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这年头一定要会点经济学
12259300000035

第35章 会藏钱,让升值空间无限(2)

收藏要注重特色与连续

越是有特色的作品,价值越高;连续性越好的收藏,集体价值越高。

如果你想要收藏,请记住这两句话。在收藏的时候,不妨收藏一下有特色的物品,而不要一门追求热门的收藏物;此外,一旦你开始收藏了,就坚持下去,半途而废的收藏,与没有收藏没有两样。曾经有陶艺师说过,越是特色鲜明的陶艺作品,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就越高。例如,戚培才在创作的时候,不用画笔,全用手指,他是我国第一个用手指进行创作的陶瓷艺术大师。再如尹干,他绘制的瓷器,看起来有一种版画和刻瓷的风格,十分独特。还有舒惠娟,她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独创出一种亚光粉彩瓷器,色彩比一般粉彩瓷器柔和而且亮丽,颜料配方严格保密。像这类稀少的物品,其收藏价值都比较高,有特色的东西,其价值往往比没有特色的物品的价值要高出数倍、数十倍,甚至数百倍。

与很多热衷于抽藏古董、玉器、名家字画等高价值的收藏品的人不同,有些资本不多的收藏爱好者,另辟蹊径,专门收藏有特色的物品。这类物品平常被人关注得少,因而购买时并不贵,而且,获取也相对容易。但是,一旦能够长年累月地积累下来的,最终,就会集体升值。

比如说旅游门票。相信我们都有旅游的经历,可是,我们谁有收藏旅游门票的意识呢?很多人在旅游后,都将门票当做废纸遗弃,但是,偏偏有人收藏起门票来,几十年下来,收集的各种门票让人眼花缭乱。同时,随着时间的沉淀,这些门票身价倍增!从当初的一张废纸,变成如今的高价值藏票。尤其是过去的旅游门票,在当时,仅仅只被作为进入旅游景点的凭证,而现在已经初步进入了收藏领域。藏家可以收藏成套系、主题、品相较好的门票。当然早期票、文革票、甚至异形票就更好了,像这类特色收藏品,多价值不菲。此外,还可以收藏一些记录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票券更新的门票就比较有意义,比如以前的塑料手绘门票、磁卡门票,还有镶币券,附送了一枚纪念币。如今,还出现了多媒体磁卡门票,附送了一张景点介绍的光碟。见证技术变革的同时也记录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这种见证历史的功能值,是无价的。

除了门票,还有人专门搜集一些票证。比如说,长航的退休老人余超伦是票证收藏爱好者,他收藏有上千枚粮棉油类票证。余先生粮票收集簿的第一页,就是8枚1955年发行的重庆粮票。这套被称为“开门票”的粮票,在当时不值什么钱,但是,如今在票证市场上单卖价格达500元/枚,8枚一套的价格为3000元。余先生所收集到的粮票都是后来从票证交易市场上买来的,他估计是当时管理发票的单位没发完才遗留下来的,“要是发到市民手中,是不可能有剩余的。”因为发票证的时代,是物资比较缺乏的年代。而如今,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这类票证就很少见了。如果能够收藏这些票证,不仅可以回忆起当初的艰苦生活,让后人见证当时的历史,还能够让它们升值。多好!

在收藏时,突出特色,能够让你的收藏增值较快;除此之外,你的收藏品的连续性,也能够让你的收藏品夺人眼目。当然,如果能够既有特色,有具备连续性,那就完美了。有一位老人,就倾其一生一直在收藏别人没有收藏的东西,这位老人就是曹锦荣。

