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画坛大隐李琼久
12044500000008

第8章 闯过生死鬼门关(2)

为了让学生系统地学习传统,在那个没有任何电教设备的时代,李琼久不畏困难,不辞辛劳,跑遍了乐山城内的图书馆,收集、整理了一套中国历代书画资料,自撰文字,自画图谱,在学校里举办了一次“中国书画史展”,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和体悟传统。画展中不少历史上有代表性的名画,有些是李琼久过去临摹的作品,有些则是他为了这次展览,熬夜复制出来的。眼睛熬红了,身体消瘦了,然而,当他看到展厅中一双双如饥似渴的眼睛,看到久久不愿离去的人们,听到学生们发自内心的赞叹,他便觉得,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为了促进艺术教育发展,李琼久又与同一个教研室的音乐教育家曾问予先生(音乐家贺绿汀的得意弟子)密切合作,积极策划推进“艺体师范”从普师中独立出来。在他们及其他老师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在1958年正式成立了“乐山艺术师范学校”。虽然只办了一年,就因三年饥荒而偃旗息鼓,但它却为乐山地方艺术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寻找,探索

兢兢业业教学的同时,李琼久时刻不忘心中瞩望的目标。

“你的锅灶何在 ”吴成之当年的教诲,时刻拨动着李琼久的心弦。从传统中蜕变出来,创造自己的面貌——朝着这个目标,李琼久在追寻和探索的道路上,一走就是十年。

1958年,在铜河碥的斗室中,年过五十的李琼久挥汗如雨,创作了巨幅山水画卷《乐山大办钢铁图卷》。他以苍劲秀润的笔法和起伏延绵的构图,将自己在“三山”(峨眉山,大、小凉山)的生活体验展现于笔端。画面虽打破前人清冷山水格局,俨然一派雄伟壮阔景象,然而人物与场景显得还不够和谐。传统与现代怎样才能协调融合 摆在面前的难题让李琼久再一次陷入迷茫,苦苦挣扎几年后,冯建吴先生的到来,才让他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却说当时,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先是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接着是蔓延全国的大饥荒。初夏的一天,踏着夕照余晖,夹着一摞书本,心神不定的李琼久沿着高高的古城墙回家,路上,举目遥望奔腾不息的大渡河,刚刚发生的一件事让他刻骨铭心,心潮难平。

原来,李琼久多年研读书史画论,有所感悟,推敲数日之后,新得一联倒还得意,唯恐不足,打算向国文教师苏俊生讨教。匆匆吃过晚饭,趁着天色尚早,便向苏老师的寝室走去,走到门口,才发现“铁将军”把门。邻居告诉他,苏老师朝宿舍楼后的小道去了。

苏俊生毕业于名牌学府,国学根底深厚,诗词曲赋无不精通。这位满腹经纶、学贯中西的人,年近半百还是单身。的确,谁会嫁给一个戴上右派帽子的“牛鬼蛇神”呢 被赶下讲台后,勒令劳改放羊,人送绰号“苏武”。

寻觅的路上,李琼久心想,苏老师也许是散步去了吧。顺着荒野小道往前走,突然在树丛中的猪圈门口发现一个身影晃动,有点像是苏俊生。这么晚了,他到猪圈干啥 当李琼久接近门口,看到眼前的一幕,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透过半掩的猪圈门,他看到苏老师蓬头垢面,半蹲在猪槽边,抓起夹杂着草料的粗糠直往嘴里塞……发现有动静的苏先生匆忙钻出猪圈,迅速抹去嘴巴上的糠秕,胡乱拍打着身上那件沾满油污的西服,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看是李琼久,便急忙打招呼:“李老师,这么晚还不回家,有这份闲心来散步呀 ”苏俊生的脸蜡黄清瘦,胡须、嘴角还残存着一些糠秕残渣。李琼久这才收回神来,忙回道:“天色尚早,随便出来走走,不想在此幸会。”

接着,李琼久拿出一张便笺递过去:“正好有一事请教。”苏先生接过便笺,只见上书:“书出秦汉,画自曹张”。李琼久又说:“这是我最近新撰的一联,请你斧正。”苏先生沉思片刻,便道:“意境倒也高远,我只给你改一个字,将‘自’改为‘蜕’,如蝉脱壳,这就工稳多了,如何 ” 李琼久自是心满意足,好生欢喜。

回家途中,苏俊生与猪争食一幕,在李琼久眼前总是晃来晃去。人畜争食,何其悲哉!几年来,李琼久从没吃过一顿饱饭。可当目睹苏老师的境况,仍让他不寒而栗。

回到家中,李琼久直奔厨房寻食,里面却空空如也。堂屋里,妻子在缝补衣服,小孙子在写作业,他一头躺在床上叹息起来。这时,胡咏娴走近床边,递给李琼久几颗古巴糖。他像触了电似的,从床上跳起身,惊喜地问:“这是从哪里弄来的 ” “这是你的亲家杨允中老师专门托人从成都带来的,有半斤呢。” 喜出望外的李琼久正有滋有味地咀嚼古巴糖时,有人带信来,请他到曾文明家去,说是来了成都的朋友。

