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其人虽致权有方,但在筹划边防上却绝无能耐。当时,边防诸将知道严嵩当权,多把财物乃至军饷贿赂了严嵩父子。严嵩父子有“大丞相、小丞相”之称,只要买通了这“二丞相”,连连失地也能官运亨通。否则,就是常胜将军也必遭贬斥。因此,边防大坏,军士饥疲,无力阻挡鞑靼人的进攻。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鞑靼部的俺答汗率兵长驱直入,直抵北京城下,京师危急万分。严嵩作为当朝首臣,不仅不思抗击,还遍嘱诸臣,不得报告皇上。
严嵩对兵部尚书丁汝夔说:“塞上败,可掩也,失利辇下,谁执其咎?”于是,兵部发出命令,各军不得轻易出战。待各路勤王大军到时,严嵩又推荐他的亲信死党仇銮作为全权指挥,节制诸路兵马。明军见城下鞑靼兵烧杀抢掠,只做壁上观,如同隔岸观火一样地悠闲无事。严嵩遍示诸将,鞑靼人无非是抢掠财物,抢够了他们自然会退去的。果然,鞑靼人不久就押着大批的女子和玉帛满载而归,这时的仇銮就派几路大军跟在敌人屁股后面送行,杀了数十个百姓,抢了一些财物而归。
世宗虽信道教,似是不食人间烟火,但对敌人直逼城下,还是觉得难受,不禁要找个人泄愤。世宗把兵部尚书丁汝夔逮捕入狱,严嵩怕丁汝夔揭露自己,连忙向他保证自己不会让世宗杀了他,但真当世宗发怒要杀丁汝夔时,严嵩又不敢出来为他讲情,结果丁汝夔被杀掉了。临刑前,丁汝夔大呼:“严嵩误我!”
东南一带的抗倭事宜,也被严嵩破坏得不成样子。抗倭名将俞大猷为人清正廉洁,入京后没有拍马溜须,严嵩父子就心中不忿,找了个借口,将他下入狱中。俞大猷实在无钱贿赂严嵩,倒是朝中诸臣看不过眼,便凑了一些钱,送给严嵩,俞大猷才得以出狱,保全了一条性命。
当时,浙江一带的倭患十分严重,军队的船只有原定数额的十之一二,在嘉靖三十一年前后的三四年里,沿海军民被杀者竟达几十万人。严嵩不仅不去积极地组织抗击,反而大肆迫害抗倭将领。抗倭将领张经曾大败倭寇,斩首两千余人,是抗倭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大胜利。但因没有贿赂严嵩在浙江的义子,竟被严嵩以冒功罪陷害致死。
严嵩父子骄奢不法,卖官鬻爵,十分猖獗。不仅朝中的官员对他大行其贿,外官若想升迁,也必须重贿严嵩父子,因此,内外官员的转迁进退,不以贤否而定,均以贿赂多少而定。每日送往严嵩府中的贿赂,车载斗量,不绝于途。甘肃总兵仇銮因贪虐被革职,后来重贿严嵩,被收为义子,转为京官,在鞑靼人进攻北京后反得升迁。赵文华从江南还京,送给严嵩之子严世藩的二十七个姬妾每人宝髻一个,金丝幕一顶,严世藩犹嫌太少,因而被罢官。严氏父子在北京、南京等地所占的田庄多达一百五十余所。侵占民田之多,更是令人咋舌,袁州一府四县的民田,竟有十分之六七为严氏所占。
最有意思的还数严世藩的“朝廷两不如”论。严氏之府富丽堂皇,内储金银珠宝无数,严世藩曾洋洋得意地说:“朝廷不如我富。”严世藩娇妻美妾,列于两旁,歌舞狗犬,陈于面前,严世藩曾自鸣得意地说:“朝廷不如我乐。”
严氏父子的胡作非为自然引起了朝廷正直大臣的极端愤慨,其中最著名者当数沈炼和杨继盛的劾奏。嘉靖三十年(1551年),锦衣卫沈炼上书世宗,列举了严嵩的十大罪状,其中主要包括废弛边防、卖官鬻爵、陷害忠臣等,要求杀严嵩以谢天下。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兵部侍郎杨继盛又上书世宗,列举了严嵩的五奸十大罪。五奸是:厚贿内官,使之成为间谍,为他通风报信;控制掌握奏章的部门,蒙骗皇上;勾结厂、卫,使之成为自己的爪牙,笼络言官;网罗臣僚,使这些人成为自己的心腹。十大罪是:以丞相自居;坏祖宗成法;假传圣旨;冒领军功;纳贿营私;引用奸邪;废弛边备等。
