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圆融
11843000000001

第1章 幸福的生活来自于心的平和(1)

幸福是什么?是富有吗?是事业吗?都不是。幸福的感觉来自于平和的心态。佛教追求平和、自然,内心平和,幸福就会离我们很近。星云大师认为,平和是待人处事的一种态度,外现是宽容,内涵是冷静,平和的人,热情而不做作,忠诚而不虚伪。拥有这样的好心态,会让我们体验到更多生活的精彩和乐趣。

学会知足才会富足

富而不知足,是亦为贫苦。虽贫而知足,是则第一富。

——星云大师引自《佛所行赞》卷五

星云大师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万事万物,知足常乐。有一颗知足的心,是真正的喜悦、真正的宁静、真正的幸福。”生活中有许多令人幸福的东西,可我们却变得越来越不幸福。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一颗知足的心。

八仙中的张果老,每天都要游走一趟民间寻访度化。一天,他来到一个村子,在村口看见一对年老的夫妇在卖水果。借着买水果,张果老和老夫妇聊了起来。

“你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啊?”张果老问。老夫妇叹口气,回答:“很贫困。”

“那你们有什么愿望吗?”张果老接着问。老夫妇想了想,回答:“如果能够开一家酒馆,日子就好过了。”

这个愿望对张果老而言很简单,于是他告诉老夫妇:“在这个村子的后山上,有一块大石头,远远看去,像是一只猴子蹲在那里。在这块石头旁,有三个泉眼,因为无人理会,泉眼已经被尘土覆盖。只要你们把尘土清理掉,泉眼就能够流出有酒香味的水来。”说完,张果老又给了老夫妇一个葫芦,并嘱咐他们要用这个葫芦来装水。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夫妇二人就爬上了山,找到了张果老所说的那块石头,然后清理了石头旁的泉眼,果真有酒香味的水流出来。老夫妇大喜过望,立刻装了一葫芦水回到村子中卖。太阳下山的时候,一葫芦的水也卖完了。就这样,他们每天都上山装水回来卖,日子越过越好。

一年后,张果老再次来到这个村子,看到了这对老夫妇。张果老问道:“你们现在的生活怎么样啊?”老夫妇回答:“日子嘛,勉强过得,就是没有酒糟,要是有酒糟就可以喂猪了,这样就更好了。”

张果老听后,一边摇头一边说:“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清水当酒卖,还嫌没有糟。”说完就离开了。第二天,老夫妇再次上山,发现泉眼已经枯竭,再也不会涌出有酒香味的水了。

不知足的人,永远无法体会到富足的感觉。佛陀曾说:“知足之人,虽卧地上,尤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在大千世界中,作为一个普通人,不可能没有任何欲望,有欲望就会不知足,关键在于用什么态度去对待。

一天,朱慈目居士去拜访佛光法师。见到佛光法师后,朱慈目居士便说:“大师,我虔诚地拜佛二十余载,最近感觉自己在持佛号的时候和往常有所不同,却参悟不出其中的缘由,希望大师能够指点一二。”

佛光法师听后,问道:“你感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过去我能够感觉到心中有佛性,即便不会表述出来,但是心中的佛声仍旧绵绵不绝。就算是在不持佛号的时候,佛声也不会消失。”朱慈目居士回答道。

“这说明你念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是一件好事啊!”佛光法师高兴地说。

“但是现在却感觉不到了,佛声消失了,这让我十分困惑。似乎我的真心消失了,每当想到这,我心里就会极度恐慌和不安。”朱慈目居士沮丧地回答。

这让佛光法师十分疑惑:“真心怎么会消失呢?”

朱慈目居士表情痛苦地说:“我也不知道。我现在只想找回与佛之间那种心心相印的感觉。但是不管我使用什么方法都找不回来,这实在让我太痛苦了。法师,您能告诉我怎样才能找回来吗?”

