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清空身体“回收站”
打开电脑,我们能发现桌面上有个“回收站”的标记。我们的身体其实也有许多回收站,需要经常清空,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与活力。定期为自己的身体做分类处理,告别小肚腩、头痛、抑郁等亚健康问题,才能将“回收站”变得铮亮如新,用清爽的身心笑纳时光的恩赐。
人体的很多器官容易囤积垃圾,但身体里最重要的“回收站枢纽”就是大脑。大脑虽然不直接储藏身体垃圾,但精神因素能明显地影响排毒器官的功能,尤其是压力和紧张会制约排毒系统运作,降低人体垃圾排出的效率。
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我们每天呼吸着太多被污染的空气,接受着太多辐射,吃了太多加工过的防腐产品,承受了太多精神上的压力,这些都是毒素的来源。
当身体内的毒素“超载”,我们很难做到靠自然的方式来排出,于是你会出现莫名的头痛、体重大幅增加、便秘、口气难闻、脸上出现色斑、下腹胀痛、皮肤无光泽、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生暗疮等问题。因此,爱惜身体,千万别忘了适时地给自己的身体排排毒,切记健康才是关键。
在对身体回收站清理之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放松心情,给大脑减压,为清理工作奠定基础。然后尽量一天少吃东西,多吃水果。因为当我们断食的时候,身体会自动进行排毒,如果大肠堵塞,导致毒素无法被排出来,将造成自身中毒。因此,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先让我们的身内细胞进行解毒,当细胞内的毒素分解出来之后,再将这些毒素排出体外。
水果之中,纤维含量最高的当属苹果了,一个苹果大约含5克的纤维素,除此以外,苹果还富含果胶,这种果胶也是可溶性纤维素之一,它的作用不仅能有效治疗高胆固醇高血脂,还能有效防止癌症的发生几率。不仅如此,每天一个苹果可以帮助抑制食欲,达到调节身体均衡等功效。除了纤维素,苹果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苹果酸、柠檬酸、葡萄糖及多种矿物质等,所以经常有人说“一日一苹果,毒素远离我!”
一天什么都不吃,可能会饥饿难耐,但要坚持,饿了吃些水果,喝些开水,想象着体内的毒素正一点点地往外排,体内变得越来越纯净,身体也似乎变得越来越轻盈,这种感觉会很好。
水果——排毒之王
1.草莓
不可忽略的排毒水果,热量不高,又含有维生素C。在自然疗法中,草莓可用来清洁胃肠道,并强固肝脏功能。不过,对阿司匹林过敏和肠胃功能不好的人,不宜食用。
2.樱桃
樱桃是很有价值的天然药食,樱桃的果肉能排除毒素和不洁的体液,因而对肾脏排毒具有相当的辅助功效,同时还有温和的通便作用。选择时,最好选择果实饱满结实、带有绿梗的樱桃。
3.葡萄
现在几乎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深紫色葡萄,也具有排毒的效果。它能帮助肠内黏液组成,帮助肝、肠、胃、肾清除体内的垃圾,唯一的小缺点是热量有点高。
4.柠檬
柠檬含丰富的维生素C,它不仅有美白的作用,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功效,那就是帮助人体排毒。柠檬酸里除了丰富的维生素C外,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柠檬酸,这些物质主要可以帮助我们清理肺部的毒素,有止咳化痰、抗氧化的功效。除此以外,还可以改善人体血液循环,帮助血液运行正常平稳,从而排除毒素。
§§§02 参加一次葬礼,感受生命的可贵
生与死这两个字在人们的脑海里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生往往代表着希望,死则代表着悲痛绝望,然而这两个相隔万里的两字聚在一起却展示出生命的短暂一瞬间。很多人却不懂得生命的可贵,整日无所事事,浪费生命。
年轻人往往感觉不到生命的可贵,因为他们觉得生命还很漫长。他们的生活太精彩了,没有时间认真地考虑生与死的问题。于是,他们不去理会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的道理,更不知道效率不只可以用来给自己挣钱。等到他们醒悟的时候,一大段的生命已经过去了,这是永远无法弥补的损失。
生活中很多人都不能坦然地面对死亡,因为太多数人平时都不会想到死亡,就像健康的人难以想象医院的气息一样。所以,一旦触及到死亡的话题,大部分人都有点像遭受了晴天霹雳一般,有些震惊和恐慌,却很少有人能够从容地只把它当做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微微含泪也就过去了。
在葬礼上,总是不乏哭得惊天动地的人。也许他们失去的偏偏是最心爱的人,那心如刀割般的苦痛如果不号啕出来,硬是把泪水生生憋回心里去,恐怕更会让伤口血流不止。不过也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只是静静地站在人群旁边,默默地流泪,默默地目送心爱之人的离开。
