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脉关系课
11832800000019

第19章 沟通的艺术(1)

了解对方的言默之道

每一个人都有其言默之道,了解对方的言默原则,才能够有效地适应对方的沟通方式,以期双方互相配合,顺畅沟通。

一般来说,中国人不随便开口是一种谨言慎行的修养。但是,对于值得信任的人或大家的公共利益,我们也会抱着“虽然冒险,也责无旁贷”的决心,打破沉默而有所建言。我们的态度既不是说,也不是不说,而是把说与不说合在一起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说不说不成问题,怎么说才要紧”。因此说与不说,形成个人的一套言默之道。依据对方的言默之道来进行沟通,应该有助于沟而能通。

一般人的错觉是:必须多说、多问才能有效沟通。自以为了解对方,或者以为对方不说话便是默认。其实,对方不说话,并不表示没有意见,或者赞成我们的想法。不说话很可能包含很多不明白表示出来的意思,诸如不敢说、不愿意说、一时不知道怎样说才好、暂时不想表示以及需要多一些时间考虑等。这些都必须用心判断,以免产生误解。对方不说话,我们也不必一直说。双方都保持沉默,自然有突破的时机;若是真的没有,不妨下次再说。

中国人是关怀导向的民族,不方便一开口就谈工作,用关心他来尊重他,顺着他的言默之道来沟通,最为有效。违反对方的言默之道,往往言多必失,必须慎防。

沟通的时候,除了语言文字之外,还加上某些身体语言,才能够构成完整的信息。

不说话的时候,是为默。默,也是一种沟通。沉默不语的时候,身体语言正在进行非语言沟通。孔子说:“没有察看别人的脸色就说话,好像瞎子一样。”便是提醒我们,要多多留意对方的身体语言,因为“行动比嘴巴说的声音更大”,可惜我们时常忽略掉了(如图11-1)。

图11-1 了解对方的言默之道

人的全身都有办法伪装,只有眼睛通常十分诚实。看对方的眼睛,应该能够明白他的真实想法。但是,不可以一直盯着对方的眼睛不放,同时也要以真诚的眼光,来引发对方的真诚。务求彼此都开诚布公,由浅入深,一步一步互相了解,以期沟而能通。

同时,不可以由于过分重视对方的身体语言而不注意他所发出的语言信息。因为语言文字毕竟比较容易接受,不像身体语言那样似懂非懂,很难精确捕捉,况且每一个人的姿态、动作、表情都不太相同,所以不要一味主观地判断,而应该多看几次,细心去体会,再衡量自己的感觉是否正确,以免产生误会,反而增加沟通的障碍。

听错话是一回事,会错意又是另外一回事。前者常常是耳朵听错了,尤其是对方的乡音太重、说话速度太快,或者咬字发音不清楚,甚至匆促之中说错了;自己的主观意识太强,老是依自己的意思来听出有利于自己的话语。后者则由于身体语言的判断错误,产生不一样的体会,以致听是听对了,却会错了意,也等于没有听对。沟通时眼睛看着对方,一方面表示尊重,一方面也是注意他的姿态、表情,配合着耳朵所听到的,来体会真正的用意。

交浅不言深,让对方先开口

交浅不言深

交浅不言深是历代相传的沟通禁忌之一。由于交浅不能言深,所以我们常常说一些表面话、义气话、高远话、浅近话和实在话。

沟通时,中国人很喜欢估量彼此的交情来衡量自己的谈话方式,以免触犯交浅不言深的禁忌。

交情不够深厚时,如果说表面话,对方会认为你的话华而不实,虚而无用;说义气话,对方会认为你气焰万丈、目空一切;说高远话,对方会认为你荒诞不经、不近人情;说浅近话,对方又认为你陋俗不堪、毫无学问;说实在话,对方也认为你分析不精、观察不明。这些心理反应,究其原因,无非是交情不深。

