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范汉杰肩上横着沉重的扁担
在塔山阻击敌人,是为了保证我军能顺利进攻锦州。
锦州位于辽西走廊中部,背山面海,其地理位置正扼在辽西走廊的咽喉部位,西距山海关200公里,东距沈阳230公里,从东北进入华北或从华北进入东北,锦州都是必经之地。自古以来,锦州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齐桓公北伐山戎,就曾在那里作战。三国时,曹操北征乌桓,也曾在那里有过激战。特别是在明代末年,满族军队为了进入中原,与明王朝的军队进行了多次大战,锦州就是最重要的战场。公元1626年,名将袁崇焕经略辽东时就明确说过,倘若“锦右动摇”,则“关门(按:指山海关)亦失保障”,故而用力经营锦州。1627年,满族的皇太极率八旗大军猛攻锦州14天,未能攻下,故而明朝边界得保。
袁崇焕被冤死之后,皇太极于1640年先取义州(今义县),然后在锦州四面各设8营,挖掘深壕,军队三月一换,决心长期围困锦州。明崇祯帝派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吴三桂等8镇大将共13万人援救锦州,兵败被擒。锦州在被围困一年多之后,在“城内粮尽,人相食,战守计穷”的情况下,方才被攻克。自此之后,八旗军才得以逼近山海关,也才能有大军入关之事。
到了近代,锦州不仅其“山海要冲,边关锁匙”的地理位置依旧,又成为北宁、锦承两条铁路的交点,战略地位更加重要。日军占领东北时,在此修筑了不少工事,使之成为日军的战略据点。国民党军队当然也很清楚锦州的重要,所以在日军已建工事的基础上继续修筑工事。以锦州南边的女儿河和小凌河为天然屏障,以锦州的老城和新城为中心,利用城周围的亮马山、大小紫荆山、罕王殿山等制高点,建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锦州的地形是四面环山,东、西两面稍为开阔。从四面环山的情况看,是有利于防守的。但是由于阵地环绕百里,用当时任国民党军队第六兵团司令兼锦州警备司令的卢浚泉的话说,其最大的弱点就在于“处处防守,处处薄弱”。
锦州国民党军队的主将,是蒋介石选定的范汉杰。范汉杰把他的指挥部设在建筑十分坚固的锦州铁路局大楼上。站在这座大楼的屋顶,范汉杰可以看得很远,他心中非常清楚,其所在的位置好比一条扁担,自己居中,两边一头是东北,一头是华北。他一垮,东北和华北就失去了支撑。正由于横压在自己肩上的这条扁担所承受的担子太重了,范汉杰从1948年1月被蒋介石派到锦州来当了这个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之后,就日夜不安,不知东北野战军的铁拳何时向他砸将下来。为此范汉杰在接受职务之后,曾经几次请求辞职,但都没有被批准。范汉杰最后一次请辞是在1948年8月29日,这已经是辽沈决战的前夕,当时在南京。当他再三向蒋介石请辞时,蒋介石说了八个字:“你们不干,我又怎样?”
这时范汉杰手中可供指挥的部队是滇军的老部队六十军和他到职之后新编的新八军和新五军。五十四军也应由他指挥,但驻在葫芦岛。在塔山战役中,五十四军遭受重创。在锦州的指挥官还有滇军系统的第六兵团司令官卢浚泉,这个兵团现在所辖的部队是九十三军和原来属于六十军的一八四师。在当时,第六兵团也属于范汉杰指挥。
当范汉杰从东北野战军的动向中得知锦州即将发生大战时,对锦州的防御部署是这样安排的:新八军全部集中在锦州,驻防东面的紫荆山到松山一带;九十三军和一八四师担任北面和西面的防务,其中一个重点是飞机场;新从沈阳空运前来支援的七十九师的两个团在南边的罕王殿山担任防守;新五军则作为总预备队。
二、磨刀
1948年10月7日,林彪和罗荣桓等东野总部首长来到了近几个月来一直让他们关注的锦州,登上了北郊的帽儿山山顶。
面对着锦州城的坚固建筑和防御工事,林彪又想起了打四平的教训。虽然东北野战军的主力二纵、三纵、六纵、七纵、八纵、九纵都来了,林彪手中不缺兵力。但是,面对具备坚固防御工事的这座城市该如何打攻坚,成了林彪考虑的头等大事。这时林彪认真回顾了几天前打义县的情况。
义县位于锦州以北约50公里,是锦州北边的屏障。在军事家的眼中,对于“欲守东北,必守锦州;欲守锦州,必守义县”的古训是不会有任何争议的。国民党军队的九十三军暂编二十师的7000多人在此防守。九十三军是滇军的老部队,二十师是美械装备师,战斗力不弱。国民党军队早就在义县原有城墙的基础上修筑了坚固工事,特别是地堡群是用钢轨或巨大的木材修筑的,修成后国民党军队曾用火炮进行自测,合格后方才验收。在地堡群外面,还挖掘了深和宽各为3米的壕沟。所以,打义县并不容易。
