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要懂点说话之道(Mbook随身读)
12189500000002

第2章 初次见面,认识有道

)第一节 自我介绍要恰如其分

这是一个两分钟的世界,你只有一分钟展示给人们你是谁,另一分钟让他们喜欢你。良好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在和别人初次见面时,展现最好的自己,能让你快速得到信任,获得别人的好感,从而把握住机会。

求职面试时,招聘者手中往往有许多求职履历表,应聘者个个实力雄厚,所以招聘者想知道你和别人相比有什么独到之处。在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一些求职者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在于面试时自我介绍得恰如其分。

在作自我介绍前,要先与主试官打个招呼,道声谢,如:“经理,您好,谢谢您给我这么好的机会,现在,我向您作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介绍完毕后,要注意向主试官道谢,并向在场的面试人员表示谢意。

在作自我介绍时,最忌漫无中心,东扯一句西扯一句,或者陈芝麻烂谷子,事无巨细一一详谈,让人听了不知重点。求职面试中的自我介绍一般包括这些基本要素:姓名、年龄、籍贯、学历、性格、特长、爱好、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等等。对于这些不同的要素该详述还是略说,应按照招聘方的要求来组织介绍材料,围绕中心说话。假如招聘单位对应聘者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很重视,那么,求职者就得从自己的工作能力及经验出发作详细的叙述,而且介绍都是以此为中心。

下面是一位求职者面试时的自我介绍,非常精炼,分寸把握得很得当。

我的经历非常简单。1985年,18岁的我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进入某厂当了一名车工。从此,我操刀切削十多年。其间3次参加全市车工岗位技术大比武,荣获两次第3名,一次第2名。去年企业破产,我下岗失业。下岗后参加过3个月的电脑培训、3个月的英语培训,取得两个上岗证书,为我掌握现代化的数控车床操控技术打下了基础。听说贵公司招聘技工,我觉得我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从上例中可以看出,介绍自己时可以从参加工作时讲起,不要拉得太远;经历中重点介绍自己从事什么工种,有何特长,凡与此无关的都可省略;能够凸显自己优势的,可以讲详细些,而且应与招聘内容联系起来。例如,三次参加技术比武获奖,两次参加技术培训,都显示了应聘者的技术水准,可以说正投招聘者所好。所以,立刻引起了主考官的兴趣。

当你有了不起的业绩时,或者你有足够的资历、经验能胜任这项工作时,不要在自我介绍中和盘托出,要给自己留一手,一开始就说出“伟大业绩”会给人自吹自擂的感觉,容易引起人反感,留在后面说,会给人以谦虚诚实的印象,使面试官对你刮目相看。

说话之道

在自我介绍中,要尽量避免夸张,一般不宜用“很”“第一”“最”等表示极端的词来赞美自己。如果对自己做过多的夸耀,反而会引起面试官的反感。

)第二节 谈论别人感兴趣的事

“酒逢知己千杯少”,两个意气相投的人在一起总觉得有说不完的话。因此,我们在和陌生人交往时,不妨多多寻求彼此在兴趣、性格、阅历等方面的共同之处,使双方在越谈越投机的过程中获得更多关于对方的信息,迅速拉近距离,增进感情。

美国耶鲁大学的威廉·费尔普斯教授是个有名的散文家。他在散文《人类的天性》中写道:在我8岁的时候,有一次到莉比姑妈家度周末。傍晚时分,有个中年人慕名来访,但姑妈好像对他很冷淡。他跟姑妈寒暄过一阵之后,便把注意力转向了我。那时,我正在玩模型船,而且玩得很专注。他看出我对船只很感兴趣,便滔滔不绝讲了许多有关船只的事,而且讲得十分生动有趣。等他离开之后,我仍意犹未尽,一直向姑妈提起他。姑妈告诉我,他是一位律师,根本不可能对船只感兴趣。“但是,他为什么一直跟我谈船只的事呢?”我问道。“因为他是个有风度的绅士。他看你对船只感兴趣,为了让你高兴并赢取你的好感,他当然要这么说了。”

谈论别人感兴趣的东西能够很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话不投机半句多,为什么话不投机呢?多半是因为不理会对方的兴趣所在,而是自顾自地说话,谈论自己的爱好,讲自己遇到的奇闻逸事。这样的人口若悬河说很久,不仅费力气别人还不买账。人多少有些叛逆心理,你越谈论自己的兴趣,别人就越觉得凭什么你一直在那里说,我就是对你说的那些不感兴趣。而如果你让别人说他感兴趣的事情,他就会很高兴,并且也会很善意地给你留说话的机会。说话也是一件礼尚往来的事情,你讲到了别人感兴趣的地方,别人也会了解你的想法。

