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读懂安身立业的围炉夜话
12123700000008

第8章 辑二 安贫足以养性,积善可以兴家(3)

宋推官便不满地说:“船家,你拿根竹子在水中搅和个什么劲呢?这不是惊扰了鱼群吗?虽说我并不在乎能不能钓上鱼儿来,但是你这样大的动作,却打破了这周围湖面的平静,实在是大煞风景得很。如此也拂了我求得心中清净的意思,不如停却下来,安心网你的鱼,如何?”

船家斜眼瞅了瞅宋推官的鱼竿,露出一口白牙笑了笑说:“你求清净自可去求,与我捕鱼有何干系!”

宋推官有些生气地说:“怎会没有关系,我本沉浸在这四周幽静的环境中,你这一搅便让这氛围化为乌有,这样我的心情如何还静得下来?”

船家闻言点了点头,说:“我只闻心静者豁达通彻,无论于何处均可立身安坐,正如止水之可照物,虽外物而不得变,岂会如你这般焦躁?到底是我的竹篙搅动了你的心,还是你的心根本从来就没有静下来过?”

宋推官心中一惊,恍惚间仿佛于乌云中被拨开了一点亮光,对这个船家也不敢再小看,遂恭敬地对其拱手道:“船家所言甚是,是我自身修养不足,却是错怪了你!”

船家摆摆手说:“无怪,无怪,我看你也是心中烦恼甚重,才会如此。”

宋推官见船家竟能道出自己的心境,十分惊讶,道:“莫非我的表现竟如此明显,能让你一眼看出我有烦恼在身?不错,我的确是有些苦闷事摆脱不了,因深陷泥潭,虽不愿同流合污,却有心无力。”

船家点点头,忽然用手指了指天上的白云说:“品格真正超脱者,便会如这悠悠白云,不为这天地间一切污秽所束缚,上下四方,自如飘荡。所谓心如白云意自飘,何惧雷雨浇我身,你只是尚未看透而已。”

宋推官细细品味着船家的话,半晌后方才回过神来,知道这船家恐怕是位隐士,遂恭恭敬敬地对其鞠躬道谢。

不久后,宋推官就回去继续上任了,心中却多了一些明悟,少了一些迷茫。

点|睛|智|慧

心静的状态并非身处于幽静的环境中便能自然进入,而是指一个人的本心能够保持澄澈,不为外物所动,不执著于所求,保持一种无欲无求的境界,便能够达到通彻豁达的状态,这才是真正的心静。正如水只有保持自身不动才能够照出物体,若是失去了自身的不动,那么自见都不明的情况下,又如何照物呢?

品格高超的人,其心是自由自在的,不会为世俗的一切所束缚,即使身处泥潭,也会如泥中白莲,傲然一切。

§§§第十一节 骄惰败家,淫奢坏俗

老祖宗说话

门户之衰,总由于子孙之骄惰。风俗之坏,多起于富贵之淫奢。

大家庭的衰败,一般都是由于后代子孙骄傲懒惰所导致的后果;社会风俗被破坏,多是由于人们富贵后一味奢侈享乐而造成的。

过来人的故事

世上败家子何其多也,其共同的特点便是骄横自大。

明朝李景隆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这李景隆乃是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家世非常好,正宗的官二代、权二代。

常言道:好树结不了好果,好土地尽出糟芋头。这出身好得不得了的李景隆也没长成什么有出息的样,从小就是纨绔子弟,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是样样精通。因为他心思都用在了那些歪门邪道上,所以文成武功自然是一窍不通。偏偏这个人不懂军事还要装出一副胸中颇有韬略的样子来,仗着自己家世显赫,眼睛长到了头顶上。也就因为这样,悲剧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当时正是朱棣发动靖难之变的时候,朱允听了黄子澄的建议,任命李景隆为大将军,和燕王朱棣对决。这真是自作孽不可活,任命谁不好,非得找李景隆这么个眼高手低的人,就因为这个人不学无术,胡乱指挥,葬送了五十万大军,也葬送掉了朱允的皇位。

