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秋收,母亲都要打来电话说,水稻熟了,你们何时回家割稻?每每接到母亲的电话,我们全家都会选最近的公休日回乡。
前不久,踏上家乡的土路,远远地,我就看见了秋色。宽广的田野,像一幅巨大的风景画,秋老爷苑如一个美术大师,大笔一挥,把宽大的田野绘得秋意盎然,田野就像一片大海,波涛荡漾,金黄色的波浪,一浪推一浪,把金穗推上了岸,推进了村庄……我们走在金色的海洋里,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上,时不时地有乡亲们与我们会面。他们大都是妇人、老人或小孩子,或提着小篮子,或提着小铝锅,行色匆匆。我知道,那是他们往田里送饭送茶水。转眼四看,到处都是秋收的乡亲们,他们有的在休息,有的在吃早饭,有的在说话。此时,我突然想起《诗经》里的"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眼前的秋收场景,犹如几千年前《诗经》里所描写的场景。
父母亲夏初种了水稻,等着秋的收获。我们平时很少回乡下,只有秋收时才回来。父亲和妹妹、妹夫早在田里割了一片。我看见水稻整整齐齐、一撮一撮地排在田间。他们见我们回来了,停下手里的活儿,端来茶水,叫我们喝。我们成了田里的客人。也许是亲情在作怪,我没有制止父亲给我端茶。因为我知道,我制止不了父亲。喝了茶,妻子戴上手套,抱起一撮稻就要打。父亲急忙夺过来说,你们先休息休息,这一点儿稻,没多久,我们就会弄完。妻子生得娇小,白皮嫩肉的,父亲生怕累坏了她。父亲说,你还是回家和你妈弄饭吧,田里的活,我们干。妻子经不起劝说,只好回家。
我虽然生长在农村,但农活没干过多少。不过,割稻这活儿还可以。我抱着一撮稻就去谷围子里打。父亲说,不要出太多的力气,力大了,谷子会飞的。我知道父亲这是爱护我。我儿子小明也要打稻。父亲说,小明太小,给爷爷抱稻,让爷爷打。儿子听了,乐得屁颠屁颠地跑着抱稻。秋收回家,他是最快乐的。父亲看着小明,脸上荡成一朵花。父亲边打边说,用力要轻些,打后要轻轻摇一下,让谷子都掉下去。每年,父亲都要说这样的话。然而,我百听不厌。因为自我参加工作后,只有此时,父亲才像老师一样教我。我回乡秋收,就是想聆听父亲的教诲。
母亲和妻子将午饭拿到田里来。这一餐很是丰富,有鸡有鸭,有鱼有肉。父母亲不时往我们碗里夹菜,叫我们多吃些。劳动后肚子有点饿,我吃得很香。母亲说,为了这顿饭,你爹准备了几个月,从插秧苗开始,你爹就养鸭子,他知道你们最爱吃家里的鸭子。我知道,父亲很看重秋收,那是一家人的一次重要聚集与团圆。
秋收,父母不但收获了谷子,更收获了家庭的幸福与温馨,收获了晚年的人间天伦之乐。
稻没多久就收完。妻子悄悄问我,咱们是回去还是留下。我说,田里的水稻收完了,可家里的"秋收"并没收完,我们不能马上走,我们得让父母多收些温馨与快乐。我们好比父母种的水稻,长大后,离开了父母,只有秋收时,父母才能收获儿女的情感与快乐。妻子同意我的意见。夜里,在老家的庭院,我们全家团聚在一起--都在"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