说话之道

谈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对双方都有好处:不仅可以使对方对你产生兴趣,还能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

)第三节 与初识的人一见如故

在人的一生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必须和一群不认识的人打交道。打破与他们之间的界限,消除无形的隔膜,顺利地把自己的意见和思想传达、灌输给他们,使他们能欣然接受,并赞成拥护,甚至把他们变成自己的朋友。这绝对需要不凡的智慧。

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历来被视为人生一大快事。当今世界人际交往极其频繁,参观访问、调查考察、观光旅游、应酬赴宴……善于跟素昧平生者打交道,掌握“一见如故”的诀窍,不仅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且对工作和学习大有裨益。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一见如故呢?

富兰克林·罗斯福刚从非洲回到美国,准备参加1912年的参议员竞选。因为他是西奥多·罗斯福的堂弟,又是一位有名的律师,自然知名度很高。在一次宴会上,大家都认识他,但罗斯福却不认识其他的来宾。同时,他看得出虽然这些人都认识他,然而表情却显得很冷漠,似乎看不出对他有好感的样子。

罗斯福想出了一个接近这些自己不认识的人并能同他们搭话的主意。他对坐在自己旁边的陆思瓦特博士悄声说道:“陆思瓦特博士,请你把坐在我对面的那些客人的大致情况告诉我,好吗?”陆思瓦特博士便把每个人的大致情况告诉了罗斯福。

了解大致情况后,罗斯福向那些不认识的客人提出了一些简单的问题,经过交谈,罗斯福从中了解了他们的性格特点、爱好,知道他们曾从事过的职业,最得意的是什么。掌握这些后,罗斯福就有了同他们交谈的话题,并引起他们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罗斯福便成了他们的新朋友。

1933年,罗斯福当上了美国总统,他依然采取和不认识者“一见如故”的说服术。著名的新闻记者麦克逊曾经对罗斯福总统的这种说服术评价道:“在每一个人进来谒见罗斯福之前,关于这个人的一切情况,他早已了如指掌了。大多数人都喜欢顺耳之言,对他们作适当的颂扬,就无异于让他们觉得你对他们的一切事情都是知道的,并且都记在心里。”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学会与不认识的人“一见如故”,因为第一次和别人打交道时,双方都不免有些拘谨,有层隔膜。如果有人能主动、大方地打破这层隔膜,对方也能很快融入进来,这种“一见如故”在双方看来,就真的变成了一见如故。很多时候我们和一些人擦肩而过,但世界如此之小,在社会中生存的我们说不定什么时候需要他们的帮助。到那时,你过去跟他的“一见如故”的交往,会带来丰厚的回报。

说话之道

掌握“一见如故”的诀窍,不仅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且对工作和学习大有裨益。

)第四节 大胆说出你的自信来

每个经历挫折后才取得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信心产生力量。只要相信自己,终有成功的一天。

信心是一种最坚强的内在力量,它能够帮助你度过最艰难困苦的时期,直到曙光最终出现。信心会使人发现自身的价值和潜能,如果你能在言语中表现出自信来,就会让人感觉你是一个可造之才。

高中毕业生小杜,到深圳后就兴冲冲地抱着简历去参加人才交流会。整个会场人如潮涌,唯有家乐福公司的展台前冷冷清清,与会场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小杜好奇地走过去,看家乐福招聘启事上的内容,当即吓了一跳。它招聘20名业务代表,却指明要名校毕业生,并且还得有3年以上从事零售业的工作经验。条件那么苛刻,难怪没有人敢贸然应聘。

小杜揣摩了一番,虽然没一条够得上,可家乐福公司业务代表的工作对她却很具吸引力。她心一横,决定试一试,权当是一次锻炼好了。

小杜径直走到应聘席前坐下,那位中年主管看了她一眼,面无表情地指了指招聘启事问:“看过了吗?”小杜点点头说:“我看过了,不过很遗憾,我既不是名校毕业,也没从事过零售工作。”

那位主管看了她好半天,才说:“那你还敢来应聘?”

