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二人私语道:“樊哙本是陛下的故人,积功甚多,又是吕后的妹夫,事关皇亲贵戚。主上不知听了何人谗言,盛怒之下,欲斩樊哙,难免事毕后悔。我们最好权宜行事,将樊哙擒住后押往京师,请主上亲自发落。”二人议好后,星夜赶往燕,行至距樊哙军营几里处停下,筑好坛,派人持节往召樊哙。此时,樊哙正欲发兵追赶卢绾,听说汉使来召,只得随使来到坛前,跪地听诏。陈平登坛宣敕,才读到一半,突有武士数人,从坛下窜出,乘樊哙不备,将其擒获。樊哙正要挣扎,陈平忙从坛上走下,向樊哙低言数语,樊哙方服绑。二人见目的达到,周勃自去统军,陈平押着樊哙,赶往长安。
陈平押解樊哙,故意缓缓而行。这一天,正在走路,忽然听到刘邦驾崩的消息,陈平怕吕后、吕须牵怒自己,就令车马慢慢行进,自己打马先行,匆匆入都,直奔宫中,在刘邦灵前跪下,边拜边哭。吕后见陈平已回,忙问樊哙情况。陈平道:“臣奉命往斩樊哙,因念哙有大功,不敢加刑,现已押解来京,听候发落。”吕后听后,方转忧为喜,令陈平下去休息。陈平因怕有人进谗言,固请留在宫中,充当宿卫。吕后见陈平办事有心,当即拜其为郎中令,叫他傅相嗣君。至此,陈平才放下心来,起身谢恩,告辞而出。数日之后,樊哙到都,吕后诏令,赦其无罪,复其爵邑。
陈平可谓八面玲珑,他不是虎口拔牙,而是在虎口中保全自己。这说起来容易,真正能做到的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找不出几人!
(参见《史记》、《汉书》等)
5.何谓背水一战
千百年来,人们都以为韩信曾经背水一战,这实在是一个千古误解!
四年的楚、汉相争,有过许多著名的乃至传奇式的战役,其中韩信平定赵国的战役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应该说,这个战役即使在人类战争史上也是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的。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奉汉王刘邦之命,与张耳率领数万人马往东进攻赵国。赵王歇和赵相陈余得知汉军来攻,在汉军必经之路井陉口(太行山八隘之一,今河北井陉县北井陉山的井陉关)调集了二十万大军,想凭借有利地形,与汉军决战。张耳和陈余原是非常好的朋友,曾经结为刎颈之交,但后来各为其主,反目成仇。所以,两人对彼此的性格都十分了解。
赵广武君李左车是个非常有见识的人,他向陈余献计说:“听说韩信渡过黄河,虏魏王,擒夏说,现又引军千里来攻打赵国,其锋难以抵挡。俗话说‘千里缺粮,士有饥色’,今井陉之道,车不能并行,骑不能成列,汉军前来,粮草必在后面。臣愿请三万精兵,从小路断其辎重;君凭借地势,坚守不出。如此,汉军前不能战,后无退路,军无粮草,不出十日,汉军必败。”陈余听后,以仁义之师不用诈谋为由,拒绝采取用李左车之计。
在当时的具体情况下这的确是一着非常厉害的杀手锏,如果真的采用了这个策略,韩信的处境将是极其危险的。韩信在打败陈余以后,曾经十分恭敬地向李左车请教有关的战事,并虚心地采纳了他的建议。
韩信听说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之计,这才放下心来,率领人马直抵距井陉口三十里处扎下大营。半夜时分,韩信开始调兵遣将,他令一将领率两千轻骑,人手一面旗帜,乘夜色从小路隐于井陉口左右。
韩信告诫他们说:“赵军见我军撤走,必然要追赶。那时你们就火速占领赵军的城堡,拔掉赵旗,插上我们的汉旗。”安排妥当以后,韩信拔营而进,直逼井陉口。这时,天已微明,韩信又传下命令,激励士气,他叫将士暂以干粮充饥,待今日打败赵军后,再营灶做早饭(“灭此朝食”)。他又派出一将,领精兵一万余人,渡过抵水,背水列阵。
