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李开复的职业变动会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反响?
虽然李开复在很多知名企业中任重要职位,但是他也是一个打工仔,只不过是一个高级的打工仔,可是为什么人们对他这样一个打工仔的职业变动如此专注。他现在自主创业开办创新工场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巨大的社会反响呢?
2005年9月,李开复离开微软公司跳槽到谷歌时,遭到了微软公司的起诉。2009年9月,李开复离开谷歌公司,自己创办创意工场时,又一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什么李开复的职业变动会如此引人注目呢?而在热闹美剧《老友记》中,菲比去当电话推销员时,第一个电话打给的一个人是在一家公司中干了几十年的小经理。这个人跟菲比说,自己已经在这家公司干了几十年了,可是没有一个人知道他的名字,而他用很大的纸在墙下贴下了他当天唯一要做的事——自杀,这也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为什么这个人在公司里工作了这么久却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呢?同样是出来混的,为什么李开复这么重要,但是这个小经理却如此无足轻重呢?
据说有一个球队在一次国际性的比赛中夺得了冠军,得到一笔数额比较大的奖金。因此,奖金的分配出现了问题,球队的所有相关人员都认为自己的功劳最大,因此互不相让,结果发生了很大的争执。几个主力队员觉得他们应该得到大部分奖金,因为成绩主要是他们取得的。其他队员也不甘示弱,说如果没有他们的配合,主力队员就算再厉害,也不可能取得冠军的成绩。而球队的教练也觉得自己的功劳大,如果没有他的指导和训练,也训练不出好的球员和团队。接着保健医生也不愿意了,他说健康是运动的前提,如果没有他对运动员的身体保健,球员连健康都保持不了,上场打球更是不可能的了。支持他的观点的是,在国际赛事上,一名主力队员的脚扭伤了,如果不是他及时救治,这名球员肯定只能退场,根本不可能赢得这场比赛的胜利。后来,厨师也不愿意了。他说,如果没有我,你们连饭都吃不上,还打什么球啊?所以,最重要的是我,资金应该全部归我。
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一个笑话,但是它也反映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在一个团队或者在一个公司中,谁更重要。当然,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最重要,但是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重要。如“二八理论”所说的,在一个团队里只有20%的人是最重要的。那么在一个团队或者在一个公司中,到底谁是那最重要的20%呢?一个人在一个团体中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取决于他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而是取决于他个人的能力和团队的影响力。对于这个球队来说,每个人都对球队的获胜付出了劳动,但是有些人的劳动是可以取代的,比如厨师,完全可以随时换一个,保健医生、普通球员也是如此。但是对于主力队员来说,并不是随时都能换,随时都能找到的。在一个球队中,主力队员所要求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都很高,这种人才很少,甚至可以用“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来形容,而一般的运动员却相对比较容易得到。如此看来,显然主力队员是稀缺性资源。
所谓稀缺性,又称稀少性,在经济学中特指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而言,经济物品或者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等的相对有限性。人类拥有无穷的欲望,但只拥有有限的资源,这说明人类永远无法全部满足或实行其无限的欲望,因此资源的有限性促使了竞争及选择的出现。而经济学则是一门研究如何合理地配置稀缺性资源的学科。由此可见,如果球队老板是“理性经济人”,那么他肯定会将大部分资金奖励给主力球员。
至此,本文开始提出的问题也很容易就得出答案。李开复之所以如此受关注,是因为对于企业来说,他是一种稀缺性资源。他这种专业人才、特殊性人才给企业所创造的价值远远比普通员工大得多。社会对他投注更多的关注是正常的,而那个小经理对于公司来说,就好比球队的厨师,可有可无,随时有人可以取而代之,所以很少有人关注他,即便他在此工作了几十年。
虽然我们常说,红花再好也需要绿叶陪衬,主流社会也一直宣扬,每一个角色都很重要,没有炊事员,就没有运动员,但运动员所获得的社会认可和回报远比炊事员高,红花的可观赏性也远比绿叶大。在一个社会的分配体系中,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是其个人才能和综合素养的稀缺性,而不是他的重要性。再比如,我们都知道清洁工对于社会来非常重要,一个城市每天都不能缺少清洁工,但是清洁工的工资也许是现代社会中最低的,因为他不是稀缺人才,随时可以找得到。
因此,这也告诉我们,想要在社会上立足,想让自己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受欢迎,就要使自己成为稀缺性人才,塑造自己的稀缺性。在企业中,总是那些业务尖子受到青睐,他们提升很快,而且工资也高。在市场上,只有那些具有独特性的产品才倍受青睐,因为这样的产品稀缺。现代企业有一个口号:“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就是为了创造自己产品的稀缺性。人们常常说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了,像白菜一样便宜了。实际上,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很多大学生并不具备自己的稀缺性优势,所谓千人一面,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因此也就不会受到企业的青睐。
在现代社会,稀缺性可以说就是竞争力。塑造个人的稀缺性,是改变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一个人只有找到自己的稀缺性,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稀缺性人才,才能取得成功。因此,只要尽量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做到精湛、透彻和深入,这样就有可能成为社会某一领域和人际关系中的稀缺性资源。无论走到哪里都十分抢手,而不会连一份工作都找不到。
2.你知道如何能让自己在职场中越来越具有竞争力吗?
