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杰出孩子的100个思维拓展故事
12080300000015

第15章 简单处理复杂——培养简单思维(1)

§§§第一节 石块的碎裂——学会坚持重复的工作

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

——歌德

你知道石匠是怎么敲开一块大石头的吗?

石匠所拥有的工具只不过是一个小铁锤和一只小凿子,可是这块大石头却硬得很。当他举起锤子重重地敲下第一击时,没有敲下一块碎片,甚至连一丝凿痕都没有。可是他并不以为意,继续举起锤子一下再一下地敲,一百下、二百下、三百下,大石头上依然没出现任何裂痕。

可是石匠还是没懈怠,继续举起锤子重重地敲下去,路过的人看他如此卖力而不见成效却还继续硬干,不免窃窃私语,甚至有些人还笑他傻。石匠并未理会,他知道虽然所做的还没看到立即的成效,不过那并非表示没有进展。

他又挑了大石头的另一个地方敲,一锤又一锤,也不知道是敲到第五百下还是第七百下,或者是第一千零几下,巨大的石头终于在他最后一击中,裂成了碎片。

这时,有路人看见,禁不住为他鼓掌。他回头平静地望了一眼,继续敲起另一块石头。

思维慧语

重复在人眼中是单调的,但是重复也是做好事情的必备步骤。没有重复,就没有成功。

黄金思维法则

持之以恒

有了目标,朝着这个方向,持之以恒地努力,总有一天,会到达成功的彼岸。如果不能坚持,就什么都不会有。

在重复中寻找乐趣

人的一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做重复的工作,但就像“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的动作带来的结果并不都是一模一样的。我们的每一次行动,目标都会发生新的变化,哪怕那变化小得我们的肉眼一时无法发现。这样,天长日久,效果就会出来了。

§§§第二节 店小二练字——学会将一件事情坚持做好

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就永远是一个奴隶。

——歌德

明朝万历年间,中国北方的女真族经常犯边。皇帝为了要抗御强敌,决心修整万里长城。当时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早已年久失修,其中“天下第一关”的“一”字,已经脱落多时。

万历皇帝募集各地书法名家,希望恢复山海关的本来面貌。各地名士闻讯,纷纷前来挥毫,但是依旧没有一个人的字能够表达“天下第一关”的原味。

皇帝于是再下诏告,只要能够中选的,就能够获得最大的重赏。

经过严格的筛选,最后中选的,竟是山海关旁一家客栈的店小二,真是跌破大家的眼镜。

在题字当天,会场被挤得水泄不通,官家也早就备妥了笔墨纸砚,等候店小二前来挥毫。只见主角抬头看着山海关的牌楼,舍弃了狼毫大笔不用,拿起一块抹布往砚台里一蘸,大喝一声:“一。”十分干净利落,立刻出现绝妙的“一”字。

旁观者莫不给予惊叹的掌声。有人好奇地问他:为何能够如此成功。

他久久无法回答,后来勉强答道:“其实,我想不出有什么秘诀,我只是在这里当了30多年的店小二,每当我擦桌子时,我就望着牌楼上的‘一’字一挥一擦,就这样而已。”

原来这位店小二,他的工作地点,正好面对山海关的城门,每当他弯下腰,拿起抹布清理桌上的油污之际,刚好对准“天下第一关”的“一”字。

因此,他不由自主地天天看、天天擦,数十年如一日,久而久之,就熟能生巧、巧而精通,这就是他能够把这个“一”字,临摹到炉火纯青、惟妙惟肖的原因。

思维慧语

熟能生巧,什么事情都经不起反复去做,只要操练的次数多了,定能有新的发现。

黄金思维法则

熟能生巧

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只要反复去做,天长日久,不仅做得好了,效率高了,而且还能发现许多窍门呢。

重复的力量

就像人不能一口吃个胖子,重复是达到目标的一个必经阶段,就像“铁杵磨成针”,没有一下一下的打磨,是怎么也成不了针的。

§§§第三节 戈迪阿斯之结——学会利用工具解决问题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达尔文

在古希腊,有这样一个“戈迪阿斯之结”的故事。

在朱庇特神庙里,有一辆戈迪阿斯王的牛车,牛车的特别之处就在于牛轭系在车辕上的技巧。那个结表面上很普通,但就是没有绳头,没有人知道这个结是如何打成的,更不用说解开它了。

于是,这个结也就随之出了名,被称为“戈迪阿斯之结”。只要是到本地的人,都会去观看这个结。

“只有了不起的人才能打出这样的结来。”有人这样说。

“你说得对。”庙里的神使说,“但是能解开这结的人,必须是更了不起的。”

“那是为什么呢?”参拜的人问。

“因为能解开这个奇妙结子的人,将把全世界变成自己的王国。”神使回答说。

自此以后,每年都有很多人来解这个结,可是绳头都看不到,又该如何下手呢?

几百年之后,来了一位年轻国王,名叫亚历山大。他征服了整个希腊,曾率兵打败了波斯国王。

亚历山大仔细察看了这个结,他也找不到绳头,于是,他举起剑来一砍,把绳子砍成了很多段,牛轭就落到地上了。

“整个世界属于我。”他说。

思维慧语

使用工具使动物向人前进了一大步,在做事的时候,光靠蛮力是不行的,必须学会借助工具。

黄金思维法则

善假于物

荀子曾经写过一篇《劝学》,里面说: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人跟人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有的人善于利用外物罢了。

突破常规思维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照着别人的方法去做事,这是我们的常规思维在作怪。就像上文中的绳结,大家都在苦苦寻找绳子的头,然后想方设法把它用手解开。但亚历山大却不同,他突破了常规的思维,用刀把绳子割断了,这不是也达到目的了吗?