1948年9月12日,我军包围了义县,17日夜发动进攻。进攻义县的是我东野三纵和二纵五师的主力,还有炮纵的炮火支援,统由三纵司令员韩先楚指挥。我军一开始就猛冲猛打,可是在敌人坚固的据点和强大的火力面前效果并不大。两天后改为逐点进攻,就是先用炮火轰击敌人据点,使之丧失强火力,然后用轻重机枪压制两侧据点的火力,再用步兵攻占中间的据点。这样打法进度也不快。最后韩先楚接受了二纵五师参谋长汪洋的建议,改为大挖交通沟,五师用了14个小时,就挖成了总长7300米的五条交通沟。两个昼夜之后,就把交通沟挖到了义县西南敌人阵地面前,最近的只有100多米。然后把平射炮从交通沟中推到阵地最前方,对准敌人的地堡,一炮解决一个。敌军组织部队出击,又被交通沟中的我军火力打得抬不起头。敌二十师一团团长赵振华说:“这一手确实构成了守军的致命威胁。……师长王世高曾召集团长以上的人到西南城墙上观察势态,研究对策,团长们也想不出好办法。我也曾召集可以离开阵地的军官,深入下层研究对策,但大家也只是面面相觑,想不出一个可行的办法。”就这样,守卫义县的敌军坚固工事被我军一层一层地剥去,最后城墙也被我炮纵的炮火轰垮,义县终于被我攻克,守军二十师官兵7000多人被歼灭或做了俘虏。
林彪在向三纵、二纵、炮纵仔细了解了攻克义县的经验之后,对攻克锦州也做出了大挖交通沟的决定。就在10月7日,林彪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一)每个师需以6个营的兵力(2/3的兵力)全部用于挖交通沟,只留下担任尖刀的部队在后面进行充分的突击准备。绝不可只依靠少数部队挖交通沟。
(二)挖交通沟时,要有不怕伤亡、不怕疲劳的精神,大胆进至距敌五六十米处,沿途摆开,由前向后挖,前后同时挖。
(三)每个师要挖五条或三条交通沟。
(四)每条沟须高宽各一米五。
(五)挖沟时先须以卧倒姿势挖卧沟,然后逐渐挖成站沟。要不怕疲劳,只要我肯挖交通沟,则不管敌火如何激烈,工事如何坚固,都将使其丧失作用。
(六)以上指示必须坚决执行,不可懒散怕疲劳不执行。
今后东北全军的基本任务是攻大城市,故各部须在此次挖沟中,在思想上与作风上,打下坚固基础。这样,今后作战就增加了重大的必胜因素。
林彪这个命令坚决而具体,各部队立即执行。攻城的大军似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工兵部队,从农村参军的战士挖起沟来得心应手,进度极快,一个夜晚就可以把交通沟挖到敌人的阵地前。后来的事实证明,林彪的这一决定是正确的,纵横在战场上的交通沟在攻坚战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军对锦州外围的攻击是从9月12日由二兵团开始的,南下的各纵队到达之后,陆续按东野总部的命令对外围各阵地进行扫荡。在战斗中,有的表现极为出色,也有的出现了若干问题。在总攻开始之前,东野总部对各方面情况进行了总结,对较为严重的问题做了处理。为了让大家吸取教训,保证决战的顺利进行,10月8日,林彪向当时正在作战的各部队发出了以下的情况通报:
我九纵在去年冬季作战中表现战斗作风甚差,经过东总指出后他们全纵奋发努力,今年来表现得能攻能守,26号锦州外围战斗中,二十五师一个连的兵力控制白老虎屯阵地,敌四个主力步兵团配合11辆坦克、五六架飞机向他们进攻,该连顽强死守,伤亡过半;在最危急时,全连指战员将表打碎、钞票焚烧,准备全部牺牲,但最后由我反击将敌击退,保持了阵地并击毁坦克二辆,俘敌数十人,毙伤敌数百人。战后全连指战员均记大功三次。这一战例盼你们很好发扬,九纵是新部队尚能做到,四纵更能做到,十一纵的底子亦不比九纵差,也应做到。主要是自上而下到每个指战员都下决心,就能创出光辉战绩,使敌胆寒,使我全军胜利得以保证。
八纵一个连5日守锦州工业区小紫荆山,敌向其进攻,该连长畏缩放弃阵地,已于昨日公审枪决。八纵此次锦州附近作战远落于九纵之后,可见不努力者即落伍。
这份电报是军史研究工作者在研究第四野战军战史时从当时的电稿中发现的。这份电报说明,在决战前夕,东野总部用眼前的实际例子,为指战员们做了一次生动的战前动员,用钢铁的军纪惩治了临阵脱逃的胆小鬼,同时为大家树立了又一面学习的旗帜——九纵二十五师守卫白老虎屯的英雄连队“白老虎连”。这个连队,就是二十五师七十四团一连。
一连是和九纵的大部队一道在9月11日从北边插至锦州与义县之间的。东野总部给九纵的任务是切断义县和锦州之间的联系,阻击从锦州向北援救义县的敌军。当范汉杰派出暂二十二师向北,欲解救义县被围之敌的时候,就被我九纵阻击在葛文碑和薛家屯一带,东野总部命令九纵和八纵将其包围,予以全歼。范汉杰眼见暂二十二师一出击就被包围,决定放弃义县,先把暂二十二师救出来,同时也为保护锦州北面的阵地。24日,九纵二十五师在师长曾雍雅的率领下,穿插到了锦州北面,阻击从锦州城中向北攻来的敌援兵。援兵不少,是六十军的一八四师和暂编十八师整整两个师。敌人以坦克开路,再以铁甲车掩护步兵进攻,战斗相当激烈。由于所处的位置与任务都十分重要,所以二十五师的战事由东野总部直接指挥。二十五师七十四团的一连,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白老虎屯与敌人恶战的。
