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城市发展学
12218300000014

第14章 城市起源与发展(10)

五、中国近代城市的出现和变化

近代城市是工业革命的产物。18世纪中叶,从英国首先开始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走上新的发展时期,开创了城市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国由于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阶段,中国近代城市确切地说是19世纪末叶才形成。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长期闭关锁国的中国大门,外国资本和商品大量泻入中国市场,侵入中国经济,这不仅使中国长期形成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和解体,而且摧残了正在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怪胎。这种经济社会形态决定了中国城市发展的畸形烙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一条主要线索。在区域上,近代通商口岸城市与内陆城市的命运不尽相同,一盛一衰,对照鲜明。”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19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为第一阶段;19世纪70年代以后为第二阶段。中国近代城市形成之始即出现以下几种形态:

第一种城市形态,是由于帝国主义侵略,根据不平等条约直接开辟的商埠城市。如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牛庄、登州、潮州、琼州、九江、镇江、汉口、江宁、伊犁、威海、长沙、济南、常德、长春、哈尔滨、宁古塔、瑷珲等城市。这种形态的城市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受某一个帝国主义国家侵略和控制的城市,如青岛先是德国后是日本,哈尔滨是沙俄,大连旅顺先是沙俄后是日本,汉口是英国,昆明是法国。因而这些城市不仅具有明显的殖民地色彩,而且反映了侵略国的经济、文化、社会及建筑风格的特色。另一类是同时受几个帝国主义国家控制的城市,如上海、天津等城市是最典型的。上海有美、英、法租界,天津有英、法、美、日、俄、澳、意、比八国租界。这些城市有明显的租界和旧城区差别,租界区由于分属不同控制国,因而,城市布局和建筑风貌各不相同,甚至很混乱,给现在的城市改建和建设增添了难度。还有一些沿江沿海城市,虽没有租界区,但由于开辟为商埠和洋商洋行,也实际形成特殊区域。19世纪90年代,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已有34处。通商口岸的开辟对近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布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二种城市形态,是随着外国资本入侵,资本主义工商业在中国开始发展而造就的一批城市。其中有的是老的城镇,也有不少新的城市。特别是城市中以近代工商业为主体的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改变了城市中的经济内容、经济成分和经济结构,城市的规模、类型和布局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城市新的经济功能得到加强,城市的性质向资本主义城市转化。这类城市在当时为数不少,如无锡、南通、内江、北京、西安、成都、兰州、南昌等。在外国资本入侵的同时,中国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也有所发展,他们适应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市场的需要,投资开矿山、办工厂,从而出现了一些新兴的矿山冶炼城市,如鞍山、本溪、抚顺、唐山、焦作、大冶、萍乡、锡矿山(今冷水江)、玉门等城市。

第三种城市形态,是随着铁路、水路、公路的畅通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城市。如位于京广线上的石家庄、郑州、衡阳,位于津浦铁路线上的蚌埠、浦口等,它们的发展和繁荣都同铁路的修通有着密切关系。蚌埠原来是一座只有500户人家的小镇,1908年津浦铁路通车后,很快繁荣起来,1914年人口已增到10万人,1926年又增至约20万人。相反,也有些城镇在这个时期却衰落了。如江苏淮阴,由于津浦铁路通车,大运河的功能降低而走向衰落。甚至一些历史古城也趋于衰落。如1906—1926年,开封人口由20万人降为15万人,绍兴人口由50万人降为20万人,兰州人口由50万人降为10万人,西安人口由100万降为21万人,万州人口由15万人降为8.2万人。

上述几类城市中,当时起主导作用的是第一类城市,规模大、发展迅速,掌握着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同时,这些城市受外国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的控制与操纵,是帝国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左右全国经济的中心。概括地说,鸦片战争后,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变化,一方面是向着现代城市缓慢地前进,另一方面城市迅速地殖民地、半殖民地化。

20世纪初,由于军阀混战,社会动荡,极大地抑制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有的城市甚至遭到严重摧残和破坏。在国民党统治的22年(1927—1949年)中,又有日本军国主义入侵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致使许多城市遭到严重的破坏,有些城市由此衰落、萎缩。因此,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城市是处于停滞、倒退和畸形发展状态。有些大城市、沿海城市其经济社会性质更加殖民地化、封建主义化,其寄生性、腐朽性越来越突出,而城市的流通功能、生产功能则日益削弱。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城市发展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开始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城市的发展也开始了新的进程。随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中国工业化才真正开始。1953年以后,工业产业有了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城市发展有了动力,但城市化较长时间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直到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由封闭走向开放,工业化进入一个新阶段,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发展也迈入一个新时期。回顾这60年,中国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是在不断向前推进,变化很大,但也有起伏曲折,不是一帆风顺的。大体有以下这样几个阶段:

(一)正常发展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这一阶段,中国社会经济制度发生了根本变革,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恢复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更新和改造旧城市。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改变不合理的城市产业结构,打好工业基础,建立独立自主、门类齐全的经济体系。1949—1952年,重工业年均增长为48.8%,轻工业年均增长为29%。这期间,辽宁的城市工业和上海的经济发展使人口增长较快。据统计,1951年抚顺、本溪和鞍山人口机械增长率分别达到15.09%、12.1%、10.08%,沈阳达到6.7%。经过三年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工农业生产很快恢复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上最高水平。

