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世上最奢华的珍宝就是生命
人生在世,难免会遭遇一些利害得失,只有学会辩证地看待事情,打破心中的瓶颈,清除掉心中的桎梏,才能少一些挫折感,你的人生才会轻松而愉快。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欲望的道路上奔走,把赚钱和获取地位当作自己的毕生追求和首要目标,欲罢不能。“请神容易送神难”,欲念就是这样,在心中产生很容易,但当你想把它们祛除时,却困难了。
其实,在生活当中,也有不少人,为了永无休止的欲望而无谓地失去很多东西。为了生存,我们透支着体力和精力;为了爱情,我们透支着青春和情感;为了财富和地位,我们失去了健康和快乐,甚至丢掉性命。
从前,在蓝蓝的大海深处,矗立着一座神秘的宝山。无数色彩斑斓的珠宝钻石乱纷纷地堆在山上,每逢太阳一出,就在半空中映出许多纵横交织的彩色光环。
某年,一个出海的人偶尔经过宝山,从那里拿走一颗直径一寸的珍珠。他把这颗珠子小心地揣在怀里,然后兴高采烈地乘船返回。船驶出不到100里,忽然,晴朗的天空倏地阴暗下来,平静的海面掀起山丘似的波澜,这时只见一条狰狞可怖的蛟龙从海水深处破浪而出,在涛峰波谷之间翻腾飞舞。
富有航海经验的船老大大惊失色,急忙停住舵把,对身上揣着珍珠的人说:“哎呀,不好!这是蛟龙想要你的珠子呢!快献给它吧,不然的话,别说你的性命难保,还得连累我!”
揣着珍珠的人犹豫起来。把珍珠丢掉吧,实在舍不得;不丢掉吧,就要大难临头。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保住珍珠。于是,他咬牙忍痛,用利刃剖开大腿的肌肉,把珍珠藏在里面。珍珠被肉紧紧裹住,光芒透不出来,蒙骗了蛟龙。蛟龙于是潜入海底,海面也随之平静下来。
那人一瘸一拐地回到家,从大腿里取出宝珠。珠子完好无损,闪闪的光芒把屋子映照得五彩缤纷。正当全家人惊喜地赞赏宝珠的时候,那人却痛苦地合上了双眼——大腿的溃烂夺去了他的生命。
“得到了珠宝,却丢了性命,这是多么不值得啊。”相信这是大家都会发出的一声感叹。然而,在生活中,当我们对“珠宝”与“生命”进行权衡时,我们是否真的能作出理智的选择呢?
钱财终究是身外之物。“身外物,不奢恋”是思悟后的清醒,它不但是超越世俗的大智大勇,也是放眼未来的豁达襟怀。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就会活得轻松,过得自在。
智慧品悟
欲念在心中产生很容易,但当你想把它们祛除时,却很困难了。
§§§第二节 简单即是快乐
有时候,过于倚重外物与环境让你充满烦恼,得不到快乐的往往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一个人被烦恼缠身,于是四处寻找解脱烦恼的秘诀。有一天,这个人来到一个山脚下,看见在一片绿草丛中有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横笛,逍遥自在。他走上前去问道:“你看起来很快活,能教给我解脱烦恼的方法吗?”牧童说:“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烦恼也没有了。”他试了试,却无济于事。于是,他又开始继续寻找。
不久,他来到一个山洞里,看见有一个老人独坐在洞中,面带满足的微笑。他深深地鞠了一个躬,然后向老人说明来意。老人问道:“这么说你是来寻求解脱的?”他说:“是的!恳请不吝赐教。”老人笑着问:“有谁捆住你了吗?”“没有。”“既然没有人捆住你,何谈解脱呢?”他蓦然醒悟。
我们又何尝不是像这个人一样,四处寻找解脱的途径?殊不知,并没有谁捆住你的手脚,真正让你难以摆脱的是困于心中的那个瓶颈。打破心中的瓶颈,清除掉心中的桎梏,你就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自由翱翔。人之所以不快乐,就是因为活得不够单纯。不要去刻意追求什么,不要向生命去索取什么,不要为了什么去给自己设置障碍。其实,简单而自然,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人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没法死而复活。
哲学家听说了这个故事,也感到疑惑不解,他就去问农民。农民告诉他,他救人时什么也没去想,洪水袭来,妻子在他身边,他抓起妻子就往山坡游,待返回时,孩子已被洪水冲走了。
自然是一种最睿智的生活方式,这个农民如果在救人前进行一番抉择的话,事情的结果会是怎样呢?洪水袭来,妻子和孩子被卷进漩涡,片刻之间就会失去性命,如果这个农民还在山坡上思考是妻子重要还是孩子重要,恐怕最终的结果是一个也救不了。
