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辨虚实
12160800000011

第11章 距离长寿有多远 (3)

第4章 距离长寿有多远 (3)

血小板低下、孕妇、经期妇女或有其他出血倾向的特殊体质者,不可以用这种方法。一次拍完之后,不能保证红点都出干净了,可以间隔1周之后再拍,一定确保上一次的红点全部退去了再拍。第二次再拍的时候,红点出现的会少很多,说明情况在好转。一般拍打两三次之后,这类人就会乖乖的把手缩回被窝里睡觉了。说明他们体内相对过多的热量已经泄掉了。这种方法比吃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丸等药物,减少了对脾胃的影响。

6.思则气结 思则气结是说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导致气机郁结,表现为不思饮食,总是腹胀、腹泻,还会出现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症状。这些情况一般出现在脑力劳动者当中,像学生、科研人员、作家、学者等,这也是七情之中对人们影响最大、最广泛的一种情志变化,也是各种“亚健康”层出不穷的根源。

一般大家都认为体力劳动最消耗身体能量,觉得劳累了一天,筋疲力尽,回家倒头便睡。其实那只不过是在消耗“气”。在中医看来,脑力劳动所消耗的“气”“血”和“精”远比体力劳动更甚,这是一种隐形的,慢性的消耗,对人体的耗损更大。很多作家在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时,都不无感慨的称其为心血之作,是耗尽了最后一滴血才完成的。普通人无法体会,觉得作家们太夸张、太煽情了,可这确实是他们的真实感受,一些著名作家和导演,很可能就是由于他们常年思虑劳神,过度消耗了“血”和“精”,才导致英年早逝。

对于上述情况,最理想的解决办法就是避免思虑过度,经常适时适度的放松身心,每工作一两个小时就活动活动。建议还是每天中速走30分钟,这是非常好的有氧运动,使周身的气机运行正常。此外经常吃薏米粥和小米粥,再吃一些大枣、阿胶,都是非常好的健脾补气养血的食物。不要因为这些东西太平常就怀疑其作用所在,好的调理方法很多,关键是坚持去做,持之以恒。

劳逸不当

正常的劳动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必要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这些都有利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但是长时间的过度劳累或者过度安逸,都会变成致病因素。

1.过劳 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事过度三个方面。

劳力过度:是指长时期的劳力过度,损耗大量的“气”,从而积劳成疾。一般出现气短乏力、四肢无力、精神委靡、困倦、不爱讲话、消瘦。这在职场人士中比较常见,也是心理学家们所说的“职业疲劳期”,不过我认为这不是简单的心理问题,主要还是体质下降的结果。

劳神过度:是指思虑和脑力劳动太过,暗耗心血,损伤脾,属于气血两亏。会出现心悸、失眠、健忘、多梦、不思饮食、腹胀、腹泻等症状。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白领、骨干和精英当中,他们作为单位的中流砥柱,工作负荷相对比较大,来自上司、下属的压力使他们倍感力不从心。

房事过度:主要是指性生活不节制,房事过度。性生活不节制,房事过频主要是损伤肾中的“精”。临床上可见腰膝酸软、两膝发凉、眩晕耳鸣、精神委靡,或者遗精、早泄、阳痿,女性则是月经不调等,一些中年男性常常被泌尿系统的各种病变所困扰,在中医看来这与肾精消耗过大有关。

“精”这种物质藏于肾,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由于一部分来自于先天,一旦消耗掉是比较难以弥补的,所以要有节制地取用。

如果是身体健康、气血充盈的人,适度的性生活有利于健康。如果是体质虚弱或者体力过度透支的人,过度的性生活只能是雪上加霜。

由于肾精过度消耗,导致全身虚弱,甚至会出现过早衰老的表现。现代人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比较大,仿效西方的生活方式,追求什么“性自由”,可是西方人的体质与我们不同,饮食习惯的差异也很大,经过几千年进化而来的体质不会在一两代人身上立刻改变。

2.过逸 过逸是指过度安逸,在现代社会,那些长时间不参加体力劳动,又不进行体育锻炼的办公室白领们就属于这种情况。最近还有一类新兴人群也是过度安逸的代表,他们就是“宅青”,又称“宅男和宅女”,他们整天呆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泡在电脑和电视机前,看碟片、玩网络游戏、购物、银行取款这些必须的家庭活动都在网上进行,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他们可以1个月不下楼。这样的生活方式会导致人体气血运行不畅和全身虚弱。

由于运动太少,心脏功能也会减弱,全身气血运行势必减慢,流通不畅容易引起气滞血瘀的病变。这些过度安逸的人,一般脸色苍白,形体消瘦,嘴唇颜色发暗,这都是气滞血瘀的表现。所以说并非生气才会导致气滞血瘀,不运动也会有这样的结果。

四肢不活动,会使脾的功能降低,导致脾在体内的生产和运输营养物质的能力日渐虚弱,人体会出现精神不振、食欲缺乏、乏力、四肢酸懒;甚至虚胖、心悸、气喘、自汗的症状。这些症状一旦出现,人就更不想动弹了,于是脾的功能会更差,体质会更为虚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饮食不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不但自己学做各种美味佳肴以丰富每天的餐桌,而且逢年过节就到各种餐馆酒楼品尝各色菜肴。似乎我们有足够的条件摄取到足够丰富的营养,可是一些健康问题恰恰源于我们对饮食观念上的偏差。

