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涵养心性的小窗幽记
12116400000005

第5章 辑二 成长的经验(1)

§§§第一节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在最迷惑的地方识破迷局,在最难释怀的时候将事情放下,不听到诽谤自己的话就发怒,不听到赞美的话就得意忘形,远离喜欢讥讽他人的人,远离喜传闲话者,在复杂纷扰的环境中自持,这都是人生的宝贵经验。

老祖宗说话

剖去胸中荆棘以便人我往来,是天下第一快活世界。

译文:去除胸中容易伤人伤己的荆棘,方便与人交往,是天下最快意的事情了。

过来人的故事

两个人交往,若是其中一人脾气比较好,对于另一人的小毛病都能够容忍,那么,这样的友谊是比较容易维持的。

北宋真宗年间,有一位名相叫王旦,性格很好,脾气不错。当时担任枢密使的另一位名人是寇准,经常没事儿在真宗面前打王旦的小报告,说他识人不明、政事有失,等等。这种事若是搁在其他人身上估计早就被惹毛了,说不定还得当堂打起来,不过王旦老先生涵养真是好,别人告诉他这事的时候只是笑眯眯地听着,然后该干吗干吗,与寇准在朝堂上见了面也仍然笑着打招呼。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这也说明不了他心胸开阔啊,说不定人家脸上笑眯眯,心理记恨着呢,这世上笑面虎也不少,哪天他找着机会了也许就在背后阴人一下呢?

王旦老先生用实际行动反驳了这条推论,他和寇准的做法完全相反,没事就在真宗面前说寇准的好话。夸寇准正直忠诚,夸他能力出众,等等。一般来说,反面人物应该不会做到王旦老先生这种程度。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王旦老先生的确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啊!

而真宗见寇准老是骂王旦,而王旦还总是夸寇准,有点看不下去了,就对王旦说:“我说,我就没见过你这样的,人家骂你你还夸人家,莫非你吃错药了不成?”

王旦老先生则平静地说:“其实这也好理解,我做宰相这么多年,管的大事小事这么多,出些错也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寇准拿这些出来批评我本就无可厚非,而且还可以看出他对陛下您很忠诚。也因为这个原因,我夸他两句也不算什么吧?”

真宗手指王旦,笑着说:“你真不愧是老好人,就连解释当中还不忘夸人家一句。”

类似的事例还有不少,有一次,中书省发文到枢密院,没有遵从诏书规定的格式,身为枢密使的寇准立刻上告真宗,受到批评后王旦只好谢罪接受处分。

可不到一个月,枢密院发文到中书省的诏书也违反了规定的格式,抓到把柄的王旦不但没有报复,反而悄悄派人把文书退给了枢密院,如此作为使得寇准羞愧难当。

就是这样宽容的宰相,在他任职期间,朝臣关系和睦,没有出现互相倾轧的现象,宋仁宗称他为“全德元老”。

点|睛|智|慧

与人交往,有几点是不可取的:不宽容、刻薄、不信任。这几点就好像荆棘一样,不仅伤人,而且伤己,使自己被这些负面情绪控制。若真要与人顺利交往,必须将这些荆棘砍掉,这样,对于他人而言,你才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对自己而言,没有了这些消极情绪,自然会畅快欢乐。

§§§第二节 恍然大悟与不计前嫌

老祖宗说话

从极迷处识迷,则到处醒;将难放怀一放,则万境宽。

译文:在最易令人迷惑的地方识破迷惑,那么任何时候都会是清醒的状态;将难以释怀的事情放下,则到处是宽广的道路。

过来人的故事

“迷到深处终会醒,一朝醒来天下惊”,这句话与自古以来的阴阳转化的道理是一脉相通的,与静极而动、否极泰来等观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话说春秋时期有个楚庄王,这位楚庄王在登基的头三年没干别的,尽顾着吃喝玩乐,沉迷于物质享受。而且这位主儿的沉迷程度还比较深,自己沉迷不说,还发布命令,不准别人进谏劝说他,谁要是敢说三道四,那对不起,去向三皇五帝汇报管闲事的成果去吧。

不过这世上毕竟还是有不信邪的家伙,当时的右司马看到这种状况,决定冒死去点醒沉迷中的楚庄王。

楚庄王接到右司马的奏折后,抱着无聊的心态就想见见这个敢于在自己下令禁止进谏的时候还敢唱反调的家伙,于是就召见了他。

见到右司马后,楚庄王就问了:“我不是下令不准进谏了吗?到底是什么让你这么大胆子,敢跟我唱反调?”

