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知岁事报阴晴,不知官租重与轻】出自明代冯惟敏诗《禽言》。岁事:一年的农事。意思是:能够知道一年的收成如何,能够预测天气的阴晴,但却无法知道税租是轻还是重。诗句巧妙地揭示了农民的生活和命运常常掌握在官方的手中。
【赋敛厚,则下怨上矣】出自《管子·权修》。厚:重、多。下:指百姓。上:指君主。意思是:赋税过于繁重,老百姓就会怨恨君主。说明要减轻百姓的负担,才能平复民怨。
【弊政之大,莫若贿赂行而征赋乱】出自唐代柳宗元《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最大的弊政莫过于贿赂猖獗,赋税繁多了。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出自唐代白居易诗《买花》。深色花:指牡丹花。中人:家产中等的人家。意思是:一丛牡丹花的价值,要抵得上十户中等人家交一年的赋税。可见统治阶级是何等奢华。
【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出自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那:同“哪”,怎么。栽禾:种田。意思是:国家规定农民的赋税是三升米,但实际上,农民却要交纳一斗米,那么,杀牛怎么会不比种庄稼强呢?诗句揭示了当时的统治者对贫苦的劳动人民的恣意盘剥。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出自唐代聂夷中诗《田家》。意思是:刚到六月,禾苗还没有吐穗开花,官府就已经早早地开始修筑粮仓了。诗句含蓄而又深刻地揭露统治者对百姓的残酷剥削。
【人间行路难,踏地出赋租】出自宋代苏轼诗《鱼蛮子》。赋租:即租税。意思是:这个世界上,连走路都十分困难,只要脚一踏在地上,就得交租纳税。诗句表现了封建剥削之繁重和苛刻。
【一饭中人产,千金匹马装】出自清代陈恭尹诗《所见》。意思是:特权阶层的一顿饭的价值就相当于一户中等人家的全部财产;一匹马的行头就要耗费上千两黄金。诗句尖锐地揭露了封建特权阶级的穷奢极欲,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百姓的盘剥之重。百工
【人间巧艺夺天工】出自元代赵孟頫《赠放烟火者》。意思是:人间的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胜过了天上工匠。
【技艺之士资在于手】出自《商君书·算地》。手:技术,手艺。意思是:对于手工业者来说,他们的资本就在于他们手中的技艺。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出自唐代李白诗《秋浦歌》。紫烟:冶炼炉上冒出的烟云。意思是:冶炼炉的炉火将四周照得红彤彤的一片,红色的火星四处飞溅,与升腾的紫色烟雾交织在一起。
【始臣之解牛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出自《庄子·养生主》。后常将此句用“目无全牛”来概括。意思是:在我开始杀牛时,所看到的没有不是全牛的;然而,三年之后,我再杀牛时,就再没看见过全牛了。说明实践能让人的技术更加纯熟。
【工人数变业则失其功】出自《韩非子·解老》。数:多次。功:成绩。意思是:做工之人总是改变自己的行业,就做不出成绩来。
【工不兼事则事省,事省则易胜】出自《慎子·威德》。意思是:工匠不同时做两种工作,那么他们的工作就专一,工作专一就容易取得成功。说明只有专才能精。
【百工者,以致用为本,以巧饰为末】出自汉代王符《潜夫沦·务本》。意思是:工匠以制造出的器物有实际用处为根本,以弄巧粉饰为末。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出自唐代秦韬玉诗《贫女》。斗:比。意思是:贫家女敢用精巧的针线活夸耀自己灵巧的双手,而不和别人比试双眉画得好。诗句表现了贫家女儿对自己劳动的自信和朴实的性格。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做工的人要想做出好的器物来,就一定要先将他的工具搞好。
【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出自《列子·汤问》。造化:指天地。功:精好。意思是:工匠技艺之精巧,可以与天然媲美。赞叹工匠技艺之高。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出自唐代陆龟蒙诗《密色越器》。越窑:中国唐代时最著名的青瓷窑之一,在古代的越州境内,故称越窑。千峰翠色:指越窑上的花纹。意思是:深秋时节,风霜白露,无限荒凉,但只要越窑一开,千峰叠翠便尽在其中。诗句称颂了越窑的烧窑工人的高超技艺。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出自《礼记·学记》。兴:喜欢。意思是:如果不喜欢这种技艺,就不能心情愉悦地去学习它。说明只有具有兴趣,才能主动去学习。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出自宋代叶适《法度总论》。意思是:观察过多种器物的人才能成为优秀的工匠,查看过多种疾病的人才能成为出色的医生。说明只有多实践,才能提高技艺。
