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是设计出来的(MBook随身读)
12187800000003

第3章 年轻人先尝试后定位

)第一节 有眼光的人有未来

当你有了独立的思想,发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后,开始自己的人生选择,从事自己想干的事,这就是人生定位。二十几岁的选择更为关键,因为它可以决定你30岁以后的命运。所以,年轻人要尽早找到自己的定位。

对未来有所预见

未来是不确定的,计划在不确定因素面前无能为力,所以你必须随机应变,前提就是你必须拥有确定的目标和长远的计划。

我们很容易被眼前的利益蒙蔽双眼,从而忽视潜伏于远方的危险,在不知不觉中失败。因此,我们一定要高瞻远瞩,培养自己预见未来的能力。

公元前415年,雅典人准备攻击西西里岛,他们以为战争会带来财富和权力,但是他们没有考虑到战争的危险性和西西里人抵抗战争的顽强性。由于求胜心切,战线拉得太长,他们的力量被分散了,再加上面对所有联合起来的敌人,他们就更难以应付了。雅典的远征导致了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文明的覆灭。

一时的心血来潮导致了雅典人的灭顶之灾。因此,不要只想着胜利,还要想着潜在的危险,这种危险有可能是致命的,不要因为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毁了自己。

我们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考虑到一切存在的可能,根据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计划。世事变幻莫测,我们必须具有一定的预见未来的能力,过分苛求一项计划是不明智的。一旦未来会出现的种种可能得到了检验,就应该确定自己的目标,同时要明智地为自己准备好退路。实现自己的目标可以有多种途径,不要抓住一个不放。

在最困难时要有长远的眼光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真正做到未雨绸缪谈何容易,长远打算要有长远的眼光,长远眼光就需要足够的自信。如果你眼光还不够长远,那就先让自己自信起来吧。

一个人在成功的道路上能走多远,主要看他是否有长远的眼光。很多成功人士的例子都说明了这一点。

战国时期,有两位好朋友,同受业于当时的名师鬼谷子的门下。他们就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说客苏秦和张仪。

苏秦出道较早,成功也来得顺利;而张仪初出道时较为普通,郁郁不得志,不知前途如何。看到苏秦已成大事,便想投身其门下,找到一条晋升的捷径。于是,他来到苏秦的门下,期望求取晋见的机会。一连几天,苏秦都没有见他。之后,苏秦的属下安排他住下来,好不容易才碰上这位发达了的老朋友。可惜,苏秦并没有热情地款待他,吃饭的时候,不但没有跟他同坐,还安置他坐在最末的位子,吃着仆役们才吃的粗饭。接着苏秦又用话语羞辱他,说:“以阁下的才干,怎么会潦倒到如此地步呢?我实在没有法子帮你,你还是靠自己的运气罢!祝你好运。”

远道而来的张仪,满以为见到老朋友之后,一定会得到热情的招待和帮忙的,没想到反而招来了无名的羞辱,于是,他愤怒地离开了苏秦的住处,希望凭着自己的才能,与苏秦一争高下。

张仪走了以后,苏秦又暗中派人沿途用金钱接济他,支持他进行游说秦国的工作。苏秦的门人们很奇怪,纷纷问苏秦是怎么回事,苏秦说:“张仪的才干,在我之上,我怕他为了贪图一时的眼前小利,过分安于现状而丧失了斗志。所以,我侮辱了他一番,以便激起他的上进心。”

眼光长远的人往往能走在时代的前沿,他能看见别人所不能看见的东西,能掌握事物发展的未来趋势,因而能先行一步。在我们这个竞争日趋激烈、创业日益艰难的时代里,眼光长远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元素。短视者只能迎接失败,即使他们曾经拥有过很优越的条件,但他们往往会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在透支享受今天的同时,忘记或忽略了为明天播种,最后只能被明天抛弃。