§§§第四节 作家的梦——学会不计后果地去努力

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

——歌德

有一个匈牙利木材商的儿子,因为天生生得笨呆,所以人们都喊他“木头”。

在12岁的一天,他做了个梦,他很想把这个梦告诉别人。因为他梦到有个国王给他颁奖,因为他写的字被诺贝尔看上了。但是除了妈妈,他谁也没敢告诉,因为他怕被别人嘲笑。

妈妈就对他说:“假若这真是你的梦,你就有出息了!我曾听说,当上帝把一个美好的梦想放在一个人心中时,他是真心想帮助这个人完成梦想的。”

男孩从此真的喜欢上了写作,因为他对妈妈的话深信不疑。“倘若我经得起考验,上帝会来帮助我的!”他怀着这份信念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

三年过去了,上帝没有来;又三年过去了,上帝还是没有来。就在他期盼上帝前来帮助他的时候,希特勒的部队来了。犹太人的他,被送进了集中营。六百万人在这里失去了生命,而他活了下来。

1965年,他的第一部小说《无法选择的命运》问世;1975年,他又写出他的第二部小说《退稿》;接下来他又写出一系列的作品。

就在他已不再关心上帝是否会帮助他时,瑞典皇家文学院宣布:200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伊姆雷。

他听到后,大吃一惊,因为这正是他的名字。

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作家在谈他获奖的感受时,说道:“没有什么感受!我只知道,当你说‘我就喜欢做这件事,多困难我都不在乎’时,上帝会抽出身来帮助你。”

思维慧语

通往成功的路上,会有许多困难和干扰,如果被它们所羁绊,那么就会影响通往成功的脚步,甚至到达不了目标。只有不计一切地前行,才能顺利达到自己的目的地。

黄金思维法则

风雨兼程去成功

汪国真曾经写过一首诗说:“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其实,这才是成功应有的姿态,如果太计较其他的干扰因素,就有可能被困难所吓到,被其他所羁绊。

理由与借口

我们常说:失败的人有一万个借口,成功却只需要一个理由。其实成功很简单,只需“喜欢”,然后努力去做,成功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第五节 约翰·汤普森的广告语——学会靠近问题的中心

无论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绝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灰心丧气。

——爱迪生

有一个叫约翰·汤普森的制帽商,开了一家小店。

店开起来以后,他想制作一个招牌。于是,他在招牌上写了这样的话:制帽商约翰·汤普森,制造并收现钱出售帽子。下面画了一顶帽子。

写完后,他自己看了看,觉得有点别扭。于是他决定把自己的朋友们请来,让他们给自己参谋参谋。以便让他的广告更响亮,生意能更好。

第一位朋友看了后,认为“制帽商”与后面的“制造”重复。于是,建议将“制帽商”删去。

第二位朋友说:“‘制造’一词也可以去掉。如果我是顾客,我才不关心帽子是谁做的。只要帽子合适、质量好,我就会购买。”

于是,约翰又将“制造”二字删去了。

他又请教了第三位朋友,朋友给出的建议是:“现钱”二字毫无意义,因为当地并无赊卖的习俗,这两个字又被删除了。

这样,就只剩下“约翰·汤普森出售帽子”。

“出售帽子!”又一位朋友看到了这句广告说,“并没有人认为你会白送呀!肯定是出钱买帽子的,‘出售’二字没有任何意义。”

于是,“出售”二字也被删去了。

最后,约翰干脆把“帽子”二字也删掉了,因为广告牌上已经画了一顶帽子,何必画蛇添足呢?

结果,招牌只剩“约翰·汤普森”几个字,底下画着一顶帽子。

因为这个简单而又新颖别致的广告招牌,这家帽店的生意红火起来了。开始时大家觉得招牌有意思,口口相传,奔着招牌来的,后来被帽子的质量吸引,于是不久约翰·汤普森就成了名。

广告牌给他带来了许多生意。因为他的店名简单易记,许多顾客口口相传。不久这个店铺就出名了,约翰·汤普森随之扩大了店铺的规模。

思维慧语

很多人爱兜圈子,明明自己的目的很明确,却不直接说出来或者去做,偏偏喜欢围着它绕了一圈又一圈,让人不明就里,也浪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黄金思维法则

抓住要害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抓住要害,直捣黄龙,否则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浪费再多的时间和精力也是枉然。

过简单的生活

生活中,总有太多的事情让我们烦恼。其实,听从自己的内心,简简单单地生活,才能品尝到生活本身的甘甜。

§§§第六节 厨房里的声音——学会听从自己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智慧富有活力的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征之一。

——塞缪尔·约翰逊

帕斯卡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11岁那年的一天,他在一家餐厅的厨房外玩,玩着玩着,忽然听到厨房里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

他觉得很奇怪,于是就循声走进了厨房。原来,那是厨师用刀叉敲打盘子发出的声音。

其实,这是一种很平常的声音,相信每个人都听过这种声音,而且没有一个人会觉得奇怪。但帕斯卡却不同,他不仅在意了这种声音,而且他的脑子里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问号:为什么会有声音发出呢?为什么当刀叉离开盘子后声音并没有立即停止呢?为什么敲盘子的声音和敲桌子的声音不一样呢?为什么……

有了满脑子问号的帕斯卡决定亲自来敲打盘子,通过实验来揭开声音的奥秘。

几次实验之后,他发现敲打盘子的刀叉离开盘子后,盘子仍然有声音。但当他用手按住盘子时,声音便立刻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