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称职的80后管理者
11666400000022

第22章 提高凝聚力,80后有高招(1)

管理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让普通人发挥不同寻常的效率。80后成为管理者,可以散发出巨大的管理能量。因为80后的个性与当前市场经济所弘扬的精神相符(比如明确表达自己的利益、追求更自由的生活),这使得他们对事业的激情和个人魅力更强。

激励要因人而异

奖励是每个80后管理者每天都该做的事,奖励让优秀的员工更加努力,也展现企业正确的价值观,通常员工有好的表现时,就会期待管理者关爱的眼神。这时候如果奖赏“准时”到达,激励效果就大;如果你推三阻四,推脱延宕,最后可能造成负效果。

一位朋友谈起他离开一家知名公司的经历:当时他完成了一个非常成功的项目,主管事前承诺,如果他完成了这个项目,将给他一笔优厚的奖金。也许因为项目的完成十分顺利,似乎不太困难,以至主管迟迟没有核发奖金。经过这个朋友几次“文雅”的提醒之后,主管终于给了奖金。但这位朋友在拿到奖金之后,也就离开了这家公司,理由是“不想和不爽快的人共事”!

另一位朋友,谈起他与一个合作伙伴分手的原因:他完全相信他的伙伴,不论是薪资(大家都在公司工作,领薪水),还是利益分配,只要是合作伙伴做的决定,他都接受。直到有一天,他无意中知道合作伙伴的薪水和分到的红利,完全超乎他想象很多,他立即选择分手。原因是,他全然信赖,但合作伙伴却是一个高估自己贡献、低估别人、分“赃”不公平的人。 “给钱爽快,分赃公平”,是黑道大哥带领小兄弟最基本的核心价值。为什么小兄弟愿意效忠卖命?因为黑道大哥给钱打赏不手软,有利益时论功行赏,面面俱到,绝不会独吞利益。

在企业中,80后管理者带领一群人,完成生意获利赚钱,部属和员工期待的也是能分得好处。因此,“给钱爽快,分赃公平”的原则也适用于此。

“给钱”指的是奖赏,是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激励手段;“爽快”指的是态度,讲究快速、实时、恰如其分。员工正常从公司中得到的是薪水,这是他们最基本的所得,这部分已经事先议定,每月给予,不会有争议。非例行收入的工作奖励,则是激发员工的工具,而给与不给之间,就可以看出老板的风格,大方与小气也就在老板的一念之间。

给与不给,看的是主管的肚量。是否实时、爽不爽快,看的则是主管的内心真相。通常员工有好的表现时,就会期待你关爱的眼神。这时候如果奖赏“准时”到达,员工的满意度最高,激励效果就大。如果主管推三阻四,推脱延宕,甚至还需要员工明示、暗示。就算最后员工拿到钱,但味道甚差,甚至可能毫无效果,或是有负效果。

“分赃公平”重点则在公平上。主管是团队的最终利益分配者,论功行赏时,不论给“口袋”多寡,公平的议题永远是关键。“不患寡,而患不均”,总奖金多少,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通常无法争议。但是谁拿多少,彼此间的序位、比重,则是每一个员工关心的重点。如何评估每个人的贡献,然后体现在奖金的多寡,就是“分赃公平”的表现。

“给钱爽快,分赃公平”是非常粗鲁而现实的原则,但企业经营讲究的不也是获利与赚钱吗?员工和企业的最基本关系,则是劳动力与金钱的交换;当然如果还能加上兴趣与理想实现,则更完美。但对80后管理者而言,永远不能忽略“利益分配”这个最基本、最直接的议题。

针对不同的员工制订不同的激励计划,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许多80后管理者曾经抱怨:“我寻找不到始终充满激情与动力的员工。有时候,招聘来的员工在开始工作时热情高涨,但是,过了几个月后,这些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动力就会逐渐消失。”

从事专业咨询服务的吉姆采取了许多提高员工工作动力的方法,他使用过赞扬、奖状、为员工提供更多的休息时间、比萨派对,甚至用现金作为奖励。虽然吉姆煞费苦心,但是员工并不买他的账,员工并没有因为他的奖励而提高工作动力。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犯了激励管理中的一个通病:没有因人而异地激发员工的动力。最后,吉姆不得不与所有员工面对面地沟通,询问每个员工希望从工作中获得什么。他非常认真仔细地调查研究,最后确定每个员工在工作中寻找到的最有意义的动力源泉。他与四位员工沟通交流后,得到了三种答案。

一名员工希望自己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成为服务水平最高的员工。这是她辛勤工作的最大动力,其他两位员工说,如果有自主决定工作方式的权力,他们才会感觉到自己在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另外一名员工不仅喜欢自己从事的工作,还喜欢与工作有关的社交活动。吉姆在收集了各种信息后,就对症下药地针对不同的员工制订不同的激励计划,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现在,他所领导的团队具有非常高的工作动力与热情。让我们看看最负盛名的动力机制。

