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捏脊疗法治百病
12164300000014

第14章 儿科疾病的捏脊疗法 (4)

第5章 儿科疾病的捏脊疗法 (4)

顿咳又称“顿呛”(百日咳),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好发于冬春二季,以2~5岁的小儿多见,年龄愈小,病情愈重。病程较长,可迁延至6周岁以上,甚至更长。患病以后有较持久的免疫力,很少二次发病。临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痉咳末伴有特殊的鸡鸣样吼声为特征。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外感时疫、内蕴伏痰。时疫之邪袭于肺卫,束于肺中,肺失清肃,痰浊阻于气道,肺气不能通达,以致上逆顿咳。久病损伤肺脾,肺气不纳,脾气虚亏。若气递犯胃则呕吐;若气递犯肝则两胁作痛;若邪热久留,肺络受损,可见咯血或衄血。若痰热内蕴,蒙蔽心窍,可致动风惊厥。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百日咳嗜血杆菌侵入喉部、气管、支气管黏膜并繁殖,产生黏稠性渗出物。大量积聚的细菌和痰液刺激呼吸道的神经末梢,引起痉挛性咳嗽。

【临床表现】

1初咳期自发病至痉咳7~10天。症状与感冒相似,表现为鼻塞流涕,偶有喷嚏,2~4天后上述症状逐渐消退,但咳嗽却逐渐加重,伴有喉中痰鸣,气逆不舒,日轻夜重,此期传染性最强。

2痉咳期自痉咳开始至痉咳停止,为2~6周。咳嗽逐渐呈阵发性痉咳,咳声短促,连咳不止,咳末发出一种特殊的鸡啼声。严重时可咯出血丝,鼻衄,呕吐饭食等症状。伴有眼泡水肿,烦渴引饮,屎如羊粪等症。舌红苔黄而燥,脉弦滑而数,指纹紫红。

3恢复期痉咳期过后,阵发性痉咳逐渐减轻,痰鸣声逐渐消失,痰少质黏,声音嘶哑,唇干咽燥,纳谷不香,面色青萎;脉细无力,舌淡少苔。此期可持续2~3个月。

【治疗方法】

1初咳期

(1)治则:宣肺散邪,化痰降逆。

(2)手法:此期以外感症状为主,咳不甚,故治疗除用常规捏脊手法3~5遍外,可配合从上向下推脊法及揉掌小横纹、清肺经,开天门、拿肩井穴等小儿推拿手法。

2痉咳期

(1)治则:降气豁痰,宣肺止咳。

(2)手法:常规捏脊手法5~7遍,重提肺俞、脾俞穴,每捏完1遍后,按揉肺俞、脾俞穴各100次左右。小儿:推拿中揉掌小横纹是治疗百日咳的要穴,可以配合使用。

3恢复期

(1)治则:健脾养肺。

(2)手法:本期由于迁延日久,治疗应加强捏脊的手法及遍数,用常规捏脊手法上下往返捏脊10遍,重提、重按脾俞、肺俞、肾俞穴,配合补脾经、补肾经、补肺经、揉板门等推拿手法。

【治验集锦】

黄际群报道:用捏脊等疗法治疗数百例百日咳,治愈率为80%,总有效率达90%以上。具有安全、简便、无副作用等优点。方法:捏脊配合清肺金、补肺金、清大肠,揉肺俞、分推肩胛骨等手法。根据病期决定捏脊的遍数,初咳期配合清肺金、清大肠;痉咳期配开天门、揉乳根、揉肺俞等手法;恢复期配合补肺金、补脾土、运水入土、揉板门、揉肺俞等推拿手法。捏脊时采用木梓油为介质,以皮肤发红为度。推拿捏脊以早饭后2小时为宜,每次治疗20~30分钟,每天1次,5天为1个疗程(黄际群小儿推拿法治疗百日咳江西中医药,1985:3:21)。

十、惊风

惊风又称“惊厥”,俗称“抽风”,是小儿常见的病证之一。以抽搐伴神昏为特征,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面肌或四肢强直、痉挛、抽动,甚至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大小便失禁等。临床上惊风分急惊风和慢惊风二种。本节主要讲述小儿慢惊风。

【病因病机】

慢惊风多因急惊风失治误治,或突受惊吓,或久泻久痢,或久病大病所致久吐久泻,或攻伐太过造成脾胃虚弱,脾阳不振,不能运化和输布水谷精微,津液亏损,筋失濡养而致虚风内动;急惊风失治,大病久病之后,由于病程迁延日久,耗伤津液,气阴两伤,筋失濡养而筋脉拘急;小儿为纯阳之体,脏腑娇嫩,脏腑易于受损,突受惊吓,肝风内动而致惊厥抽搐;温病后期,邪入营血,肝肾阴竭,阴不潜阳,水不涵木而致虚风暗动。