不管是撕心裂肺式的情绪失控,还是静水流深般的侵心蚀骨,一切感情的表达都是深刻而沉痛的,是一种看在眼里疼进心里的刻骨铭心。接受现实,也是一种对逝去之人的爱和尊重,因为活着的人要是因逝者的离去而一直沉浸在痛苦中不能自拔的话,逝者在天堂里又怎能够过得安心?看到葬礼上人们真情流露的各种表达,或凸显无遗,或含蓄委婉,你终会懂得如何更好地去接受一个自己无法改变的现实。学会接受现实,就是要让人们更从容地生活下去。
在葬礼上,你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甚至产生转瞬即逝之感,这种感觉能够教会我们如何更从容地继续以后的生活。这让我想起了一件发生在朋友身上的真实故事。一天,她坐公交车去上班。本来既可以在A站也可以在B站换乘,而且她平时几乎都是在B站下车再换另一辆公交的。结果那一天,不知道怎么回事,她鬼使神差地在A站下了车。看着自己刚刚乘坐的那辆车缓缓开过去之后,她就上了另一辆平时不怎么坐的车。坐着这辆车仅仅驶过两站后,她就遇见了自己刚刚才从上面下来的那辆车。那辆车出车祸了!撞烂的车身、殷红的鲜血、痛苦的哭泣一下子挤占了她大脑所有的空间。她不知道那一刻自己是否还有呼吸,心是否还在如常地跳动,原来生命这么易逝!从此以后,她告诉每一个朋友,趁现在还好好活着的时候,一定要珍惜生命,善待身边的人,还有就是尽情享受人生,千万不能在失去的那一刻再后悔莫及。
生命是由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组成的,要学会珍惜生命,我们就得懂得如何珍惜时间。时间最是公平也最是无情的,它不会偏爱任何人,不管我们有多么重要的事情,它从来不会网开一面。我们能做的不是增加时间的长度,而是拓展它的宽度。请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会提高自己的效率,把时间用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据全球市场信息权威机构TNS200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人平均每天花掉44%的休息时间泡在网上,这个数字几乎是丹麦人的三倍。而这些时间又有大部分是花在聊天、偷菜等事情上面。如果我们把做这些事情的时间减少,多陪陪身边的家人,或者看看书,或者去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那么每天睡觉时我们就不会觉得这一天过得那么空虚了。生命本来就应该有更多不同的色彩和价值。
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每一个生命都很可贵。请不要以工作忙碌为借口,理直气壮地拒绝父母希望你去看看他们的请求;请不要以自己的心情不好为理由,冲动地向家人或朋友发一顿无名火;请不要因为生活的疲倦而对别人的困境视而不见;请不要放弃每一个举手之劳就可以帮助他人的机会。当我们付出更多的爱给他人时,生命会回馈给我们更多的快乐。
善待他人,也要善待自己,尽情享受这唯一一次的人生。享受人生,你可以去疯、去玩、去闹,同时也担负着责任带给你的沉稳和踏实,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那就留出足够的时间去发展这些爱好,让自己做喜欢的事情,如鱼得水。如果你深爱着某个人,何不大声地表白,成不成功倒在其次,重要的是你没了遗憾。努力工作,享受工作带给我们的成就感。每一个人都有让自己过得幸福的权利。
年轻人要去参加一次葬礼,真切地感受一下人们对死亡的态度。然后思考一下,生命如此短暂,匆匆一生,你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假如生命即将结束,你会不会有一些遗憾?那么这剩下的一段人生路,你又该如何走过?
学一些参加葬礼的礼仪
出席葬礼究竟怎样做才最得体?一句话:慎言慎行。参加葬礼或吊唁活动时,男女均应穿黑、蓝等深色服装,男士可内穿白色或暗色衬衣,女士不应涂抹口红,不戴鲜艳的围巾,尽量避免佩戴饰物,如需要可考虑白珍珠或素色饰品,避免佩戴黄金饰品。关怀及安慰对于亡者的亲属很必要,但号啕大哭应避免,在措辞上也应注意,一般可以说:“这真令我悲痛,请节哀顺便”、“这太突然了,衷心表示哀悼,请保重身体”。葬礼上忌讳使用“死”、“惨”等使人联想到不幸的词汇。葬礼都是肃穆的,高谈阔论、嬉笑打闹都是对亡者及家属的不敬,说话压低声音,举止轻缓稳重,才能显出你的诚意和风度。
§§§03 倾听老人的心声,品人生智慧
年轻人阅历少,年轻气盛,他们所缺乏的是老人身上的沉思和睿智,正如作家培根所说:“一般来说,年轻人富于‘直觉’,而老年人则长于‘深思’。”所有的果实,都曾经是鲜花;然而,却不是所有的鲜花都能够成为果实。如果有机会,多听听老人的故事,这对于你的成长和成功会有很大的帮助。
曾经听过这样一段对话:
一个年轻人对一个很落魄的老人说:“我知道你年轻的时候也像我现在这样辉煌过,但那都是过去了。”
老人说:“人的一生都有过辉煌和落败,辉煌别自骄,落败别自责,快乐地活一生才最重要。”
年轻人听后说:“看见你现在的样子,就能知道我以后也会这样的,太凄凉了。”
老人乐呵呵地说:“任何事物都是有新就有旧,有起就有落,记住,把握现在,做好现在。”
