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校不教,但你一定要懂的99条人生经验
12179700000007

第7章 学校不教,但你一定要懂得的为人之道(2)

适当地贬低自己,也就相对地捧高了对方。在某些情况下,贬低自己来捧对方,不仅是为了抬高他人,还是一种智慧做人的方式。

当你听到对方说“我前天做了一件丢脸的事情”时,想必你会浮现出微笑,并心情轻松地听他继续说下去。因为炫耀自己会引起他人的反感,而谈及自己的糗事,不但会增强对方的自尊心,更能因此打开对方的心扉,让对方坦然地接受你。

在某些时间、场所,我们不便坦然对他人说出礼貌性的赞美。在这种情况下,不妨换种方式来表达,效果是同等的,甚至会超过所期望的效果。这个诀窍就是适当地贬低自己。适当地贬低自己,即使是不善言辞、不善于称赞他人的人,也能轻而易举地使用这种方法,达到抬高他人的目的。

比如说,当我们参加某店铺开张的庆祝会时,即使那是一家不怎么样的店铺,我们也要依场合不同来为庆祝增添一些喜气。我们可以贬低自己,捧高对方,说:“这店铺看起来真不错,室内的装潢也很考究。不像我经营的那家店,门没做好,窗户也是一大一小的。”这样将对方的店和自己的店作具体的比较,并有技巧地自损一番,对方将因被人高抬而心生愉悦,心中的舒坦自是不言而喻。相反,如果以轻视的口吻对主人说:“店铺的柜台再宽一点儿会比较好,你们下次再整修时,可要记住啊!”对方在庆祝会上听到这样毫不客气的批评,一定会大感不快。

日本有位国会议员,常对别人说:“我仅有小学学历。”但是,他实际上却拥有高学历,他之所以贬低自己,无非是要给予别人心理上的平衡感。须知谦虚会让别人觉得轻松。

知道了这一点,在平常的交往中,我们就不妨适当地运用一下贬低自己的诀窍,来捧一捧对方,以达到感情投资的目的。如此,成功便离你不远了。

适当地运用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在一些场合下锋芒毕露,从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低调做人,低姿态处世,在某些情况下适当地贬低自己,这才是明智之举。

得意时,千万不要忘形

波兰作家亨克利·显克微支说:“最没有防备的是打胜仗的人。”有“心机”的人,即便是在得意之时,也只是心张扬而神不张扬,不给对手以可乘之机。

虽说人有理性与智慧,能够在清醒的时候分辨是非祸福,然而人毕竟是人,都有人性,在运气好时,难免会自鸣得意,这时候最容易忘乎所以,从而使自己不知不觉地陷于危险之中。

但一个有“心机”的人应该知道,当你春风得意之时,千万不能忘形,更不能在那些此时正处于低谷的人面前显露得意之色。这样你才不会伤人,也不会被伤害。得意到了狂妄的地步,整个人飘到半空中,那就很容易摔下来,而且会摔得很惨。乐极生悲的例子总是屡见不鲜,因此,在得意之时,记得提醒自己保持头脑清醒。

李想调到市人事局的那段日子里,几乎在同事中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他自己也搞不清是什么原因。

原来,他认为自己正春风得意,对自己的机遇和才能满意得不得了,几乎每天都使劲向同事们炫耀他在工作中的成绩,炫耀每天有多少人找他请求帮忙,那个几乎说不出名字的人昨天又硬是给他送了礼,等等。他得意忘形的样子让所有人看了生厌,一听见他的吹嘘就唯恐避之不及。

后来,还是他当了多年领导的老父亲一语点破,他才意识到自己的症结到底在哪里。他很惭愧,这段时间太高兴了,根本没有心思打理手上的工作。从此,他开始有意地自我收敛,与同事打交道时谦虚低调,常向前辈请教,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很快,他成了单位里比较受欢迎的人了。