曹锦荣的收藏与别人不同,他从不收藏一些别人都一哄而上的热门的收藏品,而是专门收藏一些别人看不上眼的物品,从中获得自己独特的乐趣。他收藏有从晚清到1978年间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毕业文凭,每一张都代表着时代的变迁,记录了历史的进程,是近代中国教育史的一个缩影。这些文凭一共有三四十张,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最早的文凭是光绪二十七年的“监照”,“监照”是由封建时代最高学府“国子监”颁发的,颁发的对象是“太学生”,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生,监照既是毕业证明,又是身份证明,这应该是毕业文凭的前身。他还收藏了我国最早的大学“圣约翰大学”的毕业文凭,该大学由美国教会创办于1880年,可见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由外国教会创办的;另外,创办时间最早的私立大学“大同大学”的文凭他也有一份;民国期间,黄炎培、蔡元培主张“实业救国”,推行“实业教育”,他收藏的颁发于民国十年的丰润乙种工商学校文凭见证了这段历史;其后蒋介石在平定了军阀混战后推行“三民主义教育”,要求在文凭上加印国父孙中山像,他也有颁发于民国十八年的复旦大学毕业文凭,该文凭上部是孙中山的标准像,引人瞩目的是四角还印制了复旦大学校徽,上有复旦大学校训及创办时间;他收藏的解放后第一张文凭是1949年7月杭州佑圣观小学颁发的,其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宣布成立,但杭州已于5月3日解放,故说此文凭是新中国第一批文凭也不为过……如果拿到市场上来看,他收藏的这些文凭,由于跨度大、连续性好,其价值绝对很高,但是,曹锦荣觉得,自己收藏的这些毕业文凭能印证历史的进程,其史料价值远远超过收藏价值。

可以说,曹锦荣是一个真正的收藏大家。在他的概念里,收藏的前提是要懂得珍惜,而不仅仅只是盯着收藏背后的利润。随着光阴的流逝,过去的片纸只字,如糖纸、火花、邮票、烟标、毕业证书、书、报刊、酒标、粮票、牙膏香皂的包装盒等,都会成为历史的标签。曹锦荣很小的时候吃完糖会留下糖纸,会从火柴盒上剥下封面纸、从地上捡起香烟壳。因此,在他家里,收藏有20世纪50年代上海产的白脱太妃糖成套糖纸、科举时代用于作弊的一件写满蝇头小字的“坎肩”、新中国成立前“美丽牌”香烟的广告招贴、第二届全国运动会16枚全套的火花……这些具有特色的收藏品,任何一件的价值都会很高,但是,曹锦荣从中收获到的,是一种历史感和成就感。

在20世纪80年代末,曹锦荣偶然间得到一本日记,这本日记是一位名叫张德治的上海市民的遗物,看了日记之后,十分有收藏眼光的曹锦荣立马意识到,他获得了一个无价之宝。日记是用毛笔书写在“上海胡开文”印刷发行的本子上的,分上下两册。日记始于1937年8月12日,止于9月11日,正是“八·一三事变”前后的日子。从日记中看出,日记的主人张德治当时供职于上海长城唱片公司,他真实叙述了“八·一三淞沪战役”的过程,愤怒控诉了日军的暴虐行径,热情讴歌了抗战勇士英勇杀敌的壮举,以及社会各界对抗日救亡运动的支持。曹锦荣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份不可多得的记载了重大历史事件的第一手资料,也是一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于是他根据日记写了《上海市民日记中的“八·一三淞沪抗战”》一文,刊发在2000年第二期的《军事历史》上。后来,曹锦荣到北京海王村拍卖行淘书时,顺便去了趟军事博物馆,并把日记给有关专家鉴定,当即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不仅把日记全文复印,还在由军事博物馆主办的《军事史林》上进行连载,两册日记整整连载了一年,其价值由此可见一斑。但是,如果是常人,不关注收藏,或者说只懂得收藏一些昂贵的艺术品的人,见到这本日记本,可能都会随手丢弃,将这么有价值的历史遗物毁之一旦。

所以,不管是什么收藏品,只要你能够持续性地收藏,再加上你独特的眼光的关注,随着时间的流逝,你就会成为历史的见证者,让你收藏的宝贝们因为有特色、有轨迹而身价倍涨。

纪念品有其独有的价值

很多人对收藏行业都有比较狭隘的看法,总觉得收藏十分值钱的古玩、字画等艺术品才有收藏价值,而其他的一些平常多见的东西没有收藏价值。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因为很多平常并不稀奇的东西,随着时间的累计,也会慢慢变得有价值。比如说,纪念品也有收藏价值,之所以称为纪念品,就是因为这些物品有特定的纪念意义,每件纪念品背后,都藏着一个独特的人或故事。这些人或故事,在时间的沉淀下,变得越来越具有沧桑感,越来越有历史感,纪念品因而也会“物以稀为贵”,称为具有巨大价值的收藏品。

