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故事,长经验(Mbook随身读)
12198400000007

第7章 生存有道,掌控人生主动

)第一节 不做权力的牺牲品

一个人的命运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然而若想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就应该主动,让别人尽量跟上你的节奏,而不能消极被动,对别人的行动亦步亦趋。

越王勾践平定吴国以后,引兵北上,与齐国、晋国会盟徐州,并且得到周平王的封赏,一时号称霸王。

范蠡虽然是越国的上将军,辅佐越王勾践前后二十余年,为勾践的雪耻复国屡建奇功,为越王坐上霸主之位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他仍然心事重重。一天,大夫文种问他:“眼下越国威震天下,你官至上卿,功名盖世,为何闷闷不乐?”

范蠡苦笑着说:“俗语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大名之下,难于久居!我已决定离开越王勾践,你也该想想出路了……”

大夫文种却对范蠡的忧虑毫不在意,说笑了一阵走开了。

第二日,范蠡给越王勾践递上一份辞呈,说:“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受辱于会稽,臣所以不死,为的是复仇雪耻。今日君王已经达到目的,臣请君王赐死。”

勾践读罢辞呈,气恼地说:“难道范蠡不相信寡人?我打算将越国分一半给他,他若是真生疑心,我真要加诛于他!”

范蠡心知勾践对自己并非真心实意,早晚要加罪于他,于是偷偷带上钱财,与心腹亲信乘船从海路逃走了。

范蠡在齐国海边落脚之后,改名换姓,自称鸱夷子皮,耕种滩涂,劳身苦作,治理产业,没几年工夫就成了当地的首富。

齐国大夫听说了他的贤名和才能,派人请他去做齐国的相国,却被他谢绝了。范蠡喟然长叹道:“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乃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

范蠡不去当相国,便不宜在此处久居,于是,他把家财分给知友、乡亲,只带些值钱的珠宝,迁移到陶地,自称为陶朱公。不久,他又成为当地的富豪,家资巨万,远近闻名。

自从范蠡不辞而别以后,大夫文种觉得很孤单,又见勾践日夜享乐,不像从前那样敬重自己,有点心灰意懒,常常称病不朝。于是有人向勾践进谗言说:“大夫文种自恃有功,倨傲不朝,背地里勾结私党,企图叛乱。”

越王勾践于是赐一把宝剑给文种,命令道:“你教寡人七种计谋征服吴国,寡人只用了其中三种就打败了吴国。还有四种计谋留在你那儿,我命令你去替我死去的先王谋划吧!”大夫文种悔恨地说:“这都是我不听范蠡劝告的下场啊!”

说完,文种便用宝剑了结了自己的性命。

“功成身退”的思想,在今天对许多人来讲已经不太灵验。它会使人失去积极的进取心,从而满足于现状,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其糟粕之处。事实上,这里提出的“功成身退”仅是一种退守策略,是指一个人能把握住机会隐退,是一种做人的智慧。

经验谈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自古以来就有“功高盖主”“兔死狗烹”的说法。所以作为一代功臣,不应只会谋国,还应懂得谋身。像文种那样功成而身不退,最终只落得个身首异处;而范蠡则当退就退,成就了一代大富豪。这其中的深意也颇值得我们这些现代人思索。

)第二节 以德服人,让人心服口服

孟获是南方少数民族的首领,经常叛乱,严重威胁了蜀汉的政权。

为消除孟获这一后患,诸葛亮经过积极准备,在公元225年的农历三月,向孟获发起了清剿之战。因为孟获在当地百姓中有一定威望,当地人都听从他的指挥,所以诸葛亮命令自己的部下不准杀害他,要活捉他。

孟获见蜀兵打过来,就起兵迎战。蜀将王平跟他对阵。开战不久,王平转马退走,孟获驱兵追赶,直追到山谷之中。这时喊声大起,蜀兵从两旁杀出。孟获中了埋伏,想退已是来不及了,就这样,孟获束手就擒。

孟获被押到军营,他心里想,这回一定没有活路了。没想到诸葛亮见了他,立刻命人给他松绑,而且亲自带他参观了蜀军军营,然后才问孟获:“蜀军实力如何?”

孟获傲慢地说:“我看不过如此。我之所以战败,是因为中了你们的埋伏。真要是硬拼硬打,还不定谁胜呢!”

