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知本赚钱术
12006800000040

第40章 、创新经营(4)

可见,意外的成功是一种机会,它稍纵即逝,惟有敏锐的创业家才能捕捉和把握到。意外失败也是一种机会,许多失败仅仅是犯错误的结果,或是贪婪、愚蠢、轻率地行事,或是设计本身低劣的结果。然而,如果某项事情,虽然计划周密、设计细致,却仍然失败了,那么,这种失败往往表明存在不明显的潜在变化,同时也预示着机会。

(2)从实际的与预期的结果不一致的状况中寻找创新机会实际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不一致本身就蕴藏着创新的机会。因为这种不一致的状况蕴涵着一种错误在里面,它创造出了一种不稳定。在这种不稳定中,只要稍微下一些工夫,就可以产生巨大的效用,甚至引起经济和社会的重新构造和调整。

一般认为,不一致的状况通常有以下几种:

·产业或者公共服务领域的经济现状之间的不一致;·产业或者公共服务领域的现状与假设之间所存在的不一致;·产业或者公共服务领域的价值与顾客的期望之间所存在的不一致;·程序的步骤和逻辑发生的不一致。

与意外情况一样,不一致情况也往往为人们所忽视,人们总爱把它视为理所当然而熟视无睹。人们在遇到不一致时,老是想着要了解为什么事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实际上,他应该转过头来问问:我怎样才能开发利用这种不一致?怎样才能把它转变成一个机会?我可以做点什么?对于看到并利用实际与设想之间的不一致的人来说,这就存在着创新的机会。

生产厂家和商店几乎总是不知道顾客真正要买的是什么,他们总认为对他们自己有”价值“的东西,对顾客同样也有”价值“.因而当顾客不愿购买他们提供的东西时,他们往往总是抱怨顾客。然而,真正聪明的人就不会这样。

如日本东芝的董事长曾在纽约的一次会议上说:”日本人太穷,买不起彩电和奢侈品。“而松下却不这么认为,他的看法是:电视机仅仅是一件东西,拥有电视机就是通向悠闲的世界,也是通向全新的生活。

于是,他挨家挨户地向农民推销他的电视机,从而创造了松下奇迹。

(3)从过程的需要中捕捉创新机会过程的需要,是指在某一商业的过程中或替换薄弱的环节,或根据新知识重新对现有的过程进行设计,或提供”缺少的环节“,从而使一个过程得以实现的一种创新活动。简言之,所谓有过程的需要,是指现存的工作过程存在着某些缺陷,需要完善。这主要是针对实现既定任务而言的。

过程的需要不是含糊笼统的,而是十分具体的。许多人或许都知道存在着这种需要,但他们谁也不为此做任何事。如同意外情况或不一致性一样,利用过程需要也可以发展成为一种创新。正如一句话所说的,”需要是创新之母“.创业家一旦能捕捉到这种”需要“,无疑他就找到了创新的机会。

许多人或许还记得,很多年前,摄影师为进行一次摄影,需要携带分量重而又易碎的玻璃感光板以及沉重的照相机,这无疑是一件很苦恼的事情。很多人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各种建议,但都没有引起重视或予以采纳。直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柯达公司的创始人乔治·伊斯曼利用当时的新知识,用分量很轻、即使摔打也不会受影响的赛璐璐胶片代替了笨重的玻璃感光板,并制出了应用此胶片的轻型照相机。

这一行为使柯达公司领导了摄影领域内的一场革命。

另外还有两个典型例子可以说明过程的需要如何引起创新的。

在19世纪末期,随着文化知识的广泛传播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各种印刷品也都有了飞速的发展。印刷过程的许多部分都有了改变,如印刷已有了高速印刷机,造纸也有高速造纸机。但印刷过程的排字部分却400年来始终没有发生变化,它仍然使用缓慢的、花钱多的手工操作,而这种手工操作既容易使人疲劳,也容易出错。通常它的操作人员需要经过多年的徒工培训才能掌握所需要的技术。这时,一个名叫默尔根·塔勒的人经过思考,首先发现了这里究竟需要什么。他认为,这里需要的是一幅字盘,使采用机械方法从整套铅字中选取所需要的字母成为可能。此外还需要一个机械装置把字母拼接起来并理成一条直线。而制作这些东西,是没有一项需要用新知识的。

到1885年,默尔根·塔勒成功地设计出了排字母用的排字机。这台机器出现后,立即遭到了当时的老排字技工们的强烈反对,但印刷商早已认识到排字是个薄弱环节,因而他们愿意花大价钱购买这种高效率的排字机器。因此,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这种机器就被广泛采用了,从而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

