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古典散文集(一)(散文书系)
11864800000018

第18章 礼记

《礼记》,戴圣编。圣,戴德侄,字次君,梁(今河南商丘)人。德,世称大戴,圣,世称小戴。故圣所传《礼记》又称《小戴礼》(亦称《小戴记》、《小戴礼记》)凡四十九篇。东汉郑玄为之注,唐孔颖达为之疏,即《礼记注疏》,为现在的通行版本。《礼记》一书多取材于周秦古书,系秦汉以前典章制度,儒家礼仪有关资料的汇录,初无定本,一种意见认为乃附会小戴之名而行。通行本有郑注孔疏本,宋卫浞、清杭世骏等注本。

大同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则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敌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鉴赏】

此文选自《礼记》礼运篇。

孔子在参与鲁君年终的祭祀之后,发了一通感慨。他谈到大同时代与小康时代,这两个时代他都没有赶上,但很向往。所谓大同,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这个时代,选用贤能的人,人们互相信任友好,男女老幼,各得其所,不幸者得到照顾。财富多得不用收藏,力气就怕没有地方出。没有阴谋盗贼,敞开大门,不用关上。孔子(或儒者)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不满意,遂产生复古思想。这是对古代原始公有制社会的一种美好想像,实际上那时的生产力很低。

所谓小康,即“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也就是私有制形成以后。在这个时代,人们都只想到自己的利益,于是用各种制度、思想、方法来加以保护或防范。所以阴谋、战乱、纷争由此而起。在这种情况下,夏禹、商汤、周文王以及武王成王周公(三代之英),就是被选拔出来的优秀人物。他们以礼来治理社会,肯定对的,否定错的,提倡仁爱互让,让人民知道正常的社会秩序。如果不遵守,有权势的也要被罢免,众人均以此为祸。这就是孔子(或儒者)所设想的小康时代,即以礼治国的安定的私有制社会。孔子正是想以这种模式,用参政的方式,来改变当时的社会。

这些话是孔子(或儒者)的名言,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孙中山曾把“天下为公”写成横幅。文章对大同与小康,作了一些具体描述,对比鲜明,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社会,特别是私有制的产生。

(邱崇丙)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鉴赏】

此文选自《礼记》大学篇,节录其首章。

大学,即大学问,指政治道德方面的学问。首章是文章的主旨,略去的以下各章是对首章主旨的进一步阐发。主旨就是儒家的人生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文章认为,大学的道理,就在于发扬光明的道德,对人民亲爱,使治理达到最完善的境地。这是总纲。知道了这一目标,才能有坚定的志向、平静的心情、深刻的思考,才能有心得。事物有本末、终始,要分清先后,起始就在于“格物”。文章用“欲……者,先……”句式,由大到小,层层深入,由天下说到国、家、身、心、意、知,归结为“致知在格物”。然后反过来,用“……而后……”句式,由小到大,层层演绎,再由物说到知、意、心、身、家、国,归结为“国治而后天下平”。在这一“大学”的各个环节中,其中心是“修身”。因为在修身之前,是获取知识;修身之后,是发挥才能。所以不论何人,从天子到老百姓,都要以修身为根本。基础不好,其他也不可能好。看重枝节,忽略根本,那是不可能有好结果的。儒家这一套人生哲学,就是要把自己培养成封建时代的清官,就当时的历史条件而言,已经想得很全面了。其中重视自身的修养,仍然是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