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大决战:淮海战役
12032300000035

第35章 陈官庄(3)

杜聿明把信写好之后,打算第二天就交董明德带回南京。但未想到从当天晚上开始就一直是连续的风雪天,简易机场上的飞机根本不敢起飞。风雪天一直延续到12月29日,所以这封信未能在当时交给蒋介石。

这场风雪也使得刚刚研究过的突围计划无法进行。按照和董明德一起研究的计划,12月20日董明德就回南京复命,空军立即进行大规模空投,这其中包括足够全军三天突围时间所需的粮食与弹药,还有突围时需要的防毒面具(当时在电讯联络中为了保密,称之为“草帽”)。只待蒋介石一批准,就进行突围。由于连续10天的风雪,董明德一直不能起飞,空军也无法展开大规模行动,这个突围计划就未能实施,这个中国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毒气战的罪恶计划也就未能成为现实。但是,为了让包围圈内的士兵能够进行防毒训练,空军的确曾经空投下来2000多套“草帽”。

五、新年礼物

1949年的新年到了,我军经过了半个月的休整,恢复和整顿了部队的战斗组织,补充了兵员和弹药,加修了工事,进行了政治教育,总结了作战经验,开展了敌前练兵,为总攻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什么时候发起对杜聿明集团的总攻?用什么方式对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这是以粟裕为首的华野总部指挥员在一直认真观察和研究决定的。根据阵地上了解到的情况,12月下旬虽然是连续的风雪天气,可是敌人在包围圈中仍然在进行部队调动,空投也十分繁忙,估计敌人在不可能有任何援兵到来的情况下只能走拼死突围这一条路,而且很可能已经做了不少的准备。而这时在平津前线,我东北野战军大部队已经入关,并已和华北野战军形成了对傅作义集团的分割包围,敌人要想从海上南逃的可能性已经消除,南线淮海战场配合北线平津战场的任务已胜利完成。所以,对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将其歼灭的时机已经成熟。

在如何全歼杜聿明集团的方案选择上,华野总部准备了两套方案。

第一套方案是利用敌人一心想突围的意图,在永城东面和东北面事先准备好第二道防线,然后有意将敌人引出,在敌人已经脱离阵地而我军又早有准备的情况下,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第二套方案是不让敌人突围,就在他们准备突围、调整部队之时,突然向敌人全面发起猛攻,趁敌人混乱时在包围圈中将敌人全歼。这两个方案交给各纵队负责人讨论之后,认为目前的包围圈相当严密,敌人是无法突围出去的,我军完全可以按第二套方案向敌人发起总攻,全部歼灭敌人。

在经过了充分的研究之后,华野总部在1948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12月31日,按第二套方案向中央军委发出了请求进行总攻的报告,这是华野给全军和全国人民奉献的最好的新年礼物。

1949年元旦这一天,蒋介石也有所表示,他在发动并进行了两年多的全面内战之后,在各条战线全面崩溃的时候,在这天向全国发出了求和的声明。他说:

只要和议无害于国家的独立完整,而有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只要神圣的宪法不由我而违反,民主宪政不因此而破坏,中华民国的国体能够确保,中华民国的法统不致中断,军队有确实的保障,人民能够维持其自由的生活方式和目前最低生活水平,则我个人更无复他求。……只要和平果能实现,则个人的进退出处,绝不萦怀,而一惟国民的公意是听。

对于蒋介石这种为了保存反革命实力而叫喊的假和平,中国共产党和全国的爱国民主力量,陆续给予了彻头彻尾的批判,中国共产党还特地提出了实现国内和平的八项条件。

也就在1949年元旦这天,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毛泽东在这篇新年献词中开宗明义地指出:

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

在谈到战局时,毛泽东正式向全世界宣布:

战争第三年的头半年(1948年7月至12月)发生了另一个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由长期的劣势转入了优势。

人民解放军不但已经能够攻克国民党坚固设防的城市,而且能够一次包围和歼灭成十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国民党的强大精锐兵团。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兵力的速度大大增加了。……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将要获得比1948年更加伟大的胜利。

在元旦期间,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当我军在前线欢庆元旦之时,当我军正在积极准备对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之时,国民党集团的特务头目和情报头目、国防部政工局局长邓文仪在1949年1月6日的记者招待会上,向全世界发布了一个据称是经过证实了的惊人消息:“共匪军事首脑刘伯承已于去年12月13日在安徽宿县西南桃关集,被国军的飞机炸毙。”对于这一惊人的消息,我们当然用不着花费笔墨去辟谣。只是想指出两点:

1949年1月6日这天,刘伯承并未在淮海前线,他正在西柏坡村出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政治局会议,并准备第二天的发言,他发言的内容,是阐述他对未来的渡江战役和夺取全国军事胜利的总体设想。

也就是1949年1月6日这天下午,我华野指战员向包围圈中的杜聿明集团发起了总攻,这也是结束淮海战役的最后总攻。

这不是有意的安排,但却十分巧合:我军打响淮海战役、向黄百韬兵团发起攻击的时间是1948年11月6日,我军向黄维兵团发起总攻的时间是1948年12月6日,我军将杜聿明集团完全包围起来的时间也是1948年12月6日,我军向杜聿明集团发起最后总攻的时间是1949年1月6日,刚好是连续3个月的6日。在我国民间,一直有“六六大顺”

的说法。如果是放在淮海决战中,似乎还有点意思。不过,这只能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身上,如果用在当时还在掌握着国民党政权的蒋介石集团身上,那就不仅是大大的不顺,反而是大大的灭顶之灾。

六、淮海最后一战1949年1月2日,中央军委批准了华野总部关于对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的报告,并将总攻的时间定在1月6日。华野总部之所以会要求早点发起总攻,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考虑:淮海决战打完之后,下一步必然就是渡江,我人民解放军要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而渡江之战不能晚于4月底,因为过了4月,长江就要涨水,江面就会加宽,就会增加渡江的难度,增加部队的伤亡。现在,只要有了把握,只要不影响全国的大局,就应当尽快向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迅速结束淮海战役,让部队早日休整,然后进入渡江作战的准备。中央批准华野的计划,也是从这一点考虑的。

当中央军委批准了华野的计划之后,华野总部对总攻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对杜聿明集团的全歼,计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计划用3至7天,目标是先将相对较弱的李弥兵团加以歼灭;第二阶段再行消灭相对较强的邱清泉兵团。华野将投入一纵、二纵、三纵、四纵、八纵、九纵、十纵、十一纵、十二纵和渤海纵队10个纵队用于向包围圈中的敌人进行攻击。

包围圈中的国民党官兵这时在一心盼望着好天气。高级军官知道有了好天气就可能在空军的掩护下突围以求生,普通官兵只想有了好天气就可以多抢到一点空投下来的食品以救命。

1948年12月29日,天气转晴,蒋介石派来的董明德和杜聿明派出的舒适存乘飞机飞南京,去向蒋介石报告突围计划,空军也开始进行空投。这天的空投除了投下若干食品之外,还投下来两样东西,一样是黄百韬兵团的《烈士纪念册》,一样是南京《救国日报》刊载的中国共产党公布的内战战犯名单,杜聿明的名字赫然列于其中。底层官兵们看到这些东西后破口大骂:“老子们要吃饭,投这些废物干什么!”

杜聿明看到这些东西之后心中明白,蒋介石是在告诉他:你已经成为共产党列出的头等战犯,是“国人皆曰可杀”的人物,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必须向黄百韬学习,为蒋介石效忠送死。所以当蒋介石从舒适存处听说杜聿明近来身体一直不好,在第二天发来电报说“听说吾弟身体有病,如果属实,日内派机接弟回京医疗”时,杜聿明立即电复蒋介石:“生虽有痼疾在身,行动维艰,但不忍抛弃数十万忠勇将士而只身撤走。请钧座决定上策(按:指他向蒋介石建议的上中下三策中的上策),生一息尚存,誓为钧座效忠到底。”但是,他在1月3日得到了蒋介石的来电:“照第三案执行,自5日起投足三日粮食。”就是说,蒋介石仍然坚持要他进行完全无把握的冒险突围。蒋介石所采取的,是杜聿明提出的上、中、下三策中的下策。

杜聿明很明显地感觉到了灭亡时刻的到来。因为他明白:在国民党军队中,由于统帅部、前方指挥官、部队长这三者之间矛盾重重,由于部队与部队之间矛盾重重,如果下令突围之后,必然的结果肯定是各自顾各自,无法按照事先下达的命令统一行动,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击之下,必然迅速土崩瓦解。黄维的突围就是眼前的例子,他即将成为第二个黄维。

1月5日,蒋介石派空军开始大规模投粮,计划是空投3天之后,让部队吃饱了肚子,带上一部分粮食,就进行突围。杜聿明认为投3天不够,电告蒋介石请求继续空投。蒋介石回电说:“准再投3日,务必遵照实施。”

杜聿明未曾想到,空投才进行了一天,他的二十几万大军灭亡的时刻就已经到了。

1月6日下午3时30分,淮海前线总前委发出了总攻命令。命令中说:

为贯彻战役决心,趁敌人还未能得到充足粮食、弹药补给,且疲惫动摇恐慌之际,争取迅速解决该敌,全歼杜、邱、李匪部,以获淮海战役全胜。

一声令下,我军各种重炮一齐向敌人阵地发起猛烈的轰击,已经养精蓄锐近20天的华野大军向包围圈中的敌人发起了全面进攻。

根据淮海前线总前委的要求,粟裕对华野的总攻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线的进攻部队分为三个集团向敌人进行纵深攻击:东集团由三纵、四纵、十纵、渤海纵队和冀鲁豫军区的两个独立旅组成,共投入11个师,由十纵司令员宋时轮和政委刘培善统一指挥,其任务是在北集团的配合下歼灭李弥兵团,然后由东北向西南突击,与其他部队共同歼灭邱清泉兵团;北集团由一纵、九纵、十二纵组成,共投入8个师的兵力,由华野第一副政委谭震林兼二兵团政委和二兵团副司令员王建安统一指挥,其任务是从北面向西南攻击邱清泉兵团,其中的一纵要参加歼灭李弥兵团;南集团由二纵、八纵、十一纵组成,共投入8个师,由四兵团司令员韦国清和副政委吉洛(即姬鹏飞)统一指挥,其任务是由南向北进攻,目标是敌人的指挥中心陈官庄。

第二线的部队还有5个纵队共15个师,再加3个独立团,作为战役预备队,同时组成外围的第二道封锁线。这些部队是:

六纵位于濉溪口、百善集地区,七纵位于萧县地区,十三纵位于马村桥地区,两广纵队和一部分地方部队在夏邑、会亭集地区,鲁中南纵队和部分地方部队在永城地区,另有在济南战役起义后编入华野的三十五军在山城寨地区。这样,我军是既有向敌人发起猛烈进攻的部队,也有预防敌人突出包围圈而进行阻击的部队。

粟裕为保证对敌人的全歼,为这一仗上了双保险。

除了华野大军之外,刚刚结束了围歼黄维兵团的中野大军则根据总前委的指示,位于第三线,在休整中随时准备听从总前委的调遣。

1月6日晚,我军就攻破了敌人的外围防线,占领了敌人布置有坚固防御工事的据点13个,歼敌1万余人。敌人主力部队七十军军长高吉人受重伤,由邓军林升任军长。

1月7日,我军攻占了包括李弥十三兵团司令部所在地青龙集在内的20多个村庄或据点,李弥兵团的整个防线被击溃,其主力从原来的王引河以东的防区逃向王引河以西的邱清泉兵团防区。这一战果,按粟裕原来的计划,是打算在3天之内完成的,现在,只用了一天半就完成了。

李弥兵团溃败了,邱清泉兵团的防线被突破了,杜聿明感到了空前的压力。他只得急电蒋介石,要求加大空投规模,并要求蒋介石组织力量在1月9日进行预备性轰炸,在10日空投毒气弹,掩护全军突围,否则,包围圈中的国民党军队即将全军覆没。蒋介石要手下立即进行部署,国防部给杜聿明的电报说将按杜聿明的要求出动100架飞机进行掩护突围。1月9日上午,国民党空军副总司令王叔铭亲自飞到陈官庄上空,观察情况,为下面的军队打气,进行掩护突围的准备。

为了准备突围,敌人开始向西边移动。由于两军的距离很近,所以敌人的企图立即为我军所发觉,粟裕立即将渤海纵队调到包围圈的西边,加强八纵与九纵的力量,准备对企图突围的敌人进行堵击。9日这天,国民党空军出动了20多架飞机在包围圈的西部阵地上狂轰滥炸,并投下了一些毒气弹。敌人的第五军全力向西攻击,企图突破包围圈。但是在我八纵、九纵和渤海纵队的坚决阻击下,敌人的进攻被粉碎,包围圈仍然十分稳固。

在粉碎敌人向西攻击的同时,我各路纵队继续向敌人进行分割穿插,逐渐夺取敌人原来的阵地。一纵在北边全歼第五军的一个团,占领了朱小庄。九纵不仅打退了敌人的进攻,而且还由西向东进攻,全歼第五军在张家庙的守敌。十纵在攻占青龙集之后,会合四纵继续向李弥兵团残部展开攻势,攻克了李弥兵团指挥部的新驻地黄庄户。十纵和四纵的另一部分部队则在击溃敌七十军之后,将进攻矛头指向杜聿明和邱清泉的指挥部陈官庄。三纵先是攻占了陈楼,然后也向陈官庄逼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