诸葛亮朗朗笑道:“既然这样,你就回去好好准备一下,咱们再打一仗。”

孟获回去以后,周密布兵,又连续和诸葛亮一战再战,一连打了5次,每次都被活擒。孟获不服,第七次出兵,诸葛亮把孟获的军队引到一个山谷中,截断了他们的退路,孟获的手下们叫苦连天,孟获走投无路,第七次又被活捉了。

孟获再次被押进营帐。士兵传下诸葛亮的命令说:“丞相害羞,不愿意再见孟获,放他回去整顿好人马,再来决一胜负。”

孟获满脸羞愧:“七擒七纵,这是自古没有过的事。虽然我没有知识,可也懂得做人的道理,怎么能这样不知羞耻呢?请转告丞相,我再也不反叛了。”

诸葛亮在营帐幕后听得真切,赶忙出来,对他说:“这样就好了。”接着,诸葛亮设宴招待孟获,又跟他讲了许多道理,然后客客气气地送孟获出了营门。

孟获回去后,不仅不再与蜀汉为敌,而且还说服其他部落全部归顺。从此,南方地区重新归蜀汉控制了。

真正聪明的人会作长远的打算,一时的征服并不能永绝后患,让人信服才是最关键的。诸葛亮在平乱的过程中明白人心的重要,才会对孟获七擒七纵,不愧是一代军师。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经验谈

真正聪明的人会作长远的打算,一时的征服并不能永绝后患,让人信服才是最关键的。这里的关键就在于在对方最得意之处胜过他,但是又不赶尽杀绝,以此让对方心服口服。

)第三节 有一种耻辱叫抱怨

南北朝时,北周大将贺若敦自以为功大才高,不甘心居于同僚们之下,看到别人做了大将军,唯独自己没有被晋升,心中十分不服气,口中多有抱怨之词,见人就发牢骚。

不久,他奉命参加平湘州战役,打了胜仗之后,他想:“这次我又为国家立了一大功,必然要受到封赏。”

不料,朝内奸臣当道,他反而被撤掉原来的职务,因此他大为不满,对传令使大发怒言。

传令使回头就向晋公宇文护说了,宇文护大为震怒,马上把贺若敦从中州刺史任上调回来,逼迫他自杀。

临死之前,贺若敦对儿子贺若弼说:“我有志平定江南,为国效力,而今未能实现,你一定要继承我的遗志。我是因为这条舌头才把命丢了,这个教训你不能忘记呀!”说完,他拿起锥子,狠狠地刺破了儿子的舌头,想让他记住这血的教训。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贺若弼已做了隋朝的右武侯大将军,他没有记住父亲的教训,常常因为自己的官位比别人低而怨声不断。不久,才能不如他的杨素做了尚书右仆射,而他仍为将军,未被提拔,他气不过,不满的情绪和怨言更加时常流露出来。后来,一些话传到皇帝的耳朵里,贺若弼就被逮捕下狱了。

因他言语不慎,得罪了不少人,朝中一些公卿大臣都揭发他过去说的那些对朝廷不满的话,并请求皇帝将他处死。

隋文帝就对贺若弼说:“大臣们对你都十分厌烦,要求严格执法,你可有活命的道理?”

贺若弼辩解道:“我曾凭陛下神威,率八千兵渡长江活捉了陈叔宝,希望能看在过去功劳的分上,饶我一命吧!”

隋文帝说:“你在出征陈国时,对高颍说:‘陈叔宝被削平之后,我们这些功臣会不会飞鸟尽、良弓藏?’高颍对你说:‘我向你保证,皇上绝对不会这样。’等到陈叔宝被消灭了,你就要求当内史,当仆射。这一切功劳过去我已格外重赏了,何必再提呢?”

贺若弼争辩道:“我确实蒙受了陛下格外的重赏,但今天还是希望陛下格外地开恩。”

隋文帝考虑了一些日子,念他劳苦功高,免其死罪,但还是将他的官职撤了。

牢骚像一种毒气,一旦释放出来不仅会毒害你的敌人,也会毒害到自己,所以聪明之人从来不会牢骚满腹。

经验谈

生活中无奈的事情太多,发发牢骚也是正常的。但是切忌一味地牢骚满腹,那样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平添更多烦恼。如果你实在忍不住发牢骚时,也要发得委婉一些,别让旁人听到牢骚,更不能主动冲人发牢骚。出口时是牢骚,传到别人口中就是“不满”“别有用心”了。