现代医学认为小儿慢惊风的产生多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受到炎症刺激时而引发;或低血糖,或由维生素D的缺乏,致血清中钙的浓度下降,神经兴奋性增强而出现惊厥和手足抽搐。

【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病程较长,面色苍白,形体消瘦,不思饮食,精神不振,两手握拳,抽搐无力,头目颤动,时作时止,口鼻气冷,或吐或泻,痰鸣,四肢不温,口吐白沫,四肢抽动。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指纹色淡。

【治疗方法】

慢惊风症稍缓,治疗以“缓则治其本”为原则。

1治则培补元气,健脾和胃,熄风止痉。

2手法常规捏脊手法10遍,从长强穴捏至大椎穴,重提肝俞、心俞、脾俞、肺俞、大椎穴。顺时针方向按揉上述诸俞穴5~10分钟,手法先慢后快,先轻后重。配合推拿之补脾经、补肾经、清肝经、按揉足三里穴等手法。

【注意事项】

急性发作时应尽快抢救,将患儿平放,侧卧,松衣领,多层纱布放入上下牙齿之间,以防咬伤舌头,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合理营养,注意锻炼、按时接种预防疫苗。

十一、遗尿

遗尿又称遗溺、尿床,是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轻者多日1次,重者每晚1次或多次。3岁以下小儿由于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备,正常的排尿习惯尚未养成,产生尿床现象不属于病理症状。3岁以上儿童由于疲劳偶尔1次尿床者亦属正常。

中医早在《内经》中已对本病有所记载,《素问·宣明五气论》:“五气所病……膀胱不利为癃, 不约为遗溺”, 认为本病多为小儿肾气不足, 下元不固, 膀胱固摄失司所致。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大脑皮质下中枢神经功能失调所致。观察重症遗尿症患儿夜间睡眠电位图的变化发现其发病与睡眠有关, 即在眼动快期较易觉醒, 很少发生遗尿, 而患儿往往睡眠过深, 不易唤醒而致遗尿发生。小儿大脑皮质对皮质下中枢的调节功能未发育完善, 大脑的排尿中枢对来自膀胱充盈的信息不能及时作出反射, 因而导致遗尿。

【病因病机】

1脾肺气虚,膀胱失约肺为水之上源,属上焦,脾为中焦。脾肺气虚,则水道制约无权,因而发生遗尿。《小儿推拿方脉治婴秘旨全书》说:“小儿遗尿细推详,肾膀胱虚弱致其殃,清冷气虚无约制,故令不禁溺于床。”尤在泾也说:“肺脾气虚,不能约束水道而病为不禁者,《金匮》所谓上虚不能制下者也”。

2下元虚寒,肾气不足肾为先天之本,主水、藏精生髓,下通于阴,司二便与膀胱相表里。若肾气不足,下元虚冷,不能温养膀胱,闭藏失职而为遗尿。

3肝经湿热,火热内迫肝主流泄,通畅气机,通调水道。若肝经湿热,热郁化火、血注膀胱而致遗尿。

【临床表现】

1下元虚寒睡眠中不自主排尿,疲劳后或阴雨天更容易发生,轻者数夜遗尿1次,重者每晚1次或数次。小便清长而频数,头晕腰酸,肢冷乏力,面色苍白,智力迟钝等。

2脾肺气虚睡后遗尿,少气懒言,面色萎黄,精神不振,纳差便溏,自汗或盗汗;苔薄嫩,脉少力等。

3肝经湿热遗尿不多,尿味腥臭,尿色较黄,平时性情急躁,唇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疗方法】

1治则温补脾肾,固元止遗。

2手法从长强穴向上捏至风府穴,用捏三提一法,边捏边推边提,当捏至八髎、关元、肾俞、脾俞、心俞、肺俞、膀胱俞等穴位时,重点提捏,可用较重手法,每捏完1遍后对上述诸穴分别按揉1~2分钟,连续捏5~7遍,每日1次。

【治验集锦】

1吴晓菊报道:捏脊疗法配合中药治疗小儿遗尿60 例,疗效满意。医者以双手拇指、示指将患儿脊背皮肤, 从尾骨端开始沿脊柱由下而上直到大椎穴, 均匀地向前推动, 随推随捻, 连续操作5 遍后, 再用右手掌自上而下轻揉脊背2遍。10天为1个疗程, 间隔3天, 再进行下1个疗程。补肾缩尿汤: 黄芪30克、党参10克、山药10克、菟丝子10克、益智仁10克、桑螵蛸10克、五味子6克、金樱子10克、覆盆子10克、麻黄6克, 水煎服, 每天1 剂, 取汁300毫升,分早晚2次温服, 10天 为1个疗程, 共治3个疗程, 观察疗效。痊愈38 例, 占63 3%,显效13 例, 占21 7%,有效9 例, 占15%,有效率100%(吴晓菊捏脊疗法配合中药治疗小儿遗尿60例淮海医药2002 ;8:315)。

