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写给男人:风光一辈子
12045200000012

第12章 、自我砺炼——男人要在挫折中挺起脊梁(4)

不出陈嘉庚所料。1922年11月,英国政府强令限制橡胶生产,胶价迅速回升,橡胶业恢复了生机。

陈嘉庚的冒险行动得了巨大成功,接着,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再次扩大生产,组建橡胶托拉斯,在世界很多地方开设推销商店。

1925年底,陈氏公司已成为南洋最大的联合企业。

一个现代企业家在逆境和困苦中需要辩证的思维和顽强的意志力,即使是在幸运和成功时刻也应如此。

商海,实际上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旦陷于不利,就要想尽办法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可以肯定地说,一旦遭挫就鸣金收兵的企业家绝不可能有多大建树,同时,在强敌面前,不顾自己已陷于死地,盲目瞎冲乱撞,结果也会像飞蛾扑水一样,自取灭亡。

12追求成功的男人难免会有挫折

对于挫折,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是指人的意志倾向和心理设想在现实中不能预期实现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这种反应的主观感觉一般是痛苦、烦恼、压抑、抑郁、消沉等心理特征。

从社会学的角度去认识,挫折就是失败。挫折使人陷入逆境,给人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挫折带来的社会反应是批评、轻视、嘲讽乃至误解。挫折营造的社会氛围绝不是愉快和轻松,而是热情下降,支持率降低,直至人心涣散,冷嘲热讽。

总之,挫折给追求事业成功的人们所带来的不是荣誉,而是耻辱;不是喜悦,而是沮丧;不是振奋,而是消沉。但是,挫折又是走向顺利和成功时的必要付出,是相辅相成的因果关系。正像自然界中,没有阴即没有阳一样,对于为事业而奋斗的男人而言,没有挫折也就没有成功。

在自然科学领域,科学家在探索征服自然的奥秘的过程中,由于面对的是浩茫的未知领域,必须要经历无数次的挫折才能得到确定的结论。

在社会生活领域,每个人都要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这种价值需要通过各自代表的事业体现出来。而事业利益的变化,必然导致格局的变化,这种变化即通过激烈的竞争表现出来。竞争是残酷的,挫折随时出现,只有在挫折中不断奋起的人才能最终得到社会的承认,获得事业的成功,而那些一遇挫折就止步不前的人,必定要被波涛翻滚的巨浪所吞没。

挫折普遍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而事业遭挫,更是其中比较突出以及许多人都会遇到的一种。不论是伟人还是凡人,在人生之路的漫漫征途上,都会遇到挫折。而伟人所遇到的挫折可能会更多。“一帆风顺”只是极少数幸运者的专利,大多数人必须经历沧桑与挫折,必须尝遍挫折所带来的痛苦,所造成的失败,所形成的逆境等一系列苦果的千滋百味。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挫折对任何人来说都不可避免,在经历了挫折以后,有的人走向了事业上的成功,有的人却走向了失败。造成这种本质区别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呢?就在于对挫折与失败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因此,只有那些能够克服一次又一次挫折,并把挫折当作走向成功必经之路的人,才能够获取最终的胜利。

13成功需要在挫折中连续奋斗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指出,成功的获得就是在挫折中进行一连串的奋斗。对此他特意讲了一个故事:

我最要好的朋友是个非常有名的管理顾问。一走进他的办公室,马上就会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似的。

他创业之初的头6个月就把10年积蓄用得一干二净,一连几个月都以办公室为家,因为他付不起房租。他也婉拒过无数的好工作,因为他坚持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也被顾客拒绝过上百次,拒绝他的和欢迎他的客户几乎一样多。

就在整整7年的艰苦挣扎中,我没有听他说过一句怨言,他反而说:“我还在学习啊。这是一种无形的,捉摸不定的生意,竞争很激烈,实在不好做。但不管怎样,我还是要继续学下去。”

他真的做到了,而且做得轰轰烈烈。

我有一次问他:“事业上的奋斗把你折磨得疲惫不堪了吧?”他却说:“没有啊!我并不觉得那很辛苦,反而觉得有受用无穷的经验。”