面对这些劾奏,严嵩却自有应付之道。每当有劾奏入内,严嵩都装出一副诚惶诚恐又十分可怜委屈的样子。世宗因崇信道教而委政于臣,偶尔处断一事,却要显出十分英明的样子,特别是他的多猜疑而又刚愎自用的性格,断事之时好标新立异,以此震慑群臣。
严嵩日侍左右,自然摸透了世宗的这一性格,遇到有人弹劾自己,就跪在世宗的面前,显出孤立无助的样子,自认有罪,未能尽职,以至得罪臣僚,请求罢官归去。他越是这样,世宗越是不允,反倒说:“严嵩曲谨附我,赞我玄功而得罪于朝臣,我自当保护他。”这样一来,劾奏之人可就遭难了。沈炼被贬到保安,但他并不屈服,他扎了三个草人,标上“唐代奸相李林甫”、“宋代奸相秦桧”、“明代奸相严嵩”字样,用箭射之以泄恨。严嵩知道后,当即予以杀害。
杨继盛一案更是轰动一时,杨继盛自知上书必死,还是毅然而决。《明史》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后杨继盛果然被严嵩诬陷杀死。至于其他遭受迫害的言官,那就很难数得清了。
严嵩因趋奉世宗崇信道教而兴,也因世宗崇信道教而败。有一个叫兰道行的方士,善于扶乩,十分得世宗信任。一次,世宗问谁是当朝最大的奸臣,兰道行扶乩的结果竟是严嵩,世宗不能不信。这时,严嵩的妻子病故,严世藩在家守母丧,不能到朝中办事。过去朝中每有紧急奏章,都由严嵩交给严世藩,让他揣摸上意,写好意见,再由严嵩送上去,一般说来世宗都很满意。现在严世藩不在,就得由严嵩亲写,严嵩老眼昏花,不仅文辞不通,还多忤上意,世宗就开始讨厌严嵩了。
此时,御史邹应龙上书弹劾严嵩,世宗就罢了严嵩的官,同时贬严世藩守戍边地。但严世藩胆大包天,半路而回,又到京城抢劫民女,搜罗财物,甚至私通倭寇,当然又遭御史弹劾。世宗阅奏大怒,下令将其处死。
行刑之时,京师百姓如庆节日,多有把酒庆贺者,前往观刑的人塞街堵巷,足见对严世藩的愤恨之大。两年后(1567年),严嵩病死,年八十七岁。
看了上面严嵩的逢迎拍马之术,就个人而论,我们觉得确实是前无古人的,所以理应摘取“马屁冠军”的桂冠。但他的桂冠是否能保持长久,还很难说,因为虽然前无古人,并不一定后无来者。对这一点,有识之士会拭目以待。
(参见《明史》、《明鉴》、《明史纪事》等)
18.宫廷绯闻背后的“官商一家”
宫廷里真是充满了骇人听闻的阴谋,一个普通的、正常的人是很难想象和理解封建宫廷里形形色色的阴谋的。这里姑且不说那些与权力无关的或是关系不大的桃色新闻,只讲几件与权力密切相关的宫廷绯闻。
为了抢占权位,宫廷里的人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战国时期春申君“移花接木”的故事可谓一绝。
春申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他替楚王选了好几个女子,全没有生育过,为此事,他还真有点着急。这心事被他的门客李园看了出来,李园灵机一动,想出一个主意来。李园向春申君告假,回赵国老家一趟,过了限期才回来。春申君问他为何误期,李园说:“都是为了我的妹妹嫣嫣,她长得有几分姿色,连齐国人都来求亲,我只好在家招待了几天。”
春申君一听,心想嫣嫣一定很漂亮,要不怎么连齐国人都知道赵国有美女呢?就表示出想收纳为妾的意思,没想到李园一口答应,把嫣嫣送给了春申君。嫣嫣果然漂亮,而且不出三个月就怀了孕。
一天,嫣嫣对春申君说:“你当了二十多年的国相,楚王一旦去世,必定要传位给他的兄弟,你得罪了那么多人,恐怕不能自保!”春申君一听,吓得从床上坐了起来,唉声叹气却无办法。嫣嫣说:“我倒是有一计,不仅能免祸,还能得福,只是不好意思说出口。”春申君听得心痒,连连催促。
嫣嫣说:“我今已怀孕,你如果把我献给大王,万一上天保佑,生个男孩,肯定能继位当国君,你的亲骨肉当了楚王,你还愁什么呢?这叫移花接木之计。”
春申君听后,虽觉得未免有点那个,但为了权势,便把她献给了楚王。没想到嫣嫣不仅生了儿子,而且还是双胞胎,楚王就把大儿子册为太子。