核心竞争力才是一个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最重要因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有核心竞争力。有的人也许有核心竞争力,但是自己却不知道,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更具竞争力呢?
管理学上有一个重要的原理,叫做“木桶原理”。这一原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它是指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水桶,其价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水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也就是说,企业的管理水平高低并不是由其管理效率最高的部分——长板——决定,而是由其管理环节最薄弱的环节——短板——决定的。
但是对于个人来说,木桶原理并不一定适用。一个人的能力大小,往往并不是由其“短板”决定的,而是由其“长板”决定的。对于企业的竞争力来说,也是如此。管理学中用“反木桶原理”来解释这一现象。“反木桶原理”的意思是说,木桶最长的一根木板决定了其特色与优势,在一个小范围内成为制高点;对于企业而言,就是指通过凭借其鲜明的特色独树一帜地建立自己的市场,占据市场的制高点。
20世纪70年代,日本、香港、美国的电子表业迅速崛起,对瑞士传统的机械钟表业形成了猛烈的冲击。面对国际钟表市场的激烈竞争,瑞士钟表制造厂坚持走“专精优特”路线,将产品做到极致,做出了同行业其他人无法取代的特色。从目前来看,瑞士高档豪华表只占现阶段钟表出口量的4%,但其出口值却占其出口总额的50%以上。电子表对于瑞士钟表业来说是一块短板,但是它有一块其他企业无法超越的长板——精密的机械表。
当曾经风靡一时的电子表销声匿迹之时,瑞士手表经久弥新,稳固地坐在钟表市场的头把交椅上。企业的长板正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独一无二的特色。想要在市场中占据一定的市场,就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紧紧盯住最长的木板,将所有的资源都倾注在这块长板上,保证这块木板在所有木桶中最长的地位。
从经济学上来说,这也是属于一种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分析问题。所谓绝对优势,是指通过运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投入生产出更好的产品的能力。比较优势是指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行为。对于瑞士钟表生产商来说,其机械钟表的制造在行业内是属于绝对优势的。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取代其在世界钟表市场上的份额,可以说瑞士钟表垄断着高档机械手表的大部分市场。同时,它也占有比较优势,在钟表市场上,同样能够以比其他工厂更少的成本生产出更好的钟表。但是对于电子表来说,瑞士钟表厂则既不占有绝对优势,也不占有比较优势。因此,企业并没有在电子表风靡全球时投入电子表的生产,而是一直坚持于自己的长板,坚持生产机械钟表。结果巩固了自己的市场份额,并且使自己的钟表制造更加精良,占据了更大的机械钟表市场。
中国有句古话:“样样精通就是样样稀松。”从木桶原理说,每块木板都长,就是所有的木板都不长,都是短板。而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想要在越来越激烈的经济活动竞争中立足、成长与发展,最需要的不是每块板都差不多长,而是有一块木板特别长。也就是说企业要有自己的绝对优势,即便没有绝对优势,也可以退而求其次,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企业与个人都要努力塑造自己的能力,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说,核心竞争力的打造需要不断的创新与专业。而于对个人来说,打造核心竞争力,要掌握以下三大要素:
(1)人生定位。美国某经济学家说,一个人的成就往往不是决定于其学历,而是取决于其志向,取决于其对自己的人生定位。对自己的期望越高、人生定位越高的人取得的成就往往就越大。
(2)资源与能力。对于个人来说,资源储备是指个人的知识结构,个人所掌握的知识越多,其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越大。而能力则是指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和公众演说能力等。
(3)言行如一。古人说,能言者未必能行,很多人有理想,有志向,但是并无实际行动,只有言行如一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总之,每个人都要了解自己的特长,集中精力与时间塑造自己的个人核心竞争力,提高自己的个人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发展,才能保证自己在竞争中有优势。
3.为什么刚毕业的大学生工资越来越低?