)第四节 不求让人感激,但求让人依赖

1847年,俾斯麦成为普鲁士国会议员,但在国会中没有一个可信赖的朋友。让人意外的是,他与当时已经没有任何权势的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结盟,这与人们的猜测大相径庭。腓特烈威廉四世虽然身为国王,但个性软弱,明哲保身,经常对国会里的自由派让步。这种缺乏骨气的人,正是俾斯麦在政治上所不屑的。

俾斯麦的选择的确让人费解,当其他议员攻击国王诸多愚昧的举措时,只有俾斯麦支持他。

1851年,俾斯麦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腓特烈威廉四世任命他为内阁大臣。他并没有满足,仍然不断努力,请求国王增强军队实力,以强硬的态度面对自由派。他鼓励国王保持自尊来统治国家,同时慢慢恢复王权,使君主专制再度成为普鲁士最强大的力量。国王也完全依照俾斯麦的意愿行事。

1861年腓特烈逝世,他的弟弟威廉继承王位。然而,新国王很讨厌俾斯麦,并不想让他留在身边。

威廉同样遭受到自由派的攻击,他们想吞噬他的权力。年轻的国王感觉无力承担国家的责任,开始考虑退位。

这时候,俾斯麦再次出现了,他坚决支持新国王,鼓动他采取坚定而果断的行动对待反对者,采用高压手段将自由派赶尽杀绝。

尽管威廉讨厌俾斯麦,但是他明白自己更需要俾斯麦,因为只有依靠他的帮助,才能解决统治上的危机。

于是,他任命俾斯麦为宰相。虽然两个人在政策上有分歧,但并不影响威廉对他的重用。每当俾斯麦威胁要辞去宰相之职时,威廉从自身利益考虑,便会让步。

俾斯麦聪明地攀上了权力的最高峰,他身为国王的左右手,不仅牢牢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同时也掌控着国家的权力。

作为一名强者,俾斯麦认为依附强势是愚蠢的行为,因为强势已经很强大,根本不在乎你的存在;而与弱势结盟则更为明智,可以让别人因为需要你而依附于你,让自己成为他们的主宰力量。俾斯麦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才趁机登上了德国的政坛。

经验谈

真正聪明的人更愿意让人们需要他,而不是感激他。因为有所求,便能铭心不忘,而感谢之辞最终将在时间的流逝中淡漠。

)第五节 不靠别人,才最可靠

曾国藩因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成名,太平天国起义被镇压下去之后,曾国藩因为作战有功,被封为毅勇侯,世袭罔替。

这对曾国藩来说,真可谓功成名就。但是,曾国藩此时并未感到春风得意,飘飘然。相反,他却感到十分惶恐,更加谨慎。他在这个时候想得更多的不是如何欣赏自己的成绩和名利,而是担心功高招忌,引来“狡兔死、走狗烹”的厄运。他想起了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许多身居权要的重臣,因为不懂得功成身退而身败名裂。

曾国藩写信给其弟曾国荃,嘱咐其将来遇到机会,尽快抽身引退,方可“善始善终,免蹈大戾”。曾国藩叫他弟弟认真回忆一下湘军攻陷天京后是如何渡过一次次政治危机的。湘军进了天京后,大肆洗劫城内金银财宝,其弟曾国荃抢的最多。左宗棠等人据此曾弹劾曾国藩兄弟吞没财宝罪,朝廷本想追查,但曾国藩很知趣,进城后怕功高震主,树大招风,急办了三件事:一是盖贡院,当年就举行分试,提拔江南人士;二是建造南京旗兵营房,请北京的闲散旗兵南来驻防,并发给全饷;三是裁撤湘军4万人,以示自己并不是在谋取权势。这三件事一办,立即缓和了多方面的矛盾,原来准备弹劾他的人都不上奏弹劾了,朝廷也只好不再追究。

随后,曾国藩又上折给朝廷,说湘军成立和打仗的时间很长了,难免沾染上旧军队的恶习,且无昔日之生气,奏请将自己一手操练的湘军裁汰遣散。曾国藩想以此来向皇帝和朝廷表示:我曾某人无意拥军,不是个谋私利的野心家,是位忠于清廷的卫士。曾国藩的考虑是很周到的,他在奏折中虽然请求遣散湘军,但对他个人的去留问题却是只字不提。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在奏折中说要求留在朝廷效力,必将有贪权恋栈之疑;如果在奏折中明确请求解职而回归故里,那么会产生多方面的猜疑,既有可能给清廷以他不愿继续为朝廷效力尽忠的印象,同时也有可能被许多湘军将领奉为领袖而招致清廷猜忌。

