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朱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是十大元帅之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又是四川籍的客家伟人。
在朱德伟大的一生中,青少年时代的成长十分重要。笔者在20世纪80年代研究了朱德少时在故乡仪陇对他有重大影响的三位人物收入孙晓芬专著《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追溯起笔者对客家人研究,发端于对朱德元帅的无比崇敬。今天,特从客家文化这个视角,来研究一代伟人朱德青少年时代的成长,谨以此文献给2004年朱德母亲钟太夫人逝世六十周年纪念活动。
一、朱德的慈母、第一位良师——钟太夫人1.钟太夫人的祖上是广东韶州的客家人钟太夫人是朱德的生母,清咸丰十年(1860年)春出生于仪陇县周河乡钟家湾的一个务农兼卖艺的贫苦家庭。钟家湾有钟、许、林三姓人居住,以钟姓人为多,故此地以钟姓而得名。
钟氏家族上川祖是广东韶州的客家人。“王”字辈的上川祖,约于康熙中叶(17世纪末18世纪初)入川,据现今钟氏族人钟应平保存的该钟氏字派:“王明清和廷,比德应常全,荣华百世毓,云辉万山含……”,钟太夫人的父亲是“比”字辈的,钟太夫人是“德”字辈的。
现今已传至“百”字辈乃至“世”字辈了,即已传至第13代乃至第14代了。钟氏家族上川后,续修有族谱,笔者今后将专门考察研究。
钟太夫人的父亲名钟必顺,朴实厚道,是个吹唢呐的好手。钟必顺带着两个弟弟卖艺,遇有婚丧、生日等红白喜事,钟家的人被雇去吹奏,遇年节、赶场搭个简单的台子演几场老戏,唱几曲山乡小调,处于社会的最底层。
钟太夫人的父亲在外,家中的农活劳动由母亲承担,母亲不仅操持屋内家务,而且田地农活样样在行,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在母亲的影响下,钟太夫人从小学到了不少本事。小时候曾一度缠足,在客家聚居地妇女缠足不苛求,后任其自由生长,成了一双大足陈泰阶、陈明祥《朱德直系先祖坟茔》。,日后为她能挑担重活打下了基础。在这个务农兼卖艺的家庭中,钟太夫人从父辈那里听来了一些故事,学会唱山歌民歌,她嫁到朱家生儿育女,有时给孩子们唱歌讲故事,在困苦的生活中增添了一点情趣。
2.钟氏融入朱氏大家庭十九岁时,身材高大的钟家闺女许配到朱家,是朱家二儿世林的媳妇,公公朱邦俊当家,带领四个儿子在田地里劳动,婆婆潘氏主持家内事务,安排几房媳妇轮流煮饭,满一年轮换。
朱邦俊一家由两代人发展为三代人,人口最多时达20人。这是一个生产、生活有序的客家人户。二房媳妇钟氏,性格豁达,对人宽厚。在这个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中,对公婆孝敬,对丈夫敬重,对伯叔、妯娌谦让,对邻里亲友乐善好施,即使在灾年自己吃草根树皮,也要分点给从通南巴逃到仪陇的难民。
3.辛劳的母亲,朱家生产的组织者,共度难关的顶梁柱钟太夫人是朱家二媳妇,共生育了十三个儿女,因为贫困的家境,只养育了六男二女,朱德是她的第四个孩子。在朱德出生前,已有长子代历、二子代凤、长女秋香。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农历冬月初六(12月1日),第四个孩子出生前一分钟,她还在厨房煮饭。朱世林按谱名给这个儿子取名为代德,按男孩排列,位居第三。以后随着岁月的增长,钟氏又养育了三男一女。她不仅要承受年复一年的怀孕和生育的拖累,而且终年艰辛劳动,挑水、担粪、栽秧、打谷、种菜、喂猪、养蚕、纺线等。钟氏不仅是劳动的全能手,还是这个大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朱德《回忆我的母亲》见《朱德选集》。。
钟太夫人到了壮年和晚年,成了家中的顶梁柱,丈夫朱世林于1920年秋病逝。六个儿子中二子代凤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早逝,长子代历、四子代炳、五子代均又早早在“护法”战争中捐躯,三子朱德参加革命征战在外,家中只有幺儿代庄和一群孤儿寡母。特别是1933年腊月至1937年上半年的几次白色恐怖,国民党反动派追杀红军总司令朱德的亲属,挖朱德家的祖坟。在艰难的岁月中钟太夫人带领朱家儿孙东躲西藏,改名换姓,在亲友的掩护下熬过难关,直至1937年“七七”抗战,国共合作,才得以安居家园。经过无数次生离死别,钟太夫人这时已是敌后抗日领袖的母亲,她仍然朴实如昔,常年劳动。但她为防今后的反复,对自己的身后事作了安排。1944年农历二月十五日临终前,她念念不忘远在千里之外的三儿朱德,叫孙儿、孙媳们将自己抬到堂屋安放好,立即抹澡、梳头,包寿帕,穿寿衣、鞋。
用“广东话”嘱咐后辈,不要把她葬入早已修好的“山”中(墓室),而是葬在屋后左侧的一棵大松树下,不修坟头、不立墓碑,以防反动派挖坟下毒手。陈泰阶、陈明祥《朱德直系先祖坟茔》。孙儿、孙媳皆遵嘱安葬钟太夫人。这年4月10日在延安举行了隆重的大会追悼钟太夫人。中共中央敬挽:“八路功勖,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毛泽东主席敬挽:“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周恩来、刘少奇、陈云等共挽“教子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钦贤母范;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葆好家风”。朱德写了纪念专文《回忆我的母亲》。延安《解放日报》1944年3月25日特登载《朱母钟太夫人传略》。钟太夫人的美德传扬天下。