不久,楚王病重,春申君却兴高采烈,只等自己的儿子当楚王了。一天,门客朱英来对他说:“天下有意想不到的福气,有意想不到的灾祸,还有意想不到的人!”春申君听他话里有话,就让他说明白点。
朱英说:“如果大王去世,小王即位,您就是伊尹、周公,这是意想不到的福气;但国舅李园表面上对您十分恭顺,背地里却养着武士,为了他妹妹和他自己,他是不会放过你的,这是意想不到的灾祸;我替您去对付李园,免得您落在他手里,我就是意想不到的人了!”春申君说:“李园哪敢啊!”朱英笑道:“想不到您也是一位意想不到的人啊!”春申君没有听朱英的话,朱英就跑到别国隐居起来。
过了十多天,楚王死了,李园叫人报告春申君,春申君一进宫,李园就命武士围上他说:“奉太后密令:黄歇谋反,理当处死。”就这样,春申君遭了灭族之祸。
春申君的“移花接木”之计失败了,但后人再接再厉,终于取得了成功。这就是吕不韦把政治当做商业来经营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我们似乎也应该由此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中国人最有商业意识,而且世界上最大的商人也在中国。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帝王,但他当皇帝却经过了一个十分曲折的历程。
战国时期,秦、赵两国屡起争端,秦国为了实现统一大业,一直坚持不懈地进攻别的诸侯国。先是秦国屡次攻打赵国,但赵国有大将廉颇等人拼命苦守,秦国虽攻下几座城池,总无大的成效。后来实行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就索性同赵国交好,想采用外交的方式来逐步征服赵国,以便赢得时间去攻打别的国家。于是,公元前279年,秦国邀请赵国到渑池开会,订立和约。双方为了取得信任,按照当时的习惯,互换国君的亲属作为人质。秦昭襄王就把自己的孙子异人送到了赵国做人质。
但是,秦国统一六国的大政方针已定,决不会因为一个人质在赵国就不去攻打,在渑池会后不久,秦国就派兵攻打赵国,尤其在公元前260年,秦将白起竟把赵国降卒四十多万人一次活埋,引起了赵国及其他诸侯国的极大愤慨。其后的两年,秦国又相继派遣将领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企图一举灭掉赵国。当时,赵国岌岌可危,城中断粮,以至有人杀人为食,幸亏魏国公子信陵君带领十万军队援助,才算打退了秦军,暂时保全了赵国。
异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做人质的,他的处境也是可以想象的。赵孝成王因为屡受秦国欺侮,早就想杀掉异人以泄其愤,平原君劝说道:“秦昭襄王有那么多子孙,秦太子安国君也有二十几个儿子,杀了异人,对安国君和秦王都不会有什么损害,更何况异人是他们的子孙中最不重要的一个呢?不如暂且留下他,往后也许还能用得着,有个退路。”赵王听了平原君的劝说,才没杀异人。
异人虽然免于一死,但他的艰难处境是可以想象的。不仅出门无车马,生活无侍从,就连日常的吃穿用度也都成了大问题。更有甚者,他还要遭受赵国官员的随意训斥,就是寻常百姓,他也要逊让三分。异人在敌国做人质,又兼秦国确实残暴异常、贪得无厌,这就使异人无论在物质生活上还在精神上都抬不起头来,只能任人欺辱。
一位名叫吕不韦的商人发现了这一情况,立刻感到兴奋不已。他原是阳翟人(今河南省),这次来邯郸做生意,无意之中得此奇遇。他平素就寻找机会以求大举,一直苦无着落,这次遇见异人,觉得是一个天赐良机。他马上构想了一个宏伟的计划,准备实施。若能成功,就等于买下了整个国家,即使不成功,对他也没有多大的损害,况且多少也会有些回报。
回到家里,他急切地去找富有商业经验的父亲商议,以便增加信心。结果,他的父亲莫名其妙。也许,下面的这一段对话,可以让人看到他商人的本色。
吕不韦问:“种地能够得到几倍的利息呢?”