看看“美国名人榜”上这些人的生平就可以知道,这些功业彪炳千秋的伟人,都受过一连串的无情打击。只是因为他们都坚持到底,才终于获得辉煌成果。

天下哪有不劳而获的事?如果能利用种种挫折与失败,来驱使你更上一层楼,那么一定可以实现你在事业追求上的理想。

教授们都知道,从学生对于成绩不及格的反应可以推测他将来的成就。拿破仑?希尔在大学授课时,曾把毕业班的一个学生的成绩打了个不及格。这对那个学生的打击实在很大,因为那个学生早已做好毕业后的各种计划,现在不得不取消,真的很难堪。他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是重修,下年度毕业时才拿到学位。第二是不要学位,一走了之。

拿破仑·希尔明白,他在知道自己不及格时,一定很失望,甚至会对拿破仑?希尔不满。拿破仑?希尔猜得不错,他真的论理来了。拿破仑?希尔说他的成绩太差以后,他自己也承认对这一科下的功夫不够。

“但是,”他继续说:“我过去的成绩都在中等水平以上,你能不能通融一下,重新考虑呢?”

拿破仑·希尔明确表示办不到,因为这个成绩是经过多次评估才决定出来的。拿破仑?希尔又提醒他,学籍法禁止教授以任何理由更改已经送交教务处的成绩单,除非这个错误确实是由教授造成的。

知道真的不能改以后,学生显然很生气。“教授,”他说,“我可以随便举出本市50个没有修过这门课照样取得了事业成功的人。你这科有什么了不起?干嘛让我因为这一科就拿不到学位。”

他发泄完了以后,拿破仑?希尔静默了大约45秒钟。他知道避免吵架的好方法就是暂停一下。

然后拿破仑·希尔才对他说:“你说的大部分都很对,确实有许多知名人物几乎不知道这一科的内容。你将来很可能不用这门知识就获得成功,你也可能一辈子都用不到这门课的知识,但是你对这门课的态度却对你大有影响。”

“你这是什么意思?”他问道。

拿破仑·希尔回答他说:“我能不能给你一个建议呢?我知道你相当失望,我了解你的感觉,我也不会怪你。但是请你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这件事吧。这非常非常重要,如果不由衷培养积极的心态,根本做不成任何事。请你记住这个教训,五年以后就会知道,它是使你收获最大的一个教训。”

几天以后,拿破仑?希尔知道他又去重修时,真的非常高兴。这一次他的成绩非常优异。过了不久,他特地向希尔致谢,让希尔知道他非常感激以前那场争论。

“这次不及格真的使我受益无穷。”他说:“看起来可能有点奇怪,我甚至庆幸那次没有通过。”

我们都可以化失败为胜利。请你从挫折中汲取教训,好好利用,就可以对这个失败泰然处之了。

拿破仑·希尔指出:“千万不要把失败的责任推给你的命运,要仔细研究失败的实例。如果你失败了,那么继续学习吧。可能是你的修养或火候还不够的缘故。你要知道,世界上无数人,一辈子浑浑噩噩,碌碌无为。他们对自己一直平庸的解释不外是‘运气不好’、‘命运坎坷’、‘好运未到’。这些人仍然像小孩那样幼稚与不成熟;他们只想得到别人的同情,简直没有一点主见。由于他们一直想不通这一点,才一直找不到使他们变得更伟大,更坚强的机会。”马上停止诅咒事业上的挫折和失败吧。因为诅咒的人永远得不到他想要的任何东西。

14用信念的力量顶住和战胜压力

巨大的困难会给人带来各种痛苦的感觉,要想忍受这种痛苦,有一种方法,那就是:认为有一种东西要比痛苦更有价值,因而值得为之付出。这种东西就是信念。

在许多当代中国名人身上,我们就看到了这种信念。环境愈是险恶,他们的信念就愈是坚强,他们就愈能承受得住各种的不幸和打击。对理想的笃信,帮助他们渡过各种各样的难关。

开国元勋刘伯承元帅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就是靠着心中永不熄灭的信念之火,在逆境中求得生存。

