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脾胃病证妙谛
12178100000023

第23章 腹痛 (1)

第3章 腹痛 (1)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疼痛的部位又可分为脐腹、胁腹、小腹、少腹。腹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内科腹痛可见于西医学的许多疾病之中,如急慢性胰腺炎、胃肠痉挛、不完全性肠梗阻、结核性腹膜炎、腹型过敏性紫癜、肠道激惹综合征、消化不良性腹痛、输尿管结石等,当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并能排除外科、妇科疾病时,可参考辨证论治。

有关腹痛的论述首见于《内经》,并提出腹痛由寒热邪气客于胃肠引起。东汉张仲景著《金匮要略》对腹痛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至隋代·巢元方之《诸病源候论》才将腹痛一证单独论述。认为腹痛可分“卒腹痛”和“久腹痛”。所涉及的脏腑,主要是脾、胃、肠。金元时期,李东垣提出,心胃痛应与腹痛区别开来,并认为中脘痛属太阴,脐腹痛属少阴,少腹痛属厥阴。朱丹溪在前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心痛即胃脘痛”,并将胃脘痛与腹痛分开,为后世腹痛概念的确定,奠定了基础。明清时期,对腹痛的概念巳十分明确,许多医家将心痛、胃脘痛、腹痛,进行了严格区分。至清代,李用粹又将内科腹痛与肠痛、痧症、妊娠腹痛、疝气等相鉴别。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

一、《黄帝内经》“腹痛”之病名

1.《素问·气交变大论》:“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

本条最早明确提出了“腹痛”的病名,并指出脾虚湿盛,可致腹痛。

2.《灵枢·五邪篇》:“邪在脾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

3.《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以上两条经文指出寒热之邪侵入人体可引起腹痛。这也是现在临床最常见的引起腹痛的病因之一。素体脾胃阳虚,易感受外来寒邪或过食生冷,致寒邪客于肠胃,寒属阴邪主收引,因阳不足,不能温养脏腑,气血为之滞涩,筋脉为之拘急,故腹部拘挛而痛。如《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若平时嗜食辛辣肥甘厚味,令肠胃积热,热可伤津灼液,损伤肠胃,运化失职,致腑气不通,不通则痛。

二、张仲景《金匮要略》全面论述了腹痛的病因及治疗

1.《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东汉医家张仲景提出了腹满的辨证方法,以按之腹部痛与不痛分虚实,舌之黄与不黄分寒热。按之不痛者,为无形之气,属于虚证,不可用下法;按之疼痛者为有形之积,属于实证,可用下法;舌苔黄者为热,未用下法者,下之则黄苔自去,腹满痛也消。

2.《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

本条文指出了平时形瘦体弱,恶冷,消化功能差而致脐腹疼痛者,反用下法而变生他病的证治。

3.《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

本条叙证简略,但从方药组成来看,痛而闭者,当是腹痛便闭,为里实气滞之证,实则宜下,滞则宜行,用厚朴三物汤治疗。本证常由平素嗜食厚味辛辣之品,令肠胃积热,热结于里,腑气不通,故大便秘结,腹部胀满疼痛。厚朴三物汤与小承气汤药物相同,只有剂量之差,而主治略异。小承气汤君以大黄,以通便泻实为主,以治痞满,臣佐厚朴、枳实以利气机;厚朴三物汤即由小承气汤加重厚朴、枳实的剂量,大黄量不变,以疏导气分为主,着重止痛开闭,以治腹满腹痛。

4.《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饮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寒疝绕脐痛,若发则自汗出,手足厥逆,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

本条论述了寒疝的脉象和形成。本条所论寒疝,其中的一些是指现代医学的“腹外疝”。但大部分是指寒邪外来,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因素有阴寒内盛,寒疝遇寒即发,寒气搏结不散,故绕脐腹痛;阳虚不能卫外,故发则冷汗自出;阳气不能达于四末,故手足厥冷;其脉沉紧,沉为在里,紧则为寒,故用大乌头煎急温之。乌头为辛热有毒之品,使用时必须严格掌握剂量及按照正确的煎煮及服用方法。

5.《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本条文论述了虚寒性腹痛呕吐的证治。其发病机制多由肾虚而寒动于中,胃肠为寒气凝滞,故下见腹部“雷鸣切痛”,上为“逆满呕吐”。故尤在泾曰:“下焦浊阴之气,不特肆于阴部,而且逆于阳位,中土虚而堤防撤矣,故以附子辅阳驱阴,半夏降逆止呕,而尤赖粳米、甘枣,培令土厚,而使阴气得敛也”,诸药合用,共奏温中止呕,散寒定痛的作用。对急、慢性胃炎,胃痉挛,溃疡病,尿毒症之寒呕等,属于本型者,均可酌情加减使用。

三、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以“寒中”论治虚寒性腹痛

隋代《诸病源候论·腹病诸候》:“久腹痛者,脏腑虚而有寒,连滞不歇,发作有时,发则肠鸣而腹绞痛,谓之寒中。是冷搏于阴经,令阳气不足,阴气有余也。寒中久痛不瘥,冷入于大肠,则变下利。”

本条文论述了虚寒性腹痛。本证多由饮食劳倦,损伤中气,阳气不足,阴寒乘之,正邪相争而为疼痛。其痛绵绵,发作有时。中焦阳气不足,不能温化寒湿,则大便溏薄,气短懒言。从本条文也可以看出巢氏将腹痛一证单独立论,与心痛、心腹痛并列,说明其疼痛部位在胃脘以下。他在《诸病源候论·心腹痛候》说:“心腹痛者,由府脏虚弱,风寒客于其间故也。邪气发作,与正气相击,上冲于心,则心痛;下攻于腹,则腹痛;下上相攻,故心腹绞痛。”