韩信既不给士兵饱食,又背靠河流列阵,这是兵法上所从来没有的,也是兵家之大忌,以常理度之,这种自绝退路的做法,也是不能理解的。
赵国的将领见后,不禁暗自发笑,对韩信这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到底有多大的本领开始怀疑,就是汉军对如此列阵也疑惑不解,但都知韩信向来用兵如神,虽心中不解,也不敢多问。天色已经大亮,韩信与张耳也渡过抵水,准备出战。
韩信对张耳说:“赵军占据了有利地势,如不见我大将旗鼓,只是看见这一小股军队,是一定不肯应战的。”于是,令人树起大将旗鼓,并与张耳领一支人马,杀向井陉关口。陈余见韩信亲自领兵出战,又见汉军人少,就有恃无恐,下令打开关口,领兵杀出。
两军混战多时,各有死伤,很难分出胜负。显然,如果再打下去,对汉军是十分不利的。韩信也正是利用了敌军的这种心理,想引诱敌人出关。他见时机已到,命令汉军丢弃旗鼓、兵器,缓缓后退。赵军见汉军兵败后退,衣甲器杖丢得各处都是,纷纷争抢,以作为凭据,战后请功求赏。这样一来,留守关上的赵军将士,看到别人轻而易举地夺取了战功,也不禁心动,便按捺不住,跃出营门,抢夺汉军所抛弃的物品。
正在这时,一声炮响,埋伏在关口附近的汉军突然杀出,赵军本来留在关上的军队就不多,再加上他们已经打开了关口,猝不及防,赵军就乱了手脚。汉军很快攻进营寨,杀散赵军,占领了井陉关口,将赵军旗帜拔掉,插上了汉军大旗。
也就在此时,韩信、张耳已引军退入背水阵中。陈余见到这种情形,以为韩信已经没有退路,而自己无后顾之忧,完全可以凭借优势兵力来打败汉军,于是,他下令破阵。
此时,汉军的形势的确是非常危急的,前有数倍于己之敌,后有抵水,已经陷入了绝境,如果不打败敌人,只有死路一条。正当汉军不知所措的时候,韩信翻身上马,用剑一指蜂拥而至的赵军,大声对众将士道:“我们后退只有死路一条,只有杀败赵军,才有生路,况且赵军的关隘已经被我们拿下,他们的军心已经乱了。”于是,汉军又随韩信、张耳反身杀回,个个拼死向前,至死不退。
这时,天已近午,陈余见一时难破汉军,便下令收军,军队已经十分饥饿,而自己这方又占有主动权,觉得不必在一时间与汉军硬拼,完全可以消耗汉军的锐气,不必急于取胜,反正汉军背靠河水,也逃不了。于是就下令退兵关口,午饭后再同汉军厮杀。这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合乎常理的。
然而,当赵军退临井陉时,忽见关口上插满了汉军旗帜,才知要塞已被汉军占领,一时军心大乱。这时,后面追兵已到,前面汉军也已杀出。赵军顿时大乱,四处逃散。陈余想控制住混乱局面,虽连斩数人,仍难奏效,只得随败兵退到抵水岸边,又被汉兵围住,最后被杀于乱军之中。
这就是著名的背水一战的经过。
韩信在破赵军、杀陈余以后,又派出一支人马,追斩赵王歇于襄国。随后,领兵跃过井陉关,很快平定了赵国。
背水一战所用的正是兵法上所讲的“陷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的战法,这是一种自绝退路的战术,其好处是可以充分利用将士的求生欲望,激发起他们最大的战斗潜力。
然而,这也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战术,非有大智谋而不可用。否则,就会置之死地而后死。
纵观韩信的这次背水一战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如下几个特点:
一、他是十分主动地采取这一战术的,并不是在被迫的情况不得已而为之。这样一来,就可以非常从容地安排与此相关的各种策略,使背水一战由被动在实质上转为主动。这是最关键的一点。马谡在守街亭的战役中用的也是这一战术,但他是在被动的情况下采取这种战术的。于是,性质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硬拼。