曾国藩的主动请求,正中皇帝的下怀,于是下令遣散了大部分湘军。由于这个问题是曾国藩主动提出来的,因此在对待曾国藩个人时,仍然委任他为两江总督。这其实也正是曾国藩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

除了自己,任何人都是不可靠的,尤其是古代的统治者,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须知他们总是以自己的利益和喜怒为转移。

不要以为自己有功劳就可以高枕无忧,须知自己的功劳很可能会变成罪过。

经验谈

我们在平时与人交往的时候,切不可将自己的一切都交付给某个人或某些人,而应该独立自主,多为自己的将来考虑。

)第六节 别将朋友“捧”成敌人

公元9世纪中叶,麦克三世年纪轻轻就当了国王,他需要一个可以信任的人做顾问。于是,他想到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巴索利斯。

巴索利斯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以前他只是一个马夫,因为他救了麦克一命,所以麦克赏赐给巴索利斯许许多多的礼物,两人的关系也变得密不可分。后来,巴索利斯还被麦克送进最好的学校学习,原本一个粗俗的乡下人,摇身一变成了文质彬彬的大臣。

麦克认为只有他最好的朋友才会对他忠心耿耿。但是众人却认为麦克的叔叔巴达斯才是最合适的人选。然而麦克坚持认为巴索利斯最适合做他的顾问,谁也阻挡不了他的决定。

巴索利斯任职后就开始挥霍金钱,并开始觊觎更高的权力。为了满足巴索利斯,麦克不断地给他加薪,封他为贵族,甚至将自己的情妇英格丽娜下嫁给他。

后来,巴索利斯设计阴谋,挑拨麦克与叔叔巴达斯的关系,使麦克终于同意将巴达斯赐死。不久,巴索利斯便进一步要求取代巴达斯成为军队统帅。

巴索利斯的权力与财富在不断地增长,而麦克三世却由于挥霍无度,捉襟见肘。然而当他要求巴索利斯偿还自己多年来借给巴索利斯的部分金钱时,巴索利斯竟然拒绝了。麦克警觉到了自己的困境——巴索利斯比他拥有更大的权力了,但已经为时过晚。没多久,巴索利斯杀了麦克三世,自立为帝。

麦克三世创造了居于高位的巴索利斯,并且从来不让他的愿望落空,最后导致自己被巴索利斯除掉。

有时对一个人太好,就会酿成祸患。须知人的贪欲是无法满足的,如果一味地纵容,就会激发出他更大的贪欲。

经验谈

爱与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与朋友相处时要想到他们可能会变成自己的死敌,不应该完全信任他们,尤其是对于一个有贪欲的人,应该为自己多考虑一下退路,不要到事情无可挽回时才后悔莫及。

)第七节 蓄势待发,见机而作

公元221年,刘备不听诸葛亮、赵云的劝说,为了夺回荆州,亲率蜀国大部分人马,对东吴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

孙权得知后,几次派人去向刘备求和,都遭到拒绝。在这之前,东吴大将周瑜、吕蒙等人都已先后去世了。孙权不得已,只好任命年轻的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统率5万人马去抵抗刘备。

吴国文武官员对陆逊出任大都督都表示怀疑,担心他不能胜任。为了提高陆逊的威望,孙权当着百官的面对陆逊说:“朝廷里的事由我主持,外面打仗的事由你负责。”然后把自己佩带的宝剑交给陆逊,接着说:“哪个不服,由这剑说话!”百官听了,都默不作声。

陆逊辞别孙权,带着水陆两军来到前线。

这时候,刘备已进抵犹亭,沿路扎营,绵延几百里。吴国将领请求陆逊赶快出兵迎击刘备。陆逊说:“刘备此番东下,气势正盛,且占据高处,我们很难攻破。如果出师不利,便会挫伤士气,所以不如布置防御,等待时机。”将士们听了,嘴上虽没说什么,心里却认为陆逊胆小,个个脸上都流露出轻蔑的神色,暗笑他的懦弱。

陆逊拍拍宝剑,又道:“我虽是书生,但有责任更好地完成主上交给我的重大使命。如有不服,尚方宝剑伺候!”