对不了解的事不可妄下结论

真理往往细弱如丝,混杂在一堆假象里,我们的眼睛,我们的心智甚至我们道德上的缺失都会阻碍我们去敲响真理的门,对不了解的事,对尚未为人所知的领域作出错误的判断。

心理上近视的人容易忽略远处的物体和发展,只留意手边的问题,却不计划未来,因此看不见可以属于自己的机会。而心理上远视的人则容易忽视自己面前的机会,看不见自己身边的良机,只见到与眼前无关的远景,从不肯按部就班地。

因此,在学习观察的过程中,要同时培养近的眼光和远的眼光。一个人如果懂得如何仔细观察眼前的东西,那么在认知能力上就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许多年以前,蒙大拿一个叫达比小镇的居民,习惯地观望他们称为“水晶山”的山。这座山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常年经风雨侵蚀,结果山坡上露出一条条微微发亮的水晶矿脉,看起来像岩盐似的。早在1937年,就有一条水路直接穿过露出矿脉的地方;但是一直到1951年,才有人不嫌麻烦地捡起一块发亮的东西仔细地看了一看。

1951年,达比有两个居民:康利先生和汤普森先生去参观镇上的矿物收集展览,看了以后他们非常兴奋。那个展览会上陈列着绿宝石标本,根据卡片上的说明,是用在原子能研究方面的。汤普森和康利立刻申请开采“水晶山”的矿脉;汤普森把一块矿脉标本送往矿业局,并且要求派员前来查看一个非常大的矿藏。那一年的下半年,矿业局派了一辆开路机到山上铲起许多露天的矿石,最后终于确定这里是世界上极其珍贵的绿宝石的最大矿藏之一。今天,笨重的运土卡车辛苦地爬上去,然后又开下来,装着沉重的矿石,而在山脚下抱着钞票等待的,是“美国钢铁公司”和美国政府的代表,双方都急着抢购这些宝贵的矿石。这一切都因为有一天,有两个青年人不仅用眼来观看,更不厌其烦地用心灵来探索。今天这两人正在朝着亿万富翁之途迈进。

一个心理远视的人,他的眼光有偏差,就绝对做不到康利和汤普森所做的事。那些人只见到远处的价值,对于身边的事则妄下结论,错误地评估其价值。而眼光太短的人和好高骛远的人也同样有问题,有这个毛病的人只见到鼻子底下的东西,而不顾远处的东西。他们忙于应付眼前的问题,以致心灵不能自由奔向远方,不能争取新机会,寻找各种新趋势,获得宽广的前途。

所以,你必须以自己的清新灵活的眼光来观察事物,你所需要培养的就是这种富有创意的观察,把眼睛睁大,往四周看看,看看你能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风景吗?

)第二节 放大人生格局

有什么样的人生格局,就有什么样的人生结局

通过规划人生的格局,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才能获得人生的成功。人生每一阶段的格局,就如人生中的每一个台阶,只有一步一步地认真走好,才能够到达人生之塔的顶端。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盘棋,那么人生的结局就由这盘棋的格局决定。要想赢得人生的这盘棋局,就应当站在统筹全局的高度,有先予后取的度量,有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的方略与气势。棋局决定着棋势的走向,我们掌握了大格局,也就掌控了大局势。

几个人在岸边岩石上垂钓,一旁有几名游客在欣赏海景之余,亦围观他们钓上岸的鱼,口中啧啧称奇。只见一个钓者竿子一扬,钓上来一条大鱼,约三尺来长。落在岸上后,那条鱼依然腾跳不已。钓者冷静地解下鱼嘴内的鱼钩,顺手将鱼丢回海中。

围观的众人响起一阵惊呼,这么大的鱼犹不能令他满意,足见钓者的雄心之大。就在众人屏息以待之际,钓者鱼竿又是一扬,这次钓上的是一条两尺长的鱼,钓者仍是不多看一眼,解下鱼钩,便把这条鱼放回了海里。

