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地说,虽然这些年来我们在政风建设上下了很大的力气,花了很多的功夫,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当前在政风上仍然存在不少相当突出的问题。我们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
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许多政府机关都程度不同地存在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有的甚至还相当严重。如有的政府机关不做调查研究,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尊重群众意愿,动辄就搞强迫命令和瞎指挥。也有的政府领导者干工作不注重实际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而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树立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有急功近利之心,无长远发展之谋。
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眼下,在基层政府,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大有蔓延之势。在相当一些地方,从农业产量、乡镇企业、计划生育,到农民收入、财政收入、植树造林,几乎没有不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用人不公,问题多多。许多地方和单位,都存在用人不公的问题。用人不是看真才实学和政治、业务表现,而是以亲疏划线,甚至发展到买官卖官。
地方保护主义。地方保护主义也是一种严重的不正之风,它破坏公平竞争和人才、信息、商品的自由流动,阻碍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部门和行业垄断。主要是凭借部门和行业特权,搞资源和价格垄断,随意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甚至执法犯法,以罚代法。
奢侈浪费,大吃大喝。许多地方和部门,都存在相当严重的奢侈浪费和大吃大喝现象。尤其是一些管钱、管物和拥有特权的部门,其办公大楼之气派,办公设施之奢华,吃喝费用之巨大,令人咂舌。
以上几条都是当前政风上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也是各方面关注、议论比较多的问题。那么,发生上述诸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概括起来,无非是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
从主观上分析,主要是部分政府行政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宗旨意识不强。
从客观上分析,原因就比较复杂了。
首先是社会大环境的改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正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由封闭走向开放,一方面,各种思想观念空前活跃,并对人们的固有思想观念形成强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和国家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不完全一致的一面凸显出来,使一部分政府行政人员原有价值观、利益观发生倾斜和变形,结果就在政风上发生了种种问题。
其次是法律和各种制度上的缺陷。政府行政人员原有的价值观、利益观发生倾斜和变形,当然是很容易在政风上发生各种问题的。但如果我们的各种法律和民主制度、选举制度、考核制度、财政制度、行政审批和政务分开制度等都比较健全和完善,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防止或减少政风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再次是缺乏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许多智者都做过明确的断言,即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被滥用。
三、搞好我国政风建设的若干对策建议
第一,正确处理治标与治本的关系,坚持标本兼治。既着手于解决各种突出问题,又着眼于从根本上消除引发政风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第二,正确处理从国情出发与借鉴别国经验的关系,积极稳妥地探索搞好我国政风建设的新途径。一方面,我们应当继续坚持和发扬我们过去在政风建设上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如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走群众路线等。另一方面,其他国家好的经验和做法,如注重法律和制度建设,强化监督制约机制等,也应当大胆借鉴和吸收,以使我国的政风建设真正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成功新路。
第三,加强对政府行政人员的“三观教育”,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政府行政人员的头脑。
第四,切实加强法律建设,严格坚持依法行政。就我们国家目前来说,既存在某些法律不健全的问题,也存在有法不依的问题,而且后者是更主要的问题。所以,我们应当在继续加快立法步伐的同时,着重抓好各级政府严格依法行政的问题。
第五,继续加强和完善民主制度、选举制度和考核制度建设,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行政的发言权和影响力。可以说,当前政风上发生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用人不公、奢侈浪费、大吃大喝等,都与人民群众对政府行政的发言权和影响力有限有很大关系。如果人民群众对政府行政有比较大的发言权和影响力,对政府行政人员的升迁去留可以真正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则许多问题都可以大大减少,甚至销声匿迹。
所以,要认真搞好政风建设,就必须继续加强和完善民主制度、选举制度和考核制度建设,以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使人民群众对政府行政中的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政府行政领导者的产生,对政府行政人员政绩的考核,对政府行政人员升迁的考察和决定,都真正具有决定性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第六,继续改革和完善政府财政制度,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按理说,政府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并且是有严格的预算控制的,是并没有多余的财力来支撑某些政府机关中的奢侈浪费、大吃大喝现象的。某些政府机关的奢侈浪费、大吃大喝之所以那样严重,除了预算内的财政支付不规范,如克扣、截留各项预算支付资金,以及在各种财政支出中吃回扣外,更由于有预算外资金和靠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建立起来的小金库支撑。
所以,必须继续改革和完善财政制度,全面推行费税改革,逐步取消预算内和预算外的划分,把一切收入都纳入国家预算内,并建立规范的政府采购制度,实行严格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这样,不仅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没有理由和内驱力,某些政府机关的奢侈浪费、大吃大喝现象也将会发生根本好转。
第七,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公开,加强对政府行政的监督制约机制。某些政府机关之所以能乱用各种行政审批权和进行暗箱操作,是因为对政府行政的监督制约不到位,而对政府行政的监督制约不到位,往往又是由于政府拥有过多过大的可以自由裁量的行政审批权和进行暗箱操作的空间。所以要从根本上加强政风建设,除了采取前述各种对策措施外,还必须在已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公开的基础上,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建立规范的行政审批程序,严格限制政府过多过大的自由裁量权。与此同时,必须进一步充实政府政务公开的内容,扩大政府政务公开的范围,并切实加强对政府行政的检查监督力度,使政府真正做到民主、依法、公开、廉洁、高效行政。
总之,政风建设将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仅靠某一两项措施便可以奏效。我们必须既有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又有持久的耐心和恒心,做好长期努力的思想准备,并采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对策。
(作者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行政学院)
优化行政管理与加强政风建设
童中贤
国家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不断提高国家行政管理能力和水平,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宏伟任务,政风建设是重要保证。因此,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着重把握国家行政管理的一般规律,深入研究政风问题的新特点,发扬优良传统,推进制度创新,解决突出问题,努力把政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以适应市场经济和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
一、优化国家行政管理必须加强政风建设