在战争年代,刘伯承有一段不用麻药接受外科手术的佳话。那是在1916年,刘伯承在战斗中负伤,右眼致残。由于伤口化脓,他来到了一家德国人开办的医院。主持人沃医生医术高明,态度却很是傲慢,特别是对伤病者畏痛呼喊尤其痛恨。

刘伯承在此做了两次手术:第一次手术是割去腐肉,理顺血管,第二次是安装假眼。

刘伯承始终拒绝使用麻药,因为他是一个立志拯救民众于水火的革命者,他怕麻醉药会损害他的脑子。

然而,不用麻药的痛苦却是难以想像的。医生要一刀一刀修割新长出的腐肉,疼痛异常,刘伯承却能安然端坐,手术3个多小时仍面不改色。

等包扎完毕后,沃医生见他扶着的椅柄上浸满了汗水,不禁动了恻隐之心,问他是否有疼痛难忍之感。

刘伯承却坦然一笑:“这算不了什么,才割了七十四刀嘛,小意思!”

沃医生惊异地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阁下每拉一刀,我就暗记一数。错不了,错不了。”

沃医生不禁啧啧称赞道:“了不起,了不起,你才是真正的中国好汉。”

当刘伯承说出自己的身份后,沃医生连连感叹地说:“你真是军神,军神!”

对于一个立志从军报国的人,失去了军人特别倚重的右眼(瞄准、射击),也失去了视象的平衡,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打击呀!然而,是信仰支撑住了他,他暗下决心:眼可夺,命可丧,志不可灭。要振奋下去,战斗下去!终于,刘伯承成为一代名将,也实现了他救民于水火的美好愿望。

也是靠着信念的力量,现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布赫在“文革”顶压了种种非人的压力。

在“文化大革命”中,布赫也受到了造反派的揪斗。在经过了频繁的无休止的体罚之后,他被军管起来,单独关押了起来。

布赫是“重犯”中的“重犯”,别人可以一起“放风”,他只能单独活动,不允许与任何人交谈。

与世隔绝、被人遗忘的滋味是不好受的,然而,布赫不但没有被打垮,相反,平心静气地读起书来。“以前工作的时候没有时间好好看书,那时有了,正好利用嘛。”就这样,在4年中他把《资本论》、《马恩选集》四卷、《列宁选集》四卷等全部研读了一遍。

在那种是非颠倒的历史环境下,人们经受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布赫之所以能够直面这惨淡的人生而毫不退却,就是因为他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对共产党的信任。

他说:“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不仅要经受住对敌斗争的考验,也要经受得住党内斗争的考验。”所以,面对打击,他坦然相对。他相信,历史自有公道,总有一天会弄清他的问题的。

布赫终于等到了这一天。8年的风雨,8年的磨难,他都挺过来了,靠的正是信念。

15乐观是突破困境的利器

有人身处于某一环境便全身不自在,别人却如鱼得水,悠游自在,这是每个人个性、适应力有所差别的缘故。

有部小说中的一位少女,就是一个无论身处何种困苦环境,都能从其中发现可爱有趣事物的典型。她在身为牧师的父亲熏陶之下,学到“寻找乐趣的艺术”。她的父亲则是用以下方法,教导女儿。

父亲问女儿:“你认为《圣经》是不是一部戒律,充满说教意味,严肃而难于了解呢?”

这位少女回答说:“我想是的。”

父亲接着说:“《圣经》中有关于令人心生喜乐的文句,你可曾留意到?你不妨试着找出圣经中令你愉快的文句,作专门的阅读。”

少女照父亲的话去做,一段时间后,对父亲说:“《圣经》中美妙可爱、发人深省的语句太多了,简直数也数不尽。”

这位少女由阅读《圣经》而改变以往的观点,从此阅读任何书籍,都能从中发现乐趣,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捕捉美好愉悦的片断。后来她把亲身的经验,告诉身边的朋友,原本苦闷的人因此变得活泼,从此,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