第三次,钓者的鱼竿再次扬起,只见钓线末端钩着一条不到一尺长的小鱼。围观的人以为这条鱼也将和前两条大鱼一样,会被放回大海,不料钓者将鱼解下后,小心地放进自己的鱼篓中。游客中有一人百思不解,追问钓者为何舍大鱼而留小鱼。钓者经此一问,回答:“哦,那是因为我家里最大的盘子只不过有一尺长,太大的鱼带回去,盘子也装不下……”

在我们的生活经历中,其实也存在许多类似的事情。例如,很多时候,我们因为自己学历不足,而不敢立下宏伟的大志;因为自己自卑保守,而不愿打开心门,去接受更好、更新的信息……凡此种种,我们画地为牢、故步自封,既挫伤了自己的积极性,也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那些人生篇章舒展不开,无法获得大成就的人,大多是没有大格局的人。所谓大格局,就是以长远的、发展的、战略的、全局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博大的胸襟对待人和事。对一个人来说,格局有多大,人生就有多大。

所以,扩大自己内心的格局,对于前景,去构思更大、更美的蓝图。你将发现,自己胸中竟有如此浩瀚无垠的空间,竟可容下宇宙间永恒无尽的智慧。

打开自己,你就能赢得整个世界

拥有开放的心,你才能充分利用成功的第一原则: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信念坚定不移,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打开你的心,让想象力自由翱翔,让你成功的希望越飞越高。

开放,是一种心态、一种个性、一种气度、一种修养;是能正确地对待自己、他人、社会和周围的一切;是对自己的专业和周围的世界都怀有强烈的兴趣,喜欢钻研和探索;是热爱创新,不墨守成规,不故步自封,不固执僵化。

有一条鱼在很小的时候被捕上了岸,渔人看它太小,而且很美丽,便把它当成礼物送给了女儿。小女孩把它放在一个鱼缸里养了起来,每天,这条鱼游来游去总会碰到鱼缸的内壁,心里便会有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后来鱼越长越大,在鱼缸里转身都困难了,女孩便为它换了一个更大的鱼缸,它又可以游来游去了。可是每次碰到鱼缸的内壁,它畅快的心情便又会暗淡下来。它有些讨厌这种原地转圈的生活了,索性静静地悬浮在水中,不游也不动,甚至连食物也不怎么吃了。

女孩看它很可怜,便把它放回了大海。它在海中不停地游着,心中却一直快乐不起来。一天它遇见了另一条鱼,那条鱼问它:“你看起来好像闷闷不乐啊!”它叹了口气说:“啊,这个鱼缸太大了,我怎么游也游不到它的边!”

我们是不是就像那条鱼呢?在鱼缸中待久了,心也变得像鱼缸一样小了,不敢有所突破,有一天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已变得狭小的心反倒无所适从了。其实,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如果不能打碎心中的四壁,你的翅膀就舒展不开,即使给你一片大海,你也找不到自由的感觉。

不打开自己,就不可能学会新东西,更不可能进步和成长。在一个组织里,最成功的人就是拥有开放胸怀的人,他们进步最快,人缘最好,也最容易获得成功的机会。

在开放中尝试改变

在开放中尝试改变,即使失败也精彩。蝶变,就是一次次突破想象,包括自己的想象,然后去追寻更高、更远、更灿烂的天空。

我们知道,蛹化成蝶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蝶变”的时候,完成一次蜕变,就让世界大吃一惊。

从青涩的应届毕业生摇身变成央视的名主持,从远涉重洋的学子到纪录片的制作人,从凤凰卫视的名牌主持到阳光卫视的当家人,杨澜的身份、角色一直在变化着。

1994年,杨澜获得了中国第一届主持人“金话筒奖”。也就是在这一年,事业如日中天的她突然离开《正大综艺》,留学美国,震惊了很多喜爱她的观众。对于出走央视的原因,杨澜说:“主持人这个行当有某种吃‘青春饭’的特征,我不想走这样的一条道路。我相信,如果一个人不充实自己的话,前程将是短暂的。”

1997年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后,杨澜加盟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开创了名人访谈类节目《杨澜工作室》,并担任制片人和主持人。

