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你家的餐费为什么这么贵啊?这比菜单上的价格要高很多啊,你算了很多税在里面吗?”
老板:“哪里,我根本没有算税。在您点菜后,菜价就涨了!”
顾客:“胡说八道,难道我吃饭这一会儿工夫,就涨价了?”
老板:“就是啊,您不知道现在通货膨胀嘛。我们没办法,要随时调整价格。”
真是不可思议,吃饭前和吃饭后的价格不一样,物价上涨竟快到如此程度。其实,这并不是笑话,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情,是某位专家在1982年到玻利维亚旅行时发生的事情,被刊登在《纽约时代》上。当年,玻利维亚一年内的通货膨胀达到了24000%,也就是说,物价以每天65.8%的速度上涨。假设这家餐厅每天营业10个小时,那每小时的物价就以接近7%的速度上涨,点菜时候的价格和结账时候的价格当然不一样了。
现在如果你和菜场的老农谈通货膨胀,他也许会告诉你,衡量一个物品的价格别看钱,否则你会被钱忽悠。最好的方式是用以物换物的交换价格来推算,这样,几百年乃至几千年,都能保证最低生活标准的物品之间的价格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以大豆作为标准物品,用它来衡量20世纪各个年代的各种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你会发现老农说的话很正确。
一般情况下,所有商品的价格都是用货币来表示的,经济学家称之为“货币价格”。例如我们说一件上衣是50元,一双鞋是100元,这里的50元和100元指的就是货币价格。但是一件上衣等于多少鞋子,或者列表中的一斤大豆等于多少斤黑米,这就是一种物品相对于另一种物品的价格,经济学家称之为“相对价格”。
可见,物品的价格不仅可以用货币来表示,还可以用另一种物品来表示。当把货币的符号去掉后,我们可以任意地比较两种物品之间的价格,例如1斤大豆等于半斤茶叶,或者1斤茶叶等于2斤大豆。这里的价格就是相对价格。
经济学中,将物品的货币价格称为“名义变量”,而将相对价格称为“实际变量”。据经济学家发现,货币的供给量只影响物品的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也就是说,几十年来,假设一开始大豆是1分钱1斤,1斤大豆等于半斤黑米,几十年后,大豆变为现在的5元1斤,虽然价格涨了50倍,但1斤大豆还等于半斤黑米。
换个例子,当所有人的工资都涨了一倍后,整个物价水平也涨一倍,中央银行业多供给一倍的货币。这就是货币中性原理,即货币发行量发生变动而实际变量不变。
不过,当政府把货币的供给翻一番,货币是否还会保持中性呢?不一定。经济学家观察到,在短期内,即一两年左右,货币量的剧增会对物品的实际变量产生很大的影响,但长期来看,例如10年后,货币量的变动只影响到名义变量,而不会影响到实际变量,1斤大豆还是等于半斤黑米。
在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一般是指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它的直接反映是物价持续上涨。如果你走进市场,发现大米或者猪肉的价格上涨了,你不能说已经发生了通货膨胀;但是当你环顾四周,看到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都上涨了,你就可以断定通货膨胀确实发生了。
那究竟什么才会引起通货膨胀呢?
1.供给不足会引起通货膨胀。当市场上的原材料缺少时,商品价格肯定会上升,这就是由供不应求引起的通货膨胀。但这种通货膨胀持续的时间不长,因为没有持续性的需求,只能昙花一现。
2.由需求过旺引起的通货膨胀。这样的通货膨胀是,人们的需求持续升温,而商品的供给依旧,导致商品以疯狂的价格上涨,这样的通货膨胀比较麻烦。这时,会出现很多投机性的商人,囤积货物以高价抛售,加剧供给不足,为物价的上涨“煽风点火”,使物价涨得更厉害。进而会有更多的投机商人进来,物价上涨加剧,商品越发难买,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3.财政支出或通货供给过剩,会出现因需求不足引起的通货膨胀。还有,无法回收的公积资金过多也会产生通货膨胀。
每次通货膨胀的产生,都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之前都会有一定的迹象,只是人们贪图利益的欲望让其丧失了理性,从而为自己带来不可避免的灾难。
概念点击
【货币幻觉】是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于1928年提出来的,是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它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在通货膨胀起初发生时,个人无法了解通货膨胀或物价上涨的程度,只能凭借自己接触的本地区的少数商品的价格来判断。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人的物价信息就是不完全的,个人只能将主要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货币收入上,容易产生货币幻觉。比如,职场人士在与企业进行工资谈判时,可能将企业允诺的名义工资上升幅度当做实际工资的上升。而其实,因为通货膨胀已经发生,实际工资其实并没有上升,也就是说实际得到的购买力并没有上升,甚至还有所下降。这样,企业就通过货币幻觉获得了额外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