佛光法师听后,笑着说:“真心就在你的身上。”

“可我为什么感觉不到呢?”朱慈目居士不解地问道。

“因为你的贪念太多了,你总是妄想得到一些东西,所以真心就离开了你。”佛光法师说,“正如永嘉大师所言,‘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朱慈目居士听后,若有所思,似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知足,是在认为自己能做到的能力范围内循序渐进,不把过多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强加在自己身上。诚然,人不能没有追求,也不能失去坚持实现理想的信念。但是,需要适可而止,如果任何事情都要不惜代价,甚至是不择手段地去实现,那生活就会变得十分苦累,内心也无法感觉到幸福。

做一个知足的人,就算看到一草一木,也像看到了风光美景,感到满足和快乐。做一个知足的人,在平凡清淡中,过着安详而有意义的生活,真切地体验内心的富足。

保持内心的平静

佛教言:“如是因,必得如是果。”真正的勇者,没有多年的修心养性,是不容易成功的。

——星云大师

在当今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中,人的内心想要保持宁静的状态,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

人心浮躁、人情淡薄,失信与背叛,太多的虚伪、欺侮和诈骗让人们的内心无法平静,这自然就无法进入空寂的境界。

星云大师建议人们,每天起码保有十分钟的宁静,让精神有喘一口气的闲暇,有一个可以让阳光照进来的间隙,给内心一片清净之地。当年在菩提树下悟道时,佛陀就悟到众生沉迷不悟、在六道中轮回的主要原因就是被妄想掩盖了佛性。佛陀在后来说法传道的四十九年中,讲得最多的,就是希望人们消除妄想,不胡思乱想。佛经上讲八万四千种法门,不管是念佛还是拜佛,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人修炼宁静,不胡思乱想。

一位婆罗门的教徒十分信奉佛陀。一日,他特地去拜访佛陀,在顶礼膜拜之后,他对佛陀说:“尊敬的佛陀,我虽然不是您的弟子,但是一直以来都很尊敬您、仰慕您。我学习了十几年的知识,心里一直有一个结,希望您能够给予指点。”

“众生平等,真理都是共通的,你能够这么好学,我十分高兴,有什么问题你就尽管提出来吧。”佛陀慈祥地回答。

“我觉得人心是非常矛盾的,这让我十分困惑。”教徒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疑惑。

佛陀听后,没有直接回答教徒的问题,而是指着一盆水说:“你看看这盆水,从里面你看到了什么?”

教徒俯身看向水中,看到水中清晰地倒映着自己的脸。于是他回答说:“我看到了自己的脸。”

“那如果你现在把一些红的、蓝的、绿的染料放进水中,你还能看到自己的脸吗?”佛陀问。

“当然不可能了,水已经浑浊了,怎么还能够看到自己的脸呢?”教徒回答。

“那如果把这盆水放在热炉上加热呢?”佛陀继续问道。

“那更加不能了,水盆放在热炉上,水在沸腾的时候,会不断翻滚,不断冒出水蒸气,怎么能够看到自己的脸呢?”教徒回答。

佛陀听后,把教徒领到了院子中,指着院子中央的水池说:“你看这个水池中,能够看到你的脸吗?”

教徒走过去,看到水池中的水虽然是静止的,也是干净的,但是水中有许多青苔和浮游生物,连池底都看不到,更不能看到自己的脸了,于是如实向佛陀禀告。

这时,佛陀才开始回答教徒的问题:“道理都是一样的,清澈的水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将你的面目清楚地映出来,不仅是你,水旁边的景物也会倒映在水中。这是因为水是十分干净的。人的心也是如此,当心中没有杂乱的想法,没有烦恼滋生的时候,你就能感觉到清净自性。这个时候你所看到的,你所分析的事物都是正确的,这就是‘从心出口’所要阐述的道理。但是,当你的心中有了欲念和烦恼时,就像是加入了染料的水,就有了想要染色这种欲望和烦恼,这会使你看不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就算心中看起来非常平静,但是存在烦恼的根源,就像是平静的池水中生长着青苔和浮游生物,也让你不能看清外面的世界。”