右司马这个人倒也灵活,知道一开始不能和领导对着干,于是淡定地回答:“我不是来进谏的,我就是来和大王玩个猜谜故事的。”

楚庄王一听,便来了兴致,催促说:“什么谜语,说来听听?”

右司马就说:“南方有一只大鸟,潜伏在一座山上,整整三年都不动,不飞,不叫。您说这是只什么鸟?”

楚庄王想了想说:“三年不动的话,说明这个大鸟应该是有大志向的;三年不飞,是打算积蓄力量,等到力量足够好一飞冲天;而它不叫也不是因为不会叫,而是不屑于叫,一旦叫起来,一定是四方皆动天下皆惊的。唔……三年……三年,你这个家伙,真是大大的狡猾,好了,你回去吧,我知道你什么意思了。”

右司马见楚庄王眼神转为清明,遂满意地退下了。

第二天,楚庄王便开始大刀阔斧地改变朝政,任用了五个贤能的大臣,罢免了十个奸诈的小人。由此,人们知道,昔日沉迷于享乐的楚庄王已经彻底醒悟了,从此再没有什么能够迷惑他的了。而事实也是如此,随后的日子,楚庄王励精图治,终于使得楚国成为强国。

另一个涉及阴阳转化道理的,则是关于放手与宽容的说法。

仍然是春秋时期,地点是在齐国。当时齐国刚发生内乱,齐王被杀,围绕着继承权的问题各方势力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公子纠,辅佐者是管仲;另一个是公子小白,辅佐者是鲍叔牙。这两方接到齐王身死的消息后,都快马加鞭地往回赶,想要抢先即位。

巧的是,两方在路上就相遇了,随后管仲一个“千里之外发神箭”射中公子小白,以为就此干掉了小白,却没想到小白命大,暗箭只是射到了腰带上的挂钩。

凭着遁术,诈死的小白抢先一步回到王宫,继承王位,成了大名鼎鼎的齐桓公。

当上老大之后,齐桓公立刻杀掉公子纠,囚禁了帮凶管仲,然后论功行赏。齐桓公要封鲍叔牙做丞相。

鲍叔牙就说了:“还是不要将我放到丞相的位置吧,不是我不想,而是没有那个能力。不过我倒是可以推荐一个人给你。”

齐桓公就问:“你打算推荐谁?”

鲍叔牙说:“就是那个管仲,这个人能力很强,治理国家很有一套,而且还有军事才能,你若是想将齐国治理好,就任命他做丞相吧。”

齐桓公听了这个回答,很不爽:“这人之前还给我来了个‘千里之外’的冷箭,我正想着怎么收拾他呢,你竟然让我重用这样一个人。不行不行,这实在太离谱了。”

鲍叔牙又劝道:“我知道生死之仇很难释怀。不过,自古以来,明君都是心胸广阔的人,你要是能放下这段不共戴天的仇恨,那你的心胸一定是宽广无边了,若再能够不计前嫌地任用管仲这样有才能的人,那么将来一定能够成就一番霸业。”

齐桓公到底不是一般人,他听从了鲍叔牙的推荐,将管仲放了出来,拜为丞相。齐国便在这种君明臣贤的氛围下逐渐强大起来,最后终于成为春秋时期的强国。

点|睛|智|慧

世上多的是沉迷于各种俗事的人,名利、美女、物质享乐,对于这些外界的诱惑,一时沉浸进去在所难免,若是沉迷其中、执迷不悟那就不好了。沉迷而无法自拔,说白了是放不下自己的欲望。无法驾驭自己欲望的人永远无法取得太大的成就,只有从沉迷中醒过来、战胜自己欲望的人,才能从此不被欲望所惑,成就巨大的功业。

