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看清“三高”真面目 (1)
“三高”即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在中老年人中比较常见。一提到“高”,大家第一反应就是能量过剩的结果,系淤积太多能量无法消耗掉,是富贵病……
持这种观点的人,基本上是被这个“高”字迷惑了。觉得高就是存在多余的能量,于是乎一门心思研究怎么把这些指标降下来!打下来!拽下来!
然后照着顺理成章地选择清热泻火解毒的思路进行调节,殊不知这是南辕北辙,离题千里,越走越远啊!这样做,“三高”是不会降下来的,还会像拉锯一样出现反复,折磨患者的身体。
血糖、血脂、血压之所以会升高,恰恰是身体亏虚的表现,如果能看清“亏虚”的本质是什么,科学合理、循序渐进地补回来,各项指标便会逐渐恢复正常,您也会开心的甩掉慢性病的大帽子。
一、高血糖
高血糖和糖尿病是目前困扰中老年人的难题,西医认为高血糖和糖尿病都是由于饮食不合理、缺乏适量运动、遗传等原因造成的。中医认为,引起血糖升高,并进一步导致糖尿病的原因与过量摄入肥厚油腻食物以及甜食有关,还与情志失调,烦劳过度密切相关。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认为,胃热肾虚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 原因。
当胃热和肾虚这两个因素同时具备的时候,就容易引发高血糖和糖尿病。
我们平时可以遇到这样的人,他们从年轻的时候就比较能吃,身体素质很好,到了老年,也没有刻意控制饮食,还是按照原来的习惯,鱼、肉、糖、水果来者不拒,也没有出现高血糖的问题。这一类人属于脾胃功能好,可以充分消化吸收,不会有胃热的问题,也就不会形成糖尿病。
如果是脾胃弱的人,每天饱食肥厚油腻的食物,很容易积聚胃热,年轻的时候由于肾气比较充足还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等到40岁之后,肾气逐渐虚衰,气血水平逐年下降,胃热和肾虚碰到一起,血糖的问题就浮现出来了。
还有一类人,觉得自己最冤,年轻的时候条件艰苦,想吃吃不起,饮食较清淡。等上了年纪又不敢多吃,每天早出晚归从来不呆在家里,怎么血糖也偏高呢?这类人主要是肾虚,年轻的时候营养不良,脾胃运化的营养物质不足以满足全身脏腑的需要,肾精一直得不到很好的培补,基本是在耗散父母先天赐予的那些肾精,也就是一直在吃老本,肾虚是必然的。再加上现在五六十岁的这代人,经历比较坎坷,情志难免会有些不畅,看今朝亿往昔,有些人多少会有些肝郁不疏,可是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总不能对家人宣泄,只好压抑住情感,久而久之肝郁化热、体内形成中焦脾胃郁热,下焦肾虚的状态,也会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
从人的生理情况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肾逐渐地衰弱是一种趋势,我们能做到的就是科学的利用中医理论,不断地补肾,减缓肾的衰老。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分析,肾气不衰,各种激素的分泌量就能保持相对稳定,激素不发生变化,内分泌就会正常有序,高血糖和糖尿病这种代谢性疾病就会远离我们。
在坚持科学补肾的同时,还要注意饮食清淡,不饮酒。
《千金方》说:“凡积久饮酒,未有不成消渴。”中医提到的消渴症,就是现在我们说的糖尿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但凡老喝酒的人,没有不得糖尿病的。酒的性质属于湿热,它和肥厚油腻以及甜味的食物一样,过量之后都会在体内化为湿热,形成脾胃湿热的环境。而且身体要想消化掉这些膏粱厚味,转化掉这些湿热,必须更多地调取肾元气,久而久之,肾气也会提前亏虚,胃热肾虚的格局一旦形成,很可能会使血糖升高。
还有一个现象,就是血糖高不单单是老年人的专利,一些中青年人的血糖也会出现不正常。这主要与社会竞争激烈,精神压力过大,整天处于气、恼、忧、思的状态中,对肾气消耗过大有关,由于工作中时常处于抑郁和焦虑的情绪中,肝气不调,肝郁不疏,使得中焦肝、脾、胃处于瘀热的环境中,加之精神紧张、工作劳累、缺乏必要的休息,导致肾气不足,久而久之血糖也会随之出现异常。