历经六十载,至今钟太夫人的遗骸仍在家乡故居原地的那棵古松下。百年古松长得如擎天巨伞,周围树木茂盛,巨大的柏树根包着朱氏裔孙禁伐树木的“禁碑”,成为一大奇观。
4.朱德的第一位良师朱德在青少年时代共有三位良师:钟太夫人、马鞍塾师席聘三、顺庆府中学监督刘寿川。
钟太夫人是集慈母与良师于一身。
(1)慈爱与理解待子在贫困的多子女家庭中,在无休止的农事劳动重压下,给孩子亲切温馨,不打骂孩子十分不易。钟太夫人不仅给朱德一个强健的身体,而且以她的精明能干和豁达宽厚的言行,给孩子亲切、力量之感。在众兄弟姊妹中,朱德处于不上不下的地位,父亲火暴的性格给他心理上有压抑感。幼时的朱德见到母亲慈祥的面孔和听到鼓励启发的言语感到温馨。母亲很善解儿子。
劳累的母亲在纺线时也会唱民歌、山歌。有抒情的、悲壮的,还有讽刺意味的。“大巴山哟路不平,包谷馍馍巴巴甜,要想吃干饭哟,万不能咯万不能咯。”余炽、余纪《朱德的故事——青少年时代》,重庆出版社。
她用“广东话”唱起了摇篮曲:“月如眉,月如弓;月如眉,月如镰,似眉头常皱。”陈泰阶、陈明祥《朱德直系先祖坟茔》。
在母亲的影响下,孩子们都会唱山歌。朱德日后在戎马生涯中爱写诗、喜音乐,与母亲不无关系。
(2)教孩子劳动和生产知识朱德能记事起,总见母亲是那样辛劳而又聪明能干,他爱跟着母亲干点力所能及的活。母亲总是手把手的教他,不像父亲那样爱训人。读塾学后,朱德回到家中去帮母亲干活,跟着母亲不仅养成了爱劳动的习惯,而且学到了许多生产知识。在朱德长成少年后,母亲教给他如何根据山坡地形挑粪、挖土和下种等。爱劳动的朱德,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夏,天旱之际,他急大人之所急,四处找水。他一人在琳琅山下老屋东边不远的阳坡草地下找到了一股泉水,他和小伙伴们挖了一口小土井,救了乡亲天旱无水之急。该井后经大人扩建取名“琳琅井”肖向成、袁获礼、刘本良《朱德在四川大事记》,载《仪陇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仪陇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
。
(3)爱憎分明,反抗压迫和追求光明母亲是个爱憎分明的人,母亲的爱憎给朱德很大影响。母亲一向同情贫苦的人,同情离乡背井的人,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别人,就是灾年自己吃草根树皮,也要分点给逃荒来的外乡人。相形之下,有两件事因为地主的为富不仁,给朱家很大的打击。第一件事,光绪二十年(1894),朱家屋后自己的红石骨山坡经全家担土改造填平,栽上竹子已长成竹林时,地主“丁阎王”硬说朱家的竹子过了地界,占了他家的地,借口霸占这片竹林。祖父朱邦俊到官府告状,官府向着“丁阎王”,结果原告变成了被告,竹林被丁家霸占去了,还挨了一顿训斥。第二件事发生在次年乙未(1895)除夕。这年天大旱庄稼歉收,“丁阎王”丁邱川硬要加租,朱家交不起,就被地主在年三十逼着退佃,强迫搬家。在亲人们团圆的三十晚上,朱家被逼得骨肉分离。一大家人分作两家。过继给长房的朱德跟着大伯朱世连、伯母刘氏和两个小叔搬到马鞍场附近的大湾去了朱德《回忆我的母亲》见《朱德选集》。。
经过两次遭遇,钟氏对为富不仁的反感极为强烈,为了对付地主和衙门差役的欺压,她与丈夫和大伯节衣缩食、借债送子读书,以求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面”。母亲的爱憎给幼年的老三以很大的影响,启发他具有反抗和追求光明的朴素意识。
(4)支持儿子到外地深造、慰勉儿子参加革命活动。
朱氏两房人合力送朱德读书,一度面临辍学,得塾师席聘三的相助终完成在故里马鞍的学业。又得席聘三的倡导和母亲的支持到外地深造。1906年秋,考入顺庆府中学堂,得以受到张澜肖向成、袁获礼、刘本良《朱德在四川大事记》,载《仪陇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仪陇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刘寿川等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朱德因为反对家中的包办婚姻——与舅父女刘氏的婚姻,与父亲发生很大的冲突,毅然离家。在母亲的帮助下筹得盘缠赴省城成都,考入四川高等学堂附属体育学堂,当年冬天毕业。经恩师刘寿川举荐,受聘于仪陇县立高等小学任体育教习兼庶务。他向学生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提倡新学新办,受到封建势力的排斥。这年冬天他因帮助一位蒙冤的校工脱险,受到保守势力的攻击,愤然辞职回家肖向成、袁获礼、刘本良《朱德在四川大事记》,载《仪陇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仪陇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