当迈进曾文明家门,李琼久看见杨奇、冯建吴等早已在座。屋中,还有几张陌生的面孔。冯建吴将随行朋友一一介绍,并说明这次来乐山的打算。

原来,四川美院冯建吴、苗勃然、李文信和四川美协吴凡、吴强年、岑学恭、傅文淑等一行来乐山,打算去峨眉山写生采风。冯建吴知道李琼久长年在山上写生,路径、景点都比较熟悉,希望他能带队前往。李琼久与冯建吴是师生关系,加上与川内丹青高手同行写生,是个难得的机会,于是欣然答应,并带上罗明波、谢光福两个学生同往关照。

登峨眉写生的半个多月中,李琼久紧随冯建吴,一边写生,一边切磋。冯先生临场写生,大胆挥洒,用笔粗犷,以新法写新景,千变万化的自由表现方法启发了李琼久的灵感,令他心胸豁然开朗,更加坚信,只有开拓进取,不断探索,走自己的路才有希望。

崭露头角

随冯建吴峨眉山写生后,李琼久有了新的打算,于是迈开双脚,以更热烈的激情投身大自然中。罗明波回忆说:“1963年春节,李老师邀约我和另一个同学在他家过年……春节一过,他就忙着起程去小凉山体验生活。大、小凉山古为蛮荒之地,历代画家很少涉足。大渡河奔腾不羁,两岸峰峦奇异、山势伟岸,李老师在这壮丽山河里吸收到峨眉山没有的灵气。他在勒乌(小凉山深处)与伐木工人同吃同住。历经一个多月艰辛,深入人迹罕至的彝汉杂居之地,旅途中常遇无公路交通之苦,或手足并用,或徒步跋涉,忍饥挨饿,一路靠信仰和意志支撑,终于获得丰硕收获,带回厚厚一摞写生草图。”

紧靠乐山铁牛门老城墙的铜河碥,一幢不大的四合院中,住着几户人家,在拐角的一间斗室里,微弱的灯光下,李琼久聚精会神整理着写生草图,拼命创作。几日来画稿越画越多,画幅越画越大,直至他取下门板在天井中搭起临时画案,他的成名作《旭日丹岩》就诞生在这块简陋的门板之上。

《旭日丹岩》是以峨眉山绝顶为素材创作的一幅山水画。百丈悬崖之上,宏伟的巅峰舍身岩朱砂一抹,画面背景旭日东升,朝霞满天,好一派生气盎然、欣欣向荣的壮美景象。近景中,几棵苍劲有力的冷杉昂首凌空,一扫前人山水画那种清冷、寒酸气。此画在“四川?天津国画联展”亮相,便一炮打响,奠定了李琼久在四川画坛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如时任河北人民出版社总编的冯玉墀先生在《我了解的李琼久》一文中所述:“记得是1963年,四川美协与河北美协在天津举办联展,后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继续展出。我得知消息后,立即前往参观,一进入展览大厅,便在最显著的位置看见一幅题为《旭日丹岩》的山水画,作者便是李琼久。画前还聚集了不少观赏者,对其画风的新颖别致,赞叹不已。第二天的《光明日报》在头版报道了这次画展的消息,其中很长一段文字是介绍著名画家李琼久的《旭日丹岩》,说他的画无论是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相当高的境界,特别是说他用泼墨画的峨眉冷杉,前无古人,堪称一绝。此时我才意识到李琼久的画以新出奇,震撼了中国画坛。他已经走出乐山、走出四川,属于全国知名的画家了。此后,李琼久老师的画日益受到群众的喜爱,领导的青睐,时任文化部副部长齐燕铭来乐山时,专门看望了李老师,并一同游览了乐山、峨眉山风光,离别时齐副部长交给李琼久一个任务,要他画一百幅峨眉山水,为他出专集。”(2004年10月17日《乐山日报》)

在不断深入生活、反复体悟、探索尝试中,李琼久终于从传统中蜕变出来,创作了以《旭日丹岩》为代表的一批山水画。虽然还不够成熟,但毕竟找到了自我,闯出一条迈向成功的道路。

此间他的书法、人物、花鸟也齐头并进,大获丰收。如在1962年所创作的《达摩图》,成为此期的人物画代表作。弟子盛志中回忆道:“1962年应报国寺住持之邀,我陪同李老师去画了一张《达摩渡江图》,还为一个九十多岁的老和尚画了一张肖像写生。”《达摩渡江图》八尺巨幅,是一幅笔酣墨饱的狂草大写意之作。画家神凝气聚,以通天极地的气势振臂狂舞,尽兴挥洒,不啻昔日梁楷风范。这幅画是李琼久自立门户、独辟蹊径人物画的开山之作,后来被峨眉山僧众奉为镇山之宝。

六十年代,李琼久终于冲破传统,攀上他艺术的第一座高峰,并以他独具个性风格的艺术在川内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