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长寿就这么简单
11841200000030

第30章 从国学精粹中淘长寿法宝(9)

虽然季老的“三不原则”并非是为了养生而特意为之,但在养生方面功劳不小,季老说自己没有养生秘诀,实际上正是“无为有处有还无”。我们在看到季老的国学光芒的同时,也不要忘了他独特的养生之道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南怀瑾:微薄清淡的饮食养生法

中国台湾著名学者、国学和禅学的大师南怀瑾先生,在华人中有着极高的声望。南先生生于1917年,至今年过九旬,仍每天讲学、写书,工作繁忙,到底是什么样的饮食保证了他充沛的精力呢?其实只有四个字,即“微薄清淡”。

先说“微薄”。南先生的饭量很小,中午只用少许自家厨房炒的、略放些盐的花生米,晚餐一碗稀饭,碗很小而且盛不满。稀饭通常是小米红薯稀饭。秋天天气凉了,南先生便喝小米稀饭。在美国旅居的3年,南先生中午吃点面包,晚上食面一小碗,仅此而已。曾有人问南先生:“饮食方面应该是饿了再吃,还是定时定量?”先生答:“普通人觉得饿的时候,其实并没有饿,胃里头的东西还多得很。因为普通人习惯把胃塞得太满了,胃部稍稍空了一点,它就觉得饿了。饮食之道就是牢记少吃多餐。饿了就吃一点,但量要少。”

我们再看看南先生在饮食上是怎样做到“清淡的”。南先生是禅学大师,饮食上受佛教的影响,以素为主。晚餐最常用的是稀饭,有时用些小菜佐餐,或辣白菜,或桂林豆腐乳,或镇江酱黄瓜,或湖南的酿豆腐和宁波的盐水笋佐餐。南先生的学生和家人也会想法给他换换口味。

南先生是浙江人,却喜欢北方的面食,他喜欢吃水饺、馒头、花卷、烙饼等面食。当然,南先生也不是完全吃斋的,他说:“戒律有开、遮、持、犯。说来惭愧,我本人持戒也不严谨。不过持戒最好要求自己,不能要求别人,否则容易惹烦恼。”

南先生没出家,而且经常要和客户吃饭,所以并没有断荤腥,偶尔也会饮点酒。他认为所谓的吃斋、吃素,真正的意义却是斋心、素心的意思,就是随顺果腹,好比你虽然不吃荤腥,但挑三拣四,如喜欢玉米、讨厌豆腐,就算不上吃素,大有济公“修心不修口”的味道。

除了“微薄清淡”之外,南先生的好客是出了名的。不管贫富贵贱,他都热情款待,甚至是上门来修电器的、送水的,只要到了时间,他必定会留人吃饭。

席间,南先生不时招呼大家夹菜添饭,而他只拣几样浅尝而已,用点红薯小米稀饭。只要客人吃得好,他就觉得非常高兴。

南先生也因为好客而被许多人称为“奇人”,犹如他的饮食之道虽然简单,但值得我们每个人借鉴。

金庸:绿茶防病,围棋养生

金庸先生虽已年过八旬,但依旧风度翩翩,这得益于他豁达的性格和正确的养生之道。

金庸先生始终保持着一份顺应自然的心态,万事不强求,能有所作为当然好,做不到也没关系,重要的是寻求内心的闲适,要获得内心的满足。金庸曾提到这样一个例子:到北京来,看到一个朋友生活虽不富裕,但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而一位香港的朋友虽是家财万贯,却烦恼缠身,不得安逸。他说还是北京那个朋友过得好一些。

金庸先生喜欢品绿茶。绿茶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抗衰老,使人获得长寿。金庸先生对绿茶颇有研究,他说:“最好的绿茶茶叶是鲜嫩的,清明之前便要采下。饮茶与养生是相通的,茶可以怡神健脑,这一功能恰是养生所需要的。但他指出,喝茶的量不要太多,就如我每日的食量亦很少,尤其是淀粉、蛋白质食品均会吃少一点。我认为人遇上困难事,愈轻松愈容易应付,愈紧张便愈难应付。无论看书还是写书法,都会令自己的生活变得轻松,达到保持健康的目的。”