人心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而越来越复杂,但生活其实十分简单。保持自然的生活方式,你便会获得生命的快乐。人生的抉择是最困难的,也是最简单的。困难在于你总是把抉择当作抉择;简单在于你别去考虑抉择问题,遵循生命自然的方式就可以了。
智慧品悟
打破心中的瓶颈,清除掉心中的桎梏,你就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第三节 随缘就好,凡事不可强求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无论做任何事,都不要勉强为之,否则只会平添痛苦。
禅学书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点草籽吧!好难看哪!”小和尚说。
“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吹跑了。”小和尚喊。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撒完种子,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脚。
“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一早冲进禅房:“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水冲走了!”
“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父说,“随缘!”
一个星期过去了,原本光秃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师父点头道:“随喜!”
一切顺其自然。随不是随便,是顺其自然,不怨怼、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
当你顺其自然地做某件事的时候,就会有些意外而又有趣的事来临,我们经常会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经验;若是拘泥于计划,就永远得不到那些经验。你可以向自己提出一些问题:你能否顺其自然?你是不是总是拘泥于自己每天的计划?你是否经常抛开计划,做些不一样的事?
顺其自然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你自己的世界选择愈多,你的创意就会变得愈有趣。让更多的人进入你的生活,和他们沟通,尤其是当他们的观点不同于你的时候,你便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只要懂得顺应习性,养虎也不会受到伤害;如果违逆了习性,即使是温顺的马,也会对你发怒。所以,凡事不可以勉强。
智慧品悟
让更多的人进入你的生活,和他们沟通,尤其是当他们的观点不同于你的时候,你便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四节 凡夫真糊涂,智者装糊涂
在做人处世这方面,宋朝名相吕端可称得上是一个真正才道兼备的“大宗师”。
吕端,字易直,是幽州安次人,开宝年间被授职为参知政事。当时赵普主持中书省,曾经说:“我观察吕公向皇上奏事,他得到嘉奖不曾高兴,遇到挫折不曾害怕,也不表现在言谈话语中,真是宰相的气度啊!”
太宗想要用吕端为相,有人说:“吕端为人糊涂。”太宗说:“吕端小事上糊涂,大事上不糊涂。”已经属意于吕端。吕端任宰相,谨慎稳重,主抓要领,办事清平简约。他考虑到自己与寇准同在朝班,而自己先居宰相之位,担心他内心不平,就奏请皇帝任他为参知政事,和宰相分开日期轮流统领群臣、主持朝政,上朝时,一起登政事堂。太宗听从了他的建议。当时,一般同事上朝奏对时,大多发表独特的意见,只有吕端很少有所倡议。有这样的事实,加之平时吕端临朝很少发表高谈阔论,有些人就误认为吕端是个糊涂人。然而宋太宗却认为这都是一些小事,吕端只不过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罢了。
李继迁(西夏之建立者,党项族人,原先依附宋朝,受宋太宗赐姓名为赵保吉)侵扰西部边境,保安军奏报,俘获李母。宋太宗想杀李母,召寇准谋议。寇准告退之后,来到相府。吕端心念一动,问寇准说:“陛下有告诫先生不要对吕端说的吗?”寇准说:“没有。”吕端说:“边界经常发生的事,我不必参与;但如果是军国大事,我忝为宰相,不可不知。”寇准就告诉了他原委。吕端继续问:“如何处置?”寇准说:“计划在保安军北门外处斩李母,借以警告凶逆的李继迁。”吕端说:“这么做并非良策,希望先生把计划的时间缓一缓,我将入奏。”