那段时间,她主持的节目在世界华语观众中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凤凰卫视的两年里,杨澜拓宽了自己的职业视角,她不仅积累了各方面的经验和资本,同时也找到了未来的发展空间。

1999年10月,杨澜突然宣布离开凤凰卫视中文台。这次的离开给人们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间,比上次巅峰之时离开《正大综艺》更让人们吃惊和关注。杨澜对此的解释是:“离开凤凰的原因只有一个,在事业与家庭的选择中,我选择家庭。”

2000年3月,在所有媒体没有意料到的时候,杨澜突然发布了和丈夫吴征收购良记集团并将其更名为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控股有限公司的消息。在新闻发布会上,她胸有成竹地提出了打造阳光文化传媒的计划,并对电视市场的未来前景做了精心的描述。

杨澜说过,这些年,有太多的遗憾。唯一对自己满意的,就是一直在追求改变。宁可在尝试中失败,也不在保守中成功。作为很多人的“榜样”,杨澜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启发:“哦,原来人生可以如此美丽精彩!我为什么不试试呢?”

)第三节 养成自我激励的习惯

写下你的精神标语

一个没有梦想的人是没有灵魂的生命,生活对于他来讲只是空虚、寂寞的,他不知道用梦想来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

每个人的“精神标语”就是自己的希望,这种希望能给自己信念与信心。相反,一个毫无希望的人会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十分惨淡。一个没有梦想的人是没有灵魂的生命,生活对于他来讲只是空虚、寂寞的,他不知道用梦想来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

有了梦想的人从不会产生悲观厌世的念头,他们更不会有空去想怎么消遣无聊的岁月。因为在他们看来,时间只怕不够实现梦想,哪里有那么多可以虚度的年华呢?

有个叫布罗迪的英国教师,他在整理阁楼上的旧物时,发现了一叠练习册,它们是皮特金中学B(2)班31位孩子的春季作文,题目叫《未来我是……》。他本以为这些东西在德军空袭伦敦时被炸飞了,没想到它们竟安然地躺在自己家里,并且一躺就是25年。

布罗迪随手翻了几页,很快就被孩子们千奇百怪的自我设计迷住了。比如:有个叫杰克的学生说,未来的他是海军大臣,因为有一次他在海中游泳,喝了3升海水,都没被淹死;还有一个叫亨瑞的学生说,自己将来必定是法国的总统,因为他能背出法国25个城市的名字,而同班的其他同学最多也只能背出7个;最让人称奇的,是一个叫戴维的盲学生,他认为,将来他必定是英国的一个内阁大臣,因为在英国还没有一个盲人进入过内阁。总之,31个孩子都在作文中描绘了自己的未来。有当驯狗师的,有当领航员的,有做王妃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布罗迪读着这些作文,突然有一种冲动——何不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同学们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25年前的梦想。当地一家报纸得知了他的这一想法,为他发了一则启事。没几天,书信向布罗迪飞来,他们中间有商人、学者及政府官员,而更多的是没有身份的人。他们都表示,很想知道自己儿时的梦想,并且很想得到那本作文簿。布罗迪按地址一一给他们寄了去。

一年后,布罗迪身边仅剩下一个作文本没人索要。他想,这个叫戴维的盲学生也许死了,毕竟25年了,25年间是什么事都可能发生的。

就在布罗迪准备把这个本子送给一家私人收藏馆时,他收到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克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就是我,感谢您还为我们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经不再需要那个本子了,因为从那时起,我的梦想就一直在我的脑子里,我没有一天放弃过。25年过去了,可以说我已经实现了那个梦想。今天,我还想通过这封信告诉其他的30位同学,只要不让年轻时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布伦克特的这封信后来被发表在《太阳报》上,作为英国内阁的第一位盲人大臣,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真理:假如谁能把15岁时想当总统的愿望保持25年,那么他现在一定已经是总统了。

一个有了梦想的人,会感到有股强大的力量推着自己不断前进,而促使他们为自己的将来作精心的设计。从没听过任何一个有卓越成就的人是个毫无梦想、毫无计划的人,人生从不相信误打误撞。