在锡城,有一位退休干部、年过七旬的共产党员华忠良,就一辈子都在收藏各种与毛泽东同志相关的纪念品。半个多世纪来,他一共收藏了有关毛泽东同志的5000多件藏品。并且自己开办了名为《光辉历程》的纪念藏品展。在他的藏品中,有毛泽东同志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照片、图片、画像、像章、邮品、书刊、书签、证书等10个大类,有金属制品、陶瓷制品、塑料制品,也有丝织品、印刷品、木制品。每一件都凝结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件都记载着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一本封皮发黄的竖排本《毛泽东选集》,是他的一位朋友在1951年奔赴朝鲜战场时从东北寄给他的,已伴随他走过了半个多世纪。从1949年参加工作时收藏到第一枚开国大典纪念章开始,凡是看到有价值、有特色的毛主席像章,他总是千方百计要搞到手,从反映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到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以及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的重大活动纪念章,他均收藏齐全,总量达2000多枚,时跨半个多世纪。所有的这些纪念品,都随着时间的沉淀而慢慢增值,其中有很多甚至都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物品,颇具价值。

说到收藏,华先生始终都满怀对毛泽东通知的深厚感情而进行。不管他到哪里,都不忘记要寻找与毛泽东同志相关的一些资料、纪念品。印有毛主席头像的结婚证书、毕业证书、奖励证书、明信片、画册等,他都收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20世纪80年代,他几乎每周都要赶到上海漕家浜路的古玩市场及本市的南禅寺古旧市场看货。那时工资只有几十元,但买起毛主席纪念品来他从不吝惜,有时一个月收入大部分都投入进去。1992年退休后,有关部门组织老同志旅游,他跑得最多的不是风景区,而是古旧市场,毛主席像章、书画、工艺品他最感兴趣。如今,在他80多平方米的居室里,既没有豪华的家具,也没有新潮的装饰,书架上、床底下、柜子里、橱顶上放满了伟人著作、报刊杂志、各类图书、邮品像章。他的房子就因为这些特殊的纪念品,而逐渐升值,所有的纪念品的价值加起来,估计都没办法计算其价值了。这就是时间的力量。

除了专门意义上的纪念品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纪念品,这就是我们平常不会当做纪念品的照片。每一张照片,都是一种特殊的纪念。一张泛着淡淡霉味、边缘发黄而且划痕深浅不一的老照片,却能登上一流拍卖会的大雅之堂。怀旧,在今天或许已经成为一种大众的精神寄托。我们知道,在我们生活的地方,无论城市或乡村,视野所及之处,总有影像在发生、进行、延续。从单纯的记录角度看,照片只是时间的检验和留存,而从记忆的角度出发,每一张照片都可温故,可寻找。有趣的是,当人们对于记录或记忆时代的情结进一步拓展和延伸,老照片的价值便在拍卖市场上显露出来。特别是最近几年,老照片的拍卖成交价格时常给藏家带来惊喜。有一本《CHINA》影集收录了清末北京、天津、广州等地的旧貌照片,共计71张,拍卖行给出的估价为60万元。而2003年,中国嘉德春季邮品钱币拍卖会上,两张估价仅1000元的上海外滩景色长卷和英美舰船行驶在黄浦江上的老照片,最后以148万元的高价成交。2004年,一组天津大资本家王文典在民国时期的照片,以198万元刷新了中国内地照片拍卖的最高价。同年,在中国嘉德春拍上,一组36张的照片集,估价8000元至9000元,成交价则达到了93500元。这批照片拍摄和制作于1870年前后,其中30张为11寸中国老照片,记录19世纪上海、武汉等地风情,如上海街景、小脚妇女、女囚犯等。看看,就是这些老照片,因为它们背后所蕴涵的历史底蕴,让它们的价值高得让你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