吕端入奏太宗:“当年项羽捉到了刘太公,想将他烹杀以警告刘邦,但刘邦却说,希望分我一杯羹。想做大事的人常顾不得自己的亲眷,何况李继迁是悖逆、凶暴之辈?陛下今日杀了李母,难道明日李继迁就会束手就擒?如果不能,杀了李母,只会结怨,并加深对方叛逆的意图。”太宗说:“既然如此,又该如何呢?”吕端说:“以臣愚见,应将李母安置在延州,派人善加照顾,借以招徕李继迁,即使他不愿投降,也可以牵制他的意图,何况李母生死大权终究是在我方手里。”太宗很高兴地说:“如果不是你,就几乎误了大事。”就采用了吕端的计策。
李母后来病死在延州,而李继迁则在不久之后,因出攻西蕃中箭死亡,他的儿子随即归顺,这正是吕端的功劳。
人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在这些事情中,总有一些是重要的,一些是不太重要的。如果不能分辨大事小事,什么事都一样地用心,别人会说你是一个死心眼儿;如果你知道重要,却不拿出行动来认真对待,别人会说你是一个糊涂虫。
时常糊涂的是一介凡夫,追求难得糊涂的是智者,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才是一个得道的大宗师。只有那些才德兼备的人,才能放下眼前的得失利害,从长远计,从全局计,给予身边的人与事以准确的判断和指导。其他的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得糊涂时且糊涂吧。
智慧品悟
时常糊涂的是一介凡夫,追求难得糊涂的是智者,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才是一个得道的大宗师。
§§§第五节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关键是看你如何从不利的一面当中看到有利的那一面。
从前有一个国王,除了打猎以外,最喜欢与宰相微服私访。宰相除了处理国务以外,就是陪着国王下乡巡视,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有一次,国王兴高采烈地到大草原打猎,他射伤了一只花豹。国王一时失去戒心,居然在随从尚未赶到时,就下马检视花豹。谁想到,花豹突然跳起来,将国王的小手指咬掉小半截。
回宫以后,国王越想越不痛快,就找宰相来饮酒解愁。宰相知道了这事后,一边举酒敬国王,一边微笑着说:“大王啊!少了一小块肉总比少了一条命来得好吧!想开一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听了很是生气:“你真是大胆!你真的认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吗?”“是的,大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国王说:“如果我把你关进监狱,难道这也是最好的安排?”宰相微笑说:“如果是这样,我也深信这是最好的安排。”国王大手一挥,两名侍卫就架着宰相走出去了。
过了一个月,国王养好伤,又找了一个近臣出游了。谁知路上碰到一群野蛮人,他们把国王抓住用来祭神。就在最后关键时刻,大祭司发现国王的左手小指头少了小半截,他忍痛下令说:“把这个废物赶走,另外再找一个!”因为祭神要用“完美”的祭品,大祭司就把陪伴国王一起出游的近臣抓来代替。脱困的国王大喜若狂,飞奔回宫,立刻叫人将宰相释放了,在御花园设宴,为自己保住一命,也为宰相重获自由而庆祝。
国王向宰相敬酒说:“宰相,你说的真是一点也不错,如果不是被花豹咬一口,我今天连命都没了。可我不明白,你被关进监狱一个月,难道也是最好的安排吗?”宰相慢慢地说:“大王您想想看,如果我不是在监狱里,那么陪伴您微服私巡的人,不是我还会有谁呢?等到蛮人发现国王不适合拿来祭祀时,谁会被丢进大锅中烹煮呢?不是我还有谁呢?所以,我要为大王将我关进监狱而向您敬酒,您也救了我一命啊!”
宰相是一个明智的人,他能从事物的不利中看到有利的一面,并始终认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无疑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有些人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利与不利,没有认清自己的价值,没有好好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才会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人生难免会遭遇一些利害得失,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的两面性,就会少一些挫折感,你的人生就会轻松而愉快。
智慧品悟
人生中难免会遭遇一些利害得失,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的两面性,就会少一些挫折感,你的人生就会轻松而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