§§§第三节 凡事不可太刻意

老祖宗说话

俭为贤德,不可着意求贤;贫是美称,只在难居其美。

译文:节俭是美好的品德,但是不能刻意去追求这种美好;贫穷是美好的称谓,但是很少人能够安于贫穷。

过来人的故事

清朝道光年间,道光帝因为对勤俭节约的美德十分感兴趣,想要留下个贤德美名,便发表了一篇题为《御制声色货利谕》的节俭宣言书。

宣言书深刻说明了节俭的好处,并大力倡导大家崇尚节俭,随后道光帝将宣言书下发到全国,号召各级官员一起探讨学习。顿时,四处皆是响应颂扬之声。

道光帝为了做出表率,自己的套裤膝盖处破了,也不扔掉,而是叫人在上面补了一块圆绸,也就是打个补丁。有一次,他在接见军机大臣曹振镛的时候,发现他的裤子膝盖处也有一块补丁,于是就问道:“你那里怎么也打补丁了?”

曹振镛精明似鬼,马上迎合道光帝说:“裤子要是换得话,得费不少钱,实在不符合节俭之道,所以便打上补丁了。”

道光帝听到曹振镛的回答,自然高兴异常,随后又问:“你这裤子打补丁花了多少钱?”

曹振镛回答说:“只花了三两银子。”

道光帝则感慨道:“真是便宜啊,我的裤子打个补丁还花了五两呢。”

其实,道光帝不知道,下面人在给他的裤子打补丁时,为了找到相匹配的花纹,总共花掉了三千两银子。这种刻意追求的节俭,不过是嘴上说说而已,其花费居然比新做一条裤子还要贵得多。

因为皇帝带头穿破裤子,满朝文武便开始纷纷效仿,各个都准备了好几套打满补丁的衣服,好在上朝的时候穿出来给人看。

结果一到上朝的时候,金碧辉煌的宫殿内一群衣衫褴褛的人大眼瞪小眼,其情形就好像是丐帮在开大会一样,滑稽异常。

退朝之后,官员们也不谈其他的,凑到一起尽是交流一些“节俭”心得,什么如何将“乞丐服”穿出花儿来,怎么惨怎么来;什么如何将住处装点的外面看起来像茅房,内里住起来是天堂,等等。

官员们各个都在比“穷”比“惨”,北京城里的商家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样的商机,一些成衣铺便推出了一系列“补丁乞丐服”、“花样洞洞装”供官员们消费,价钱居然比那些新的衣服还要贵。有些官员还买不起,最后只好自己将新买来的衣服“人工做旧”,说什么也要和别人保持一致,表明自己也是一个“节俭”的人。

道光帝在上朝的时候,见到大家都听从自己的号召,积极地做出“节俭”的举动,非常满意,觉得自己是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此后更加起劲地节俭起来。

又有一次,道光帝听说民间有种“片儿汤”,只要几十文钱就可以做出来,就吩咐下面人去做。下面人跑去问御膳房,御厨说不会做,但很快就想出办法,找了许多珍贵的材料,做出了一锅价值近万两白银的所谓“片儿汤”。

再之后,道光帝追求节俭更变本加厉,竟然冒出了节俭治国、节俭治军的想法来,边疆守军人数要减,各省绿营兵员要减,各地军饷要减,海防、黄河治理的拨款要减。

减来减去,军务国防越减越弱,国力日渐衰退,民众生活越来越艰难,银子更多地落到了贪官污吏手中。这样刻意节俭求来的“天下太平”,倒真是一个讽刺啊。

点|睛|智|慧

为人做事,过犹不及。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刻意地过分地去追求,反而会变成一件坏事,就好像节俭本是传统美德,刻意去追求,免不了沦为作秀,甚至成为某些人沽名钓誉的工具。因此,我们在提倡一些良好品德的时候,一定要顺其自然,否则,失去了修习美德的平常心的话,反而不如不提倡。