交情不是短时间可以改变的,说一些亲切的表面话,多数人较易接受;直来直去的义气话尽量少说,以免对方恼羞成怒;引经据典的高远话易落入空谈;家常琐事的浅近话颇为俗气;简单扼要的实在话朴实无华,可时常应用。

交情够的人,通常说话比较方便。因为对方不容易产生怀疑,即使说错了,对方也认为这是无心的,比较容易谅解。再严重的事情,说一句“开玩笑的”,对方也就不再追究。可是交情不够的时候,恐怕就没有这么简单。对方警觉性很高,一句话听不进去,就会产生“这位仁兄是来干什么的”感觉,愈看愈不对劲,愈听愈不是味道。明明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也可能引起一场严重的误会。最好自己衡量彼此的交情,适可而止,千万不可造次。

中国人见面三分情,但是仅凭这三分是不够的。所以我们喜欢在沟通之前多方打听,有什么人情关系可以当成助力?有哪些相关事宜可以提供协助?然后才见机行事,适当加以运用,使得原来只有三分情的,增加了好几分,从而彼此好说话。

让对方先开口

中国人深谙“先说先死”的道理,所以日常生活中多半尽量设法让对方先行开口,以策安全。常用的方法,分析起来,不外乎下述几个:

1.尊重对方,让他先说。

2.向他请教。

3.见面不说正经事,一直说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对方心急,便会自己先说出来。

4.问一些不相关的事,如“吃过饭了吗?”“近来怎样?”“府上哪里?”“在这家公司很久了吗?”诱导对方先行开口。

5.倒茶、请坐,通过忙来忙去让他忍不住先说。

6.开一个头,不触及要点,引起对方的兴趣,他自然滔滔不绝地先说。

我们一直认为中国人不喜欢先开口完全是不怀好意,其实也未必尽然。有时候为了表示尊重,会礼让对方先说。通常对方嘴巴一动,我们就会自动停止,用不着像现在这样,争着要先说,甚至不客气地说“请让我说完”。彼此火气十足,还谈什么沟而能通?

对方不开口,解决的最好的办法是找合适的问题向他请教。他受到尊重,兴趣一来,自然会开口,或是问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让对方开口,再引到相关话题,他大多会顺着说下去。话匣子一打开,沟通就方便多了。

我们说得越多,对方自然越少说话。这样一来,对方很容易了解我们,而我们却苦于无法明白对方的心意,站在知己知彼的立场,吃亏的当然是我们。不如反过来让对方先说话,我们才能够充分知己知彼,掌握全盘动态,对沟通很有助益。

以情为先,通情达理

用“情”让对方自己改变

沟通不畅的原因在轻视与自己不同意见的人,亦即偏爱以自我为中心的判断。有些人开口就说:“不是这样!”“你说的根本不是事实!”或者“乱讲,谁会相信这种鬼话!”这样能沟通吗?准备吵架还差不多。所以,中国人常说:“心意不通,言词必穷。”正是此理。

真正的沟通是沟通双方心中有了情意,然后有话好讲,因而彼此沟而能通。所以以情为先,也就是承认对方有五分理,才最容易沟通。

做贼也有三分理,虽然不及五分,却也不是全无理由。我们抱着“你有五分理,我也有五分理”的心态,从同情对方的立场出发,先说他对,再拿出信息、资料,让他自行评价、分析,双方在很有面子的情况下,通常比较容易自行调整。不可自以为是,不可强词夺理,不可截人话路,更不可妄论是非,才能真正的通情达理(如图11-2)。

图11-2 以情为先,通情达理

让对方自己改变,远比我们想尽办法要改变对方容易得多。我们越想改变对方,对方往往更加坚持,我们不要这样想,事实上也不应该这样做。我们以尊重对方的心情,只提供信息,让对方自行裁量,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借对方之口说出答案

