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待人接物、社交处世方面,颇讲礼仪,非常讲究自尊自重。她们的“理论”是,“人要面,树要皮,岭岗靠草皮”。说“人无廉耻鬼都怕”,就无法做人了。由于她们通常有自己的理数标准去处世,因此,许多事情她们都能摆平。
对于客家妇女的特点,并不一定就是如此分法,内容亦绝不止这些。在客家地区,就凭上述“意识形态”和“实际能力”,只要是智力中等的妇女,成年以后,都可谓是“入得厨房,出得厅堂”的了。正是如此,对客家妇女来说,她们都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者,男人事业的支持者,家庭稳定的维护者,日常生活的主持者,家中老人的关照者,年幼下代的教养者,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客家语言和风情的承传者,等等。
以上这些,我认为应是客家妇女所以受人称道的伟大之处。
三、客家妇女名扬四海有其深刻根源上世纪40年代,陕北苏区称朱德总司令的母亲为“太夫人”,并誉其“伟大”、“实为全民族之太母”。类比朱德同志身份,推而论之,类似情况绝非一、二例。从海内外实际看,诸如洪秀全、孙中山、叶剑英、李光耀等名流的母亲亦不应是凡辈。虽然她所处的时代不同,遭遇各异,但其“伟大”皆从平凡中出共性,原本都是寻常的客家妇女。她们何以能如此伟大,在介绍了中外人士的评论和分析,总结其特点后,确有必要探索一下成因。按本人现在的认识,感到起码有下列三个原因。
第一是受中华文化的深刻影响。客家来自中原,是汉民族的最纯民系,在长期封建礼教的作用下,接受儒家文化最深刻、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最大。早在汉代,史学家班昭就专门撰写了《女诫》七章,对于妇女的言行举止提出了论述,成为当时的规范。到了唐朝,女学士宋若莘进一步著述了《女论语》,更系统地对妇女如何立身、作学、学礼、起居、事父母、事舅姑、事夫婿、训男女、管家务、待客、言语和守节等方面提出要求;到明朝,永乐皇帝的徐皇后又作《内训》二十章,全面地对妇女的德性、修身、慎言、谨行、勤励、警戒、节俭、积善、迁善、崇圣训、景贤范、事父母、事夫君、事舅姑、奉祭祀、母仪、睦亲、慈幼、逮下、待外戚等要求加以补充、完善和理性化。到清代,名士贺瑞麟作《女儿经》,干脆把上列诸书的有关内容以韵文方式编成易读易记的“顺口溜”。长此以往,即使是目不识丁的广大妇女,也能知道一二,说它几句。在客家地区,妇女们即使说不全“三从四德”的全部内容,一旦嫁人,要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和从一而终的概念是清楚的,而且会自觉当成自家的责任。至于其他方面,也会以自己领会口头语言加以记述。上面已略加列举。这些东西,说它是意识形态也好,精神境界也罢,应该说是厉害的。
第二是榜样的力量发挥。江西南康县是“纯客家”县,建于东晋,曾为州治。按《晋书》载,晋穆帝皇后何法之兄何恢曾做过该郡太守。据清同治时由邑令沈思体等重修的《南康县志》载,该县在南宋时有人口127244人,因受金元战乱的侵扰,人口锐减,元朝时只有人丁12052口。直至明清亦未能恢复,死的死,迁的迁。据载,明万历时,该县有男丁4831人,女性5273人。清初共有男女合计10104人。人口虽少,可妇女因“贞烈节孝”而受旌表的比重不低。明代的尚列有18人,而清代颇多。其中:康熙朝有9人、雍正朝33人、乾隆朝67人、嘉庆朝13人、道光朝39人、咸丰朝1人、同治朝37人。另有316人已申报待批或由当地表彰。
这些列名的妇女均繁简不同相应附有事迹。康熙时的《何节妇郭氏传》是其一。传曰:“节妇郭孺人,为朝赠修职郎何应鉴之妻。郭氏自幼贞静,不苟言笑,读《内则》书,辄晓大义,父母爱而怜之。氏年二十归鉴,篝灯佐读,相敬如宾,有冀?缺风。当应鉴病,氏目不交睫以待奉汤药。病笃,鉴顾谓孺人曰:‘吾与若旦晚决矣!汝有身,男女莫可,必难为何氏妇矣!’孺人依床哭曰:‘君无为我念。男女由天,而金石在我;即不殉君,誓不改志。易节负君者非我也!’鉴卒,孺人时年二十四。越数月孺人生一子。呱呱藐孤,一灯相对,四壁?然。父母怜而讽之。孺人抱孤泣曰:‘吾闻:妇人之义从一而终,本有此一块肉,吾未犹未亡也。奈何以不入耳之言相劝勉乎?’自是,孺人不归宁娘家达十余年之久。”“孺人家素受封,三世同居,食不下百人,钱币出入无算。孺人爱子,教之于义方,不令其过问焉。应鉴本至孝,孺人仰慕。于是她善继鉴志,酒浆刀尺,敬奉无遗,勤劳不少;惜婆媳相依,有逾骨肉。逮其姑卒,孺人恸曰:‘姑与我相依为命。姑今卒,吾亦不能独生矣!’因哀毁过度,呕血数升,不数月而卒,时年四十二。事闻,受旌表。乾隆年间,其遗孤子何嘉深,由国子学生授职援例,后累官州府同知。”从郭孺人的言行中,可以看出客家妇女的表现与特点不少。本人认为,正是有诸多类似郭孺人的鲜活事例,才会使南康乃至整个客家地区出现许多典型。这是榜样力量发挥带动的。