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进入工业化时期。与此相适应,一批新城镇出现,一部分农民进入城镇,城市化呈稳步上升趋势。这一时期城镇人口迅速增长,由1949年的3949.0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7.3%,增加到1957年994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15.39%。“一五”期间,工业化与城市化结合较好,城市体系基本上朝合理方向发展,城市数量增加了44座。其中,东部4座,中部23座,西部17座,由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32座,增加为176座,平均每年增加城市5.5座。这一阶段,工业发展速度高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是中国城市正常健康的发展阶段。

(二)不稳定发展阶段(1958—1965年)

1958年,工业发展在以全民大炼钢铁为中心的错误方针指导下,基本建设规模急剧膨胀,全国仅工业、建筑企业职工就增加了近2000万人,相当原有职工的两倍。全国有2195座城镇都在建设工业项目,1958—1959年间,在建制市一级城市建成了1000多个限额以上的大企业。三年“大跃进”(1958—1960年)期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占国家财力60%以上,大大超过国家的负担能力。农业战线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热潮。从1958年至1960年城市人口净增31.4%,由9218.71万人猛增至11899万人,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由14%增至18%。城市人口飞快增长超过了城市容量和负荷力,结果不仅城市发展不起来,农业生产也遭到破坏,全国粮食产量由1958年的2亿吨减少到1960年的1.4亿吨,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失调。

从1961年开始,国家被迫采取大力压缩城市人口的政策,职工减员,停建、缓建大批项目,动员部分职工家属和知识青年务农,把已经进入城市的人口疏散回农村,使城市人口大幅减少。196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调整市镇建制的决定。1963年,又相继颁布了新的市镇设置标准。到1965年,全国城镇人口为8916万人,比1960年减少了3000多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下降为12.3%。全国城市数由1961年的208座,减少为169座,比1957年还少7座,城市数为负增长。“一五”期间设立的一些城市退回到建制镇,如榆次、侯马、朝阳、公主岭、湖州、嘉兴、绍兴、常熟、聊城、临沂、菏泽、平顶山、郴州、岳阳、冷水滩、娄底、冷水江、惠州、肇庆、潮州、北海、凭祥、安顺、都匀、汉中、白银、吴忠、青铜峡、哈密等。同时,一些地级市降为县级市。从1958年至1965年是中国城市发展进程中大起大落、不稳定发展的阶段。

(三)停滞发展阶段(1966—1977年)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破坏了中国社会的正常秩序,城市发展陷入停滞不前状态。学校停课,机关“闹革命”,干部、专业人员、青年学生乃至城市居民在“不在城里吃闲饭”的口号下,都被动员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这期间,老城市无力发展,新市建设很少。但在备战备荒方针的指导下,却把有限的财力用于大搞“三线”建设。由此人为地限制了城市发展,用降低城市生活水平去向更低的小农经济生活水平看齐,实际上是走城市乡村化道路。据有关部门统计,1968—1970年,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机关干部下乡达2000多万人。1965—1978年的“三线”建设,大批沿海城市工厂迁往京广线以西约1000公里的范围,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豫西、湘西和鄂西的广大山区,工厂采取“靠山、分散、隐蔽”甚至“进洞”的政策。10年中城市人口增长缓慢,年平均递增1.3%,累计新设城市21座,撤销城市1座,合并城市1座。到1977年,全国城市仅有190座,11年新增城市仅19座。

(四)复苏和稳定发展阶段(1978—1997年)

1978年,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过去“左”的错误路线以及经济建设、城市发展中的一些错误指导思想,实行改革开放新国策,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由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一系列改革开放方针和政策的推出与贯彻落实,城乡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城市建设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中国城市发展走出了倒退和停滞的低谷,进入了复苏和稳定发展的阶段。城市数量由1978年的193座增至1985年的324座,年均增加18.7座,特别是1986年以后,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到1994年城市数量增至622座。其中,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有32座,50万人至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有42座,20万人至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有173座,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有375座,年均增长33座。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和中共十四大以后,明确了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资本、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开始发挥出更大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到非农业生产领域。城乡经济有了更快的发展。加之新的设市标准扩大了非农业人口的范围,设市模式以镇设市改为撤县设市为主,从而大大推动了中国城市的发展,到1997年城市数量增加到668座。

(五)快速发展阶段(1998年以后)

1998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33.35%,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城镇人口达到5.7706亿人,城市化率提高到43.9%(其中有统计口径变化的因素)。2008年,城镇人口已超过6亿,城市化率达到45.7%。由于有些大城市撤市(县)设区,城市总量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但是城市规模却有较大的扩展。2008年,全国城市总数为655座,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118座。之后15年仍将是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据预测,中国未来城市化率平均年增长速度为0.8个百分点。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左右。如果届时全国总人口达到14.7亿,城镇人口将是8.4亿,农村人口为6.3亿。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人口历来是流动的,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少城市就是移民城市。比如,上海过去比较多的是宁波人、苏北人,真正的本地人没有多少;深圳绝大多数是外地移民;北京外来人口也超过二分之一。实际上,新中国建立初期,人口也是自由流动的,直到1958年开始,才用户口把人口流动限制了。人力资本的发展主要就是靠人口、人才的流动。所以,我们要很好地总结六十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科学、持续、合理、统筹、兼顾,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