、红豆黑米粥、牛奶黑米粥、芒果黑米粥、八宝黑米粥、南瓜黑米粥、莲子黑米粥、银耳黑米粥……五花八门的粥,黑米都放在后面,其实它才是主角。在南方,黑稻成熟之后,家家飘散着黑米稀饭的异香。粥是黑黑的墨色,还有稠密的香糯、淡淡的药味、微微的甜味,吃起来特别爽口合胃。
黑米既有黑粳米,也有黑糯米、黑籼米,可以做成点心、汤圆、粽子、面包,甚至还有黑米酒。其中含有的黑色素,与黑木耳、黑芝麻一样能起到保健作用。营养专家认定,黑米的蛋白质高,具有丰富的维生素及纤维素,含有人体不能自然合成的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具有滋阴补肾、明目聪耳的功效。药用方面,适用于治疗肺燥咳嗽、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肾虚水肿、食欲不振、脾胃虚弱等症。再加上与蔬菜、中药、干果等混炖,是贫血病人的滋补饮食、孕产妇的营养食品,对腰酸膝软、四肢乏力的老人也有强身健体的作用,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所以,黑米又叫“药米”、“长寿米”。
我喜欢筋道的稀饭与特异的清香,发现有黑米卖后,经常买来煮稀饭。因为黑米的表皮比较硬,饭粒不容易煮烂,所以头天晚上都浸泡一夜,第二天再煮。后来,渐渐发现有的黑米不对劲:严重掉色,淘米水越来越黑;淘洗后的黑米色泽暗淡了,不再黑得有光泽;米粒也是大小不匀,饱满度差,碎米多,闻起来不是清香而是说不出的异味。细嚼开来,没有那么软糯香浓,怀疑是染色黑米。
张骞听说的黑米,在南方被称之为乌米,具有特定的民俗风情。三月三、四月八、夏至等都有专门做染色乌米饭的习俗,流传下许多故事,可以从阳春说到夏天到来。
三月三南方的乌米饭,是用乌稔树的树叶榨汁,再用那黑水把糯米染黑,蒸熟成乌米饭,原来是纪念先祖的。都说那是669年11月,畲人雷万兴领兵与唐朝官兵作战失败,弹尽粮绝,被困山中,萎靡不顿振将士们只有采野果充饥。吃了乌稔树之果后,一个个精气神都恢复了,全军凯旋。第二年三月三,雷万兴旧地重游,想再采乌稔果,士兵们只采到乌稔树叶,就用来蒸煮糯米饭,乌亮亮的别有风味。畲民传扬开来,以后每年三月三都做乌米饭祭奠雷万兴及自己的祖先。
江苏一些乡下,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家家也要吃乌米饭,这又有一番由来,故事版本更多。
佛教故事说。因母亲犯罪在阴间上刀山下油锅,目莲和尚不忍,多次给受苦的母亲送饭,都被小鬼抢光了。后来,他采集了乌饭草泡成黑水,煮出了乌米饭送去。阴间小鬼看见饭粒漆黑一团,不吃,母亲这才吃到儿子送的米饭。人们感念目莲是个孝子,每年四月初八互相赠送乌饭,还将此饭送到死者家里表示悼念。
民间故事说。松阳、遂昌地区的百姓得到朝廷家乡人的报信,听说朝廷派人来要钱要粮,在四月初八那天,赶紧采集乌桕树的叶子榨汁,做成乌米饭吃。官兵来了,揭开家家户户的锅盖,里面全是黑乎乎的东西,这东西怎么吃呢?他们肚子饿扁了也不敢尝一口,只有纷纷回去禀报,说那里多灾荒,吃的是怕人的黑糊糊,哪里有钱有粮食?皇帝这才赦免了当地的钱粮。百姓抗租抗粮取得胜利,于是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吃乌米饭纪念。
乌米饭还有一种吃法,是在夏至时吃,依然是糯米泡入乌树叶中染黑。相传战国时期,庞涓和孙膑向鬼谷子学习兵法,庞涓半途而废,鬼谷子将兵法精华传给了孙膑。庞涓想得到兵法,设计弄瘸孙膑,逼迫他写出兵书。孙膑不愿传授,故意装疯,烧毁兵书,被庞涓拖进猪圈关押。老狱卒为救军事奇才,把糯米用乌树叶浸泡后煮熟,再捏成小团子给他充饥。庞涓以为孙膑在吃猪粪而放松看管,孙膑被齐国人救走后,建功立业,逼死庞涓报仇雪恨。于是民间流传,说夏至吃乌米饭,可以祛风解毒,防蚊叮虫咬,孙膑会护佑人们平安如意的。
只因饭粒黑,故事有许多,事关忠孝节义,未必都真,未必都美。但都是劝人向善的,反映了百姓的道德价值取向。小吃就是这样流传,民俗就是这样保留,美德就是这样传承——这,就是饮食文化。
五花饭是南方少数民族的特色饭,在布依族特别流行,时间也是在春三月。那是名副其实的五色花米饭,端出来一盆,就如花团锦簇的工艺品,不论是红绿黄黑紫,还是红黑黄白紫,都清香悠绵。