从李想的亲身经历中,我们可得到一个宝贵的教训:得意时不要太忘形,否则失意马上就到。

《红楼梦》中有一段元春死后托梦的诗句:“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做人须记住:花未全开、月未全圆才最好,花一旦怒放就要面临凋谢,所以得意之时切莫放纵自己。一个人如果自以为已经有了许多成就而止步不前,那么他的失败就在眼前了。

你最近运气特别好,你常常会自鸣得意吗?如果是,那就要好好学一番涵养的功夫了:请压抑自己过度张扬的欲望,多一点儿谦虚,少一些自我炫耀;把过去的辉煌当作是一种人生经历,你不可能从那上面得到更多了,所以暂且放下它,去迎接你的下一次辉煌。

一个人成熟与否,也许可以从他对自己的成就所持的态度上看出来。做人要学会宠辱不惊,尤其是得意之时不要忘形,无论何时都泰然处之,以淡定的态度笑对人生。

波兰作家亨克利·显克微支说:“最没有防备的是打胜仗的人。”有“心机”的人,即便是在得意之时,也只是心张扬而神不张扬,不给对手以可乘之机。

放下身段更容易获得青睐和支持

放下身段,平等地与他人交往,学会这一点,工作、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皆可迎刃而解。

对于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来说,放下身段和大家平等相处,非但不失身份,反而更能受到大家的尊重。比如说,上司或老板经常骑着自行车上下班,经常与员工一起在员工食堂就餐,就可能使员工打心眼里认可他们。

放下身段,平等地与他人交往,学会这一点,工作、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皆可迎刃而解。

帕尔梅首相在瑞典是一个十分受人尊敬的领导人。他虽贵为首相,但仍住在平民公寓里。他生活十分简朴、平易近人,与平民百姓毫无二致。帕尔梅的人生信条是:我是人民的一员。

除了正式出访或特别重要的国务活动外,帕尔梅去国内外参加会议、访问、视察和私人活动,一向很少带随行人员和保卫人员。只有在参加重要国务活动时,他才乘坐防弹汽车,并有两名警察保护。有一次他去美国参加一个国际会议,人们发现他竟独自一人乘出租车去机场。

1984年3月,他去维也纳参加奥地利社会党代表大会,也是独自前往的。当他走入会场时,没有人注意到他,直到他在插有瑞典国旗的座位上坐下来,人们才发现他,都对他称赞不已。

不仅如此,同普通群众打成一片也是帕尔梅为人的重要特点。帕尔梅从家到首相府,每天都坚持步行。在这一刻钟左右的时间里,他不时同路上的行人打招呼,有时还与同路人闲聊几句,帕尔梅与他周围的人相处得很好。在工作之余,他还经常帮助别人,不摆首相架势。

帕尔梅一家经常到法罗岛度假,和那里的居民建立了密切的联系,那里的人都把他当作朋友。他常常独自骑车闲逛,铡草打水,劈柴生火,帮助房东干些杂活,彼此之间亲如家人。

帕尔梅喜欢独自微服私访,去学校、商店、厂矿等地,找学生、店员、工人谈话,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他谈吐文雅、态度诚恳,也从不搞那种前呼后拥的“盛大”场面。这些都使他深得瑞典人民的爱戴。

帕尔梅平易近人,他与许多普通人通过信件往来建立了友谊。他在位时平均每年收到1.5万多封来信。其中三分之一来自国外,为此他专门雇用了4名工作人员及时拆阅、处理和答复,做到来信皆阅,来信均复。对于助手起草的回信,他要亲自过目,然后才签发。

放下身段,绝不会使高贵者变得卑微,相反,更能增加人们对其崇敬之情。可见,好的名声是靠个人的修养、品质和成就换来的,而不是摆架子摆出来的,架子只能哄骗一些傻子。真正有品质、业绩和成就的人,绝不会刻意追求架子。事实上,刻意追求架子的人也不可能真正有所作为。