小杜微微一笑:“我之所以还敢来应聘,是因为我喜欢这份工作,而且相信自己有能力胜任这份工作。”停了停,她又说,“如果求职者真要具备启事上所有的条件,那他肯定不会应聘业务代表,至少是公司主管了。”

说完,小杜就把自己的简历递了过去,那位主管竟然没有拒绝,而且微笑着收下了。

第二天,小杜就接到了录用通知。后来她才知道,那些苛刻的招聘条件只不过是公司故意设置的门槛罢了,其实当她和主管谈完话之后,她就已经通过了公司的两项测试:勇于挑战条款的信心和勇气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自信是美德,可以得到别人的好感。但只有付诸行动,才可能让人彻底信服。

人应该有自信,可是自信要怎么表现出来呢?更多的时候自信首先是靠你说出来的。所以当你对一件事情很有把握的时候,就不要推托自己还欠火候,而应该勇敢说:“交给我完成吧,没问题。”

说话之道

信心会使人发现自身的价值和潜能,如果你能在言语中表现出自信来,就会让人感觉你是一个可造之才。

)第五节 故作不认识,赞扬对方

古时候,一个叫彭玉麟的官员,有一次路过一条狭窄的小巷。一个女子正在用竹竿晾晒衣服,一不小心竹竿掉了下来,正好打在彭玉麟的头上。彭玉麟勃然大怒,指着女子破口大骂起来。那女子一看,认出是当地武将彭玉麟,不禁冷汗直冒。但她猛然间急中生智,正色道:“你这副腔调,太蛮横无理了。你可知彭宫保就在我们此地!他清廉正直,爱民如子,如果我去告诉他老人家,怕要砍了你的脑袋呢!”

彭玉麟一听这女子夸赞自己,不禁高兴起来,而且又意识到自己的失态,马上心平气和地走了。

晒衣女子失手掉落竹竿,打在彭玉麟头上,可谓无意却很凑巧。所幸晒衣女急中生智,采用美誉推崇的方式来把他夸奖一番。这并非“当面”夸奖,却胜过当面夸奖,说得彭玉麟心里美滋滋的:自己在民间居然有这么好的声誉,绝不应该为这些许小事而损害形象。

晒衣女子的这一招的确高明,一顶恰到好处的高帽往往能浇灭对方的怒火。因为维护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好形象是每个人本能的选择,在一番恭维话面前,谁还有心情去生气呢?

人们都希望自己在别人心目中能有好的名声,又经常不敢相信别人当面的夸赞,害怕这种夸赞是逢场作戏,而在私下里颇有微词。这时一种特殊的“拍马屁”手段就派上用场了,这就是“故作不识夸对方”。

当年康熙皇帝微服私访,到了太原地界,找一个客店住了下来。店家开始看他也就是一个财主,读过一些书,带着两个仆人来这里办事,也就没有特别地关照。谁知当天晚上,店家睡觉之前上茅厕,路过这个“财主”的房门时,听到里面说道:“把朕的御扇拿来,这里真是太热了,没法比家里,睡觉还有人摇着扇。”

这店家也是读过几天书的,他心里想:朕、御扇,这不是皇帝才能用的吗?难道这位客官真的是当今皇上?想到这里,他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

第二天康熙很早就起床活动身体了,待到走出屋门一看,见大门大敞着,过了一会儿,店家睡眼惺忪地从房里出来了,见到康熙忙作揖道:“客官,起这么早啊?”

康熙很纳闷:“店家,我还以为你这么早就出去了呢,原来才起床啊。你这院门怎么不关?不怕晚上遭贼吗?”

店家听了呵呵笑道:“客官,当今皇帝治理国家有声有色,尤其派到太原来的知府大人,更是没得说,没两年就把这里治理得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我这客店的门现在是爱关不关,就是忘了,让它大敞着一宿,也不会有事的。”

康熙一听,高兴坏了,等到回宫之后,马上传旨嘉奖山西巡抚和太原知府,还赏了那个店家白银五千两。

店家利用了康熙微服私访这个情况,假装不认识他,然后对他治理天下的成就大大赞扬了一把,让康熙非常欢喜。

不过,“故作不识夸对方”,关键还是“不识”,如果对方知道明明你认识他,还要拍这种马屁,他就会认为你心术不正。

说话之道

人们都希望自己在别人心目中能有好的名声,这时一种特殊的“拍马屁”手段就派上用场了,这就是“故作不识夸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