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贵州的何锐兄电话,每次都像地下党接头,充满了神秘气氛。总是用低沉的声音,直截了当地问:“最近在搞什么,能不能搞篇小说?”电话很突然,没有任何铺垫,我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既要琢磨这是谁,又担心会不会有人开玩笑,这年头有太多的骚扰电话,正踌躇着,就听见他声音更加低沉,语气加重了:“我是何锐!”
这年头好编辑不多了,痴心热爱编辑工作的更稀有,何锐起码还能算一个。主持《山花》许多年,说到省级刊物的全国影响,这本杂志名列前茅。用流行的话,绝对属于第一方阵。前些日子,又玩起新花样,说是新编了一本书,将自认为是经典的小说结集出版。承蒙赏脸,也选了在下一篇,选就选了,却还不就此放过,电话嘱咐,一定要写篇散文说经典。
不忍心断然拒绝,只是敷衍着。这年头,很多事采取拖延战术,拖着拖着就敷衍过去。就在觉得差不多之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已忘到了九霄云外,何锐的电话又来了,说谁搞好了,谁也搞好了,你的搞了没有,什么时候交稿,人家出版社正等着,就缺你了。
一时间,我想到了耍赖,说关于经典,真的没什么好说。我知道何锐是个非常顶真的人,而我也就是看上去顶真,熟悉朋友都知道,我其实经常稀里糊涂。跟他商量,能不能不写,他立刻用了断然的口气,说“这个不可以,这个绝对不行”。根本没有商量,别人都写了,你为什么不能写,别人都可以说经典,为什么你就不能。
很多年以前,作家方方主持一本很好的刊物,也曾命令谈论经典。我这人有两个特点,一是不认真,一是耳朵根软。无论什么样的文章,只要是硬逼,总是会写的。给方方的那篇文章内容已忘光了,有个意思还能记得,就是根本不相信什么经典。经典通常是瞎胡闹,是自说自话,我只相信是非,是非很简单,一辨就明白。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可以有经典。所谓经典,就是我们认定的好东西。是人都有向善之心,然而人各有志,有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经典。何锐认真,也有些天真,他觉得是经典,很显然未必就是。譬如在下的文章,贸然跻身进去,很可能遭到有识之士的痛骂。
按照我的傻想法,“经典”这样会招惹是非的字眼,最好少用,最好不用。当然,也许并不是何锐的本义,他不过想编一本好看的书,无意中想到了一个抓人眼球的经典。有没有非议不重要,说不定能引起争论,正是出版方所希望。
2
何锐兄认死理,非得让人谈经典,我无话可说,强调自己从来不相信这个。他电话威逼,又来了一封信,坚决不肯放过。遇上朋友固执该怎么办,要么你更固执,装傻,干脆不理他。要么就认倒霉,还是装傻,他要求怎么样,你就顺着他说。
何锐兄认为,中国文学遭遇瓶颈,主要是缺乏经典意识,缺乏先锋意识和都市意识,以及纯文学创作的后继乏人。因此他让你必须回答下列问题:“谈谈自己对经典的感受和理解,比如,你心目中的经典,为什么经典离我们越来越远,作家为何要具有经典意识,特别是一个优秀作家应当以怎样的方式对经典做出自己的回应。”
我觉得所谓经典,仿佛电视广告中的钙,给人留下一个印象,似乎只要花钱补一下,就可以十分健康。所有中国人都缺钙,所有中国作家都缺乏经典意识。按照广告商的宣传,我们都去吞服几粒文学的钙片,问题是否解决,答案当然是不可能。
事到如今,我们身边有着太多文学经典,多得甚至让人怀疑,大家不是缺钙,而是钙太多,骨骼已经老化,动不动就骨折。从稚嫩的中学生和女记者,到老辣的文学教授兼评论家,开出口来一套又一套,小说本来就一个小,现如今一张开嘴,偏偏全是大。
美国作家海伦是个很好的例子,作为一个盲人,作为聋哑人,所能接触的文字,都是最经典,因此她写出来的文章,有种一尘不染的典雅。很显然,因为这样那样的限制,她没有被糟糕的文字作品污染过。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取法乎上躲避糟粕,光接受经典熏陶,肯定会有好处,但是在一个世俗社会里,这根本不可能。
经典并没有越来越远,它们就在我们身边潜伏,就在身后的书架上。事实上,我并不赞成要有什么经典意识,曾几何时,作家必须写出“力作”的呼吁甚嚣尘上,充满了功利色彩,结果空喊半天,跟没说一样。写作应该从心灵深处流出,它需要我们的非凡努力,不懈抗争,与经典还真没多少关系。中国文学确实遭遇了瓶颈,然而依靠经典,肯定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事实上,不只是写作者,包括阅读者,对经典早已似是而非。我们不是无动于衷,不识庐山真面目,就是把经典当做大棒,对着文坛一阵乱打。经典成了皇帝的新衣,成了包装的商品,没有具体分析,没有生命感受,只剩下了空洞的外壳。
不好意思,应该顺着说的命题作文,说着说着又拧了,真对不住何锐兄的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