韩信的背水一战实际上是谋定而后动,与我们今天习惯使用的“背水一战”的意义是根本不同的,倒是与马谡的做法有点儿接近。
所以,韩信的背水一战决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背水一战”,而是一种主动进攻的奇妙的大智谋。
二、韩信的背水一战是一个系统的谋略。这不仅表现在夺取敌人的关口上,还表现在他早晨出击,算定敌人必定要在中午退回关口吃午饭,只要自己坚持到中午,敌人见关口被夺,就会不战自乱。另外,韩信是否料到自己以少数兵力对付敌人的优势兵力会失败呢?虽然历史记载的战例没有说,其实我们根据当时的情况就可以分析出来。赵军见韩信背水列阵,已无退路,就觉得不必急于消灭敌人,况且打仗也不是一上午就能解决的事,韩信自己亲自指挥,以精锐之师、坚定之师与敌人相持到中午是肯定没有问题的。这就做到了知彼知己。
三、韩信这一着其实并非险棋,而是万全之策。为什么呢?他所担忧的并不是与赵军作战,而是赵军据险固守,不出来作战。一旦出了关口,大家就平等了,他还怕你什么陈余。况且,就是韩信埋伏下的军队攻克不了赵军的关口,也足可以从已经出关的陈余的后方攻击,也完全可以把韩信救出来。在自保这一点上,可以说是计出万全的。
四、韩信的军队是得胜之师,锐气正盛,足可以一当十。韩信所担心的只是被敌人切断粮道,在山区小路上无法进军,旷日持久,消磨了军队的锐气,所希望的就是与敌人速战速决。诱陈余出关,是他的根本目的。只是他所用的方法,一般人觉察不出来罢了。
由此看来,韩信的“背水一战”哪里是什么背水一战,实在是一个厉害到家的陷阱。非有大智谋者不可用也!
(参见《史记》、《汉书》等)
6.何谓奇人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奇人。
奇人之奇,就在于无世俗之累,入世可经天纬地,出世可“与天地精神独往来”,不为穷困所忧,不为闻达而喜,不论穷困还是闻达,均无所累,常得率性而为。
奇人又往往在旧朝衰微、新朝更生之时才有施展才能的天地。所谓乱世出英雄,乱世亦出奇人。
何谓奇人?能够纵横沙场、挥兵杀敌者只算英雄,算不得奇人;能够运筹帷幄、治国安邦者可算贤智之士,也算不得奇人。所谓奇人,要能通往古、知未来,能洞察世事、预知休咎,还要能“处事可调合天人之际、事成能泰然相处”或是洁身远引,总之,是那种既可纵横于世俗之中,又可脱羁于俗世之外的人。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奇人当数武王伐纣时的姜子牙了。
姜子牙知道自己有很大的本领,但时运不来,他也无可奈何,于是就耐心等待。他可谓事事不顺心,即使做点儿小买卖,老天也要与他作对。一次,他借钱买了点儿面到街上去卖,没想到一阵风把面全吹跑了,弄得他血本无归。但他没有灰心,等待时来运转。他在渭水边上钓鱼,用的是直钩,所以一条鱼也钓不到,他老婆来送饭,见他用直钩钓鱼,不禁大怒,就把鱼钩弯过来,趁他吃饭的功夫钓了许多。姜太公见了,反把那些鱼都倒进水里,并对老婆说:“我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一切都要顺其自然,岂可勉强。”后来,连老婆都跟他离婚了,他还是在等待。一直到了八十岁,周公才来到渭水边,请他出山。周公亲带车马,在他的身边一站就是半天,姜子牙终于被周公的态度所打动,决定出山帮助武王伐纣。
据说姜子牙不仅智谋超人,而且道术精深,既出智画计,又能掐会算,甚至可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他立下了大功,后被封于齐,可谓福寿双全。
秦末汉初的张良也算是一位奇人,他的奇有四处:
一是散尽家财,誓为韩国报仇,寻访使客,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虽未成功,但其勇烈刚毅,不能不叫人啧啧称奇。