【有百技而无一道,虽得之弗能守】出自《淮南子·诠言训》。道:方向。意思是:如果没有一定的方向,即使具有多种技能,即使能有所收获,也不能坚持长久。说明只有精专,才能长久,杂而不精,就会半途而废。
【良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必巧】出自晋代葛洪《抱朴子·极言》。规矩:校正方圆的器具。意思是:一个高明的工匠,能够教给人如何使用规矩,但却不能使人一定成为能工巧匠。说明要想成为手艺高超的人,师傅的作用并不是绝对的。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出自唐代李贺诗《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端州:地名,在今广东省,以出产端砚而闻名。紫云:比喻紫色的砚石。意思是:端州石工的手艺如神般精巧,他们能登上高如云天的山峰去采取紫色的砚石。诗句以高超的想象讴歌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勇敢和智慧。
【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出自清代吴嘉纪诗《绝句》。意思是:六月天里,头发花白的老盐工在低矮的茅草屋中用烈火煮盐。走到门外,能在酷热的太阳底下偷闲一会儿,就算是乘凉。诗句反映了盐工生活的艰苦。经商
【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出自唐代张籍诗《贾客乐》。意思是:商人为了追求利润整年在外面奔走,以至于连县里的户籍册上都没有了他的姓名。
【逆旅整设,以通商贾】出自(三国·魏)曹操诗《步出夏门行·冬十月》。逆旅:迎接宾客的地方。意思是:把旅店都准备好了,来迎接往来贸易的商人。诗句表现了曹操对国家安定繁荣的渴望和对商业的重视。
【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出自元代马祖常诗《河湟书事》。赊:遥远。意思是:来自波斯的老商人穿过浩瀚的沙漠来做生意,晚上听着单调的驼铃声,知道路途还远着呢。
【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出自《史记·货殖列传序》。三宝:粮食、物品、财富。虞:古代掌管山泽的人。意思是:如果商人不做买卖,粮食、物品和财富就无法流通;如果掌管山泽的人不开发利用资源,那么财富就会减少。说明商业流通是十分重要的。
【商贾者,所以通物也。物以任用为要,以牢固为资】出自汉代王符《潜夫论·务本》。任用:实用。意思是:商人的任务就是要使货物流通。而货物,最要以实用为主,以结实为资本。阐述了商业的根本任务。
【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货有余】出自《汉书·货殖列传》。商旅:指商人。谷:指粮食。意思是:经商的人多了,就会使粮食生产不足,而货物有剩余。说明农、商之间要平衡发展。
【善贾笑蚕渔】出自(南朝·宋)鲍照《观圃人艺植》。善贾:善于经商之人。蚕渔:养蚕、打鱼的人,这里指贫穷的人。意思是:善于经商的人耻笑那些以养蚕捕鱼为生的人。表现了财大气粗的商人看不起贫穷的“蚕渔”。
【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出自《荀子·修身》。折:亏。阅:卖。意思是:精明的商人不会因为亏了本就不再做生意。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出自《史记·货殖列传》。熙熙:指和乐的样子。壤:同“攘”,壤壤,即众多的样子。意思是:天下人和和乐乐,都是为利益而来;天下人纷纷攘攘,也都是为了利益而往。
【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此其大经也】出自《史记·货殖列传》。作力:努力。少:同“稍”。大经:常道。意思是:在没有财力的时候,应该努力创造财富,等到有了一些财富后,就要靠才智来经营;财富多了,就要努力争取赚钱的时机,这才是发财的常理。
【为富不仁,为仁不富】出自汉代桓宽《盐铁论·地广》。意思是:要发财致富就不能太过仁慈,如果太过仁慈也就不能发财致富。
【市者可以知治乱,可以知多寡】出自《管子·乘马》。意思是:通过市场的行情可以知道国家是安定还是混乱,可以知道国家物资的多少。
【决千金之货者不争铢两之价】出自《淮南子·说林训》。铢:古代的重量单位,相当于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铢两,形容极其微小。意思是:决定买卖千金价值的货物的人,不会计较极其微小的价钱。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出自《史记·货殖列传》。贵:价格上涨。贱:价格下跌。意思是:货品的价格上涨到极高时就会降下来,下跌到极低时就会涨上去。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出自《史记·货殖列传》。意思是:当货品的价格极高时,就要像扔掉粪土一样赶快抛售;当货品的价格极低时,就要像购买珍宝一样趁机购买。说明贱买贵卖的商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