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大决战:平津战役
12031500000009

第9章 先斩蛇尾(1)

一、紧锣密鼓

傅作义把他指挥的60万部队摆成了从天津、塘沽到张家口的一字长蛇阵,长约500公里,天津、塘沽地区好比蛇头,北平地区好比蛇腹,张家口地区好比蛇尾。我军既要达到抑留其于华北的目的,又要在短期内将其消灭,这一仗该如何打?

林彪对这一仗有他的看法,他在11月4日和19日先后两次给中央军委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打蛇应当先打头。因为他估计当东野主力入关的行动被傅作义发现之后,原来驻守秦皇岛的敌人可能会向海上逃跑,驻守唐山的敌人可能会向塘沽或天津退却。所以,为了截住敌人,他建议由先行入关的程子华、黄志勇二兵团的四纵和十一纵“于24日全力包围唐山,并以主力位于唐山以南进行顽强防御,迅速构筑阻敌增援与撤退的阵地,使敌不敢南退,待我北面主力陆续赶到后接替包围。届时四纵、十一纵或插至北平以东阻止北平敌人东退,或直接包围天津,依当时情况而定。如滦县尚有敌一个军左右兵力,则我程、黄所属各部包围滦县,拖住敌人,等候主力”。林彪的这种打法曾经在打锦州时取得成功。他先以四纵和九纵两个纵队尽快包围了义县,堵住敌人,待大军赶到之后,接替下这两个纵队,再包围兴城和高桥,继而对锦州展开总攻。

从当时的情况看来,林彪的方案有其可行之处。但是,毛泽东的计谋又要比林彪高出一筹。他在林彪来电的第二天,即11月20日复电林彪,指出“包围唐山敌人的时机值得考虑,程、黄可以准备在25日至27日之间包围唐山,切断唐敌退路,但实行须等待我们最后命令”。为什么这样说呢?毛泽东就此做了详细的论证。毛泽东认为,“傅作义的指挥能力较卫立煌等人为强”,如果在东野主力到达之前过早包围唐山,无异于打草惊蛇,“这个时间内蒋、傅两系必有所动作。如果敌以中央系在北平附近各军,甚至加傅系一部或大部进至津、塘、唐线,而以主力位于塘沽,则可以接出唐山之敌,并完成从海路撤退的准备,我军入关很难歼灭该敌”。为此,毛泽东仍然坚持他原来的主张,要以确保傅作义集团不能从海上撤退为目的,而“欲达此目的,就要推迟程、黄包围唐山的行动,并先以4个纵队夜行晓宿秘密入关,执行隔断平、津的任务。而沈阳附近的兵力则宜推迟出发时间,因为沈阳有敌电台,我一行动,敌必发觉”。就是在东野大军入关之后,其首要任务也不是包围唐山,而应当是把北平、天津、唐山、塘沽这几个重要据点完全分隔开来,使驻守在这几个城市的敌人既不能收缩起来形成拳头,又没有从海上逃走的退路。这种战术,就是人们后来常说的“隔而不围”。

毛泽东不仅就是否包围唐山和何时包围唐山的问题详细做了分析,而且把他当时对华北战场应当如何打的看法都告诉了林彪。这一次,林彪承认了毛泽东的计谋要比自己高出一着,就未再坚持自己的意见,而是完全按毛泽东的安排行事。

毛泽东的总计划不仅是不能先包围唐山,而且认为这一仗应当是先在西线行动,首先要包围的城市应当是张家口。这是因为,张家口是从平津地区西走的必经之地,是傅作义要逃回他老巢绥远的必经之地,在傅作义眼中,这是整个华北战场上最敏感的地方。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把他的嫡系主力十一兵团的兵团司令部都放在这里。如果我军在张家口有大的动作甚至能够攻占张家口的话,就会产生一箭三雕的效果:

(一)切断傅作义可能向西撤退逃向绥远的通道;(二)傅作义必然会从平津地区抽调重兵前来援救,使他难以下决心南撤;(三)将傅作义的注意力吸引到西边,有利于东野大军的入关行动。如果把傅作义部队的一字长蛇阵比作是一条大蛇,天津、塘沽地区面向大海,就有如蛇头;北平地区是其腹心所在,有如蛇腹;张家口地区位于最西边,有如蛇尾。在斩蛇的利剑还未举起之时,就不宜轻易地去用棍棒打蛇,因为蛇很可能窜向远方。如今用先打蛇尾的战术,就会使得大蛇感到很不舒服,或缩回蛇头,或蜷曲蛇身以自护。这时我们就获得了举起利剑的时间,可以在最有利的时机向不断蜷曲的大蛇劈下斩蛇的利剑。

当时担任华北二兵团司令员的杨得志在他的回忆录中曾经这样写道:

毛主席的战略意图是平津之战先从平张线打起,围攻张家口,截断傅作义西窜绥远的必经之路。用调虎离山、围城打援的战法,趁傅作义调兵西援、指挥重心在平张线之机,东北野战军秘密入关,先完成分割包围,尔后加以歼敌。这样环环紧扣之计划,真是太巧妙、太英明了。

二、在西边先做文章

就在东北野战军入关的前一天,即11月22日,毛泽东给华北三兵团的杨成武、李井泉、李天焕发出了要他们准备向傅作义的“蛇尾”挥剑的命令。命令说:

(一)傅敌有收缩各外围据点,集中平、津向南逃跑之可能。

(二)为达阻其逃跑,歼灭傅敌于平、津、张、唐之目的,东北我军决早入关。为守秘密,不要下达。

(三)拟以你们三个主力纵队迅速秘密东进,协同詹大南部(按:指由詹大南领导的冀热察辽军区的地方武装)切断平、张联系,包围张家口,使张家口之敌无法向平、津收缩,吸引北平之敌派部西进救援张家口,以迟滞平、津傅敌向南逃跑之时间。为此,你们三个纵队除在归绥附近之部队暂时不动,迷惑归绥之敌外,主力应准备于25日东进。

(四)由你们各部现在位置到达宣化、怀来地区的里程、路线、时间即刻查告。

在这以后,毛泽东又多次给杨成武等人去电,就三兵团的行动做了更为具体的部署:决定由李井泉率三兵团的晋绥八纵留在绥远,由杨成武和李天焕率三个纵队包围张家口、宣化、下花园。11月24日的电报中说:“总之,以抓住一批敌人不使向东跑掉为原则。抓住并包围之后,不要攻击,等候东北主力入关围歼敌人之后,再相机攻击。”与此同时,毛泽东还命令杨得志指挥的华北二兵团由易县、唐县一带开到易县西北的紫荆关地区集结,隐蔽待命,等傅作义派兵增援张家口时插入涿鹿地区,切断张家口与北平之间的联系。又命令东野先期入关的程子华二兵团在平谷地区集中,待杨成武在张家口地区包围住敌人之后,即向北平西北前进,迅速越过密云、怀柔、顺义,插进南口、康庄、怀来地区,从北方威胁北平,牵制敌人,相机作战。

毛泽东的这种安排,又是一箭三雕:抓住了傅作义的嫡系部队;拖住了中央军系统的部队;掩护了东野大军入关。

根据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命令,杨成武率领三兵团的一纵、二纵、六纵三个纵队在11月20日进入了指定地区,22日开始整训,25日和26日三个纵队陆续出发,一纵从卓资山出发,二纵从官村、隆盛村出发,六纵从集宁出发,全兵团直指张家口。

张家口,是当时察哈尔省的省会,有30万人口,是平绥之间的铁路和公路枢纽。1945年8月23日,八路军从日本侵略军手中解放了张家口,是当时我军解放的最大的一座城市,所以也就成了晋察冀边区的首府,聂荣臻等曾长期在这里工作。一年多以后,蒋介石命令傅作义的部队在1946年10月攻占了张家口。