年轻人聪敏、灵活、时尚,而老年人则更睿智、沉稳、豁达,他们身上有着岁月的积淀。现在的年轻人,有的还在学校读书,有些刚刚步入社会,涉世不深,都可以找个时间去拜访一位老人,和他们进行一次详细的对话,也许他们身上的经历会感染你,也许他们的精神会让你有所触动。不管如何,去听听他们的故事,听听他们的想法,对你一定有好处。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余华的作品《活着》里的富贵,当我们读这本书时其实就是在和他进行着对话。他在暮年时用一种平静的语气缓缓地叙述着自己一生的苦难,大喜大悲已经在他的脸上找不到痕迹,命运的坚忍让我们肃然起敬。
可以说,很多老年人,都是用这样一种态度活着的,该经历的都经历了,也就不会畏惧明天还会发生什么突如其来的变故。从他们的眼睛里,我们会发现,善待自己其实是一种智慧:人生在世既要承受痛苦,也要享受生活;只有安心地过自己的日子,才会懂得欣赏生活里的美。偷得浮生半日闲,认真地阅读一下自己的人生,就是对自己一路走来的最好总结。
永远像孩子一样好奇,像年轻人一样改变,像中年人一样耐心,像老年人一样睿智。拜访一位老人,做一次跨越五十年的深度对话,让我们明白生的意义,给自己的人生开启一个新的篇章。
名人敬老的经典事例
1.华罗庚感念师恩
华罗庚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当初发现这位数学天才的伯乐是他故乡的恩师王维克老师。1949年华罗庚从海外回国时,已然成为了著名的数学家,在数学界卓有成就。而他回国的第一件事,便是回到故乡江苏金坛,看望他的恩师王维克。一次,他在金坛作报告,进会场时,让老师先走,自己随行,并特意请王老师上主席台就坐,自己则坐在他的下面。华罗庚曾说过:“我能取得今天的这些成就,全靠恩师的栽培。”可见这位大数学家感恩的心多么真挚、朴素。
2.李宗仁尊师如父
李宗仁年幼时的一位老师叫曾其新,其人形态丑陋,其貌不扬,因驼背弯腰被人们戏称“曾背锅”。曾其新晚年年老无依,甚是可悲。李宗仁却待他极亲,视若亲父,出钱奉养他,还在司令部驻地的附近为他修建房屋,供他静养安居,还派人专门侍奉,十分细心。同时他还要每天到老师住处问好,十分关心。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李宗仁将军的所作所为,正是在践行着这样一句话。知恩图报,此乃大丈夫也!
§§§04 去听一次演唱会,感受生命的激情
每天面对着百般无耐的工作,面对着压力重重的生活,面对着复杂而让人琢磨不透的人际关系,感受着人情冷淡,是不是总有一种想逃避又无可适从的感觉?听着往日熟悉的旋律,任思绪返转于所有逝去的日子,多么怀念曾经那些无拘无束又充满热情的日子。如果你觉得对生活的热情已经消失,那么去听一次演唱会吧,去感受用心呐喊的生命热情。
朋友,当你为听到一首好听的歌曲或者参加一场魅力四射的音乐会或演唱会而热血沸腾,是否想摆几个个性十足的姿势,也想“嚎”几曲?朋友,你是否因看过某位成功者站在演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成功经历而备受鼓舞,让自己充满激情?当你经历这些时,大脑会澎湃起来,沉醉在有所收获的兴奋中,甚至大脑里会浮现出未来自己成功的样子,因而变得激情不已。
很多时候,大多数人都选择在电视上看演唱会现场直播,觉得在电视上看得更清楚,而且不需要门票。但是,亲临现场观看演唱会,感受的是一种激情澎湃的气氛,而且可以和很多人在一起享受音乐,你们可以在现场一起欢呼,一起体验这场激动人心的时刻。
在现场看和在电视里看效果不同,我们看电视直播,不是用肉眼直接接收现场的视觉信息,而是接收通过电视媒体工作人员用摄像机拍摄并且做过技术处理的画面。而经过这层中介传递的视觉符号信息与自己直接观看的信息是不相同的。比如,电视镜头往往爱对准明星,宣扬一种表彰成就、崇尚胜利的情绪。看电视的过程中,传递视觉信息的符号与传递听觉信息的符号相伴而来,后者以记者和主持人的解说、评价为主,传递的是一种观点信息。这样的“捆绑”传播使得电视观众在接受视觉信息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电视媒体的观点。在现场看就不一样了,在现场观看比赛是用肉眼看,而通过电视观看比赛是通过摄像机镜头做中介的,观众看见的信息不与肉眼所见的完全相同。
在现场观看的观众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参与者,而通过电视观看演唱会则始终是旁观者。所以戏剧理论认为,作为一种艺术,戏剧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戏剧演员和观众处在同一现实空间之中,互相之间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对方生命的跃动,两者共同影响着舞台的创作。
所以,如果有自己喜欢的演唱会,还是不要错过,最好能买到一个比较好的座位,你会与另外一个与你有着相同爱好的人坐在一起,你们认识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感受大家在一起的欢笑。
关于激情的一些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