一个追逐梦想的人懂得写下自己的“精神标语”来激励自己,从而变得无比坚定、坚强,面对逆境不再恐惧。一个没有遗憾的人生是充满梦想的,再加上辛勤的汗水,以一点儿辛酸的泪水作调料,始终带着鲜花般的心情上路。

成就动机与自我激励

许多人做出了成绩,往往期待着别人来赞许。其实光靠别人的赞许是不够的,更何况别人的赞许也许难以满足你真正的期盼。一个具有成功动机的人,懂得出色地运用自我激励的艺术。

成就动机是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具有这种动机因素的人,能刻苦努力,战胜种种困难和障碍,取得优良的成绩。

有一位美国作家,靠为报社写稿维持生活。他给自己订了一个目标,每周必须完成两万字。达到这一目标,就去附近的餐馆饱餐一顿作为对自己的奖赏;超过这一目标,还可以安排自己去海滨度周末。

作家劳伦斯·彼德曾经这样评价一些著名歌手:为什么许多名噪一时的歌手最后却以悲剧结束一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在舞台上他们永远需要观众的掌声来肯定自己。但是由于他们从来不曾听到过自己的掌声,所以一旦下台,进入自己的房间时,便会备感凄凉,觉得听众把自己抛弃了。他的这一剖析,确实非常深刻,也值得深思。

命运给我们在社会上安排了一个位置,为了不让我们在到达这个位置之前就跌倒,它让我们要对未来充满希望。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那些雄心勃勃的人都带有强烈的自信色彩,甚至到了让人难以容忍的地步,但这是让他继续向前的动力。一个人的自信正预示着他将来大有作为。

德国哲学家谢林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能意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那么,他很快就会知道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但他首先得在思想上相信自己的重要,很快,在现实生活中,他也会觉得自己很重要。”对一个人来说,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的能力。如果做到这一点,那么他就会拥有巨大的力量。

懂得自我激励的人,总会在暂时失败后很快反省,找出问题背后的原因,然后告诉自己,轻易放弃是弱者的行为,一定要再努力一次,因为成功已在前面向我们招手。

立即行动,速度制胜

执行就是要结果,一个差的结果也比没有结果强!有了0.1,就有0.2,0.1永远大于0。而完美的结果,永远是长期努力的结果。不要犹豫,立即行动,速度制胜!

比尔·盖茨说:“想做的事情,立刻去做!当‘立刻去做’从潜意识中浮现时,立即付诸行动。”从小的事情开始,立即去做!养成习惯,机会出现时,你就能立即行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肯尼斯在日军登陆马尼拉时被俘,随后被送往一处集中营。肯尼斯看到室友的枕头下有一本书叫《人生的优点》,他爱不释手,便问道:“可以借给我看吗?”

那本书给了肯尼斯极大的鼓舞和启示。他渴望拥有那本书,但是书的主人却不愿割爱。“借给我抄!”他于是说,室友爽快地答应了。

肯尼斯成功的秘诀就是立即去做。他开始逐字逐页抄录,由于书随时会被索回,他夜以继日地抄录。

抄完最后一页仅仅一个小时之后,他的室友被带到另外一处集中营。被俘的3年期间,肯尼斯一直带着那份手稿,一读再读。就是这本书一直鼓舞着他,给了他很多的勇气,他决心按照书上所讲的那样去行动,用行动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他说:“我必须立即去行动,否则行动就会长翅膀飞走。”

立即行动可以应用在人生的每一阶段,帮助你做自己应该做却不想做的事情。对不愉快的工作不再拖延,抓住稍纵即逝的宝贵时机,实现梦想。不论你现在如何,只要用积极的心态去行动,你就能达到理想的境地。

行动就会有收获,行动就会出结果,但快速的行动,更能保证我们得到想要的结果。要想取得结果,就要付诸行动,而最重要的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付诸行动,速度第一。因为面对生存问题,我们没有多余的时间用于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