经过了四天急行军,三兵团秘密而迅速地到达了张家口地区。一纵在司令员唐延杰、政委旷伏兆率领下到达了洋河南岸,二纵在司令员韩伟、政委李志民率领下到达了平堡,六纵在司令员文年生、政委向仲华率领下到达了洗马林。11月29日,杨成武指挥三兵团的各部队向张家口外围的柴沟堡发起攻击,这是华北地区我军在中央军委的指挥下主动围歼傅作义集团的第一仗。

这一天,11月29日,也就成为伟大的平津战役的开始日子。

三兵团只打了两天就完成了预定的任务。一纵攻占了张家口南边的沙岭子和怀安,二纵攻占了张家口西边的柴沟堡,六纵攻占了张家口西北边的万全和郭磊庄,切断了张家口向西的铁路线,从西、南、北三个方向包围了张家口。12月1日夜,毛泽东再次电告杨成武:

你们的任务是务必包围几部敌人,以便调动东面敌人西援,故不重在歼灭,而重在包围。你们包围几部敌人之后,紧紧筑工围好,不使跑掉,至要。

杨成武完全按毛泽东的命令行事,把张家口的敌人包围起来之后并不急于发动下一步的进攻。他所包围的敌人,主要是敌十一兵团的兵团部、十一兵团下属的一○五军,还有独立第三一八师,骑兵第十一旅、第十二旅,暂编骑兵第二旅等部队。

由孙兰峰任司令(孙兰峰当时还代理察哈尔省的省主席)的第十一兵团是傅作义嫡系部队中唯一一个兵团,如果被消灭的话,傅作义就失去了一只臂膀。所以,当孙兰峰在11月28日急电傅作义要求增援时,傅作义立即命令他手下战斗力和机动性最强的嫡系主力三十五军军长郭景云(他是原任军长鲁英麟在涞水战役中兵败自杀之后由师长接任军长的)率领两个师从丰台乘汽车急驰张家口,同时还命令一○四军二五八师从怀来乘火车赶往张家口。

郭景云是一个大老粗,长了一脸大麻子,但作战勇猛,在晋绥军中有“猛将”之称。他在三十五军中从下级军官一直升为军长,骄横狂妄,虽然不久前才有了涞水的大败,但是他认为解放军还未曾摆开架势与他打过。这次出师,他就公开宣布:“凭三十五军的威名,加上绝对的优势兵力,此去张家口定要马到成功,以雪今春涞水之耻!”

当全部乘坐汽车的三十五军赶到张家口之后,郭景云决定先打城周围威胁最大的据点。第一仗选定了万全,谁知冲进去之后竟是一座空城。第二仗选定了宁远堡,冲进去又是一座空城。原来,我三兵团在与之初步交火之后,根据毛泽东关于“不重在歼灭,而重在包围”的指示,有意撤出了万全和宁远堡,让郭景云急得团团转。但是无论敌人如何进攻,对张家口的包围圈始终未能解除,三十五军也就被留在了张家口城下,欲攻不得,欲退不能。这样,毛泽东调动傅作义派主力西援,抓住傅作义“蛇尾”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三、新保安之战

为了保住张家口,傅作义在12月2日至4日三天中,每天乘飞机飞来张家口主持军务。在经过仔细研究之后,可谓老谋深算的傅作义知道凭他的兵力是不大可能将张家口守住的,将三十五军从北平调过来并非上策,自己可能上了当,所以他在极小的范围内布置了在必要时可以放弃张家口,而且还要撤得干净,实行“荣誉交代”的决定。可是,当他12月4日还在张家口开会时,他在北平的第一副参谋长梁述哉给他打来了十万火急的电话,告诉他一个极为惊人的消息:林彪指挥的东北野战军先行入关的部队攻占了北平北边的密云,据可靠情报,正从东北方向直插南口至下花园一线;聂荣臻指挥的华北军区部队则正从西南方向直插南口至下花园一线,极有可能是要切断平张线,将张家口的部队和增援张家口的部队进行分割包围……傅作义得知此消息,立即飞回北平。当天晚上就命令三十五军和前来增援的二五八师马上出发,离开张家口返回北平。他一方面嘱咐“平张途中恐有情况,应做好充分战斗准备”,一方面又要求三十五军必须在12月6日拂晓出发,在黄昏时撤至康庄附近待命。

