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古典散文集(一)(散文书系)
11864800000054

第54章 鲍照

鲍照(约414—466),字明远,东海(今江苏涟水)人。出身贫寒。出仕后,曾做过宋临川王刘义庆、始兴王刘浚的国侍郎。宋文帝时迁为中书舍人。后做过临海王萧子顼的参军,故世称鲍参军。后子顼谋反,照为乱兵所杀。写诗长于乐府,尤擅七言歌行,鲍照也长于骈文及赋。《隋书·经籍志》著录为十卷,注曰“梁六卷”。阳湖孙氏有影写宋本,袁方瑛校宋本,称鲍氏集,分为十卷。《四库全书》著录明正德五年(1510)朱应登本,即都穆本。今人钱仲联有《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

芜城赋

沵迆平原,南驰苍梧涨海,北走紫塞雁门。拖以漕渠,轴以昆岗。重江复关之陕,四会五达之庄。当昔全盛之时,车挂撼,人驾肩,廛闬扑地,歌吹沸天。孳货盐田,铲利铜山。才力雄富,士马精妍。故能侈秦法,佚周令,划崇墉,刳浚洫,图修世以休命。是以板筑雉堞之殷,井斡烽橹之勤,格高五岳,袤广三坟,畔若断岸,矗似长云。制磁石以御冲,糊赪壤以飞文。观基扃之固护,将万祀而一君。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

泽葵依井,荒葛罥涂。坛罗虺蜮,阶斗廖鼯。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风嗥雨啸,昏见晨趋。饥鹰厉吻,寒鸱嚇雏。伏兢藏虎,乳血飧肤。崩榛塞路,峥嵘古馗。白杨早落,塞草前衰。棱棱霜气,蔌蔌风威。孤蓬自振,惊沙坐飞。灌莽杳而无际,丛薄纷其相依。通池既已夷,峻隅又以颓。直视千里外,唯见起黄埃。凝思寂听,心伤已摧。若夫藻扃黼帐,歌堂舞阁之基,璇渊碧树,弋林钓渚之馆,吴、蔡、齐、秦之声,鱼龙爵马之玩,皆薰歇烬灭,光沉响绝。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穷尘,岂忆同舆之愉乐,离宫之苦辛哉?

天道如何,吞恨者多,抽琴命操,为芜城之歌。歌曰:边风急兮城上寒,井径灭兮丘陇残。千龄兮万代,共尽兮何言!

【鉴赏】

《芜城赋》是鲍照赋作中的名篇。芜城,即荒芜的城,指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北魏太武帝南侵,广陵被焚。大明元年(457),宋孝武帝派兵讨伐反叛的竟陵王刘诞。沈庆之攻破广陵,杀城中百姓三千余人,城市再遭破坏。大明三、四年间,鲍照来到广陵,目睹离乱后的荒凉景象,感慨万端,写下了这篇作品。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广陵地理形势的优越和全盛时期的情况。作者指出,广陵南北交通发达,河道可以通航,昆岗可以通车,重重江河关隘环绕,许多大道纵横交错。全盛之时,住宅门庭遍地相连,箫笛笙簧歌管沸天。地产丰饶,兵马精良。统治者竭力谋划,大兴土木,修固城池,打算维持一姓王朝的万年统治,结果却是落得个“瓜剖而豆分”的结局。作者虽未敢直斥统治者争权夺利、屠戮无辜的罪行,但由于他从广陵的形胜和繁盛说到它的衰飒凋敝,能引起读者对历史的一系列联想,更有含蓄不尽的讽刺意味。

第二部分,写遭难的广陵的荒凉景象:巷陌和井台,长满了莓苔和蔓草;祭坛和庭阶,有蛇狐獐鼠盘桓争斗。还有“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风嗥雨啸,昏见晨趋。饥鹰厉吻,寒鸱吓雏。伏虣藏虎,乳血餐肤”,使人心惊肉跳。倒塌的木丛堵塞道路,荒凉的古道一片阴森,白杨和荒草已早早飘零,严寒和冷风使这古城更显凄凉破败。护城河已填平,城楼已倒塌,千里之外,一阵阵黄尘卷起。作者“凝思寂听,心伤已摧”。这段文字以紧扣荒芜的景象来写,以色彩、气氛烘托、渲染,真是“驱迈苍凉之气,惊心动魄之辞”。作者回首往昔:那些华美的建筑园林,动听的音乐,以及那些供人观赏的精巧的技艺,都“薰歇烬灭,光沉响绝”了。那些“东都妙姬,南国丽人”,她们的灵魂和尸骨都埋葬在碑石和泥土之下,“岂忆同舆之愉乐,离宫之苦辛哉?”这一段文字以沉痛的语气写出了财富之损失,生灵之涂炭,令人感受到战乱恐怖、悲惨的气氛。