稍作停顿后,佛陀继续说:“人心中哪怕只存在一点点烦恼,就好像无名火一样,当‘色’燃烧起来后,‘水’就会沸腾,当然无法看清自己的本来面目了。”

佛陀的一番话,使婆罗门的教徒顿时醒悟,原来矛盾的不是人性,而是自己的内心。欲念就好像是混浊的色彩,烦恼就好像是火,使自己看不到一个清净的世界。如果自己的内心明朗,信念静止,则可去除杂念,远离烦恼。

佛陀的心清澈明净,所以他能够明了世间一切道理和真相。对于普通人而言,一旦受到世俗的干扰,就很难再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可能像佛陀一样远离红尘,做一个局外人。

但是我们可以像星云大师说的那样,每天留出一些时间,暂时让自己解脱出来,做个局外人,修炼内心的宁静,勇敢地面对现实,克服内心的烦恼,让内心达到放松、释然、坦然的空寂境界。

化怨气为力气,变生气为争气

人的生命就在一口气的呼吸之间,一口气上不来,人的这次生命就结束了。

——星云大师

生活不如意十有八九,生气抱怨也是在所难免,但是生气和抱怨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对人的身心产生负面的影响。早晨上班因为堵车而生气,会影响一整天的工作效率;因为工作不顺利而抱怨,则会降低自己对生活的热情。

佛教的禅法中教人通过打坐来调身、调息、调心,其中调息就是调气。遇到让自己生气的事情,要懂得调理,不要让怒气影响到自己。因为生气就像是恶魔附身,使人变得面目可憎。

一位千金小姐虽久居深闺,但因貌美如花,所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上门提亲的人踩断了门槛,也未能抱得美人归。

一日,众男子听说这位小姐要到佛堂祈福,于是都早早来到佛堂门外等候,希望能够一睹芳容。没想到那日拜佛祈福的人很多,千金小姐坐在轿子中等了半个多时辰,也未能进入佛堂。

这时,随行的小丫鬟倒了一杯茶水给坐在轿子中的小姐,岂料小姐一手将茶杯扔到了轿子外,然后跨出轿子,用手指着丫鬟的额头数落道:“你看不见骄阳似火吗?还要让我喝这么热的茶水,想热死我吗?真是长了个笨脑袋。”

骂完后,小姐又狠狠瞪了丫鬟一眼,才缓缓走进轿子,姿态自然是婀娜多姿,但她不知道自己女神般的形象在她骂丫鬟的那一刻就荡然无存了。在那些男子眼中,她的柳叶眉更似两把剑,含情杏眼更似两个风火轮,樱桃小口变成了血盆大口。

凡是见过此景的男子,再也没有人愿意到小姐家提亲。渐渐地,传言中的千金小姐由绝色美女变成了戴着人皮面具的母夜叉,没人敢娶了。

纵然是面若桃花,生气起来也会恐怖万分。有的人在生气时,面红耳赤,大吵大闹,在张开嘴巴的同时,也关上了自己的智慧之门,这实在是对待人生的下下之策。能够做到别人生气我不气,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有徒弟曾问星云大师:“如何才能做到不生气呢?”星云大师说:“生气表示没有力量,因此化解生气最好的办法就是争气。”

一个秀才出身的年轻人在衙门里当差,自认为满腹经纶,却迟迟得不到重用。因此,他总是生气抱怨。

一天,他在登山的途中遇到一位老者,出于善心,年轻人一路搀扶着老者上山。到了山顶后,老者对年轻人说:“你这一路都是闷闷不乐的,似乎有什么心事?”年轻人惊异于老者的洞察力,心想老者必定是非同一般的人,于是对老者说出了自己受到的不公待遇。