由于工作关系,周恩来生前到北京饭店的次数特别多。每次去,他总喜欢在饭店内走动,同店里的工作人员打打招呼,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饭店里所有的职工都对周恩来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与周恩来共事的人,除了把他看成领袖外,还会从内心里把他当成良师益友。中南海摄影师徐肖冰说:“周恩来与人交往时,并不把自己当作官,也不把与人交往看成是一种对他人的恩赐,他是发自内心地把自己看作普通人中的一员。”

正因为这样,周恩来才赢得了大家的心。所以,在与人交往相处时,放下身段,将低调牢记心中,这不仅可以让他人感到你的谦和,更能赢得他人的尊敬与支持。

§§§第三节 成全别人,才会成就自己

让出功劳,才能平步青云

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才能要保持不炫耀的低姿态,对别人的不足之处则要抱有宽容和谅解的高姿态,切勿自我炫耀、自吹自擂。

大多数上司都不喜欢那些自吹自擂的人,有了一点儿成绩,就开始骄傲自大,不思进取,这样的人是不会得到提拔和重用的。所以,下属与上司相处时,一定要掌握分寸。

许攸本为袁绍帐下谋士,足智多谋。官渡之战时,他为袁绍出谋划策,可袁绍不听,他一怒之下投奔了曹操,并为曹操设下偷袭袁绍大军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袁绍因此大败于官渡。后来,在击败袁绍、占据冀州的战斗中,许攸又立了大功,他自恃有功,便开始在曹操面前“不检点”起来。有时,他当着众人的面直呼曹操的小名:“阿瞒,要是没有我,你是得不到冀州的!”曹操在人前不好发作,只好强笑着说:“是,是,你说得没错。”但心中已十分不爽了。许攸并没有察觉到,还是那么口无忌惮。

有一次,许攸随曹操进了邺城东门,他一时得意便对身边的人自夸道:“要不是因为我,曹操是不可能从这个城门进进出出的。”

许攸处处在人前与曹操争功,终因得罪曹操被杀掉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才能要保持不炫耀的低姿态,对别人的不足之处则要抱有宽容和谅解的高姿态,切勿自我炫耀、自吹自擂,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认清自我,戒骄戒躁,以平和的心态立足于职场,才能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并获得上级的赏识。

市场部的小张高大英俊,应聘时,凭着一副好口才,赢得了主考官们的一致赏识。刚进公司不久,他就成了公司里“树有影,人有名”的人物。

但没多久,问题就来了。部门里每周一次的业务例会,向来是同事们部署工作安排、交流工作心得的时候,可初来乍到的小张,却总爱在业务会上开展辩论。讨论方案时,他总认为自己的无可挑剔,同时还把其他人的方案驳得一无是处。谈到某观点时,他也会揪住对方的某个小细节,滔滔不绝地和对方辩论到底。

不仅如此,即使在日常工作中,小张的“三寸不烂之舌”也总是发挥着极强的“战斗力”,说话显得非常强势,直到对方哑口无言、甘拜下风才罢休。若谁觉得他“纠缠”不清,没耐心跟他多讲,他就愈发认为对方已经认输。

日子久了,同事们都开始疏远他,不少客户也向他的上司反映:“你们部门那个姓张的小伙子倒是蛮能说的,可跟他打交道,怎么就那么别扭呢?”。

即使你真的卓尔不凡,有着经天纬地的才华,也不要在别人面前炫耀:其一,炫耀会让你显得很肤浅,因为真正有内涵的人是懂得韬光养晦的;其二,没有人愿意永远做你的听众,如果你总是炫耀自己的“高明”之处,那么就如同在说同事和上级“不如你”,这无疑是对同事和上司的工作能力和自尊的一种挑战与轻视,他们自然会对你产生抵触情绪。

成全别人的好胜心

争强好胜者未必掌握真理,若是有理,却表现得谦逊有礼,往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胸襟之坦荡、修养之深厚。

人人都有自尊心,人人都有好胜心,若想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应格外重视对方的自尊心,成全对方的好胜心。