金庸先生还喜欢下围棋。他的小说里也多次写到围棋,如《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下围棋,用棋子做暗器;《笑傲江湖》中的黑白子痴迷围棋;《天龙八部》的珍珑棋局等。金庸先生说:“我一直对围棋很有兴趣。我的老师是聂卫平,我向他鞠躬拜过师,可惜的是聂卫平没有时间好好教我,我也没什么进步。目前,我是业余围棋六段。中国棋院所有的职业棋手都与我下过棋,教过我,所以教过我的老师的段位加起来,可能是世界最高的。”

冯友兰:天人合一,哲学养生

冯友兰(1895~1990),享年95岁,他不仅拥有顽强的学术生命力,而且毕生追求天人合一的养生境界,也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冯老认为,长寿的重要在于能多明白道理,尤其是哲学道理,若无生活经验是无法理解的。而“浩然之气”能使人立于宇宙间而无惧,因此人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

冯老可以说是把养生和哲学结合起来,就是把严肃和超脱巧妙地结合起来。

超脱而严肃,使人虽有“满不在乎”的态度,却并不是对于任何事都“满不在乎”。严肃而超脱,使人在尽道德的责任之外,对于有些事,可以“满不在乎”。

他认为,要有儒家、墨家的严肃,有道家的超脱,才是真正从中国的国风里养出来的人,才真正是“中国人”。他说要忘却成败,如果把成败看得太重,就会有许多痛苦。

冯老在演讲《人生术》时特地谈到了控制情感的方法,情感包括喜怒哀乐,如《说岳》中的牛皋捉住了金兀术,把金兀术气死,牛皋乐死了,这都是情感的作用。如果一个人和他的太太吵架,就气得把碗都摔了,那么就说明这个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就是应对情感的最好办法。

在冯老的养生中,诗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他经常引用《古诗十九首》里的句子“青青陵上柏,磊磊涧间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冯老也写诗,有一首是:

一别贞江六十春,问江可认再来人?

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做后薪。

冯老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并以薪尽火传的精神对待学术传承。他说自己要像浇了油的木柴一样,当前面的木柴烧完了,后面的木柴便接上去,学术精神相传,代代不息。

当别人问及冯老的长寿秘诀时,对中国传统哲学深有研究的他只有三个字:“不着急。”这也是冯老哲人本色的体现。冯老全天按时作息,睡眠充足而质量好,动静结合,劳逸相配,没有不良嗜好。他曾经习武练习童子功,祛病延年二十式是冯老晚年坚持的健身项目。

对于冯老来说,天地境界是生命追求的最高层次,他一生都在追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人生境界。所以,冯老常说“人与天地参”,在他的心目中,人是与天地等同的。这种不为一己私利而钻营的精神,让冯老把万事万物都看得很开,也是冯老高寿的原因。

郭沫若:独特的静坐健身法

郭沫若是我国文坛巨匠,他享寿87岁,这在长寿者中并不是一个很高的年纪,但是相对于郭老的身体素质来讲,这样的寿命已经很不易。

郭老幼年时曾患过一场重病,青年时期留学日本又患过伤寒,致使两耳失聪,但他有自己独特的养生方法——静坐,这对他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起到了重要作用。

20世纪20年代初期,郭老开始静坐。那是1914年初,他东渡日本留学,由于用脑过度,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心悸、乏力、睡眠不宁且夜多噩梦,一夜只能睡两三个小时,记忆力受到严重损伤,经常感到头昏。后来,郭沫若在偶然买到的一部《王文成公全集》上读到了王阳明先生以“静坐”法养病健身的故事后,就试着学起来,每天清晨起床与晚上临睡时各静坐30分钟,并且每日读《王文成公全集》10页。就这样,不到半个月时间,以前的各种症状都有所缓解,他的睡眠质量大有好转,胃口也变好了,渐渐的,竟连骑马都不感到累了。

“静坐”在郭沫若身上产生了神奇的效果,他曾意味深长地说:“静坐于修养上是真有功效,我很赞成朋友们静坐。我们以静坐为手段,不以静坐为目的,是与进取主义不相违背的。”

郭老的养生法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身体的强壮或羸弱并不能决定寿命的长短,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健身方法,并一直坚持下去。“静坐”健身法使郭老的身体由弱变强,而且得享高寿。

冰心:心胸豁达,淡泊名利

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冰心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在保持身心健康长寿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那么,是怎样的养生方法让她得享99岁高寿呢?