老者听后,笑着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向远处的平地扔去。眨眼间,这块石头就落在一堆石头中不见了踪影。然后老者对年轻人说:“你能找到我刚刚丢过去的石头吗?”年轻人在石头堆旁看了很久,也不能确定老者究竟丢了哪块石头过来,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到老者身边。

接着,老者又从怀中取出一颗闪闪发亮的宝石,然后用力丢到石头堆中,再让年轻人去找。这一次,年轻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宝石寻回。并且他领会了老者向他传授的道理:当自己只是一块石头时,生气抱怨只是徒劳,想要迅速脱颖而出得到赏识,就要让自己成为一颗耀眼的宝石。

从小,父母长辈就会对我们说,凡事都要争口气,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各方面都要有所建树,做个有出息的人。当自身没有任何闪光点时,我们没有权利抱怨。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内在实力和修养,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但这里所指的争气,并不是让人们争得第一第二,而是要人们成为沉稳、能够吃苦的人,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生气。

然而,对于修养还没有达到一定境界的人而言,生气是难以自控的行为。那么适当的生气则可以帮助他们发泄一部分不良情绪。但是切记不要怄气,因为怄气是生闷气,气没有出处,闷在心中会伤害自己。

有位哲学家曾教人们每天数自己生气的次数,例如,第一天生气三次,第二天生气一次,第三天没有生气……然后是两天生气一次,三天生气一次……随着生气的次数不断减少,自己的修养也在不断地提高,这是调理生气很有效的方法。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化怨气为力气,变生气为争气,拥有“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胸怀,少一点生气,多一些微笑。

忍耐是力量的象征

色身的病苦不是真苦,只要我们肯忍耐,自然就有力量去承担一切病苦,而在病时不觉病,苦时不觉苦,自觉忍耐的力量可以应付一切。

——星云大师

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忍耐,是佛家弟子在修行时必须做到的六度中的一度。只有做到忍耐,才可以什么事都能做到。因为有忍才能殷勤精进,才会有进步。

星云大师说,忍不但是中华传统美德,也是佛教所有修行中的最大修行,那些无量的功德,均在于一个“忍”字。

闵子骞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名损。母亲在他幼年时期便去世了,父亲为了照顾他,又娶了一个妻子。

然而,后母对闵子骞并不好,尤其是当自己生了两个孩子之后,她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了亲生儿子身上。冬天到了,后母给两个弟弟用棉花做了厚厚的棉衣,却给闵子骞用芦花做棉衣。芦花做的棉衣看起来很厚,实际上却丝毫抵挡不住风寒。一日,寒风凛冽,父亲让闵子骞陪自己外出办事,并让他驾马车。马车跑起来后,寒风吹透了“棉衣”,闵子骞冻得瑟瑟发抖。

父亲见闵子骞穿着如此厚的棉衣,却如此之冷,感到十分不解。于是他用手去摸闵子骞身上的棉衣,发现有些异样,便挥刀将棉衣划了一个口子,露出了里面的芦花。回家后,父亲立刻叫来闵子骞的两个弟弟,看到他们穿着货真价实的棉衣后,明白了一切。于是父亲对后母说:“我娶你,本是希望你能够照顾好我的儿子,没想到你却如此狠心地对待他。你不配当一个母亲,你走吧!”

闵子骞听到父亲的话后,立刻跪在地上祈求父亲不要赶后母走,并对父亲说:“有后母在,只有我一个人挨饿受冻;如果后母走了,我和两个弟弟都要挨饿受冻了。”后母听到闵子骞的话,悔不当初,当即表示以后一定把闵子骞当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

闵子骞用忍耐换回了后母的悔悟,如果生活中的每个人都能像闵子骞一样,那将会减少许多因为斤斤计较而发生的冲突。正如佛陀所说:“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可以见得,忍耐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课。孔子所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历史上因为忍辱而成就了一番事业的,还有唐宣宗李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