朱棣即位后,又任命投降的李景隆为左柱国兼光禄大夫,李景隆依然死性不改,自以为了不起,目中无人,朝廷议事都得以他为首,引起了其他大臣的不满。最终,被人告发说其家中田庄、仆役超标,其本人在家中要仆人行君臣之礼,意图不轨。朱棣立刻将其投入狱中,削去爵位,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李景隆在狱中绝食十天后死去,李氏一门就此败落。

若说骄惰会导致衰落,那么淫奢则致风俗败坏。

唐玄宗时期,杨国忠因为杨贵妃受宠而成为国舅爷,一时间杨家一人得道、全家高升,一飞冲天、富贵无边。

有些人有钱了之后会尽量低调,而有些人则会变得像暴发户一般,穷奢极欲,杨家子弟便是后者中的典型。

比如杨国忠,每到冬天,就在婢女小妾中挑选那些长得肥胖有肉的,让她们一字紧挨着排开,站在自己前面挡风,还美其名曰:肉阵。每次出行,马车上都会挂满了珍珠、翡翠、黄金和美玉。

其他杨家子弟在享福方面也不逊色,每到夏天,就取出大块的冰,做成冰山的样子。吃饭时就放在旁边,桌上的饭菜都是山珍海味,应有尽有,简直是奢侈无比。

有这几个人带头,杨家上上下下一大家子的风气自然好不起来,就连下人都在外面飞扬跋扈,作威作福。

如此骄奢淫逸的作风,难怪杨家会在随后的变故中衰落了。

点|睛|智|慧

子孙不肖,再大的家业也会败光,因此,必然不能让子孙养成懒惰骄纵的性子。很多事例告诉我们,一个家族的衰败通常都是由于子孙骄横怠惰所致。骄横懒惰的性子一生起,门风便容易败坏,门风败坏了,整个家族便也存留不久矣。

家族风气的败坏,则是从每一个人的坏习气开始的。人们竞相奢靡浪费,贪图享乐,好好一个纯朴风气就这样被搞得乌烟瘴气,人们应当对此怀有足够的警惕之心。

§§§第十二节 常怀自我振奋之心

老祖宗说话

一室闲居,必常怀振卓心,才有生气。同人聚处,须多说切直话,方见古风。

闲散居处时,必须要有振奋努力的心志,才能有蓬勃向上的生机;与人相处时,必须要直言不讳,才是古人遗风。

过来人的故事

有一卖豆腐的姑娘生得美貌无比,人送雅号“豆腐西施”,常有人借买豆腐的时机跟她搭讪。

有个闲居在家的士子一日看过豆腐西施的容貌之后,惊为天人。自此天天借口买豆腐而逗留在其摊前不走,口中不住地打探着姑娘的各种情况,豆腐西施对此烦闷不已。

一日,闲散士子在用过早餐后,再次准时来到了豆腐西施的摊前,就好像赶不跑的苍蝇一般,其讨人嫌的程度叫人慨叹。

豆腐西施本不想理他,奈何闲散士子一张嘴便如炮仗般“噼里啪啦”个不停,什么“人间四月芳菲尽,唯有姑娘一枝春”“众芳摇落独暄妍,姑娘风情艳满天”“众里寻香千百度,只在闲来驻足处”……

豆腐西施听着这些乱七八糟的艳词小曲,忍不住道:“我看其他才子皆是埋头苦读,为何这位公子却能如此得闲?得闲便也罢了,为何总要来此处寻我开心,这又是何道理?”

士子摇头晃脑道:“本人只是暂且在家歇息而已,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是也。至于说寻姑娘开心,这可真是冤枉在下了,在下对姑娘乃是仰慕之情无以言表,故此才赞赏不已!”

豆腐西施不忿道:“然我观公子之‘弛’却也太过了一些,如此无所事事,调戏良家女子,岂是读书人之道?我只知纵使闲散居处,亦要刻苦用功,便如我这豆腐,唯有时时浸于水中才能有鲜活气象。公子若是仍不肯罢休……”说到这,豆腐西施伸手一指街头的青楼,“此烟水居中美貌姑娘无数,更有钟才女才气艳名冠绝南北,你为何不去找她们?”