要想远离高血糖的困扰,应从避免胃热和肾虚这两个角度出发进行调理。
老年人的肾气逐年衰弱,阳气不足,体内各种激素、蛋白酶的分泌量会随着阳气的不足而降低,这些激素和蛋白酶就像人体的动力源一样,推动着新陈代谢的运行,如果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分泌减少了,那么人体就像缺少了能量的机器,变得迟缓甚至失灵。随着老年人激素分泌水平降低,不能再充分代谢掉那么多的糖分,糖的氧化过程出现障碍,血糖就会随之升高。
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首先是要补肾,补肾的方法就是多吃豆类,以及黑芝麻、山药、枸杞子、韭菜、核桃等食物,坚持每周按摩2~3次太溪穴,每次按摩3分钟。太溪穴在内侧足踝向后3个手指的位置。这是1个补肾效果非常明显的穴位。
胃热的问题如何避免呢?我想还是要少吃多运动。每天饮食以清淡为主,早晨和中午可以适量吃一些肉食和鸡蛋,晚餐主要以杂粮为主,比如玉米、小米、大麦米和豆类,多吃一些蔬菜。
在选择清淡饮食的同时,还要注意适量的运动。这里请注意:是适量的运动!有些老年人特别重视锻炼身体,早晨起来跳绳,吃完早饭去公园锻炼,中午回来踢毽子,吃完晚饭还要遛弯,一天到晚不休息。他们以为这是在锻炼,其实过度的锻炼等于劳累,会耗伤肾气,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应该根据自己的体质合理安排运动。笔者认为老年人最佳的运动方式就是中速走,每天以中等速度走上30~40分钟,全身气血运行起来,感觉后背微微渗出汗来即为最佳状态,千万不要弄得大汗淋漓才觉得是锻炼。中医认为汗是心的液体,大量出汗会耗散心气,进而损伤肾气。对于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可以把行走的速度放缓,改为慢速走,如果还是觉得吃力的话,就少走一会儿,先走10分钟,然后慢慢往上加。中速走对于打通经络,促进消化吸收,提升阳气,保持激素分泌的稳定很有帮助。
此外,要注意调节情绪,老年人一般经历过不少艰难坎坷,积累了不少人生阅历,如今更应该乐观豁达,想一想当初那么艰难都过来了,如今何必为一点小烦恼而耿耿于怀呢?笔者经常奉劝身边那些多愁善感的人,要学会“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虽然乍看上去这种思想太消极落后了,可是用这种思路调理情绪还是挺有效的。笔者觉得“不痒和不愁”是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在纷繁复杂的现实面前,惟有保持这种心态,才不会使自己的身心受到影响。什么肝气不疏、肝郁气滞、气滞血瘀,都与咱们没关系了。
如果能有意识地补肾、通经络、清淡饮食、心态乐观,糖尿病是不会找上我们的。
二、血黏稠
医学上把血黏稠叫做高黏稠血症,中老年人易患此症,它可通过血液流变学检查确诊。在静脉抽血的时候,可以观察到患者的血液明显比正常人的稠,流动速度偏慢。
那么什么决定着血液黏稠度呢?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它们是血液黏稠度的物质 基础。
现代医学认为能使血液变稠的有形成分有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蛋白质等。
下列因素,可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
1.红细胞数量越多,血液黏稠度就越高。
2.血浆中蛋白质、脂肪、糖分越多,血液越黏稠。
3.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对血液黏稠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当纤维蛋白原升高时,血液黏稠度会明显升高。
4.血液中的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成分增多,与红细胞一起黏合形成网络,致使血液流动的阻力增大。
5.红细胞与血小板的结构改变,互相凝结成块,阻塞了血管,血液则变得更黏稠。