冰心老人心底无私,乐观豁达。她非常关心国家大事,为教育事业多次捐款。她轻财利,从不计较金钱的多少;轻名誉,从不为虚名所累。这种坦荡的胸怀,使她永远乐观豁达。

在任何情况下,冰心老人都能善待自己,她的幽默是胸怀坦荡的标志。坦荡的胸怀和良好的情绪,是一门很好的养生术。佛家养生讲究“净”、“静”,说的是心不干净,不能入静,不净不静,难以修行。现代医学也开始重视心理疾病。

冰心老人小时候身体并不是很健康,但她生性爱动,登山涉水,出入兵营,既增长了见识,又锻炼了身体。新中国成立后,她去各地参观采访,到世界各国从事文化交流活动。20世纪80年代她摔坏了腿,不能到户外活动了,但她仍然思维活跃,笔耕不辍,时刻与外界保持密切联系,身心始终处于和谐的、进取的状态。

冰心老人95岁生日时,坐在轮椅上还坚持锻炼身体。她的女儿吴青说:“妈咪,我们做操吧!”吴青做了一个扩胸动作,老人张开手臂跟着做一遍,动作幅度虽然不大,但显得很用心。扩胸动作做了30次,吴青问:“累不累?”冰心摇摇头。第二遍做手臂上举,老人坚持做完30次。女儿笑着鼓励说:“好极了,好极了。”

一辈子把爱心倾注在儿童身上的冰心老人,在她94岁时,对儿童文学工作者说:“小孩子除了身体要好,最重要的就是心理要健康,要让他们读健康的书,看健康的报,听健康的音乐。”儿童应如此,成年人何尝不该如此呢?!

饶宗颐:心境开朗,自我按摩

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已经90多岁高龄了,看起来仍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许多人都想知道他是怎样进行养生的,饶老说是坚持书画诗词创作让他心静,他说:“其实我的身体不是非常健康。但作为上了年纪的人,我平时养生除了保持良好的起居饮食,心境开朗也很重要。事实上,坚持书画诗词的创作,它能让我心静、安定,这无意之中促使我保持稳定良好的心态和情绪,这也是一个养生之道吧。”

除了饶老所说的心境开朗,他长寿的秘诀还有一条,就是经常自我按摩。

饶老虽然年寿已高,但身体依然灵活自如,这和他经常进行自我按摩是分不开的。他常自己推拿按摩肚子、腰骨、脊背,保持骨头的灵活硬朗。俗话说:人老腿先老。如果不经常活动,骨头就衰老得更快。想要腿脚灵活,就要经常活动筋骨。

另外,饶老还非常注重对心脏的保养。他说:“我写大字的功力和我平时的坚持是分不开的。这个坚持,是坚持腰骨、背脊挺直,走路脚踏实地,不用拐杖,保持身体稳定和平衡。”这样不仅活动了身体,对心脏也非常有好处,人如果总是窝在椅子里,或者走路时随意佝偻着,也会对心脏造成一定的压迫,不利于血液的畅通。

由此可见,保持心情开朗,经常自我按摩,注意保养心脏,这就是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的长寿秘诀。

朱鹤亭:年过耄耋依然鹤发童颜

朱鹤亭先生是国际著名养生学家、中华医学家,自幼熟读四书五经,习医、武、堪舆,学道家养生学术。读中学和在北京大学学习时期,他研修中西医理论,善于结合中西医理论诊断病症,长期运用食养、食疗、点穴、针灸、中草药等施治病症,历经数十年,曾给中央领导干部治愈过多种疑难疾病。他在养生方面有相当的研究,虽年过耄耋依然鹤发童颜。我们来看一下朱先生是如何获得长寿的。

1.习武练习呼吸,运动强健身体

朱鹤亭先生有习武的习惯,他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坚持用半小时的时间习练家传的武功,以保证体力充沛、呼吸协调,尤其注重短促呼吸之间的调节,每天晚上则习练气功。这样早晚通过一快一慢、一动一静、一刚一柔的结合练习达到调节呼吸、强身健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