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三兄妹听后也是大骇,如果此事当真,那么此子真的可以说是天纵奇才,自然天赋在他们三兄妹之上。
所以尽管他们也知道自己的父亲绝不会在自己兄妹们面前说谎,但还是一齐露出了不相信的神色。
“为父也是不信,可是没有今天这一番对话,为父也难以写出这篇文章来。所以明天我还要把文章拿去给岳阳王过过目,我可不能盗他人的思想成自己的美名。而且从这件事情上,也让我看到了你们三兄妹的不足之处,所以以后的功课还要抓紧,一定要切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是,慎遵父命。”
第二天,苏洵果然携《六国论》到了岳阳王府上,面见王爷,俱以昨日之事情告之王爷,并呈上文章。
“禀王爷,此文章虽然是苏洵所作,但其中的思想却是来源于小王爷昨日对我的提醒,希望王爷能够收下此文,让天下人都知道它是小王爷的文章。”
岳阳王读罢,那里肯信,别说小王爷才五岁,就以他读书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事情来看,又哪里可能呢?
“苏学士是在和本王开玩笑吧,以小儿五岁之龄,又哪里能够想得到这些话来?”
“王爷明鉴,这些意思确实是小人在和小王爷讨论的时候总结出来的,千真万确。王爷如不信,可以找小王爷来问个究竟。”
“苏学士大才,本王还是了解的,不然也不会请你来给小儿授课。至于此事,就不必再问小儿了,免得他以后又不好好学习。
何况一个五岁幼童,能够写出如此奇文,天下人又如何会相信呢?而且我也不希望让小儿从小就受到天下人的关注。
本王相信,苏学士的这篇文章一定能够传遍京师,今天能够先睹为快,真是幸事。以后还请学士多多教诲小儿,务必让他专心读圣贤书。”
王爷此言已经向苏洵表明了,我不管事情真相如何,这篇幅文章就是你苏洵自己写的文章,以后自然是你苏洵得到名声。
希望你不要将小王爷的事情讲出去,当然以后你也还要认真地教小王爷,让他能够学有所成。
苏洵自然懂得这些意思,他也不是那等非常迂腐之人,当即向岳阳王告辞:“多谢王爷成全之德,苏洵以后一定尽心竭力,好好教导小王爷,不负王爷一遍苦心。”
几天之后,苏洵的这篇文章就传遍了京城,并迅速地被全国各地的读书书人争读,一时汴京纸贵。苏洵的大名也为更多的人知晓了。
虽然王爷做出了如此决定,但是他还是将此事告知了王妃,让她暗暗问问小王爷赵宸有没有此事,因为他的心中不但好奇,而且震惊。
一直以来,自己的儿子虽然表现出非常聪明,但都是用在了玩闹方面,学习上虽然记忆力超群,但却是没有耐心的,更没有用上多少心思。
不过王妃听说后倒是特别高兴,因为她一直都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是那种纨绔子弟,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
再说赵宸早已在第二天苏洵前来时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心中也是暗自得意,这可以说是自己穿越来到宋代以后做的第一件大事。
在接下来的几个老师中,李格非和朱孝先因为是他心目中的两个才女李清照和朱淑真的父亲,而格外被他尊敬有加。
只有那个李邦彦,因为是潘仁美的门生,又在金沙滩事件中帮助潘仁美残害了杨家,致使杨家父子惨死,杨七郎更是被活活射杀,所以赵宸不太喜欢他。
但是现在他却想要试一试,看能不能凭借自己的力量使他改变自己的一些思想,这样将来说不定还能起到奇兵的作用。
这一天,又轮到李邦彦授课了。
李邦彦今天上的正是《论语》中的君子一篇,当他在前面讲得眉飞色舞的时候,赵宸却在下面做着小动作。
李邦彦看到这种情况,心中不由得火起。要说这小王爷听课,从来就是这样,半听半玩的。
以前他也没有发过火,但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李邦彦没有忍住心中的怒火,一下子就爆发了出来。
“小王爷,难道你不知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吗?虽然你身份尊贵,一生下来就是小王爷,但是将来的事情谁又说得清楚呢?你不知道像我们这些贫寒人家出生的人,能够通过读圣贤书做到今天这一步有多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