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慷慨悲歌,抒发着人生无常的感慨。“天道如何?吞恨者多”这八个字,概括了历史上无数的悲剧故事,写出了作者伤时悯乱的情怀,沉痛之极。“边风急兮城上寒,井径灭兮丘陇残。千龄兮万代,共尽兮何言!”作者想到,古往今来,经历长期变迁,一切都会归于毁灭,于是感慨万端,悲不能言。他的这一感受,十分深刻,而情调低沉,有无可奈何之态。

这篇小赋状物生动,对比鲜明,语言遒丽,善于渲染夸张,不愧为传诵千古的名篇。

(黎烈南)

登大雷岸与妹书

吾自发寒雨,全行日少。加秋潦浩汗,山溪猥至,渡溯无边,险径游历,栈石星饭,结荷水宿,旅客贫辛,波路壮阔,始以今日食时,仅及大雷。涂登千里,日逾十晨。严霜惨节,悲风断肌,去亲为客,如何如何!

向因涉顿,凭观川陆;遨神清渚,流睇方曛;东顾五洲之隔,西眺九派之分;窥地门之绝景,望天际之孤云。长图大念,隐心者久矣!南则积山万状,负气争高,含霞饮景,参差代雄,凌跨长陇,前后相属,带天有匝,横地无穷。东则砥原远隰,亡端靡际。寒蓬夕卷,古树云平。旋风四起,思鸟群归。静听无闻,极视不见。北则陂池潜演,湖脉通连。苎蒿攸积,菰芦所繁。栖波之鸟,水化之虫,智吞愚,强捕小,号噪惊聒,纷乎其中。西则回江永指,长波天合。滔滔何穷,漫漫安竭!创古迄今,舳舻相接。思尽波涛,悲满潭壑。烟归八表,终为野尘。而是注集,长写不测,修灵浩荡,知其何故哉!西南望庐山,又特惊异,基压江潮,峰与辰汉相接。上常积云霞,雕锦缛,若华夕曜,岩泽气通,传明散彩,赫似绛天。左右青霭,表里紫霄。从岭而上,气尽金光,半山以下,纯为黛色。信可以神居帝郊,镇控湘、汉者也。若□洞所积,溪壑所射,鼓怒之所豗击,涌澓之所宕涤,则上穷获浦,下至稀洲,南薄燕辰,北极雷淀,削长埤短,可数百里。其中腾波触天,高浪灌日,吞吐百川,写泄万壑。轻烟不流,华鼎振潜。弱草朱靡,洪涟陇蹙。散涣长惊,电透箭疾。穹溘崩聚,坻飞岭覆。回沫冠山,奔涛空谷。砧石为之摧碎,碕岸为之□落。仰视大火,俯听波声,愁魄胁息,心惊懔矣!至于繁化殊育,诡质怪章,则有江鹩、海鸭、鱼鲛、水虎之类,豚首、象鼻、芒须、针尾之族,石蟹、土蚌、燕箕、雀蛤之俦,折甲、曲牙、逆鳞、反舌之属。掩沙涨,被草渚,浴雨排风,吹涝弄翮。夕景欲沉,晓雾将合,孤鹤寒啸,游鸿远吟,樵苏一叹,舟子再泣。诚足悲忧,不可说也。

风吹雷飙,夜戒前路。下弦内外,望达所届。寒暑难适,汝专自慎。夙夜戒护,勿我为念。恐欲知之,聊书所睹。临涂草蹙,辞意不周。

【鉴赏】

这篇骈文体家书,据钱仲联先生《鲍参军集注》说,是元嘉十六年(439)临川王刘义庆出镇江州引鲍照为佐吏时作。大雷岸,地名,唐属淮南舒州,清属安庆府望江县,在今安徽省境内。鲍照妹名令晖,有文才,能诗。鲍照以西晋诗人左思、左芬兄妹比拟他和令晖。