白老虎屯在锦州北边两条公路的交叉口上,距锦州仅有两公里多点,已在锦州的防御范围之内。向北可以切断敌暂二十二师的退路,向南可以阻止锦州向北的援军,村子不大,但是战略位置特别重要。一连在向敌后穿插时,一口气竟然插入了15公里,占据了这个战略要地。敌人当然要拼命夺回,遂用了强于我军数十倍的兵力向白老虎屯进攻。一连在连长陈学智、指导员田广文带领下,在16个小时内用最顽强的毅力打退了敌人15次冲锋,与上级和兄弟连队完全失去了联系,最后全连只剩下了37个人坚守在一座孤院里,所有人的枪管都打红了,人人手上都烫起了血泡。当敌人放火焚烧院子时,他们仍然坚持在火里打,全连指战员都做好了最后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准备,直到大部队与他们会合。当一连与大部队会合时,师长曾雍雅感叹地说:“白老虎屯,今天真正出了猛虎。”
这是一连。一连的兄弟连队,七十四团的二连在坚守五姓屯的战斗中,也是打得全连只剩下20多人。
东野总部为攻打锦州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树立“白老虎连”这样的典型只是其中的一件。所有的准备都是在磨刀,都是为了顺利地砍开辽沈决战中第一块硬骨头,砍断范汉杰肩上那一根扁担的中端——锦州。
三、五个纵队扫外围攻克锦州,不仅是东北野战军的目标,也是西柏坡村子里中央军委所十分关注的大事。毛泽东要求东野能在一周之内把锦州拿下来。10月10日,毛泽东在给林彪、罗荣桓的电报中说:
这一时期的战局,很有可能如你们曾经说过的那样,发展成为极有利的形势,即不但能歼灭锦州守敌,而且能歼灭葫、锦援敌之一部,而且能歼灭长春逃敌之一部或大部。如果沈阳援敌进至大凌河以北地区,恰当你们业已攻克锦州,使你们有可能转移兵力将该敌加以包围的话,那就也可能歼灭沈阳援敌。这一切的关键是争取在一个星期内外攻克锦州。
你们的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方面,求得尽可能迅速地攻克该城。即使一切其他目的都未达到,只要攻克了锦州,你们就有了主动权,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毛泽东对于锦州战役既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又给予了充分的自信。他相信,由他最早和最坚决地投下的这一颗棋子,必将置东北敌人于死地。
从10月8日开始,林彪命令已经包围锦州的各部队攻占锦州城外的重要据点。
七纵和九纵在城南,七纵攻占了城南主阵地罕王殿山和双山子,九纵占领了大岭。11日,两个纵队攻到了城下的小凌河。
八纵在城东南,先攻下了大紫荆山和小紫荆山,在12日攻占了百官屯和北大营,13日攻占了东大梁、八家子和被服厂。
三纵在城北,花了很大工夫,在13日攻下了城北敌人严密设防的制高点配水池和大疙瘩。配水池原来的确是自来水厂的水池,地势高,全用钢筋水泥筑成。敌人把水放光后加以改建,周围又修了14个碉堡,其外还有堑壕、铁丝网、鹿砦、雷区,搞得相当坚固,还配备有装甲车。
守军是从敌暂二十师全师中有8年以上军龄的老兵中选出的,敌人在墙上写着“配水池是第二凡尔登”(按:凡尔登是法国东北部最重要的军事要塞,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军猛攻不克,法军发动反攻。凡尔登遂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军事形势的转折点)。韩先楚司令员亲自到第一线指挥,苦战8个小时,终于把这个“凡尔登”拿了下来。由于这里居高临下,是锦州城北面门户,所以韩先楚把三纵的指挥部也移到了配水池。
二纵在城西北,这里的黑山团管区地势较高,易守难攻,被守卫此处的敌九十三军自喻为“小马其诺防线”(按:马其诺防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国为防止德国的进攻而在东部国境线上修筑的防御体系,以陆军部长马其诺的名字命名)。二纵在13日下午将其攻克。
这样,锦州城外的据点已经完全被我扫除,守敌已经被我全部压进了锦州城,就连炮兵也都拉进了城内。我军的五个主力纵队已是名副其实兵临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