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浙江省考古工作者在位于浙江余杭的良渚遗址莫角山四周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完整的古城墙基址。古城东西长1500米~1700米,南北长1800米~1900米,整个城墙有6公里多长,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于环太湖地区的著名史前考古学文化,距今约5300年~4000年。
从原始聚落到城市,是聚落形态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性的质的变化。城市作为初期国家的权力中心,在功能和性质上都与原始聚落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但城市的出现,绝不是凌空出世,而是原始聚落形态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它脱胎于原始聚落形态——中心聚落之中,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心聚落无疑是城邑的前身,这反映了城邑对中心聚落的继承性。以龙山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初期城市就是在大规模的社会改组与重建中诞生的、具有权力中心性质的高级聚落形态,是聚落内外不平等化(从集团分化与阶级分化到城乡分化)的产物。而文明时代到来的标志,不是文明现象在整个人类社会的普及,而是承载着国家的崭新的聚落形态——城市的出现。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认为在距今5000年前后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下游地区的某些先进部族已率先跨入文明社会。
二、夏、商、西周时期的城市
约公元前21世纪,随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广域王权国家——夏王朝在中原地区的崛起,中国历史进入了王朝文明时期。嗣后的商和西周时期,是中国青铜时代城市文明的鼎盛期。
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表明,夏文化的中心分布区大体在洛阳盆地和晋南平原一带,而以洛阳、郑州、安阳为中心的伊洛平原和华北平原的中西部是商文化的中心区。西周文化的中心区则更为广大,西起关中平原的“宗周”,东至河、洛地带“成周”,东、西长达千里以上。以夏、商、西周王朝的都城为核心,广袤的中原地区成为控制其疆域的基地,是三代王朝“王畿”所在。在这一区域内,目前所发现的夏、商、西周王朝的都城址有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安阳殷墟、陕西岐山和扶风境内的周原遗址、长安丰镐遗址和河南洛阳洛邑遗址等。
传说夏代已有城郭叫做“邑”,泛指所有的居民点。有大邑、小邑之分,中等的邑有时有市,称“有市之邑”。有市之邑即城市型的居民点。早期的城市有城与郭,都是居民点的防御性构筑物。
1.二里头遗址。位于今河南偃师西部的洛水南岸,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遗址的中部为宫殿分布区,目前已发现了大小夯土基址数十座。遗址南部分布有范围较大的铸铜遗址;西北部发现有烧陶窑址;北部和东部则发现了与骨器制作有关的遗迹遗物。遗址四周分散地存在若干居住址和各类墓葬。整个遗址出土了大量精致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骨角牙器及各种漆器痕迹等。
商代(公元前600—前1046年)是中国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生产技术有了明显改进,铜器成为主要生产工具。农业也有较快发展,畜牧业日趋发达。农产品产量增多,手工业也相应发展。商人出现并增多,不仅为城市的兴起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为兴建城市提供了技术和条件。
2.偃师商城。位于今偃师城西尸乡沟一带,北依邙山,南靠洛河,西距二里头遗址约6公里。夯土城垣分为二重。城内现存面积近2平方公里。东二城门的路土之下,还发现了石、木结构的排水设施,全长800余米。城内南部集中分布着10多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群,几乎布满城的南半部,面积达30万平方米。遗址北部发现有制陶遗址和中、小型房址等,遗址东北部还发现了铜渣和陶范等青铜冶铸遗物。
3.郑州商代城址。位于今郑州市区及郊外,遗址面积约25平方公里。夯土城址坐落于遗址中部,平面略呈纵长方形,面积约3平方公里。墙基宽约20米左右,采用分段版筑法夯筑而成。以城墙为标志,分内、外两城。在商城内的中部偏北和东北部一带为宫殿区,其中尤以东北隅最为密集,在长约750米、宽约500米的范围内钻探出夯土台基数十处,大型基址最大的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这一区域还发现由蓄水池、地下石板筑水管道和汲水井组成的完整的供水系统。此外,城内还发现大面积的商代文化堆积和一些规模较小的房址和水井等。城外则分布着同时期的许多居住遗址、各种手工业作坊遗址及中、小墓地。