政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风是指国家政权机关(包括立法、行政、司法机关)的作风,狭义的政风则专指国家行政机关的作风。政风是一个政府的本质和宗旨的外在表现,它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行政效能,关系政府的进退更替。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强和改进政风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我们必须全面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对政风建设提出的新课题、薪要求,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政风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也是优化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保证。
政风建设关系到政府的本质、宗旨、形象和生命。中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的政府要有优良的作风,这也是中国政府区别于其他政府的显著标志。同时,优良的政风又是全体公务员始终不渝地实践政府的本质和宗旨,塑造政府良好形象,贯彻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令法规的重要保证。政风问题实质上是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人民群众是通过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态度与行为来认识政府的。我们始终坚持“三个代表”,反映时代潮流,向国家和人民负责,执着追求目标,群众就会看到希望,受到鼓舞,执政党的意志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就会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和实践。
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一心一意造福于人民,决不能以权谋私。否则就会疏远自己同群众的关系,影响人民群众的信心。
政风建设关系到公务员队伍素质的提高。政风是公务员素质的具体反映,一般来说,政风好,公务员队伍素质就高,反之,公务员队伍素质就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政风建设关系到公共政策的质量与执行效果。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也是政府的生命。作为政府机关,公共政策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利益能否实现、能否维护、能否发展的大问题。
政风建设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得失。进入新世纪,我们面临着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十五”计划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任务,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政风。
政风建设关系到行风和社会风气的状况。国家政权机关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政风具有导向性的特点。政府的作风,会对行业组织的作风产生重要影响。同时,每个国家公务员及领导干部作风的好坏,也会在广大基层群众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直接影响着社会风气。因此,我们应当通过政风建设来带动行风和社会风气的建设,以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否则,如果政风不正,腐败现象严重,就会对社会风气产生消极影响。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政风建设的价值取向
加强政风建设,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行政管理的本质及其对政风的影响。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管理者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员,一切行政管理活动都要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并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因此,我们的政风建设,必须结合国家行政管理,并有利于政府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
树立政府形象。政风问题,也是政府的形。象问题,威信问题。政风正,则形象好,威信高,事业顺利;政风不正,则形象不好,威信扫地,事业受损。政府的形象固然是由政府的本质、施政纲领、从政理念、方针政策决定的,但也与政府的作风密切相关。端正政风,首要一点就是政府公职人员都要自觉树立好政府的形象。
完善管理制度。改进政风,根本办法是靠制度来保障。因为制度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认真执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议事决策制度,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常务会议的作用。要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民主评议、质询听证制度,让群众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要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推行和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支、政府采购、招投标等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政府要还权于企业,放权于社会,培养社会组织的自治能力,逐步让社会组织承担起自己管理自己的职责。要转变管理方式,变单一行政管理为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相结合的综合管理,变直接管理为主为间接管理为主,变微观管理为主为宏观调控为主,变指挥命令为主为调节服务为主。要克服以费代管,以罚代管,一罚了之的现象。
监督行政行为。目前,行政行为监督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事前事中监督不够,群众监督渠道不畅,对政风方面的监督不力,对政府官员特别是“行政首长”还存在不少监督“真空”。
为此,必须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互相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通过各种监督来制约政府官员的行政行为,以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运行。具体来说,要实行全过程监督,对行政决策各个环节要严格把关,对公务员履行职责情况要跟踪督促,实行全程监督。要实行全方面的监督,人事、司法、监察、新闻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监督合力,既要监督官员的“工作圈”,也要监督“生活圈”、“社交圈”;既要监督“八小时以内”,也要监督“八小时以外”;既要监督领导干部本人,还要监督其家属及子女。要实行全员监督,发动群众监督官员,人大代表监督官员,公务员监督官员,官员监督官员,把权力运行置于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使不正之风难以发生。
提高行政效能。行政效能历来是行政管理关注的中心问题,是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追求的目标,也是衡量行政活动的主要标志。特别是在世界科技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要想在新技术革命中求得发展,就必须加强科学管理,提高行政运转的质量和效率。
体现群众利益。加强政风建设,核心问题是密切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要把国家机关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最终落实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决不能离开人民群众的利益来奢谈改进政风,政风建设必须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密结合,以带给人民群众实际利益的行动取信于民。
三、认真解决政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对加强新时期的政风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紧密联系国家机关和广大公务员的思想及工作实际,切实解决政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坚持诚实守信,修身养德,切实解决道德修养不深的问题。治国尚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左传》就提出过:“德,国家之基也”,“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贿章也。”孔子在《论语》中也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官从政先做人,做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诚实守信。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从而促进全社会道德水准的提升。
二是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切实解决作风不实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