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政府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
12032500000075

第75章 区域经济管理(4)

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最重要的是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工作要有新举措。在指导思想上需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结构调整、促进企业改组改造。要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消除经济发展和调整改造的体制障碍,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机制。通过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拓展发展空间。二是坚持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正确发挥政府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结构调整、技术改造、企业重组,都应主要依靠市场来决定。政府主要是制定规划和政策,营造投资、创业和发展的良好环境。三是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给予必要扶持。振兴老工业基地,主要依靠充分发挥广大企业和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内部潜力,激发内在活力。国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也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讲求效益。四是坚持立足现有基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要着眼于加快科技创新和进步,充分发挥人才智力作用,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坚持少上新项目、少铺新摊子,在改组、改造现有企业上下大功夫,注重整合现有资源,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五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振兴老工业基地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要搞好总体规划,综合治理,区别轻重缓急,分步实施。既要增强紧迫感,积极进取,又要从长计议,量力而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需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主要任务:第一,要继续从战略上调整经济结构。包括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所有制结构、调整国有经济结构。这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主线和基础。第二,要切实加强企业技术改造。这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环节。第三,要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长远大计。第四,要积极搞好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这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保证。第五,要加快发展科技教育事业。这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条件。第六,要大力推进改革开放。这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强大动力。

4.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继做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中部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促进中部崛起,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和能源保障能力,缓解资源约束;有利于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构建良性互动的发展新格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和人才等综合优势,加快中部地区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建设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高技术产业及现代装备制造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部地区崛起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科学规划,精心组织,通力协作,扎扎实实做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各项工作。要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突出重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巩固提高粮食、能源原材料、制造业等优势产业,稳步推进城市群的发展,增强对全国发展的支撑能力;坚持立足现有基础,自力更生,国家给予必要的支持,着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努力扩大就业,逐步减少贫困人口,提高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四节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及对策

一、中国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的关系问题按照行政区管理经济的弊病,近年来大家看得越来越清楚: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地妨碍了全国大市场的形成,破坏资源、破坏环境,都与追求地方的利益分不开。按照行政区管理经济向经济区管理经济的方向转变,行政区必须调整,与经济区相一致。建国以来我国的综合经济区划方案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从大的方面讲,主要可分为两个阶段:传统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主导型的综合经济区划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地方自主型的综合经济区划。

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经济区划应该遵循这一规律进行。但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集权的领导形式使得综合经济区划工作较多地受到了加强统一管理、服从中央领导及其他主观性较强的因素的影响。这从我国综合经济区划方案自建国初的六大行政区建立,到1952年撤销六大行政区建立七大经济协作区,到1961年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将七大经济协作区合并成六大经济协作区,再到“文化大革命”时期撤销六大经济协作区建立十个经济协作区等的变化过程中就可以看出,经济区划实际上成为中央政府实施空间计划管理的手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改变了原有的经济区划理念,开始鼓励地区间的经济协作,并逐步建立起较为规范的立法与政策体系。在这一背景下,许多地区开始在自主互利的基础上建立起各级经济协作区、联合会等。短短10年时间,全国出现了上百个规模不等、形式各异的经济区组织。这些经济区的出现的确在活跃地方性市场、促进地区间的物质、技术合作与区域性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一时期,虽然地方自主型的经济区划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却缺少了全国统一的规划与指导。

经济区与行政区的矛盾与联系更是长久以来困扰研究者与决策者的难题。两者既不能太统一,也不能太对立。在操作过程中应该如何把握?此外,由于缺少全国统一的、权威性的综合经济区划方案,目前各种经济区只是建立在短期利益的基础上,没有从根本上形成利益均衡机制,在协作中经常遇到矛盾与冲突,并难以得到有效的协调,这些都影响了建立经济区的作用与效果。

二、中国区域差异问题

区域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常态,但是现阶段中国的区域差异已超过了合理的区间,区域差异还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不仅通过GDP、人均GDP、标准差、工业总产值、区域间现代化水平、社会发展总指数等指标可以反映出现阶段区域间的绝对差异,而且还可以通过增长率、变异系数、极差系数、工业企业市场占有率、工业化率、工业竞争力等反映出区域之间的相对差异。区域差异一旦超过了临界值,不但会使欠发达区域处于一种被动和依附状态,很难摆脱落后的状态,而且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区域差异问题到现在仍然很严重,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在进一步拉大。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值得研究,诸如:

——三大地带之间的自然环境的差异原因。东部地区自然环境好,土地肥沃,水资源充足,靠近海洋,有交通运输的便利条件。

——三大地带之间的经济发展的历史差异原因。自唐宋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就在东部地区。进入近代社会,作为“镶嵌式”的近代工业,主要是在沿海地区。中西部缺乏发展经济的条件和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策倾斜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向沿海倾斜,使沿海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内地在政策上没有优势,发展落后了,而且很难追赶。

——文化基础的差异原因。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的文化水准有直接的关系。我国的文化、科技、教育的中心一直在东部沿海,所以形成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有很大的差别,而文化的原因常常容易被忽视。

——投资的地区差异原因。由于投资来源的多样化,东部地区凭借其各种优势条件,能够获得充足的发展资金的投入,其中主要是民间和外商的投资。虽然国家对西部地区在投资上有一定的倾斜,但由于国家投资的比重在缩小,总投资方面的差距很大。

目前对于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研究,主要是解决在目前的格局下,区域差距的演变趋势的问题。如果继续按照“三大地带”的格局划分,区域差距是否会出现收敛性?什么时间会出现?如果格局改变,我们又将如何评估中国的区域差异?因此,统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要靠倾斜的区域经济政策来实现。统筹区域发展的具体措施有:完善中国的区域管理制度基础与程序,促进东部地区与东北地区传统产业转移,加强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合作,进一步完善中西部地区的起飞条件,促进区域间企业主导型合作,协调企业跨区域行为等。

三、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现代制造业发展问题

中国是否要成为国际制造业的中心?就在几年前,有很多人认为中国应当跨越式发展,直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不必走发达国家的老路,不必发展制造业。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之后,我们发现,发展的阶段在中国是无法跨越的,发展制造业是我们目前阶段的最好的选择,因为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使发达国家的现代制造业不再具有比较优势,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不可避免。中国的沿海地区,由于良好的发展条件和近年来良好的经济成长性,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中现代制造业转移的首选之地。我们要研究的是:哪些地区应当选择哪些产业,如何在调整区域产业结构的同时促进环境发展和社会发展,现代制造业中心应当建设几个,中心的发展趋向又要如何把握等。产业布局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新的面貌、新的要求摆在我们面前。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完善中,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构建新的区域产业布局的框架具有重大意义。

四、区域经济合作问题

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关键是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在政府主导型,特别是地方政府主导型的区域经济合作中,政府扮演了主角。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直接利益相关者,政府不得不改变其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作用。在政府主导型区域经济合作向企业主导型区域经济合作转变过程中,全国各地区的表现存在明显差异。

区域经济合作的规则与政策仍需完善。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制度条件一直不完善。虽然在区域经济合作的各个时期中央政府都制定了明确的促进地区间合作的规定,但制度条件依然存在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这些规定均为行政规定,没有上升到法律,因而缺乏必要的严肃性;二是由于前一原因,许多规定反复强调,政策上缺乏新意。

除制度因素外,困扰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区域问题有增多的趋势。

西部地区的落后、东部部分城市地区的膨胀、东北地区的工业老化、中部六省的相对地位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这无疑会影响区域分工的深化与区域间经济技术合作。

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和内容要丰富多样。目前的区域经济合作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简单的政府主导型地区间物质交换发展为多种多样的地区间经济技术联系。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全国已经形成了许多企业集群中心。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发展适合当地的产业,实现区域的分工十分重要,且能够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的各类资源。区域合作是利用各地的优势,发展互惠的经济项目。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积极推进发展程度不同的区域间的联系,这样可通过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对那些发展落后的地区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从而促进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五、中国区域竞争力问题

我国目前各区域和城市竞争力相差巨大。人们普遍认为,区域内各个城市间寻求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合作,以开展区域间及大都市圈之间的竞争,提升城市及所在区域的竞争力是必由之路。目前三大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之间的竞争就十分明显,无论是在吸引外资还是产品市场上的竞争,都是十分激烈的。另外,在产业分工和整体产业安排方面进展也很明显。这些都是实现区域分工和合作,保持良好竞争优势的新尝试。

在区域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趋势下,区域创新对区域竞争力的作用将会日益增强,而且更多地表现为对区域核心竞争力、基础设施的影响,其影响方式也更趋于整体性和网络化。区域竞争力作用的重点主要表现为:

——技术基础设施对区域竞争力的作用日益增强。技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电子通讯系统、网络设施,以及依赖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市场交换、居民生活和现代监管等的技术设施。它们已成为国家未来竞争力的一项关键性资产和区域发展的基础。

——信息技术革命对教育的变革,从更深的层次上影响潜在的区域竞争力。建立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教育网络,为更多的人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将信息技术知识纳入到教育体系之中,使未来的竞争力更多地依赖信息技术;终身教育使人力资本的竞争力得到持续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