这是怎么做成的呢?当然,主料还是糯米,挑选出粒粒饱满的糯米。放到翌年三月三民族传统节日时,布依族姐妹们就上山采集不同的野生植物,榨取它们不同的根、茎、花、叶的汁水出来:从“姐妹饭叶”的植物提取红色,从“黄米饭花”的植物花籽里提取黄色,从麦秆草灰中提取黑色,从枫香树叶里提取紫色……有些更聪明的做法,是直接取来红、黄、蓝三种色素。用这三色调出其他颜色,再加上糯米饭本身的白色,凑齐五种颜色也不困难。
五种颜色的汁水分放在五个盆里,雪白的糯米在不同的汁水里浸泡,各自变色后,淘洗干净,再搅和在一起,倒进甑子里蒸熟后倒出来,在簸箕内晾干。五色花饭异彩纷呈,要吃的时候蒸热一下,清香扑鼻,端上桌好看,吃起来好吃,视觉与味觉同时得到满足。
为什么要吃五花饭?缺乏乌米饭那样流传甚广的故事。但因为初春南方温热瘴痧之气开始衍生,少数民族的先人们为了预防疾病,“选用具有清热解毒、祛湿、生津并且色彩艳丽的天然保健植物,制成五色饭,全族老幼欢聚食用,有喜庆、保健的意义。”这也是说得通的。
从民俗的角度来看,吃五花饭可能是表示祭祀的郑重,让老祖宗看看现今生活的瑰丽色彩,也会得到安慰吧;可能是表示节日的喜庆,阳春三月的万紫千红,正是人们对五彩缤纷的希望的寄托,抑或是人生复杂经历的象征,酸、甜、苦、辣、麻,喜、怒、哀、乐、愁,正如五花饭,各有滋味。更重要的是,种植的粮食与取于野生的色彩,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绿色食品,民族美食文化代代传承,显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存的智慧。
现代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中华小吃的流传,已经有商家开发出五花饭的真空食品,“均选用天然植物提取色素,配成产品色泽鲜艳,清香透亮。食用时用温水浸泡产品五分钟,入锅或炉蒸软,取出可调入蜂蜜或香葱、麻油等配料食用,柔软爽口、花香四溢。”也能够让异地人们品尝这一奇特的小吃了。
其实,乌米饭或者黑米饭,笔者吃得并不多,五花饭见也没见过。但是,五色饭可是从小吃到大的——无论在西南或者江南,小时候常吃。当年吃五色菜饭习以为常,天天盼望着吃白米饭。现在过起好日子,天天白米饭,又盼望着吃五色菜饭养胃口。
少年时代吃的五色菜饭也可以叫做五花饭,因为也是杂色并存,五花八门。
重庆人吃饭多数较讲究,百姓家煮饭少不了筲箕、甑这两样东西,煮干饭太费事:先是大锅的水加入少量的米,煮开以后用筲箕将米汤滤过,再把半生的白米倒进铁锅里干焖,听到有米变成锅巴的喳喳声才熄火。米汤也不浪费,只是另外喝。半小时能煮好的干饭,手慢的人要煮上两小时,很有点煮熟了饭炒着吃的繁琐。年轻时候不理解,现在想起来,饭粒与米汤分离,是为了在干饭下面焖上菜。
绿油油的青菜、红艳艳的胡萝卜、粉嘟嘟的洋山芋、白生生的地瓜、黄澄澄的南瓜……都可以切碎了炒一下,垫在锅底,上面倒饭粒,大火一焖,饭菜一锅熟。揭开锅盖,如同开宝,下班的家人走到灶台,几分期待几分惊喜,有油盐有滋味,有色彩有清香,味道浓郁,于是眼花开、心花开。这时候的饭粒泡泡松松,再有米汤相佐,滑过舌尖,涌向喉咙,胃口大开。既然好吃,讲究不得浪费时间了。到了江南,没人这么费事地焖菜饭,想吃自己也懒得做,只有妹妹来探亲住我家,不时做一锅。年轻时盼开荤,年长时想吃素,否极泰来。风水流转,吃得惬意为好。
从上海人那里捡来了烧菜泡饭的技术。说来很简单:烧半锅水,水开之后,倒进头天的剩饭。饭粒发胀以后,小火熬一下,半汤半稠的饭中倒进头天剩余的各色菜,饭搅拌均匀后,也是五花饭。残汤剩饭美味多,做起来一点不难,吃起来连汤带水便于吞咽。有菜有饭的简单省事,比煮稀饭、蒸馒头容易多了,上学的孩子自己都能做。
而今,五花饭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典型的代表就是扬州炒饭。都是煮熟的白米饭,倒进油锅里炒热,加入香肠丁、火腿丁、香菇丁、包菜块、黑木耳、胡萝卜、紫菜洋葱黄瓜片……总之,只要老板高兴,想放什么放什么。做出来的不仅仅是五花饭,六花七花八九花都有,都是好吃不贵。
即使在大饭店,酒酣之后,上主食的时候,人们也喜欢点五花饭了。尽管不是五色杂陈,但青菜汤饭、胡萝卜汤饭、紫菜汤饭等,在大鱼大肉之后,你才会爱上:返朴归真饭,清淡宜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