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海岛上有两个土著部落,一个部落的人总说谎话,另一个部落的人总说真话。
有一位旅行者遇到了一高一矮两个土著居民,他俩分属两个部落。旅行者问那个高个子:“你是说真话的人吗?”
高个子回答:“奥匹甫。”
旅行者知道,“奥匹甫”的意思是“对”或是“不对”两者之一,但忘了到底是“对”还是“不对”。
幸好矮个子与旅行者语言相通,于是旅行者问他:“你的同伴说什么?”
矮个子说:“他说‘对’,但他是个说谎者。”
矮个子刚说完,旅行者立即就断定高个子是说谎者,而矮个子则是说真话的。
旅行者是这样来推论的:
假定矮个子说的是真话,看看能不能推出矛盾,如果能推出矛盾,则反证出矮个子说假话。既然假定矮个子说真话,那么高个子就说假话了。矮个子说奥匹甫是“对”,又说“他是个说谎者”,这两句话都应是真话,因为高个子作为说谎者是不会承认自己是个说谎者的,他只能回答旅行者“对”。这样看来,假定矮个子说真话,不会导致矛盾。这个假定可能成立。但还不能说得到了证明。
我们再来假设矮个子说假话,则高个子说真话。既然矮个子说假话,那么他说“对”,得其反是“不对”,他说高个子是说谎话,得其反高个子是讲真话的人。而这两个结果“讲真话的人”与“不对”是矛盾的。因为讲真话的人回答旅行者只会如实回答“对”,而不会谎称“不对”。由于这个假定导致矛盾,因此该假定不成立。从而又反证了其矛盾命题“矮个子是说真话的”是成立的。
本来,我们的解答是应该到此结束了,但是思维严密的人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从第二个假定出发,一定会导致矛盾吗?不一定吧!理由是题意上的“总说谎话”有歧义。
这个问题提得好。矮个子一共讲了两句话,一句是“他说‘对”’,另一句是“但他是个说谎者”。这两句话,从语法上来分析,是一个转折复句,而从逻辑上来分析,则是一个联言判断。
一个联言判断的真假是由其联言支的真假来决定的。当所有的联言支真时,这个联言判断为真;当其中有一支为假而不必所有各支为假时,该联言判断亦为假。于是,假定矮个子讲假话,其联言支的真假就有三种情况。我们用P表示“对”,用q表示“他是个说谎者”,则有:
(一)非P∧非q即:P假且q假
(二)非P∧q即:P假且q真
(三)P∧非q即:P真且q假
前面的推理是根据(一)为前提的,我们不再重复。
我们再来看看以(二)为前提会不会导致矛盾。由于(二)中P是假的,即“对”是假的,则“不对”是真的;又由于q是真的,即高个子是个说谎者,把这两句话合起来就成为“说谎者说‘不对”’,即说谎者承认自己是说谎者,这是矛盾的。因此以(二)为前提,不能成立。矮个子说谎不能成立,得其反,矮个子是说真话的。
以第三种情况为前提进行推理,会不会导致矛盾呢?由于在(三)中,P真,即“对”是真的,而q是假的,即“高个子是说谎者”为假,则高个子是说真话的,说真话的人回答“对”,这合乎逻辑。因此,根据(三)就不能否定矮个子说谎的假定,也就达不到反证矮个子说真话的目的。
根据以上的考察,对“总说谎话”,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理解成通篇说谎话,就是句句说谎话(每一简单句所表达的简单判断都是假的),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反证法,能推出矮个子讲真话,而高个子是说谎者;还有一种理解是,对于由简单句组成的假的联言判断,其中有的支判断为真,有的支判断为假,则无法判定。
比较“总说谎话”的两种意义,我们觉得,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理解为前者,较为保险。如果理解为后者,则加上必要的说明为好。
为什么一个看起来不易解答的问题,旅行者简简单单地问了两句,就马上可以搞得明明白白?有人觉得玄乎,有人虽然也能推一推,但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其实,旅行者问高个子“你是讲真话的人吗”,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构成一个永真命题,就是说,这个回答是唯一的,不管是讲真话的人还是讲假话的人,总是回答“对”,而不可能是“不对”。当然得补充说明,回答者须针对问题,而不能答非所问,违反同一律。既然答话是一个永真命题,就可以拿它来判别其他人的话是真是假,相符的为真,不符的为假。旅行者中只要听到矮个子说一句“他说‘对”’,马上就可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