1.饥饱失常

过饥:就是吃不饱。这种情况主要存在于减肥大军当中,他们为了美,或者为了工作需要,无情的剥夺了自己享受美食的自由。这种摄入不足会导致气血得不到足够的补充而使人体变得衰弱,会出现面无光泽,面部毛孔粗大,心悸气短,全身乏力,抵抗力下降的症状。

有的人认为粮食谷物是发胖的根源,想出了一个变通的方法,只吃蔬菜水果和肉类,不吃粮食。这样既获得了营养,又减轻了体重。可是中医认为,人体气血能量赖以化生的根本物质就是谷物,中医经典《灵枢·五味》有“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之说。说明人不吃谷物粮食,是会缺乏气血能量的。有的读者朋友可能会反驳,因为身边有的人就是长期不吃粮食,成功减了肥,也没见他们虚弱或者生病。有1个例子可以讲给大家听,笔者的一位亲属就是这种不吃粮食减肥的人,这种有悖于常理的方法令她的父母十分担心,见不到她吃大米白面终究是不能让人放心的。

可是通过观察发现她平日里特别爱吃花生、山药、栗子、芝麻、小点心等这类食物,由此使我们明白了,她是通过摄取另一些谷物来补充自身需要的。当人体需要某种营养物质时,就会主动地进行摄取,别人感觉很平常的食物,在这些人嘴里都是无比的美味,吃多少都吃不够的样子。这也许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吧。从这个意义上讲,身体是不会允许人们不吃粮食而盲目减肥的。如果硬是依靠强大的意志力强迫自己不吃,那只能是伤害身体。我们知道如果不吃粮食,人体不能得到充足的糖分供给,就要从体内调动储备,依靠肾分解糖原,肾相对就会比较操劳,总是这样饿着,肾不但得不到应有的养分供应,还要努力地分解糖分,这时肾的损伤是比较大的,这样的减肥方法得不偿失。

过饱:中医认为暴饮暴食,超过了人体脾胃的承受能力,则会导致脾胃损伤,出现脘腹胀满、嗳气反酸、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影响气血流通,引起痔。

现代人无论是友情欢聚还是工作应酬,觥筹交错、饮食过量的情况比较多,这为健康埋下了隐患。这些控制不了自己食欲的人平时要经常吃山楂,多喝大麦茶,以促进消化。已经出现脾胃损伤者,可以用猪肚煮熟后,切成小块与大米、鸡内金一同熬粥,每周吃一两次,坚持一两个月即可以提高消化功能。

2.饮食不洁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都比较讲究卫生,“病从口入”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对食物、餐具的清洁消毒都很认真。可是还有一部分人仍然面临着食入不洁食物的风险,那就是喜欢吃生鲜食物的人。这些人,多数都是公认的美食爱好者,他们流连于日式菜肴中的生鱼片,西餐中煎得半生不熟的牛排,追逐各国饮食潮流,比如生吃鸡蛋或者各种水产品,例如虾、蚝等。

在我们以食为天的古人看来,这些友邦人士的食物无异于茹毛饮血一般,太难以想象了,觉得他们生存条件太艰苦了,都没有熟食可吃。

有点儿生物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要想杀灭食物中的病菌和寄生虫,最简单且有效的方法就是充分加热煮熟。那些生食的方式要吃进多少细菌、寄生虫啊,会引起腹痛、腹泻和寄生虫病的。

可是到了21世纪,这种吃法却成为流行时尚,是高档奢侈的享受。吃完这些食物出现腹痛、腹泻的人被视为肠胃不好,身体虚弱,被自然而然的淘汰了。留下来的铁杆爱好者,是所谓肠胃超级棒的人,他们继续大量的享受着这些生食。我只能说这些人的肠胃对这些细菌、微生物已经不敏感了,没有反应了,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受到这些外来物种的影响,这些微生物长期停留在人的身体里,施展什么样的“本领”,我不能妄加评论。但这些“客人”要维持生存肯定要跟人体抢夺气血。他们的“茁壮成长”是建立在人体能量不断流失的基础上的。这些白白奉送的能量经日积月累并且积少成多,恐怕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数字。只能说这些铁杆爱好者比较“热情好客”,可是有朝一日,这些人的能量水平低到不足以维持自己的日常开销时,这些“客人”可就翻脸不认人了,开始与人体争夺能量来源,人的体质势必会越来越差,当体质下降到一定水平时,某些意想不到的疾病就有可能来敲你的门了。

3.饮食偏好 就是说饮食要适当调节,必须注意品种的多样化、合理化,这样才能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如果过分的爱吃或不爱吃某些食物,就会造成人体内某些营养成分的过剩或不足,导致阴阳失调而影响健康。

这种饮食的偏好可分为五味偏好、寒热偏好和饮酒偏好。

五味偏好:人体的“气”“血”“精”三种能量都是由饮食五味所产生,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亲和性。《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

古人经过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发现不仅五味各有其亲和性,而且每一种味道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古人认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辛:中医认为这个味道有发散的作用,并且能够促进气血的运行。所以经常用于感冒的治疗,对于气滞血瘀的症状也有缓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