中国人最高的智慧表现在“以不变应万变”,亦即以“不变”的原则来因应“万变”的现象。沟通时“站在不说的立场来说”便是最好的一种应用。

先想“不说”,不是先想“说”。因为一想“说”就很难控制,终致“乱说”一场。如果“不说”便能够沟通,那不说有什么不好?可见说了反而败事,也未可知。若是不说不行,非说不可,那就进一步想“如何说才合理”,这样才是“谋定而后动”,比较容易立于不败之地。

不说话的人固然给人冷漠的感觉,却能够避免“祸从口出”的灾难。最不受人欢迎的则是应该说话时偏偏三缄其口。唯有懂得“站在不说的立场来说”,才能够不乱说。尽管说得恰到好处很难,但是值得努力去实现。

许多人一开始就抱定要说的决心,站在必定要说的立场,一开始便拉开嗓门,一路说下去。这种人常常被称为“直肠子”,意思是一条肠子从头到尾都不会转弯,有什么说什么,说到大家都不想听,或者都听不进去,他还在说。是不是有一点可笑?

反过来看,站在不说的立场来说,能不说就不说,不可以不说的时候,想办法好好地说。别人说和自己说其实并没有两样,何必一定要自己来说?是不是符合明哲保身的哲学?

同样一句话,由我们自己说出来,对方顶多尽力而为。反过来,由对方说出来,效果就大不相同。对方对自己所做的承诺势必全力以赴,以免因为没有兑现而难以交代。对方说出来之后,就算遭遇到困难,也会全力克服,既使面临各种变数,也会全力去因应。可见,借对方之口说出答案,沟通的效果自然更加良好。

明其真意,听懂弦外之音

中国人普遍十分重视诚信,对于不诚信的人非常厌恶。但是,沟通的时候,却常常要求对方“我告诉你,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稍为放宽一些,就会说“如果你一定要告诉别人,那就不要说是我说的”,如果“你不但告诉别人,而且说是我说的,那我一定否认我说过”。中国人在说这些话时,根本没有欺骗的感觉,可见它和诚信并没有关系,也就不属于不诚信的范围。这些话虽然听起来怪怪的,却具有相当的道理。

用心判断,各自负责

先来看“我告诉你,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这句话,它至少包含三层意思(如图11-3):

图11-3 我告诉你,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

首先,我告诉你是因为我们关系不同,如果换成别人,我不一定会说,就算说了也未必说得这么仔细。所以,希望你也能尊重我,自己知道就好,用不着告诉其他的人。只有彼此配合,下一次有什么事情,我才敢放心地告诉你。

其次,要不要告诉别人,其实是你的权利,由你自行决定。我告诉你不要告诉别人,主要用意在提醒你,不可以随便告诉别人。至于要不要告诉别人、告诉哪些人,由你自己决定,反正我说我的,你也不一定会听。

第三,我希望你不要告诉别人,当然含有必要时可以告诉别人的意思。不过你要告诉什么人,必须审慎选择,不要选错对象,以免误了事情又引起纠纷。

这样,我们才能够了解,为什么中国人听话的态度,通常是“你说归你说,我听归我听,我不一定信你的道”。我们相信“道不同,不相为谋”的道理,却又不能禁止人家说出和我们不同道的话,因此采取各自负责的态度,你说你的,我听我的。同道的部分,当然可以听;不同道的部分也不必制止你说,反正我不听就是了!

既然如此,我们的说话态度也逐渐调整为“我说归我说,你要不要相信,或者相信到什么程度,那是你自己的事,必须由你自己判断,同时也自行负责”。

于是,就有人说:“我听说的,真的假的我不知道。”这么说,并不表示说话的人不负责任,或者不肯负责,而是表明“听的人应该自行判断,不要把责任全部推到我身上”的立场。

还有人说:“我听不清楚,好像是这样,又好像不是,我也没有把握。”到底说话的人听清楚了没有,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就算他听得十分清楚,我们也必须自行判断,看看能不能相信,或者相信到什么程度。

也有人说:“当时是这样说的,后来有没有什么变动,我并不知道。”意思同样是“不要把责任推到我的身上”,听话的人应该自己负起责任,用心判断内容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