四、成无已《伤寒明理论》以瘀血论治腹痛

《伤寒明理论·腹满》:“邪气聚于下焦,则津液不得通,血气不得行,血留滞于下,是生胀满而硬痛也。”

金代医家成无己论述了血瘀可致腹痛。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本证多因气滞不愈,久痛入络,瘀血阻滞不通,故腹部疼痛,痛有定处。《金匮钩玄·腹痛》云:“死血痛,每痛有定处,不行移者是。”血瘀为实证,故痛而拒按,触之痛甚,痛点固定。

五、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因热而致腹痛

《素问玄机原病式》:“热郁于内,而腹满坚结痛者,不可言为寒也。”

金代医家刘完素对五运六气学说深有研究,并具体运用于临床实践,创独家之言。认为火热是导致各种疾病的原因,总结了热性病的治疗原则,提出辛凉解表和泻热养阴的治法。本条文论述了热结腹痛,本证常由平素嗜食厚味辛辣烤炙,致令肠胃积热。《伤寒论·阳明篇》:“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或寒邪不解郁而化热,热结于里,腑气不通,不通则痛。故腹满硬胀,疼痛剧烈而拒按,大便秘结不通。《伤寒论·阳明篇》:“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此有燥屎。”治则应通腑泄热,《丹溪心法·腹痛》:“凡腹痛不可以手按者属实,宜大黄、芒硝下之。”热结腹痛,用药之后便通痛止,即可停用攻下,改用调理胃肠之剂。壮热腹痛可见于急腹症,变化迅速,病势紧急,必须严格观察,及时用药,并应中西医结合治疗。

六、王好古《此事难知》以中脘痛、脐腹痛及少腹痛论治

《此事难知》:“伤寒中脘痛,太阴也,理中、建中、黄芪汤之类。脐腹痛,少阴也,四逆、真武、附子汤之类。少腹痛,厥阴也,重则正阳、回阳丹之类,轻则用当归四逆汤。太阴连少阴痛甚者,当变下利不止。杂证而痛,四物苦楝汤、酒煮当归丸之类。夏月腹痛,肌热恶热,脉洪疾,手太阴足阳明主之,黄芩芍药汤。秋腹痛,肌寒恶寒,脉沉疾,足太阴足少阴主之,桂枝芍药汤。四时腹痛,芍药甘草汤主之。”

元代医家王好古宗李东垣之说以部位分论心腹痛,提出了中脘痛、脐腹痛、少腹痛并提出了相应治疗方药。还以季节气候论治腹痛,有夏月腹痛、秋腹痛及四时腹痛等。

七、朱震享《脉因证治》各种病因致脾胃升降失常为腹痛之病机

元代《脉因证治·心腹痛》:“有客寒阻之不行,有热内生郁而不散,有死血食积湿痰结滞,妨碍升降故痛。盖痛,当分其部分,从其高下而治之。”

六腑以通为用,传化物而不藏,本条文论述了由于外感寒邪、内生郁热、饮食及痰饮内停,致气机及脾胃的升降失常,“不通则痛”。

八、龚廷贤《寿世保元》分寒热虚实以辨证治之

《寿世保元·腹痛》:“治之皆当辨其寒热虚实。随其所得之证辨治,若外邪者散之,内积者逐之,寒者温之,热者清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泄则调之,闭则通之,血则消之,气则顺之,虫则追之,积者消之,加以健理脾胃,调养气血,斯治人之要也。”

明代医家龚廷贤论述了治疗腹痛的辨治方法及治疗原则。治疗腹痛除了辨别寒热虚实外,还要结合所伴随的症状加以辨治。提出了具体的治疗腹痛的十二条原则,均要加以健理脾胃,调养气血之法。

九、张景岳《景岳全书》较全面地论述了腹痛的病因及虚实腹痛的辨证方法

《景岳全书·心腹痛》:“痛有虚实,凡三焦痛证,惟食滞、寒滞、气滞者最多,其有因虫、因火、因痰、因血者,皆能作痛。大都暴痛者,多有前三证;渐痛者,多由后四证。……可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久痛者多虚,暴痛者多实;得食稍可者为虚,胀满畏食者为实;痛徐而缓,莫得其处者多虚;痛剧而坚,一定不移者为实;痛在脏腑中,有物有滞者多实,痛在腔胁经络,不干中脏而牵连腰背,无胀无滞者多虚,脉之证参,虚实自辨。”

明代医家张景岳较全面地论述了腹痛的病因以及从痛之久暂、是否拒按、进食后是否缓解、痛处是否能移动诸方面论述了腹痛的虚实辨证方法。

十、吴球《活人心统》常见腹痛的症状及具体治疗

《活人心统·腹痛门》:“腹痛病源:食积痛而有形,气痛人多满闷,冷痛滞而恶寒,热痛往来无定。假如食积,恶食,脉紧而短,宜草果、神曲为君,香附、麦芽为臣,山楂、炒陈皮为佐,厚朴、青皮、甘草为使。冷积气痛,脉沉,木香、砂仁为君,陈皮、延胡索、厚朴为臣,抚芎、香附为佐,青皮、橘叶为使。间以木香槟榔丸服之。冷气脉迟,以苍术、丁皮为君,香附、菖蒲、吴茱萸为臣,青皮、木香为佐,木通为使。脉数口干,久郁热痛,炒黄连、栀子为君,青皮、枳壳、大腹皮为臣,厚朴、香附为佐,槟榔为使。佐以三黄熟艾汤。甚者以痛随利减,宜备急丸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