人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渴望,渴望拥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财物(当然,现在人们对一些无形的财产也有占有欲)。我们往往用自己所拥有的财物作为评价自我价值的标准,我们渴望得到房子、汽车、时尚的服装或者是珍贵的珠宝,为拥有这些财物而引以为豪。同时,我们也渴望拥有无形财产,比如说,自己特有的价值观与观念。试想一下,最近别人是不是因为观点分歧而与你发生冲突?是不是有持不同观点的人批评你、指责你的信念与思想?在这种情况下,你是不是感觉非常不是滋味?同理,员工在公司也有占有欲。员工希望占有与支配公司的物质与材料;自己的观点与信念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与支持;自己能够支配自己的工作,并能够拥有自己的劳动成果。

我们希望别人尊重我们的工作。当别人认为我们的工作很重要时,我们感觉到无比骄傲与自豪。我们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产生积极的意义,能够让我们独树一帜,与众不同。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对身边的重要人物产生影响。我们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果。有时候,想要得到这种自尊的人,会参加慈善志愿活动与社区或宗教活动。想象一下,如果这种自尊的动力能够在公司里发扬光大,那会产生多么大的工作激情与动力啊!作为管理者,我们应该帮助员工创造与发掘机会,这种机会能够帮助员工释放出自尊的动力,让员工体验到工作的意义,感觉到自己工作岗位的重要性。

从本性来说,人是一种合群的动物,喜欢在某一个群体中生活。在大学里,有男生们组成的兄弟会,也有女生们组成的姐妹会。在社区服务里,有扶困社、国际同济会,还有其他诸如圣地兄弟会的企业。我们看到,在老年人居住中心区有各种各样的企业,热爱保龄球的人组成联盟,专业人士组成小社团。办公室也是一个交际的平台,在这里,管理者应该鼓励员工进行交流,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让他们产生归属感。实际上,对于一些员工来说,办公室是他们最重要的交际场所。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取得成就后,一个人就有了成功的体验。成功会滋养一个人的自信心,促使他取得更大的成功。在工作中,员工都喜欢向某一个设定的目标发起挑战,在实现了一个目标后,就会向更高的目标前进。但是,要取得成绩谈何容易。需要付出艰辛与努力,需要有毅力与决心,需要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一个人在取得成就的同时,内心也会觉得愉悦,他会为自己的努力感到无比自豪。在办公室里,管理者要及时地认可与赞扬员工所取得的成就。所有人取得成就后都喜欢他人由衷的欣赏与赞美。

营造积极和谐的团队

在管理工作中,总有许多的人和事在对80后管理者产生影响,这其中就包括了自己的下属。而在这些下属中,有的人原来可能与你是同级的同事,有的人可能是你生活中非常要好的朋友……总之,80后管理者如何解决自己与下属关系不佳的难题,进而达到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曾经有机构做过一项以“最理想的上下级关系”为主题的调查。在这项调查中,认为最理想的上下级关系是亦师亦友的最多,占总数的34.5%,其次为上司掌舵,员工划船,还有17.7%的受访者选择了泾渭分明,各尽其职的上下级关系,选择如同鱼水的占到了12.6%,而认同管理者与员工是一家人的只有7.3%。从这项调查的最末两项可以看出,对于80后管理者来说,选择与员工打成一片,很难说是明智的选择。

周信军做的是委托加工休闲食品的生意,他个头不高,但肚子挺大、脸挺胖,总是对人笑嘻嘻的,为人和善,充满了亲和力。对于“老板就是老板,员工就是员工”的泾渭分明的上下级关系,他并不太认同。比如,只要中午在公司吃饭,他都会叫上办公室的几个人一起去餐厅。按规定,公司每个月都给员工发放午餐补助,但是周信军从来都是代大家付餐费,权当是自己请客。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几个员工只要发现周信军中午在办公室,也没有客户在,就迟迟不下楼,因为他们知道老板会叫上大家一起的--今天的午饭钱又省了。又比如,周信军经常会像朋友一样,与自己的下属们谈笑风生互开玩笑。刚开始,员工们对周信军还怀有对老板的敬畏之心,但时间一长,都开始“周信军、周信军”地称呼他了,不管是部门经理还是普通的职员,与周信军在一起的时候举止都比较随便。