让我们看看历史名相萧何在成全刘邦的好胜心上是如何做的:

汉初名相萧何,泅水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任沛县主吏掾、泗水郡卒吏等职,持法不枉害人。秦末随刘邦起兵反秦,刘邦进入咸阳,萧何把相府及御史府的法律、户籍、地理图册等收集起来,使刘邦知晓天下山川险要、人口、财力、物力的分布情况。

项羽称王后,萧何劝说刘邦接受分封,立足汉中,养百姓,纳贤才,收用巴蜀二郡的赋税,积蓄力量,然后与项羽争天下。为此萧何深得刘邦信任,被任命为丞相。他极力向刘邦举荐韩信,认为刘邦要取得天下非用韩信不可,而韩信在楚汉争霸中所表现出来的才干也证实了萧何的慧眼识人。

刘邦和项羽对持的时候,萧何留守关中,安抚百姓,征收赋税,支援前方战争,为刘邦最后战胜项羽提供了物质保证。西汉建立后,刘邦认为萧何功劳第一,封他为侯,后又封他为相国。萧何计诛了韩信后,更得刘邦恩宠,除了加封外,刘邦还派了一名都尉率五百名士兵作相国的护卫。

有一天,萧何在府中摆酒庆贺。有一个名叫召平的人,穿着白衣白鞋,进来对萧何说:“相国,您的大祸就要临头了。皇上在外风餐露宿,而您长年留守在京城,您既没有在军中立下汗马功劳,又没有什么特殊的勋绩,皇上却给您加封,又给您设了卫队,这是由于最近淮阴侯在京谋反,因而也怀疑您了。安排卫队保卫您,这可不是对您的宠爱,而是为了防范您。希望您辞掉封赏,再把财产都捐给军用,这样才能消除皇上对您的疑心。”

萧何听从了他的劝告,刘邦果然很高兴。同年秋天,英布谋反,刘邦亲自率军征讨。他身在前方,每次萧何派人输送军粮到前方时,刘邦都要问:“萧相国在长安做什么?”使者便回答,萧相国爱民如子,除办军需以外,就是做些体恤百姓的事。刘邦听后默不作声。使者回来后告诉萧何,萧何也没有识破刘邦的用心。

有一次,他偶然和一个门客谈到这件事,这个门客忙说:“这样看来您不久就要被满门抄斩了。您身为相国,功列第一,还能有比这更高的封赏吗?况且您一入关就深得百姓的爱戴,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百姓都拥护您,您还在想尽办法为民办事,以此安抚百姓。皇上现在之所以几次问到您的起居动向,就是害怕您借关中的民望而有什么不轨行动啊!如今您何不贱价强买民间田宅,故意让百姓骂您、怨恨您,为自己制造些坏名声,这样皇上一见您也不得民心了,才会对您放心。”

萧何说:“我怎么能去剥削百姓,做贪官污吏呢?”门客说:“您真是对别人明白,对自己糊涂啊!”萧何又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为了消除刘邦对他的疑忌,只得故意做些侵夺民间财物的坏事来自污名节。不多久,就有人将萧何的所作所为密报给刘邦。刘邦听了,并不查问。当刘邦从前线撤军回来,百姓拦路上书,说相国强夺、贱买民间田宅。刘邦回长安以后,萧何去见他,刘邦笑着把百姓的上书交给萧何,意味深长地说:“你身为相国,竟然也和百姓争利,你就是这样“利民”啊?你自己向百姓谢罪去吧!”

至此,刘邦对萧何的怀疑也逐渐消失了。

刘邦身为开国皇帝,自是不希望臣子的威信高过自己。萧何采纳了门客的建议,自污名节,把“威信”还给了刘邦,从而成功地保全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当然,现代社会比古代社会要文明得多,但是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的好胜心还是十分强的,这时候,年轻人何不适当地“糊涂”点儿,成全别人的好胜心,从而皆大欢喜。

别人的成绩要欣赏而不是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