过程的需要是创新机会的一个重要源泉。发现了过程需要之后,为了确保创新的成功,我们必须注意这样五个基本方面:①一个独立完整的过程;②一个薄弱环节;③一个明确的目标;④一个解决办法的具体要求;⑤对更好的办法有高度的可接受性。

面对过程的需要,我们应该问一问:我们是否真正理解需要究竟是什么?知识是否已具备,或者它是否能在目前的工艺水平范围内使用?解决办法是否合适,它是否违背了想使用者的习惯与价值观念等等。

(4)从行业与市场结构的变化中捕捉创新机会行业和市场结构有时可能维持许多年不变,并且看起来是完全稳定的。但事实上,市场和行业结构是非常脆弱的,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土崩瓦解,而且往往很快。行业和市场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也是创新的大机会来临的时候。

在行业和市场结构发生变化时,该行业的成员和希望在该行业内创业的人都应该再度自问:”我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如果不思开拓、创新,继续按部就班行事,那几乎肯定是要遭难的,或者至少丧失一次绝好的创业机会。

本世纪初汽车工业的发展变化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到1900年为止,早期汽车基本上是有钱人的一种奢侈品。然而,由于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上层阶级“这一狭窄市场就很难吸收日益增加的汽车了。而汽车每3年便增加1倍的产量的增长速度快于销售量的增长。当时的汽车制造公司都仍在打着”上层阶级“的”算盘“,生产着具有”高贵阶层特征“的汽车。

年轻的亨利·福特看到了市场结构正在变化,汽车在美国已不再是富人的奢侈品。于是他的反应是设计一种新型汽车,这就是有名的”T型“汽车。这种汽车主要由半熟练工人进行大批量的生产,并且车主可以自己驾驶和修理。尽管汽车的价格与人们的工资相比仍很”昂贵“,但T型车的价格却只有当时市场上最便宜汽车的1/5,并且容易驾驶和维修。当时,英国的罗尔斯─罗伊斯轿车的价格与一艘游艇的价格一样高,是技术熟练的机械师年收入的40倍,而T型福特车的价格却只略高于美国机械师一年的工资。无疑,这种汽车一经问世,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现在,福特汽车公司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之一。

那么,如何才能捕捉到机会呢?行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有没有比较肯定的而又极显而易见的指示因素或者迹象呢?有!它们就是:

①某一行业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彼得·德鲁克认为,结构的急剧变化将在该行业的营业额翻一番时出现。

②在某行业迅速增长达到翻一番时,它明显地使人们感到原先对市场的认识和市场服务的方法多半变得不合适了。这一点对在行业中历来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来说尤其恰当。它对市场所下的定义以及它对市场的划分方法已不再反映现实情况,而只是反映历史了。

③迄今为止一直被认为是毫不相干的许多技术汇聚到了一起,许多不相干的技术的汇聚表明将有重大的突破,行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因此也是显而易见的了。

④如果某一行业的经营方式在迅速变化,那么该行业进行基本结构变化的时机也就到来了。

因此,密切注意上述四个迹象,将有助于创业家捕捉行业和市场结构变化的良机从而实现创新。

上述四个创新机会的来源,即意外情况、不一致、过程的需要以及行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都是表现在一个企业、行业或市场的内部。内部的变化总是反映外界变化的先兆。

因而,外界变化无疑也是企业家创新机会的重要源泉。

(5)从人口状况的变化中捕捉创新机会人口状况的变化包括人口数量、人口构成、就业、教育状况和收入变化。人口状况的变化,其结果是完全可以预见的。对人口状况变化的描述,人们常常以为只是历史学家和统计工作者的事情。实际上,从人口状况的变化中,也是可以捕捉到创新机会的。如人口结构对人们将购买什么商品、什么人购买和购买多少有着重大的影响。再譬如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出现和日益加强,那些经济发达和较发达的国家中退休不久的人将形成一个巨大的旅游和度假市场。有的人以为,人口变化相当缓慢,时间很长,对日常决策没有什么意义,这种理解是一种危险的误解。

我们从罗思柴尔德家族的衰落和摩根家族的兴起的事例中,就可以看到对人口状况不同看法所导致的结果。

1860年以后,罗思柴尔德家族一直在世界金融界占举足轻重的支配地位。然而,罗思柴尔德家族没有认识到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横渡大西洋的移民的意义。他们认为这些离开欧洲自己家园的人,只不过是为欧洲所不能容忍的”社会渣滓“.结果,到1870年后,罗思柴尔德家族就走向了衰落并失去了它的重要性,被美国的J·P·摩根取而代之。

摩根的”秘诀“何在呢?摩根取代罗思柴尔德家族的”秘诀“就在于他在一开始就发现了横渡大西洋的移民情况并立即看到了这次迁徙所能带来的变化和巨大的商机。摩根在纽约成立了一家世界性银行,摩根把这家银行当做向移民建立起来的工业企业提供资金的媒介。摩根的这种努力,在西欧和美国东部由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的过程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21世纪世界的人口状况除了数量膨胀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特征。创业家必须善于从这种变化中捕捉创新的良机。

(6)从观念和认识的变化中捕捉创新机会利用观念变化进行创新往往是困难的,因为观念和认识常常无法予以定量。例如,从我们看到的实际现象中,和从客观的物质表现的角度来讲,”桶子已经装满一半“和”桶子还有一半是空的“没有任何区别,这两句话难道讲的不是同一个意思吗?