有时,周信军曾经考虑过要重新开始,让员工们严格执行公司的管理制度,改变一下如此“没大没小”的上下级关系。但他反过来又想,现在公司的规模还很小,待遇不高条件有限,和员工走近一点,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大家都像兄弟姐妹一样,公司就像一个大家庭,气氛是多么融洽啊。然而,就在此时问题接踵而至。在周信军“一家亲”的理念的影响下,员工们在潜意识中都认为,如果自己的工作出点小问题,周信军是不会生气发火批评自己的。于是,本该中午12点钟以前完成的工作,就可能拖到下午5点;不能用办公室电脑上QQ私聊和打游戏,大家也半遮半掩地有恃无恐。诸如此类的情况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

有一天,为了到外地的一个经销商处出席一个重要的活动,周信军和市场部经理杨宝顺等一干人马,披星戴月地连夜向目的地驱车赶去。虽然人人都有出差补贴,但一路上吃饭、买水,甚至是买零食,都是周信军掏钱,杨宝顺采办。路上,周信军发现杨宝顺从不汇报买东西花了多少钱,钱明明没用完,也不找给自己,心里面不免有些窝火。不过,他仍然有说有笑地开着车,并没有当场发作。第二天早上5点多,大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一看时间还早,就决定找个地方先把早点吃了再说。

吃完早点大家上车,周信军发现档位杆旁不知什么时候冒出了5块钱,就向车里的同事们问道:“有谁掉了5块钱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杨宝顺眼尖,一声“我的”,就将这5块钱揣进了自己的口袋。周信军终于来气了。“你怎么知道是你的钱?”他望着杨宝顺问道。“是我的钱,我怎么会不知道。”杨宝顺答道。“你怎么知道是你的钱?”周信军加重了语气。“我的钱就是我的钱!”杨宝顺觉得今天的周信军有点不对劲,有点吹毛求疵,害得自己在同事面前丢了面子,也大声嚷道。“你给我走人!”周信军再也忍不住了,对杨宝顺大声吼道。

周信军从没这样过,杨宝顺呆了,但是他说出了这样的话,自己不可能不走啊。杨宝顺感到受了委屈,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以不敢相信的眼神呆呆地朝着周信军望了几秒钟。周信军丝毫没有开玩笑的意思,后面的同事们也被周信军的爆发给震住了。

杨宝顺只得提着自己的行李,摔下一句“周信军,咱们走着瞧”,在天还没完全放亮的清早,往长途客运站走去。也许你并不是周信军这样的管理者,但是,在我们的身边,类似于周信军这种情况的例子却并不鲜见。这个案例,又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在管理过程中,80后管理者不论是和下属走得太近,还是距离下属太远,都可能你让陷于困境。就上下级关系而言,有它自身的游戏规则;对80后管理者来说,这个规则所要实现的是,让自己得从随时紧绷神经牢牢盯着下属中解放出来,从与下属建立哥们儿感情的人治环境中解放出来,使下属们自觉地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其中的重点是,把握好强势权威和平易近人的度,不需要眼睛盯着天花板颐指气使,也不需要挖空心思只为一团和气,要做到既不失威严,又不减亲和,这样才能与下属顺利沟通,从而达成信任和理解。让人想起了某知名企业公关宣传部总监江吉服的故事,这位漂亮女士的情况正好与上面所讲到的周信军相反。

江吉服是个多疑的人,脾气火暴得紧。在她的部门里,没有哪个下属会成为她的心腹,也没有哪个下属能和她亦师亦友。因为,江吉服所奉行的管理方式是骂管,她认为最正确的上下级关系应该是上司就是上司,下属就是下属,上下级之间要泾渭分明。所以,只要自己的下属一有点不对劲,江吉服张口就批评,可以上纲上线的就上,不能上的就抓住那么一点点问题大做文章。为此,在她的部门里,下属们感觉不到尊重和信任,也从来就没有哪个员工能干满半年时间。比如,每当江吉服需要下属们帮助搭台的时候,下属们就会明里搭台,暗里拆台,故意留下那么一点点让她出问题的口子,使她受到公司老板的处罚。如果江吉服真的受到了处罚,下属们都会抿着嘴偷偷地笑,暗地里大呼活该。

相信没有哪个80后管理者愿意成为江吉服这样的管理者,也不想像周信军那样遭遇麻烦。可是,管理者的游戏规则不发生改变,不回到正确的轨道上,问题就没法解决,现状就不可能有转机。那么,他们又该怎样改变呢?

首先,每一个80后管理者都应该明白,使自己和下属的关系回到正轨上的主导权,就掌握在自己手里。其次,就是沟通和信任。事实上,大多数员工认为,自己与上司相处的最大障碍就是沟通和信任,而非表面上反映出的亲疏。作为一名称职的80管理者,要想获得更大的成就与发展,就必须获得更多的来自下属的支持。要想获得这种支持,管理者就要去了解下属们的想法和需要,给他们安全感、尊重感、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