吕不韦的父亲回答道:“十倍!”
吕不韦又问:“如果做珠宝生意能得到几倍的利息呢?”
吕不韦的父亲回答道:“百倍。”
吕不韦最后问道:“如果花钱立一个国君,平定一个国家,又能获几倍的利息呢?”
吕不韦的父亲回答道:“那就说也说不完了。”
吕不韦认定异人是“奇货可居”,就开始实施对他的投资方案。首先是结纳异人,这对吕不韦来讲,是十分容易的事。因为异人穷困潦倒,无人理睬,吕不韦稍加关注,异人立刻上钩。然后,就是说服异人,让他回国,出钱替他多方面活动,并使他取得秦王宠妃华阳夫人的信任。
有一次,吕不韦对异人说:“秦王年纪已长,千秋之后,即位的就是您的父亲安国君,您的父亲一旦即了位,就要立太子,他最宠爱的华阳夫人又没有亲生儿子,这么一来,您的二十几位兄弟全成了候选的太子。您如果能够好好地孝敬华阳夫人,说不定会被立为太子呢!”
异人听后十分感伤地说:“我现在哪里还敢起这样的念头,如果不死在异国他乡,能够回到秦国去,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吕不韦见时机已到,就对异人说:“我倒有个办法。现在我拿出几千两金子来,派人去到秦国活动,让华阳夫人来接你。不过一切都得听我安排。”异人听了,简直是喜从天降,哪里还有不同意,连忙给吕不韦跪下,说道:“如果能这样,我会铭记您的大恩大德,没齿不忘。”他请吕不韦立刻去见华阳夫人。
吕不韦极有心计,他到咸阳后,知道时机不到,冒昧去见华阳夫人,反倒引人起疑。他先拜见了华阳夫人的姐姐,送了她一笔厚礼,又拿了一些玉璧、黄金,托她转交华阳夫人,当然,这些都是以异人的名义送出的。
华阳夫人的姐姐没想到异人在赵国不仅没被杀掉,居然还有财力送礼,就奇怪地问道:“异人在赵国的情况怎样呢?”吕不韦答道:“赵王因为秦国屡次攻打赵国,现在又围住赵都邯郸,早就要杀掉异人,亏得赵国的卿大夫们一力保护他,才幸免于难!”华阳夫人的姐姐就更觉得奇怪了,问道:“难道是因为赵国惧怕秦国吗?”吕不韦连忙说:“哪里哪里,如果赵国惧怕秦国,也就不会拼死抗秦了。只是因为异人学问好,人缘好,又是个孝子,大家才不忍心他被杀害,都说秦、赵两国交兵,实在与异人无关。每逢太子和夫人生日那天,异人总是去烧香磕头,拜朝西方祝祷,替太子和夫人拜寿。赵国人见他是个孝子,都说杀之不祥。还有,异人喜欢结纳天下豪杰,各国诸侯多少都跟他有点交情,他们也都劝说赵王不要杀他。如果换个人,有一百条命也早丢完了!”
华阳夫人的姐姐听了这番话,真是又惊又喜,惊的是异人竟有这般才干,喜的是又这么孝顺。吕不韦见她脸有喜色,接着又说:“令妹华阳夫人专宠于秦王,那是再无他求了。只是没有亲生儿子,日后年长,谁能靠得住呢?不知您有什么打算?”
华阳夫人的姐姐连忙向吕不韦问计,吕不韦说:“在太子的这么多儿子当中,又有谁比异人更合适呢?他德才兼备,又有质赵之功,最重要的是对太子和夫人存一片孝心。夫人如果能收异人做儿子,自己也就有了儿子,异人也就有了母亲,华阳夫人日后就不用发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