士子“哦”了一声,道:“姑娘好厉害的一张嘴,却是把我划入登徒子一类人中去了,实在是叫人难堪!”

豆腐西施哼道:“便只许你扰我、给我难堪,却不许我贬你、予你尴尬吗?”

士子叹道:“不是不可,只是姑娘为何如此对在下不假辞色?”

豆腐西施正色说:“小女子便直说了吧!你这人虽有几分聪明,但却不会用在正事上,只一味地油腔滑调,若是长此以往,怎能有所作为?别问我如何看出你误用聪明,单只看你闲暇处不静心读书,而是外出寻欢,便可明了。非但我对你不以为然,任何一位良家女子恐怕都不会对你施以颜色。”

士子张口结舌:“这……”

豆腐西施继续道:“莫怪我所言太直,所谓与人交谈,需直言不讳,此为你们读书人的道理,望你深思!”

士子脸色红一阵白一阵,最终是向豆腐西施施了一礼,道:“姑娘教训的是,他日若是功成名就,定要登门道谢!”说完,便急匆匆地走了。

点|睛|智|慧

人在闲居之时,很容易流于懒散,人的惰性是无处不在的,只要稍有放松便会抬头。若是没有坚定的毅力以及高远的志向,便会耽于安乐,白白蹉跎光阴,如此一来,闲居便成为有害之事了。而聪明的人却会利用闲居之时抓紧时间充实自己,因为闲居之时正是静心思考的好时光,忙碌时反倒没有时间。唯有这样无时无刻不勤奋努力的人,最后才能获得大的成就。

人们聚在一起时并不是要听无意义的虚话,这样一来,交往便没有任何意义了。唯有直言不讳才能在交往中有所收获,交谈双方的见识才能够互相有所长进,德行才能够有所提高,这才是朋友之道。

§§§第十三节 吃得苦中苦

老祖宗说话

困穷之最难耐者能耐之,苦定回甘。

能够耐得住极其穷困的境况的人,最后一定会苦尽甘来。

过来人的故事

有位年轻人,在上学的时候听了很多大企业的总裁白手起家的故事,暗自下定决心也要和这些前辈们一样,凭借自己的双手打下一片天地来。

毕业后,他没有和众多应届生一样投入到找工作的大军中来,而是联合了几个同学合伙开了一家书店。

一开始,大家都抱着十分乐观的态度,认为现如今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一定能带动书店迅速盈利,从而捞到创业初始的第一桶金。但是,现实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

书店的选址经过一番讨论后,定在了几所中学的旁边。书店的主打书籍也定位于面向学生的青春式书刊杂志,兼顾一些世界名著之类的大部头书。

在经过了开业几天的热闹之后,书店沉寂了下来。原本设想中顾客满门的情况没有出现,一个月下来一结账,发现赚到的钱甚至不够交付店面租金。

年轻人的几位同学都很灰心,一个接一个地退出了这个创业队伍。

年轻人也想过一些办法来拉动客源:贴广告,做有奖活动等,但却并没有起色。几个月过后,小书店就剩下年轻人一个人在苦苦支撑了。

要将书店维持下去,需要支付每月几千元的租金,还得定时购入一些新书,年轻人自己还有生活成本,然而书店一直不盈利的局面很快就让年轻人捉襟见肘了。

对于年轻人来说,那是最困苦的时期。很多时候,为了省钱,年轻人早饭也不吃,午饭和晚饭都是吃最便宜的方便面。但即使是这样,依然改变不了他的穷困状况。

最困难的时候,年轻人身上甚至只有几元钱过活。为了熬过去,年轻人用这点钱买了一大袋馒头,就着开水泡着吃。

年轻人的朋友们陆续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纷纷劝年轻人放手,别再过这种创业的艰苦日子了。年轻人却不这么想,他坚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坚信风雨过后是彩虹,坚信自己一定会苦尽甘来。于是他继续咬牙在穷困的境况中坚持着。