二是他得遇奇缘,学得兵法。据说张良遇到一位老人,老人让张良把掉在地上的鞋子给自己穿上,张良照办了,老人就约他黎明在某地相会,授以兵法。张良连去两次,老人都先他而到,老人给他最后一次机会,于是,张良干脆从晚上等到黎明,根本就不回去,总算使老人满意了。老人觉得他品德甚佳,才质不凡,就授他兵法,张良从此成为一位卓越的军事家。这个“张良纳履”的故事,直到现在还常常被拿来教育儿童应当尊敬老人。
三是他屡出奇计,助刘邦脱困危、胜项羽,成为西汉的开国功臣。
四是他能功成身退,不贪名利,既躲过了刘邦、吕雉对功臣的诛戮之祸,又免去了像萧何那样的屈身之辱,只是洁身远引,钻研兵法,恰像清溪湍湍,避世而流。
刘基也是这样的一位奇人。
关于刘基的传说十分丰富,据说他能掐会算,会呼风唤雨,简直有些像《水浒传》里梁山好汉的军师公孙胜,至于冒他的名而出的风水堪舆之作以及预测祸福的《推背图》之类,比比皆是。如果剥去这些虚幻迷离的色彩,还其历史的本来面目,我们可以看出,刘基是一位学者、军事家、政治家和特立独行的智达之士。
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生于1311年(元至大四年),其家庭为耕读传家的正统地主家庭。浙江自宋以后就成为文化教育发达、才杰俊秀迭出的地方,素有“千山千水千秀才”之称。刘基的祖先原是丰沛人氏,在宋为官,后随南宋南迁,落脚浙江青田,刘基的祖父还做过南宋的太学上舍,并且博学多智,通晓天文地理,为人正直仗义,曾经组织过反元起义。刘基出身于这样一个较有名望的家族,自小耳濡目染,树立了建功立业的大志,也造就了他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性格。
据载,刘基才华出众,这一点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来了,尤其他的博闻强记,实在令人吃惊。刘基家附近有一家书店,他上下学经常路过。一天,他看到一本天文方面的书,随手翻阅了一遍,第二天再来读书时,竟能将前一天读过的那本天文书背诵下来。书店主人十分钦佩,就想把书送给他,刘基说:“书已在我胸中,书本已对我无用了!”
他能道人所未道,言人所未言,老师断言他将来必成大才。在十七岁时,刘基离了府学,到括苍山的石门洞师从当时的名士郑复初学习“二程”的理学。在这一期间,他更进一步地博览群书,尤其注意正统经史子集之外的杂家著作,医农术数、天文地理均深有心得。这样,刘基在青少年时期就已打下了极为宽厚扎实的知识功底,为他以后在政治和军事领域里驰骋纵横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
但刘基的青年时期是十分坎坷曲折的。他于1333年考中进士,其后被授为江西高安县丞。当时,元朝的政局动荡不定,一方面是统治者横征暴敛,醉生梦死;一方面是农民起义的烽火遍地燃起。在这种情况下,有识之士或是心怀观望,寻找时机以图起事;或是干脆投入起义军中,极少有人为元朝的统治者卖命。刘基也是这样,他虽是一个辅佐县令的小官,但并不是死心塌地地为元朝着想,而是十分注意收集风土人情,了解社会时事。当然,身在元朝吏籍之中,他也不能不例行公事,做一些应付门面的事,但他决不为虎作伥、助纣为虐,而是以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良心去伸张正义。
后来因为不愿阿谀奉承,刘基弃官,于1340年回到青田老家,做起隐士来。
刘基的学问品才已广为人知,浙江行省又让他担任儒学副提举的官职,刘基觉得也许这一官职比较适合自己的特点,便即到任。谁知到任一看,天下官场一片黑暗,他无法改变自己的性格,对一些不法现象仍是愤加指责,其结果当然是得罪了许多人。很多人弹劾他超越职责范围,多管闲事。于是,刘基又一次愤而辞官。