4.小双桥遗址。是一处近期发现的重要商代前期遗址,位于郑州商代城址西北20公里左右的索颁河畔,总面积达144万平方米左右。该遗址延续时间较短,在遗址中心区,已发现数处大规模的夯土建筑基址,包括牲祭坑、人祭坑在内的20余处祭祀遗存及与青铜冶铸有关的遗存。出土文化遗物十分丰富,包括铜器、玉石器、原始瓷器等珍品。其中与殷墟朱书文字和甲骨文一脉相承的朱书陶文龙尤为引人注目,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商代最早的书写文字。
5.商都殷墟。殷是商代后期的王都,是盛极一时的都市,是商朝后期的统治中心,建筑了大型宫殿。位于今河南安阳西北郊洹河两岸,以小屯村为中心,包括周围10多个村庄,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长约4公里,总面积达24平方公里。从盘庚至帝辛(纣),共八世,历十二王,以此为都。后世称为殷墟。王宫附近宫穴内藏有粮食、生活用品以及大量农具,在一穴中还发现过12097块甲骨文,王宫外有密集的居民遗址。殷墟是中国第一座有文献记载和出土文字印证并被考古发掘证实的都城遗址,有“大邑商”、“天邑商”、“商邑”之称。从1928年开始考古发掘至今,先后发现了宫殿、作坊、陵墓等遗迹。在洹河南岸以商代王宫为中心,周围环绕着居民点、手工业作坊、贵族墓葬和数以千计的屠杀奴隶的祭祀坑。还发现了大量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礼乐器和甲骨等遗物。最大的墓室面积达4500平方米。
(从以上几个商代前期、中期和晚期有代表性的城址来看,商代都邑发展速度较快,建筑规模较大,手工业作坊规模也较大,但很分散,包括居民地也较为分散。)
6.周原遗址。位于今陕西关中平原西部,包括今凤翔、岐山、扶风、武功四县之大部和宝鸡、眉县、乾县的一小部分,范围约200多平方公里。在此范围内周代遗存分布十分密集,自西汉以来就不断有西周铜器出土,新中国成立后在此遗址上已发现了10多处铜器窖藏。岐山县凤雏村四周为西周早期宫庙建筑基址分布区,在凤雏村西南已发掘出西周早期大型宫殿(宗庙)建筑遗址。在其东约两公里的扶凤县召陈村附近也发现了范围很大的建筑基址群遗迹,多数建筑属西周中晚期。目前,在这一带已发现了几十座西周大型夯土基址。该遗址范围内还发现多处铸铜、制陶、制骨、制玉石等手工业作坊遗址。
7.西周都城丰、镐遗址。位于今陕西西安西南丰河两岸。周灭商后,为了加强王室的统治,实行分封制。王公贵族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防御侵略,都把筑城视为立国的一项根本方略。西周的都城设在丰京、镐京,周文王时,迁都城于丰河西岸,称丰京。周武王虽迁往丰水东岸,因位于镐池西南而称镐京。两京仅隔一水,有桥相连,故又称丰镐。在镐京遗址北部的马王村和客省庄一带发现了西周时期的夯土基址建筑群,夯土基址成组分布,已发掘和探明314座。其中最大的4号基址平面呈“T”字形,面积达1800多平方米。在基址群所在区域内还探出一条宽10余米的大路,已探明的长度约200多米。遗址内出土了大批铜器。铜器上刻有铭文,有的多至数百字。此外还发现了一批骨器、玉器、蚌器、陶器和各种饰物,说明当时手工业、商业、文化有了一定发展。
8.洛邑遗址。西周初年,周公东征之后即着手在洛阳营建东都洛邑,作为经营东方、巩固政权的重要基地。在西周青铜器铭文和《尚书》的几篇周书中,洛邑最早称为新邑,其后称为成周,周康王和昭王时期的铜器铭文中也称洛邑为王城。20世纪50年代,考古发现,王城的位置确认为今洛阳市区内的涧河与瀍河之间交汇的洛北涧东一带,总面积达6平方公里左右。城址是东西窄、南北宽的长方形。城内设有闾里,呈正方形,四周筑墙。周公把殷人从商地迁到这里。洛邑以手工业、商业城而著名。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
从周平王东迁(公元前770年)洛邑至周王朝分裂,正值中国历史上一次社会大变动的春秋战国时期,也是奴隶制走向崩溃、封建制开始萌芽时期。尽管诸侯割据争霸,相互攻战连年不断,但是由于铁制工具的出现并在生产上广泛使用,社会生产力仍有不断提高,从而促进了城市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加之诸侯间为了进攻防御的需要,都极力扩大旧城和建筑新城,建立自己的政治中心,因此大大加速了城市的兴起。目前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址已公布材料的达428座,东周列国的都城遗址大都被发现,其中布局较清楚的周王朝及主要诸侯国都城址有山西侯马晋都新田,陕西凤翔秦都雍城,河南洛阳东周王城,新郑郑韩故城,湖北荆州郢都纪南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山西夏县魏都安邑,山东临淄齐国故城,河北邯郸赵国故城和易县燕下都、平山中山国灵寿城址,陕西临潼秦都栎阳、秦都咸阳,安徽寿县楚都寿春等。
战国时期,是城市突破王制之后的大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城市在数量上少于春秋时期,但其规模、建筑艺术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以及城市生活服务等诸多的城市功能,都是春秋时期所无法比拟的。战国时期城市与春秋时期城市相比,最突出的不同之处在于大批经济都会的出现,经济中心功能的进一步明显。当时建立的重要都城,除前已提及的之外,还有韩之平阳(今山西临汾)、阳翟(今河南禹县),赵之晋阳(今山西太原)、中牟(今河南鹤壁),魏之大梁(今河南开封),燕之蓟(今北京西南)等。这些都城既是政治中心,又是经济、文化中心。