2薛莉报道:中西药脐敷合捏脊法治疗小儿遗尿症61例,效果满意。方法:术者以双手施术, 自患者尾椎两旁交替向上捏推至大椎穴旁, 反复10 次。每日施术1 次。用麻黄碱25毫克, 硝苯地平20毫克, 益智仁、桑螵蛸、石菖蒲各10克, 肉桂、五味子各3克, 共研末。以鲜姜或葱白捣汁, 加食醋调成糊状, 包于纱布内,贴脐, 外加胶布或风湿膏固定。每晚于睡前贴上, 次晨起床时取下, 连用14 天。61例患者中痊愈25例,占4098%; 显效21 例,占3443%; 有效12例,占1967%; 无效3例, 占492%,总有效率为9508%(薛莉中西药脐敷合捏脊法治疗小儿遗尿症中国民间疗法,2002;11 :38,39)。

【典型病例】

1林某某,女,18岁,高中学生,初诊日期1979年6月8日。

该患者从小至今一直在夜间尿床,遗尿时不能惊醒,平时腰酸肢冷;并有月经不调,痛经症,曾服中西药物及针灸治疗多年未曾收效。查体:发育中等,面色苍白,肢冷;脉沉细,舌质暗淡,苔薄白。此例辨证为肾气不足,下元虚寒,冲任失调,宜用滋补肾阳,湿通任脉法。经用上法治疗10次遗尿痊愈。同时痛经亦治愈,1年后随访未发(庞承泽经穴按摩治疗小儿遗尿症46例北京中医杂志,1991;1:47)。

2于某某,男,8岁,1982年3月25日就诊。

夜间尿床,每夜如此面色白,手足发凉,遇冷加剧,腰酸腿软,舌淡脉细缓,为下元虚寒,膀胱失职所致。治宜温肾固涩。方用推三关、补肾经、摩丹田透热为度,捏脊7遍。擦八髎透热为度,每日1次,18次而愈(王庆林捏脊疗法的临床运用按摩与导引,1988;6;40)。

【注意事项】

调理和提高患者体质;清除精神负担,树立信心;要注意培养小儿按时排尿的习惯和合理的生活习惯;积极预防和治疗能引起遗尿的原发疾病。

十二、夜啼

夜啼是指小儿经常在夜间啼哭,甚至通宵达旦。白天如常,入夜则作,或每夜定时啼哭者称“夜啼”。民间俗称为“夜哭郎”。本病多见6个月以内小儿。

【病因病机】

1脾寒腹痛婴儿素禀虚弱,脾常不足,脾为阴中之阴,护理不当,易受寒邪,以致脾寒。夜间属阴,入夜后脾寒更甚,寒邪凝滞,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入夜则啼。

2心热乳母平日恣食辛辣肥甘,或过食炙煿动火之物,因而内热中生,结于心脾。心主火属阳,夜间阴盛阳衰,阳入于阴则寐,若心火过亢,阴不潜阳,因而至夜患儿啼哭不安。

3惊骇小儿神气怯弱,暴受惊恐,惊则伤神,恐则伤志,心神不宁,夜啼不眠。

4乳食不节小儿饮食无节,食入过多,损伤脾胃,运化失司,乳食积滞中焦,“胃不和则卧不安”。故小儿入夜则因腹胀不适而啼哭。

【临床表现】

1脾虚中寒入夜啼哭,恶寒倦卧,四肢不温,纳少便溏,哭声低微,面色白;唇舌淡白,舌苔薄,脉沉细,指纹沉。

2心热内扰夜啼声高而粗,见灯愈甚,面赤唇红,躁不安,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尖红,舌苔薄黄,脉数有力,指纹青紫。

3暴受惊恐常于睡中突然惊醒而哭啼不止,紧偎母怀,心神不宁,神气怯弱,面色乍青乍白,舌脉多无异常变化指纹青。

4乳食积滞夜间阵发啼哭,脘腹胀满叩之如鼓,时有呕吐,酸腐难闻,大便酸臭;舌苔厚腻,指纹紫滞。

【治疗方法】

1脾虚中寒

(1)治则:温脾散寒、理气止痛。

(2)手法:捏脊常规手法6~8遍,从长强至大椎穴捏推,边捏边推边提,手法稍用力,每捏至脾俞、肾俞、命门处重提3~5下,捏完1遍后对上述诸穴以顺时针方向按揉1~2分钟。

2心内扰热

(1)治则:清心泄热导赤除烦。

(2)手法:以推脊法从大椎推向龟尾100次,捏脊从长强至大椎穴常规捏3~5遍,捏完1遍后用双拇指指腹做逆时针方向按揉心俞、小肠俞穴3~5分钟。

3暴受惊恐

(1)治则:镇惊安神。

(2)手法:捏脊常规手法从长强至大椎穴3~5遍,重提肝俞、脾俞、肾俞穴,捏完1遍后逆时针方向按揉上述三俞穴各7分钟。

4乳食积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