经历过这段艰难的时期,年轻人的性子被磨练得比刚出校门时沉稳多了。他重新检视自己开书店时的定位,认为书店要想发展起来,必须结合目前网络文化对实体文化的冲击,因此,他又在网上开了一家虚拟书店,同时实体书店的定位也不再是仅仅面向学生。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年轻人的创业之路终于打开了局面,很快就在其他地区开出了分店,自己终于也如同当初设想的那样,踏出了白手起家的成功第一步。

事后,年轻人常常充满感慨地说:“能够熬过那段穷困的时期是我最得意的一件事,同时那段时期也是我最宝贵的一段经历。”

点|睛|智|慧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莲花的高洁美丽,来自于淤泥中的辛苦酝酿;梅花的傲人香气,来自于寒冬料峭的积蓄;宝剑的天下无双,来自于千百万次的磨砺。对于人来说,要想出类拔萃,必须能够忍耐住难以忍耐的穷困,只有过了这一关,才能如脱胎换骨般,成为世人瞩目的成功人士。

§§§第十四节 居安思危,勤勤恳恳

老祖宗说话

人虽无艰难之时,要不可忘艰难之境。世虽有侥幸之事,断不可存侥幸之心。

人即使身处顺利的处境中,也不能忘记逆境的存在;世上虽然偶尔会有一些因为侥幸而得益的情况,但是却断然不可以怀有侥幸的心态。

过来人的故事

有一个农民,因为生活在地理位置相对重要的战略要地,战乱频频,常常要带着一家人逃难。

这一年,朝廷与外族签了个和平条约,高燃的战火这才熄了下来。这个农民便独自跟着大批难民回到了自己住的地方,毕竟家中的基业田地还在这里。

回到家后,与其他归来的难民一样,农民开始重新拾起锄头,将荒掉的田地再次开垦出来,重复着以往一轮又一轮悲哀的循环。

地很快就开垦好了,在播下种子后便开始祈祷能够有个好收成,再就是祈祷不要再来个什么战乱,或者至少等收获一次之后再乱,这样好歹还能存下些粮食,不至于在流离失所的同时还得饥寒交迫。

也不知道是听到了这些苦命人的祈祷还是怎么的,这里竟然真的没再被战火波及,整个朝廷的边疆都是一副安定团结的样子,这种情况一连持续了好几年。

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一千来天风调雨顺的日子,难民中有些人的心思便松动了,觉得可以将自己逃难在外的家人接回来生活了。毕竟谁都不愿意常年四处漂泊,谁不渴望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呢?就这样,一户又一户家庭陆陆续续地重新团圆了。

在这个落难之人纷纷归家的大潮下,故事的这位农民主人公却显得十分淡定,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还是每日天不亮起来,在地里忙活一天,傍晚回家倒头睡觉,一点要把家人接回来的意思都没有。

和他关系不错的朋友就对他说:“老兄啊,你看天下已经太平了,咱们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安定日子,也是时候把家里人带回来享福了。不能咱们在这里吃饱了肚子,却让老婆孩子在外面饿肚子啊!”

这位农民看了看好心的朋友,叹了口气说:“谁不想啊!虽说咱们的确是过了几年安稳日子,可这地方你又不是不知道,常年的战乱之地,你就不怕刚把媳妇孩子接回来又再战乱起来?到时候恐怕又得拖家带口地往外跑,能跑得掉倒还算好的,就怕没跑掉,把命给丢掉了!”

好心的朋友又说道:“可是朝廷已经签署了议和契约,应该是不会再打起来了!”

这位农民嗤笑说:“连我这个大老粗都知道,不能对那些野蛮的外族人抱有任何的侥幸心理!一纸合约有什么用?若是一直存着这样的侥幸心理,那迟早是要亡国的。至于我们这些老百姓,还是得早点为自己做打算为好。”

……

事实证明了这位农民的眼光。这一年正值秋收之际,此地果然再次被外族入侵,这位农民因为他的先见之明得以独自逃离,而许多拖儿带女的人家却再次遭了殃!

点|睛|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