大学生曾经被看作是“天之骄子”,他们的待遇曾经比普通人高很多,但是几年之前大学生已经连大白菜都不如了,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找到工作的,工资也很低,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因为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现在出现了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长,反而越来越少了。据调查,在一些比较发达的沿海城市中,刚毕业的大学生工资期望值居然只有800元。有的人甚至为了谋求立足,找工作时所提要求低到只要管吃管住就可以了。当然,这其中不排除有的人是因为看到自己所谋求的工作前景好,为长远打算起见,“卧薪尝胆”,但是期望工资低却是事实。
这一现象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之后,除了引发了又一次的“读书无用论”争论,又引起了人们对老板“黑心”,压榨员工的挞伐。十多年前,著名知青作家梁晓声写了一本书,叫做《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在这本书中,他对“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剥削进行了严厉地批判。其中他举了一个花被生产厂作为例子。在这家企业中,一床花被的出口价格为150美元,但是厂长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一个月却只有150元人民币。梁晓声认为工人工资如此之低,花被的价格如此之高,充分说明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让人对企业主产生了恨意,而对工人充满了无比的同情。
经济学从来不以道德为标准来评判个人,人们的一切经济行为都是为了使自己的经济利益达到最大化。企业主不是慈善家,他开办工厂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工人去他的工厂里上班也是为了通过自己的劳动付出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可是为什么企业主给工人如此低的工资,工人却还愿意在他的工厂里上班呢?这其中便涉及到一个经济学问题,那就是工人工资的决定取决于哪些因素。从经济学上分析,劳动也是一种供求关系的“商品”。工人通过出卖劳动来获得工资,而企业主通过支付工资来获取劳动。劳动的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市场的工资水平,在供需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工资水平被称为均衡工资。
由此可见,工资的支付水平不是取决于老板赚钱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劳动的供需水平。如果劳动的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必然会因为工人之间的竞争而使企业主获益,既能购买到最好的劳动,又只需支付较低的价格;而如果劳动的供给远远低于需求,那么企业主就要花更多的钱购买劳动,而且还购买不到足够好的劳动。根据梁晓声的描述,这家工厂的所在地属于农村。在农村有很多剩余劳动力,远远超过他的工厂所需要的劳力。因此,在劳动供求关系中供大于求。所以,企业主能够以低价购买到所需的劳动。在当时的农村,人均收入很难达到150元/月,而这种工作又是简单的劳动,没有技术含量,能够从事的人也就会更多,所以工资水平必然会降低。因此,一个月工资虽然只有150元,也完全可以招到许多工人。
在社会转型之前,中国之所以吸引到许多外资入驻,除了因为政策性优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原材料的便宜与劳动力价格的低廉。产品价格高,而成本低廉,尤其是工人工资低是企业主赚钱的主要原因。因为花被的生产并不是一种科技含量很高的劳动,如果市场进入者多,那么企业主就只有通过降低成本,通过降低工人的工资来提高自己的利润。从经济学上来讲,他的这种选择是无可非议的,而且是一种理性的行为。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企业主不是慈善家,他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最大程度地获得经济利益,使自己的经济收益最大化。当劳动的供给远远大于需求时,以低廉的价格来购买劳动力是一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