§§§第四节 爱听好话是人性的弱点

老祖宗说话

闻谤而怒者,谗之隙;见誉而喜者,佞之媒。

译文:听到诽谤自己的话而发怒的,最容易接受谗言;听到赞美自己的话而高兴的,最容易听进谄媚的话。

过来人的故事

虢国有个国君平时尽喜欢听好话,上朝时只准别人讲好消息,若是说了什么惹他不高兴的话,轻则拖出去暴打一顿,重则送去见三皇五帝。也因此,虢国国君身边聚集了许多阿谀谄媚的小人,最后这位只听好话的主儿成为了亡国之君。

亡国之后,那些谄媚小人自然不会跟着国君等死,个个作鸟兽散了。虢国国君则在慌乱中乘着车夫的车逃了出去。

车夫倒还算是个忠诚的人,带着虢国国君一路奔逃,到了荒郊野外。眼见着天黑了,他们便在一处较为隐蔽的地方歇了下来。

经过许久的奔逃,国君又累又饿,车夫便赶紧取来车上的清酒、肉脯、干粮,递给国君。国君吃着这些食物,缓过来一些,他擦了擦嘴,十分纳闷地问车夫:“我记得咱们逃出来时很匆忙啊,你车上怎么会有这些东西?”

车夫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这些都是我事先准备的?”

国君更加诧异了,又问:“你事先准备这些东西干什么?莫非早就作好逃难的准备了?”

车夫点头说:“是早就作好逃难的准备了,这些东西其实都是为国君您准备的啊。”

国君听了这个回答,并不高兴:“你就这么肯定我的国家会灭亡,你到底是什么居心?”

车夫叹气说:“是的,我早就估计到了会有这么一天。”

国君更加恼怒:“你这人,为什么不早告诉我,偏偏等到现在才说?”

车夫无辜地回答:“我哪敢啊,以前你只喜欢听好消息,别人哪怕只说一点坏消息,即使再有道理,也会被你拖出去暴打,甚至还会丢掉小命,我就这一条命,怎么敢以身犯险?也幸好我没有冲动地去劝您了,不然现在哪里还有人能够带您逃出来,为您驾车,给您送吃的东西呢?”

国君听完车夫的辩解,非但不感激他,反而怒火中烧:“啊,你这是说一切都是我的错?我就是一个昏君?”国君本能地想叫侍卫将车夫拖走砍了,但此时此地哪来的侍卫,他只能原地跳脚,指着车夫大骂。

车夫见国君如此不可救药,于是摇摇头,跪下对国君说:“大王还请不要生气,气坏了身子就是小人的罪过了,其实是小人不会说话,惹您生气了,大王不要往心里去。”

国君见车夫认错了,稍稍消了点气,两人于是继续驾车奔逃。

没行驶多久,国君许是受不了这凄凉的境况,遂又问车夫:“那你现在再告诉我,为什么我会亡国?”

吃一堑长一智,车夫打定主意不和国君拗着干,于是低声下气地说:“当然是因为您英明神武了。”

国君皱了皱眉头说:“既然我英明神武,那怎么又亡国了呢。”

车夫真有急智,马上回答:“大王您是英明神武之君,可是其他的君主却不是,他们因为嫉妒,联合起来反对您,这才导致亡国,所以这实在不是国君您的错啊。”

国君一听,这话称自己的心,于是哈哈一笑,躺在车里自言自语:“不错,不错,像我这样英明神武的人定然会遭他人嫉妒,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啊。”

车夫见国君到这个时候还是只听谄媚之言的德性,知道再这么下去迟早得跟着一起倒霉,于是趁着国君下车睡觉的当儿,独自驾着车子逃走了。

这位亡国之君最终死在了荒郊野外。

点|睛|智|慧

这个世界上有谗言,定然是因为有喜欢听谗言的人存在。一个不问是否有道理,听不得别人说自己不好的人,别人自然会转而对他讲谄媚的话,但是,谄媚的话有什么实际的用处呢?那些赞美的言辞听过之后就能变成现实吗?那只不过是自欺欺人。不能正确对待他人言论的人,定然无法正确看清自己,不能正确看清自己则最后必然毁灭,虢国国君便是最好的例子。

§§§第五节 专注就是力量

老祖宗说话

童子智少,愈少而愈完;成人智多,愈多而愈散。

译文:孩童的智识并不多,但是其知识越少,智慧就越完整;成人的智识相对较多,但是智慧却越分散而不完整。

过来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