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古国印象(刘兴诗讲地球曾经的印记)
11764300000010

第10章 月氏——域外的逍遥国

月氏是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同时亦称“月支”﹑“大月氏”。《史记·大宛传》有这样的记载:“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据此,我们可以看出月氏大约位于当今甘肃省兰州以西直到敦煌的河西走廊一带,月氏在这一带过着游牧生活。

关于月氏的起源之说,在当今中外史学家那里还没有定论。中国学者王国维经过考证,认为月氏就是《逸周书·王会解》中的“禺氏”、《穆天子传》中的“禺知”或“禺氏”。关于月氏的族属,中国古籍如《魏略》称其为羌,《旧唐书》称其为戎。近百余年来,学术界更加异说纷纭:有藏族说﹑突厥说﹑窣利族说﹑印欧族说﹑伊朗族说等。不仅中国学者关于月氏的说法各异,欧洲学者也对其争论很大。在西方古文献中关于月氏的记录、异说不下六七种。

大月氏,虽然在《史记》、《汉书》中没有专门立传,但《史记》的《乌孙传》、《大宛传》、《张骞传》等文史著作中留下瑰美身影的游牧部落,“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在月氏西迁后在中亚建立贵霜王朝,但我国史籍在习惯上还是称之为月氏。

“月氏”是中国先秦时代的居民部落之一,在公元前5到前2世纪,游牧于河西走廊,西部张掖至敦煌地区,实力强大,为匈奴劲敌。公元前177年,月氏对乌孙——敦煌附近的一个小的游牧民族发起了进攻,将其王难兜靡杀害,夺走了乌孙的封地。但是,在公元前177年到前176年间,匈奴冒顿单于派遣其右贤王对月氏进行了入侵,大败月氏,尔后又派人将其王杀死。

战败后的月氏在随后的日子里,分成了两支即出现了历史上的大、小月氏。战后的大多数月氏族人西迁至伊犁河流域及伊塞克湖附近,成为大月氏,原来居住在此地的塞人则被月氏人赶至兴都库什山以南。而那些留在河西走廊的月氏人和祁连山间的羌族混合,成为小月氏。公元前139年到前129年间,原战败于月氏、其王被杀害的乌孙,在难兜靡之子猎骄靡的带领下,开始了报复性的攻击并取得了胜利。此次战败使得月氏失去了伊犁河流域,大月氏再次被迫南迁,过大宛,定居于阿姆河北岸。

月氏是第一个见诸于我国古代史乘,由我国向西迁出,建国于遥远的西方的民族。居于河西时的月氏与匈奴有着密切的关系。约在公元前209年左右,匈奴头曼单于把其子冒顿送至月氏为质,不久进攻月氏。尔作为人质的冒顿悄悄盗取月氏善马又逃回了匈奴。

月氏的种族,五花八门。18世纪中叶,居尼斯认为是鞑靼族;克拉普洛忒起初认为是藏族,不久又认为是日耳曼族的哥特人;拉森认为是突厥族,日本的藤田与白鸟也倾向此说;威尔斯认为其与匈奴同种;梁启超认为是并没有指明是何种种族,只说是甘肃境内“一小蛮族”;杨建新认为是河西地区的“老住户”——种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如此等等,关于这个民族的起源至今仍旧是一个谜。

大月氏究竟是什么民族,史无明文;月氏的由来,莫衷一是。世界各国学者都曾经从不同的角度对月氏部落的来历进行了研究。在上个世纪末,在新疆南部的焉耆和库车发现了一种以印度婆罗迷字拼写的不知名的语言,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发现这种语言并不属于印欧语中印度、伊朗一带的语言,而是属于印欧语西支,操这种语言的人将其称之为吐火罗语。而西迁的月氏人在建立贵霜王朝以后就被称为吐火罗人。有些语言学家根据这一点,设想这种语言就是月氏人及其近亲部落的语言。

在汉初以前,“祁连”就是大月氏在河西地区的居地的名称,而对这个词,古人有明确解释。在匈奴,天就被叫做祁连,它就是后来的突厥语和蒙古语中的“天”的音译。由此人们可以推测出,月氏可能与这两个民族,尤其是极其可能与使用突厥语的民族有关。

随着语言学的进一步研究,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到了上古时代中亚草原民族迁移的历史,但是想完全揭开这段历史,单纯借助语言学是完全做不到的。人类为了还原这段历史,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努力。体质人类学家的工作从未停止过,本世纪初以来,他们一直对甘肃与新疆东部地区汉初以前古代墓葬中发现的人类骸骨进行着分析,他们的工作使得我们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来了解月氏的相关疑难成为可能。另外,根据以斯特拉博的《地理学》为主的希腊古文献记载,灭亡大夏的主要是吐火罗人,因而,自4世纪开始的西方文献中,贵霜统治下的大夏故地就被称为吐火罗。在中国也有相关的记载,从东晋时开始,这地方就被称为兜佉罗﹑吐呼罗﹑货逻等,这些都是吐火罗一词的异译。

公元前一世纪初,大月氏征服了阿姆河以南的大夏。至公元初,建立了强大的贵霜帝国。月氏人历史上的两次南迁都对中亚地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不仅造成了希腊化的巴科特里亚王国走向灭亡,促使塞族人不得不离开故土,开始入侵印度北部,而且它也是引起张骞出使西域并且开辟丝绸之路的原因之一。

在我们的印象中,月氏人是以游牧为主的民族,但是这种印象并不是月氏人的全部。月氏人在河西及迁居伊犁河流域时,虽然是以游牧为主,但是在其南下大夏以后,他们的生活习惯慢慢转变,南下的月氏人大部分开始定居,并且开始从事农业,有着比较发达的水利灌溉系统,此时的月氏人已经结束了他们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由于大月氏是贯通东西方的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路,它一度成为了沟通欧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中转站,这就使得大月氏王国城市繁荣,商业发达。

历史上的兴旺衰败从来都是相继而至的。月氏如同其他众多游牧民族一样一度十分强大,甚至有“控弦之士”一二十万。冒顿即位为单于后,于汉文帝初年,匈奴可汗派右贤王领兵西征,击败月氏,杀月氏王,以其头骨制成饮器。战败后的月氏势力越来越小,并且开始分裂,其大部分被迫逃至今伊犁河、楚河流域,打败了原居于当地的塞族人,迫使“塞王远遁”;而另一小部分月氏人仍居住在原地,继续着他们的游牧生活。

“塞”字在古代韵书中列为入声,在中古时代以前的汉语中发音为“Sek”,学者们一般都认为,塞人应当就是西方史籍所记载的“Saka”。月氏人大部西迁后,他们在河西地区的故地被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部落占领。而月氏也不得不由此改名换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