战国时代“七雄”的都城都是当时的大城市:
1.齐国都城临淄。是春秋战国时期东方最大的商业中心城市。战国时期为齐国都城,位于今山东淄博东北。城垣建于淄河与系水之间,由大、小两城组成,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临淄还是战国时期的一大文化都市,有名的“稷下之学”就在这座城里,有“数百千人”在这里自由讲学和议论。这里有齐国宏大的宫室建筑,也有士大夫的“高门大屋”。手工业有漆、布、帛,纺织品精美。
2.楚国都城郢。位于长江北岸的今湖北荆州江陵西北。春秋时期楚文王定都于此。楚昭王时迁都至鄀,楚惠王初又迁都鄢,不久皆迁回。自楚昭王、惠王后,鄀、鄢等地亦称郢。因地在纪山之南,故称此为纪郢。又因地居楚国南境,亦称南郢,后世又称纪南城。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4500米、南北宽约3500米,总面积16平方公里。纪南城周围的文化遗存极为丰富,城东的毛家山发现有制陶作坊遗址,城南分布有若干夯土台基,在城周围三四十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十分密集的楚墓,探明的有数千座。战国晚期,楚国都城徙都寿春(今安徽寿县城关镇东南)。
3.燕国都城蓟。位于今北京西南隅。是战国时期北方较大的商业城市。周武王克商,把黄帝后裔封于蓟,后逐渐衰微,为燕所灭。春秋时期,燕国曾以临易(今河北雄县)为都。战国时,燕还都于蓟,后世称为燕上都。后燕国强盛起来,号称七雄之一,黄河是其国界,蓟城是其都城,为当时北部地区与中原的交通枢纽。
4.赵国都城邯郸。故址在今河北邯郸市及其外围。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自晋阳迁都于此,为赵都160余年。城周达数十里,是当时黄河北岸最大的商业中心,全城分为宫城与郭城两大部分,彼此不相连接。总面积近19平方公里,宫城俗称“赵王城”,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
5.韩国都城阳翟。位于今河南禹州。公元前403年,韩国开国君主韩景侯(名虔)自平阳迁都于此。为当时名都之一,也是商业贸易中心。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国,韩国由阳翟徙都于郑(今河南新郑)。
6.魏国都城大梁。位于今河南开封西北。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9年,一说魏惠王六年或九年)将国都从山西的安邑(今山西夏县)迁到河南的大梁。大梁是魏国的政治中心,也是战国时期的名城。魏国在大梁共历六君。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命王贲攻魏,引浚仪渠水灌大梁,城淹被毁。
7.秦国都城咸阳。战国时期,秦国都城先为栎阳(今陕西咸阳北),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徙都咸阳,故址在今陕西咸阳东北20公里。因位于九嵏山之南,渭水之北,在山、水之阳,故名。约当战国中晚期之交,咸阳开始向渭河以南扩展,多处宫室苑囿即始建于此时。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咸阳更积极地向渭南发展,都城规模更为扩大。据考古发掘,其范围大约东西12里,南北4里。秦始皇在这里大造宫殿(主要有咸阳宫、兰池宫和渭水南的阿房宫)、诸庙、章台、上林苑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徙天下豪富于咸阳12万户,每户以5口计算,至少有60万人。秦亡,咸阳城为项羽焚毁。
从以上列举的各国都城情况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各城市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是它的政治、军事性质,在城市所有功能中,政治、军事功能仍占主导地位。目前,无论在历史文献或考古学上,均未发现完全脱离了政治、军事中心的、单纯的工商业城市在此期出现。正如杜正胜所指出的:战国城市商业虽发达,更加需要的还是军事和政治的重心,兼具多重性质。所以中国城市发展曲线并非从军政集一体的城邦转化为商业城市;在增益商业性质时,军政性质不但未曾减退,反而更加强。
四、秦统一后中国封建时期的城市
西方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把城市发展历史分为古代城市、中世纪城市、近代城市和现代城市。在中国,有的学者把中国城市发展历史划分为:城市产生前期(原始社会原始居住形式及原始居民点的形式),城市产生时期(奴隶社会殷商及西周时期),城市发展时期。其中在城市发展时期中又分为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至隋唐宋元时期、明清时期、近代城市萌芽和产生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本节为了叙述的简便,将秦以后至鸦片战争以前这段时期的城市发展统冠为“中国封建时期的城市”。至于对中国城市发展历史的准确分期,将由史学界另作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