然而,观念和认识如果不同,便会看到这两句话的意思截然不同,当然,产生的结果也就不完全一样。”桶子已经装满一半“(装沙子或米或油等),它包含这样的观念和认识:已经装了一半了,别急,慢慢来!就这么装吧!而我们再品味”桶子还有一半是空的,快点,加油装啊!这桶子还有一半是空的,我们在沙子上再加上一块隔板,还可以装大米呢。“

可见,如果认识从看到桶子”已经装满了一半“转变为”还有一半是空的“,那么就存在着重大的创新机会。由此可以看出,观念和认识的变化是很重要的,作为创业家,能否解释这种变化的原因倒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能抓住它创造出来的相当多的创新机会。

以往人们的饮食主要是由阶级地位和收入水平决定。普通人就是”吃饭“,而有钱的人或者有体面的人管吃饭就不叫”吃饭“而称”用膳“.今天,人们的认识发生变化了,既”吃饭“又”用膳“,而且还”进食“,即以最简单方便的办法摄取必须的营养。正是利用了这种认识的变化,方便食品、盒式快餐以及麦当劳快餐店的汉堡包、肯德基油炸鸡等才迅速遍布全球各地。

”Bic圆珠笔“的出现也正是利用观念变化的结果。以往人们的消费观念是”经久耐用“,因而与这种观念相应的是加油圆珠笔统治市场。后来,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了,由经久耐用变为新颖、简洁、方便等,马赛尔·比克正是利用了这种观念的变化,试制成功了一种用完油墨便扔掉的一次性圆珠笔--”Bic圆珠笔“,它一诞生就在市场上走俏,在美国几乎人均一支半。

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利用认识变化的类似情况。在1950年前后,绝大多数的美国人开始把自己列入”中产阶级“,他们几乎不管自己的收入高低,也不管自己从事什么样的职业。

为什么会这样呢?很明显,美国人对自己的社会地位的认识已经改变了。然而,这种认识的变化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一位名叫威廉·本顿的广告商问人们:你们自己称为”中产阶级“,”中产阶级“一词对你们来说到底有什么含义呢?人们回答他说:”中产阶级“与”劳动阶级“形成了尖锐对比,它意味着相信自己的孩子能读好书并能步步高升。

找到了人们观念和认识转变的根源,这位广告商立刻认识到了这里蕴涵着无穷的商机。他于是全部买下了《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并开始向学生们的父母兜售《不列颠百科全书》,他的书多数是通过中学老师兜售的。本顿的行动实际上是说:”你不是想成为中产阶级吗?如果真这么想,你的孩子必须有一套《不列颠百科全书》,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学校里把书念好,取得好成绩。“由于本顿的努力,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这家昔日已经奄奄一息的公司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10年后,该公司在日本故伎重演并取得了同样的成功。

必须注意的是,以观念变化为基础的创新需要抓住时机。过早地利用观念变化有时很危险,因为许多看起来似乎是观念变化的事物,其实只是一时的风尚,这种风尚转瞬即逝。

风尚和变化之间有时并不明显。如儿童玩电子游戏机是一时的风尚。但是,如果是孩子的父亲酷爱家用电脑,这却是代表了真正的变化。当然,过晚地利用观念和认识的变化也不行,因为当你起步时,别人已经抢在前面了。

(7)从新知识中捕捉创新机会以新知识为基础的创新往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人们常说的创新,指的就是这种创新。必须注意的是,这类创新险滩遍布、风云莫测。因为这类创新具有如下两个特征:所需的时间极长;从来不基于单独一门知识。

正因为基于新知识的创新风险极大,因而能够进行这类创新的创业家是”超星“级的。为了降低这类创新的失败率,创业家在进行这类创新时必须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要仔细分析一切必备的因素,不论是知识本身,还是社会的、经济的、认识的等各种因素。经过分析,必须确定哪些因素还不具备,这些欠缺的因素是否可以创造,或者因创新尚不可行而最好推迟。

第二,必须明确地瞄准战略位置,从一开始就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因为基于新知识进行的创新不同于其他各种创新,它不能做到成果独享,不受干扰。它一经提出,便会引起轰动,招来大批的竞争者,稍有不慎,便会被人踩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