6.红细胞等血中细胞的变形能力减弱,不能顺利通过小血管,从而增加了血液的黏稠度。
7.使血液变稠的其他外部因素。
环境因素也可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如夏季血黏度增高,冬季较低。
清晨与上午黏稠度高,傍晚与下午黏稠度低。
阴雨、闷热、低气压时黏稠度高,风和日丽时黏稠度低。
厚味饮食后黏稠度高,清淡饮食后黏稠度低。
腹泻、出汗后黏稠度高,足量饮水后黏稠度低。
血黏稠患者的症状有清晨起床感觉头晕、不清醒、思维迟钝,一般要等吃过早餐后,头脑才逐渐变得清醒。午餐后犯困,需要睡一会儿,否则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晚餐后精神状态特别好。另外蹲着干活气喘。下蹲时回到心、脑的血液减少,致使肺、脑等器官缺血,引起呼吸困难,故有气喘现象发生。
有的患者还会出现阵发性视物模糊。这是因为血液变稠了,流速减慢,血液不能充分营养视神经,或者视神经和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看东西就会一阵阵模糊。
中医理论认为血黏稠度增高主要是由阴虚所致,具体说是肝阴不足。
血液黏稠度高的人,一般年轻的时候身体很好,可谓“唇红齿白”。他们的血红蛋白含量普遍都比较高,几乎不会受贫血的困扰,因此嘴唇总是红红的。这说明他们脾的功能很好。可以有效地将摄入的营养物质制造成血,供各个脏腑器官使用。
脾功能好的人,体质一般偏热,爱上火,所以平时喜欢寒凉的食物,爱吃冷饮,爱吃水果,穿着也比别人要单薄,脾功能好的人精力较为旺盛,胃口很好,总有使不完的力气,睡眠也不多,是典型的能量比较大的一类人。尤其是与那些脾虚,精神委靡、少言懒语、疲倦乏力的人相比,实在是相差太多了。人们不禁会纳闷,都是造物主的杰作,怎么差距这么大呢?
脾功能好的人,由于平时活动量比较大,耗伤了不少津液;加之睡眠普遍比较少,使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养阴,其实晚上的睡眠是养阴的,也是津液生成的主要时间。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制造各种体液的。时间长了,就形成了肝阴不足的状态。打个比方,这些人身体里的血液就像是一锅盐水,他们每天调用着充足的肾气,进行满负荷的工作,就像用火在煮这锅盐水,吃膏粱厚味的食物、大量的运动都需要调动更多的元气,这就好比把火烧得更旺,让锅里的水分更多的蒸发,再加上大量出汗,水分蒸发得就更快了。如果此时不通过合理的膳食以及充足的睡眠为这口锅内添水的话,那么锅里的水分就会慢慢地越煮越少,盐水也会被浓缩,盐的浓度就会越来越高,淡盐水变成浓盐水。结合人体来看就是原本正常的血液变浓稠了。
随着肝阴不足越来越严重,血会越来越黏稠。心脏推动如此黏稠的血液在血管中运行需要承受很大的负荷,需要从肾中调取更多的元气,为心脏提供更大的能量。而且这些黏稠的血液很容易堆积附着在血管壁上,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影响血液的流动,为心脑血管疾病埋下隐患。
血黏稠的患者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和充分的睡眠来补充体液,稀释血液,方法是:
1.改变饮食结构 多吃些粗粮如黄豆、玉米、燕麦、荞麦。还可以多吃黑木耳、洋葱、柿子椒、香菇、草莓、菠萝、柠檬等,具有滋阴作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多吃西红柿、红葡萄、橘子、生姜,这些食物具有抗凝作用。如果想用药物加以辅助预防,那么坚持摄入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也会起到滋阴柔肝的效果。
需要提醒的是:要少吃动物内脏、动物脂肪及甜食。动物内脏包括脑花、猪肚、肥肠等,这些都会增高血黏稠。
2.调整生活方式 要多喝水,饮水要讲科学,掌握好时机。如清晨起床、三餐前1小时、晚间就寝前都可以喝200毫升水,也就是1杯左右。中医提倡大家在每天下午3~5时多喝水,多喝水可以降血热,因为肝阴不足会导致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