之后的日子里,蜀军多次挑战,陆逊总是置之不理。尽管刘备一次次地挑战,但陆逊就是没有上当。

两军相持半年之后,盛夏季节来临,天气异常炎热,蜀军士兵忍受不了高温,叫苦连天。刘备只得让水军离船上岸,和陆军一起,在树林的茂密之处,扎下互相连接的40多座军营,等到秋凉后再向吴军大举进攻。

陆逊看到了蜀军战线拉得过长,兵力分散,士气低落,认为进行反攻的条件已经成熟了。一天,他召集大小将士,宣布了出兵破蜀的计划。经他前前后后一分析,将领们都佩服他有远见。

为了使反攻能够取得胜利,陆逊先派出一小部分兵力对蜀军的一个营寨进行了试探性攻击,虽然吃了点亏,但却找到了克敌的办法,那就是用火攻。

当天晚上,正值风猛。陆逊命所有的士兵每人手持一把茅草,里边藏上火种,向蜀营发起攻击。霎时火光冲天,蔓延开来。吴军乘着火势,奋力杀敌,接连攻破了蜀军40多座营寨。

陆逊火烧犹亭,一举打败了连营几百里的蜀军,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陆逊能忍,一方面忍受内部将领对他的轻视和不理解,另一方面还要面对刘备的挑衅故作不知,这中间需要承受非常大的压力。但他更明白时机未到,任何轻举妄动都会给自己带来严重的后果。一旦时机成熟,陆逊瞬间爆发取得了显著成效,这种做事的风格让人敬佩。

经验谈

时机尚未成熟时需要隐忍,需要具备承受一切压力的勇气和执著。而等到时机成熟,却要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地采取行动。

)第八节 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谋士,他智慧过人,屡出奇计,为西汉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劳。汉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大封功臣,请张良自选齐地三万户作为封邑。张良推辞不受,最后被封为留候。

张良的谦逊,很多人颇为不解。陈平就曾问张良说:“先生功高盖世,荣宠受之无愧,又何必拒绝呢?”

陈平见张良一笑不答,又说:“先生足智多谋,非常人所能测度,莫非先生别有筹划?”张良敛笑正容:“我家几世辅佐韩国,秦灭韩时,我幸存其身,得报大仇,我愿足矣。我凭三寸不烂之舌,贵为列候,我还有什么悔憾呢?我只求追随仙人遨游四方了。”

张良从此闭门不出,在家潜心修炼神仙之术。一次,跟随张良多年的心腹忍不住问张良说:“富贵荣华,这是人人都不愿放弃的,大人何以功成之时,一概不求呢?”

张良随口一叹说:“正因如此,我才有如此抉择啊。”

张良的心腹闻言一怔,茫然不语。张良低声说:“我年轻时,散尽家财,行刺秦王,追随沛公,唯恐义不倾尽,智有所穷,方有今日的虚名。时下大局已定,我还能彰显其能吗?谋有其时,智有其废,进退应时,方为智者啊。”

张良从不议论时事。一次,群臣因刘邦要废掉太子刘盈之事找他相商,他枯坐良久,最后只轻声说:“皇上有此意愿,定有其道理,做臣子的怎能妄加评议呢?”

群臣悻悻而去,张良的心腹对张良说:“大人一口回绝,群臣皆有怨色,再说废立太子乃天下大事,大人怎忍心置身事外,不闻不问呢?”

张良怅怅道:“此事千头万绪,关系甚大,纵使我有心插手,只怕也会惹来一身的麻烦。群臣怪我事小,皇上忌怪于我事大,我又能怎么样呢?”

吕后派吕泽去强求张良,张良无奈给他出了主意,让吕后请出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刘邦见他们出山相助太子,自知太子羽翼已成,不得不放弃了废太子的念头。

吕后派人向张良致谢,张良却回绝说:“这都是皇后的高见,与我何干呢?”吕后听了使者回报,感叹良久:“张良不居功是小,弃智绝俗才是大啊。我先前只知道他智谋超群,今日才知他是深不可测,非我等可以窥伺得了的。”

吕后见他潜心研学道家养生之术,便不以他为患,反而对他愈生钦敬:“人的一生十分短暂,应该及时享乐。听闻你为炼仙术,竟致绝食,何须如此?切不要自寻烦恼了。”

在吕后的一再催促下,张良这才勉强用饭。吕后对其他的大臣或杀或贬,却独对张良关爱有加。

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一个人智慧出众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能为你带来名利,坏事是会为你惹来众人的非议和嫉妒,甚至是杀身之祸。

经验谈

懂得收敛自我的人是大智若愚的人,这样的人明白树大招风的道理,往往都能保全己身。而喜欢招摇过市、大露“真相”的人,一般不是“真人”,这种人很容易招来祸患。所以做人应该低调,应该韬光养晦,不要锋芒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