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四月,临川王刘义庆出镇江州,鲍照被引为佐吏。同年秋天,他从建康(今南京)赴江州(今江西九江)就职,途中登上大雷岸(今安徽省境内),眺望四野,触景生情,写下这篇家书,寄与其妹。

全文分为三段。第一段写旅途艰辛和思亲之情。作者通过气候的恶劣、路程的艰难、羁旅的苦辛、时间的漫长,写出了抑郁愁苦心情。这一段句句实景,字字实况,俨然一幅千里旅行图画。

第二段对旅途中的自然景色给予了出色的描绘,从中透露出较为复杂的情感。中间又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以简洁文字回顾了来程:作者登山涉水,眺望川原,心神遨游于洲渚,纵目饱览暮色。东望来径,和亲人遥隔五洲;西瞻前路,目的地在江分九道之处。壮丽的景色,激发了久藏于心中的壮志豪情:“长图大念,隐心者久矣!”在第二层次中,作者展现了气势雄浑的长江风光图画:南面群山争高争胜,在彩霞、阳光之中交替称雄。东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川,蓬草被寒风卷起,老树高耸入云,旋风刮起,群鸟归去。北面水泽相连,苎蒿积聚,菰芦繁生,水鸟游鱼追逐鼓噪。西边有汹涌激荡的大江,引起了作者古今人事代谢的慨叹。这一层的描写有动有静,有巨有细,有声有色,其中蕴含着愤激的情感。第三层写庐山。庐山连接霄汉,峰顶云霞萦绕,晚霞之光,把天烧红;暮色时分,庐山又被青黑色所笼罩。庐山多么绚丽神奇!无怪乎作者称赞:“信可以神居帝郊,镇控湘、汉者也。”第四层写水浪。水流或积聚,或喷射,或撞击,或激荡,气势汹涌,势不可挡。作者以劲健之笔,描写江水触天灌日、侵吞万水千山的景象,又比作水在华丽的鼎中沸腾,奇妙之极。作者又以迅捷之笔,展现各种特写的镜头:水冲岸草,向田陇逼近;浪花崩散令人惊,急流直下如电、箭;奔浪像要冲过河岸,倾覆山岭。撞击回来的浪花盖满山顶,奔腾向前的波涛把山谷洗空,山石、河岸被激浪撞击得粉碎。作者以夸张的笔墨,在层层推进的描写中,将恣肆汪洋的大江激浪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列举了十六种水生动物,有的实有其物,有的来自神话,光怪陆离,令人神往。作者并非为了写景而写景,可以看出,他写的江水饱含着一股抑郁不平之气。他的悲伤、忧郁,真难以用语言来表达。

最后一段,声声叮嘱,关怀备至,抒发了深挚的兄妹之情。

鲍照在这封家信中,不但抒发了下层知识分子的悲愤之情,而且以激越惊挺之笔,写出大自然景物的雄姿妍态,贡献是不小的。正如吴汝纶所说:“奇崛惊绝,前无此体,明远创为之。”

(黎烈南)

请假启

臣启:臣居家之治,上漏下湿。暑雨将降,有惧崩压。比欲完葺。私寡功力,板锸陶涂,必须躬役。冒欲请假三十日,伏愿天恩,赐垂矜许,手启复追悚息。谨启。

【鉴赏】

这是一篇向皇帝告假的文章。大约是作者任太学博士、中书舍人时所作。

鲍照出身贫寒,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等级森严的刘宋王朝,他在政治、经济生活上处于非常困窘的境地。读者从这篇《请假启》中能十分清楚地看到他的艰难生计。他住的房子在下雨时是“上漏下湿”,夏天雨季的到来,更使其房屋有“崩压”的危险。作者欲修葺整治一番,居然无力雇人,只能自己亲自动手。由于他在朝里做官,无暇修房,只好向皇帝“请假三十天”。鲍照的艰难生活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身为朝官的他尚且如此,而广大的贫苦百姓生活的艰辛,更不待言了。由此可见这篇短短的《请假启》之深刻的思想价值。

这篇文章艺术上的最大特色就是感情真实,言简意赅。作者并不因为自己在生活上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就向统治者摇尾乞怜,絮叨不已,而是如实反映,点到而已。全文无一多余字句,但觉字字恳挚,句句沉着,这也是作者耿介自尊性格的真实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