第三,父母传帮带。
诚如朱总司令在《回忆我的母亲》中所言:“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斗争的经验。”“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向革命的道路。”从朱总司令的回忆中可以深刻地看出父母教育、长辈传帮带发挥的重要作用。那么钟太夫人的品格又是如何形成的呢?答案可从《朱德的非凡之路》中找到。该书说:“在朱家大小十多口人中,享有统领权的,不是朱德的祖父,而是祖母潘氏。她十分勤劳肯干,善于操持家务,有组织指挥才能,又有经济头脑,在全家中威信很高,男女老少都听她的话。她掌管着全家生产和生活上的大小事,实际是全家的主持者。”按朱老总的话说,“祖母是全家的组织者”。
以客家人的标准衡量,潘氏实际是一位“会划、会算、会当家”并“能话事”的客家妇女。俗话说:“大做样,细学样”。潘氏如此能耐,在她传帮带之下,自然,钟太夫人也就不作而立了。这也是客家地区的普遍情形。事实上,“好懒嬷”在客家地区是绝无立足之地的。
除了上述原因,还有没其他呢?为什么客家妇女不论生长在东南、中南还是西南都一样能干,难道与地理方位有关?有趣的是,按八卦,上列地方分别属“巽、离、坤”位。对应人事,分别代表“次女、长女和老母”。将上列方位向外延伸到国外的菲律宾、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印度尼西亚与孟加拉,印度、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等国,其总统、总督和总理,往往多女性,是何道理?当然,这是题外话。
四、点滴看法语云:“知今不知古曰‘盲瞽’,知古不知今叫‘陆沉’。”几千年来,中国和中华民族可谓灾难沉深。国家分合无定,治乱交错,饱受内乱外侵;民族盛衰不一,荣辱相间,惨遭蹂躏杀戮。然而,受尽艰苦而国不亡、族不灭;不是将异族融化,就是将外敌驱除。
客家作为汉民族的精华,始终参与其中。靠什么?靠的是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先进且博大精深;靠的是民族精神高尚、传统优良又不断丰富。
现在,时代已进入21世纪。当今中国,正百废俱兴,蒸蒸日上,欣欣向荣。举国上下正遵照中共“十六大”精神,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此之时,“四川客家研究中心”组织力量开展对“客家”进行研究,本人认为是很好又很有意义的事情,做好这一工作,相信定当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康宁。
诚然,现在的时代不同于以往。随着历史向前,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交通发达,信息畅通,人们的理想、信念、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一切都变了;不过,无论如何变,人类的特征、本质、本性不能变。与此同时,随着人口增加,资源减少,环境恶化,竞争激烈,人们的道德水准、法制观念等,也带来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新旧交替、矛盾交织的今天,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精神等,哪些应抛弃,哪些应保留,哪些应继承,哪些应发扬,这就十分值得人们去探索和研究,以使古为今用。据此,加强对客家尤其对其精神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和有价值。
针对此况,本人认为,只要思路清晰,明确主题和方向,只要做出规划,提出安排,明确研究的对象、范围、内容、重点、方法、目标、评价与应用等相关问题,只要认真组织、提出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要求,并努力取得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相信定当很快取得工作进展。现在,四川的研究工作,有领导的支持,以社会科学院为依托,有专门的“中心”组织研究,并先以“客家妇女”的研究、讨论为切入点,相信会很快取得成果。
(作者单位:国家建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