三十五军得到傅作义的紧急命令,当然是绝对服从,马上布置从张家口撤退。但是,三十五军在撤出张家口时,犯了一个国民党军队通常易犯的错误,就是为了私利而未顾大局。例如,张家口的不少达官贵人及其家属凡是与郭景云有关系的、想与三十五军一道撤走的,只要得到了郭景云的批准,就可以带着太太、小姐、大柜小箱与部队一道走,这就耽误了不少时间;一些商人想要撤走,只要给了好处,也可以用军车装上物资一道走;郭景云当年在驻防张家口时办了一个修械所,这时想把这个修械所的设备运走,于是就进行拆卸装箱,当然又要花很多时间。这样一来,三十五军当然就不可能按照傅作义的命令在12月6日拂晓出发,而是一直到12月6日中午才出发,整整晚了7个小时。

郭景云的400多辆汽车开出之后,恰好是碰上我三兵团在调整部队的防地,一纵一旅在未得上级命令的情况下自行退出了沙岭子阵地,就在这时恰好郭景云的车队就开了过去。如果不是这一特殊情况,三十五军是不可能顺利开出包围圈的。不过,这种顺利是短暂的,三十五军还没有走到下花园,就不断受到了我军的侧击,受到了破路的困扰,所以行军的速度很慢,到鸡鸣驿已是6日的晚上。当时,他的侦察人员已向他报告了不少有关周围发现解放军的情报,可是郭景云仗恃自己军队的机动性强、火力强,根本没有把周围的情况放在心上,反而下令部队好好休息,明天一早用炮兵开路冲过去。

郭景云文盲从军,以其一介武夫而得到提升,一贯孤傲而专横,涞水之战中三十五军大败,但他还是自称为“常胜军”。这一次,他的孤傲与自负终于让他尝到了苦果。他不知道,毛泽东已经为他布下了天罗地网。

就在12月4日这一天,从凌晨2时开始,毛泽东连续向平绥线各部队发出了四份电报,因为平绥线上已经集中了傅作义的13个步兵师和3个骑兵旅,“此种形势对我极其有利”,毛泽东要在这个地区给敌人以重创,不能让其轻易向东退去。按毛泽东本来打算要集中华北三兵团、二兵团和东野二兵团的力量“集中全力解决张垣(按:即张家口)之敌”,将三十五军以及其他敌军在张家口附近予以消灭。他在12月6日的一份电报中说得很清楚,要“以全歼张、宣、怀等处敌人10个步兵师、3个骑兵旅,并收复张、宣、怀诸城为目标”。为此,中央军委决定,在平绥线上组成平绥前线委员会,平绥前线委员会由程子华、黄志勇、杨得志、罗瑞卿、耿飚、杨成武、李天焕等7人组成,由程子华任书记、罗瑞卿任副书记,统一领导平绥线作战及粮食、弹药、处俘等项事宜。由于三兵团的一纵一旅在12月6日自行调整防地,刚好让三十五军钻了空子,从包围圈中溜了出去,得以向东开进,这是一次严重的错误。为此,毛泽东对三兵团进行了严厉批评:“多次给你们电令,务必巩固隔断宣、张两处,使两处之敌不能会合在一起,如果一纵不够,应将二纵一部加上去,何以你们置若罔闻?……因此,你们必须坚决执行我们历次电令,一纵确保沙岭子、八里庄一带阵地,必要时将二纵一部或全部加上去,待杨、罗、耿(按:指华北二兵团)到达后再行调整部署(必须先得我们批准),不可违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